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玄幻魔法 > 蜀山派灭门以后 > 新生篇第一章朴新和小婵

底色 字色 字号

新生篇第一章朴新和小婵

    山峦迭嶂,两面峻峭的山峰斜斜对立,中间一道瀑布从顶上跃下,激起水花无数。
    青翠的密林里传来一阵猿鸣声,山野间自然生长着数片野花。
    映山红颜色最艳,野百合的香味随着风飘得最远,山茶花枝桠伸得最高,景致非凡。
    一路疲于逃命,衣衫褴褛,未曾想还能见到这般姹紫嫣红,小婵大大咧咧地躺在草地上,扭头对身边人开起玩笑,“公子往常还为哪里宴客烦忧,依我看,这个地方美得跟画上似的,若是招待宴请,一定能在世家贵女们面前拔得头筹,将左侍郎家公子面子扫光。”
    小婵所说,乃是上月发生的一桩事。
    左侍郎家的二公子与他从小便不对付,事事都要争个高低。
    近来平城时兴宴客,攀比谁家招待的地方景致最好,饭食点心最精妙。尤以年轻的世家子弟爱掺和凑热闹。
    朴新素喜低调,不欲奢华,只是身处其中到底躲不开,只好应了众人,答应轮换请客。
    他私下里定好一处农庄,景致并不出奇,巧在这时候庄子里处处禾苗青青,取个丰收的意趣。却被左侍郎家公子得知,高价夺了去,果然赢得众人满堂喝彩,更得了大王赞赏,荣光至极。
    朴新只好更改安排,虽一时实在找不到好的去处,尚能稳得住气。
    小婵却是暴脾气,急得满嘴燎泡,手里拿着游记地图四处翻看,要另择一个最壮观的地方为自家公子搏回颜面。
    还不待实现,平成便被敌军攻打,一夜失守。不出半月,楚国亡了。
    平成攻破,谣言四起,大王托以传国玉玺并王室宝藏于朴家的传闻引来诸侯肆意追杀朴家子弟,意图夺宝。
    朴家其实另有一隐秘之物,乃祖上所传的一封信。
    分开那晚,祖父私下拿出递给他。
    朴新发觉那双一贯书写奏折的手竟在微微颤抖,平日里叫人不敢直视的大人这时候终于支撑不住,露出软弱。
    朴新鼓起勇气,望着祖父失神的双眼,喉头滚动。肩膀上搭着的手,并没有他以前假设的那样重,却把他的心压进了谷底。
    不知道说什么,他低头打开信,信上只有一行字,“凭此信物可入蜀山”,字迹苍劲,落笔潦草。
    信纸雪白,上面亦无写字人之名号及年月,单附着一支孔雀毛。
    孔雀毛同寻常见的并没两样,却从他手上悬起,尾端指着一处,正是蜀山方向。
    时间紧迫,祖父来不及细细交待,只说仿佛是五六十年前,这孔雀毛才现出异状。他打听得世上确有蜀山一派,只早已衰落,便隐下不提。
    现下群雄争霸,纷乱四起。朴家处于风口浪尖当中,只盼着孔雀毛所指的方向能替家族谋一条生路。
    朴家早已被层出不穷的刺客逼近绝路。大王何曾给过什么传国玉玺,他们是替别人挡刀,有冤无处诉。
    为求得家族延续,一家人分作几处,四方逃难。
    朴新与小婵一起,带着一队人马躲避追杀,辗转这些时日,仅剩他们二人相依为命。一路顺着羽毛所指方向,跋山涉水,历经千辛万苦才到达渝州。
    前几日刺客追杀势头凶猛,是小婵危急关头拉了他一把。
    刀剑刺破了衣衫,胸口藏着的信封露出一个角,滑落地上。
    小婵眼疾手快地捡起,扯着朴新在城里制造混乱,挡住追兵,才继续往山上逃。
    进得山林,两人仿若不要命似地埋头狂奔,手紧紧挽着。
    等到天要黑时,怕迷路躲藏在树上,苦熬着歇了一夜。
    数日前还睡着精致的床铺,温暖柔和。转眼便只能宿在天地之间,同蚊虫作伴。
    天将亮,都未睡着的两人跟着羽毛继续往前走,到达悬崖边上。
    一眼望去,是无边的山脉与连绵的野花。
    朴新摘下几片宽大的树叶垫在地上,招呼小婵。“地上凉,先将就隔着树叶歇歇,怕是离蜀山还有一段距离。这节气少有野果,等会儿去林子里设两个陷阱,看能不能捕些野物。”
    小婵不同他扭捏,从地上滚到铺好的树叶上,刚才赏景的心思去了大半,忧愁道:“公子怎么还想着吃,你看那羽毛,指着山崖那面。这下头河水又宽又急,我们没有翅膀,怎么过去得了。”
    山风吹过,清晨的崖边冷得出奇。小婵受不住寒打了个喷嚏,喷出好大一个鼻涕掉在脸上,羞得两腮发红。
    朴新弯了弯唇,意识到不好假装没看见,赶忙去旁边摘了一迭巴掌大小,十分柔软的叶片,背过身递给小婵。
    不欲她难堪,他便接着先前的话说,“我们跟着羽毛赶路,所指之处都避开人不能通行之处,这里未必就是绝路。这崖上长的藤蔓不易折断,若是拧成一股,不知能不能荡到对面去。”
    小婵用叶片擦干鼻涕,心想自己在公子心里伶俐活泼的印象怕是荡然无存。好在有这一路逃命互相扶持的情意,公子应该不会怪罪她举止不得体吧。
    她收拾干净,觉得没有不妥当了才转过身,走到朴新站着的地方去看他说的藤蔓。
    还没走到边上,又一阵风从山崖下迎面而来。隔几步路望着,底下乌黑一片。
    小婵吓得腿软,不敢再走近,声音怕得发虚,“这怎么荡得过去,那藤蔓这么细,摔下去还能留个全尸吗?不成不成,我就死在这里好了。”
    “胡说什么,前面就是蜀山,我们不会死。”朴新难得板起脸,从平城亲眼见得亲人亡于刺客刀下,一路跟随的侍卫又昔数丧命,“死”如今是他最听不得的字。
    何况说话的人是小婵,他怎么能忍得住。
    小婵赶忙“呸呸”两声,双手合十对着天上念念有词,“老天爷,小人刚刚不慎口误,您可千万不能当真。小婵和我家公子朴新要健健康康,长命百岁……”
    这般祷祝一番,她才将心收回肚子里,对着朴新笑道,“这就好了,老天爷知道刚刚说的话不算数,一定不会同我计较。”
    朴新半跪在一旁,双手忙着缠绕藤蔓,眼睛却追在小婵身上。见她这般可爱,唇边笑意灿烂。
    祖父本不同意他带着小婵一道,是他悄悄将人藏了带走。
    既然是为了寻活路,便四处都是死机。他带着小婵,是打算沿途替她寻个妥当地方安置,不料竟是小婵一次次救下自己,陪自己亡命天涯。
    若不是有她陪着,朴新想,自己绝不会生出用藤蔓荡过悬崖的勇气。
    “公子歇歇吧,我来编,需得多编些厚实点,不然受不住重半路摔下去,哎呀,打住打住。要是那孔雀毛能变大,载着我们飞到蜀山去就好了。”
    话音刚落,便见那一直插在朴新头上的羽毛,忽然从发间飘出,散发出一阵荧光,慢慢地变成纯白色,边缘全是细密的绒毛,直到变得足以坐上两人才停下。
    二人面面相觑,朴新做事沉着,用力按了一下半悬着的羽毛,纹丝不动,面上才忍不住露出喜色。“小婵,坐上去吧,我们说不定真能坐这羽毛直接到蜀山去。”
    小婵生平从未见过这等奇异之事,孔雀毛会指路便将她着实震惊一番,不意它竟能听人口令,果真变得这般大。
    待坐上羽毛,心里嘀咕,这羽毛竟然能变大自己飞,怎么不早些变,害得自己和公子遭受这许多折磨。
    怕羽毛听见闹脾气,她只敢在心里暗暗想。手牢牢掌住羽毛柄,手背被公子的手掌包裹,小婵的心,不知为何,生出许多雀跃。
    羽毛栽着两人,从悬崖上腾起,利剑一般射出,直直飞往山崖那头,跃过悬崖又是一座高山。这样飞过好几座山,眼前的景色忽然变换。
    群山环绕中,一条长河头尾相接,其中是数座被云雾笼罩的大山,与外头的山脉泾渭分明。
    羽毛不知何故,越靠近那云雾缭绕处,震动得越厉害。
    小婵怕得直哆嗦,深怕羽毛把两人甩下去。朴新亦有些紧张,风吹得他嘴唇乌青,体力到了极限,怕真有意外护不住小婵,一时又觉得两个人若能落在一处也好,心情莫名。
    孔雀羽忽然加速,从天上直插入云雾当中。好像穿过了什么屏障似的,有一种破开束缚之感。
    到达云雾里头,仍是连绵的群山,只不过四处多了些碎石瓦片。
    太阳升起,琉璃瓦碎片反射出四周的废墟。
    偌大的蜀山,鸦雀无声,在外头还能听见鸟叫虫鸣,在这里除了两人的呼吸声便再也听不见别的声响。
    朴新到底是十几岁的少年,平日里再稳重端方,这一刻也掩藏不住心底的失望。
    祖父所言不假,蜀山早已灭门。孔雀羽带他来了蜀山,却没能带他找到这一线希望,他该怎么办。
    眼前浮现一张张熟悉的脸,全带着哀戚之色,朴新心神激荡,几乎受不住打击。
    一旁的孔雀羽待他们落地,便孤零零地不知飞往何处,在这乱葬场一样的疮痍之中,显得格外凄切。
    忽听小婵惊道,“公子,这里躺着一个人。”
    朴新急忙奔过去,见废墟旁的石阶处,果真躺着一个女子。皮肤白皙,头发乌黑,瞧着极年轻美貌。
    小婵才见识了会变身的羽毛,又见荒郊野岭里躺着这么一个美人,不自觉便联想起话本故事里的山野精怪。害怕地缩到朴新身后,紧紧抓着他的腰带不放。
    朴新伸出手,去那女子鼻尖叹气,没有气息。
    心底最后一点希望破碎,朴新用力回抱住小婵,“别怕,她死了。”
    小婵却疯狂拍打他背,惊声尖叫。
    朴新察觉不对,慌忙转身去看。
    刚刚摸着没了气息的女子,竟悬空站着,正打量着自己二人,语气不辨善恶,“你们是谁?”
    朴新正要说话,便见那女子一招手,先前飞走的羽毛竟眨眼间缩小成最初大小落到她手中,怀里妥帖藏着的信也自己飘出,在空中抖落开。
    更奇异的是,上面的字迹忽然开始变换,信纸竟变成画卷大小,上头浮现出一个人影,穿着褐色衣衫,头发乱得不成形,遮挡住脸庞,隐隐露出一道剑眉。
    他一手掌着剑,一手提着酒壶,高声笑道:“今有道君,甘愿入我蜀山一派,凭此信物,即可拜师学艺,传扬我蜀山道法。”
    画面一闪,出现一支孔雀羽毛,它自己钻进信封里,引着信贴到那趴在桌上沉睡之人怀里。
    现完这段回忆,画面消散,信纸亦变成烟灰散落,孔雀羽身上的荧光黯淡不少。
    气氛一时陷入凝滞,小婵和朴新再次见得仙家手段,更被方才凭空出现那人的气貌震住。
    尤其是小婵,两眼放光,幻想着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像那侠客,不拘小节,放浪四海。
    那年轻女子同样呆愣住,她回到蜀山后,便一直陷入沉睡。期间几次醒来,都又念咒睡去。
    心法许久未曾运转,按理早该陨落。却是蜀山灵气,自大阵开启便源源不断向她倾注,治疗她身上数年来的病痛与残缺,使她又平白活了许多年。
    这次沉睡的时间最短,在梦中她恍惚感知到有人穿过阵法,便自己醒来。
    面前倒真站了两个孩子,乞丐一样的打扮,还带着蜀山灵兽的羽毛和故人的留影。
    她以为自己早该不记得了,该有一百年未曾见过的人,仅仅一个侧脸,过往的回忆便翩然而至叫人措手不及。
    可惜甚至来不及留下大师兄的影子,什么便都没了。
    幻想近百年的重逢就此化为乌有,女子心沉沉坠下,漠视身前的两个孩子,欲飞身离开。
    朴新见女子失魂落魄,顾不得其它,忙说明这信物的渊源与自己来此的意图。
    女子听了,眼睛渐渐有了神采,恢复几丝清明,却不置可否,飞身往不远处,弯腰在废墟中翻拣什么。
    小婵和朴新摸不着头脑,犹疑着不敢动。
    女子拾起一个满是泥土的圆盘再次回来,叫他伸出手刺破手指,滴了一滴血在上头。
    出乎意料,那圆盘未像先前所见的那些灵物一样发出光芒,并未生出任何反应。
    女子蹙眉,招呼小婵,同样让她滴了一滴血在上头,竟然还是不曾有动静。
    她施展洁术,将泥土洗去,四下检查验看,确无残破,东西没有问题,那便是出在他们身上。
    “我救不了,你们家人都没了。”她叹了口气,抛下这句冰冷的论断。
    小婵本就是孤女,听了无所谓如何。她望向自家公子,见他呕得双眼一怔,直愣愣倒向地上,眼看头就要砸在碎石上。小婵慌忙扑过去,顾不得自己的血肉被碎石磋磨。
    好在那道君并未十分无情之人,见他二人形状可怜,施法托住朴新,又隔空扶起小婵。
    “你们二人可有何去处,这里并非你等久留之处。”
    小婵闻言,忍着疼咬牙道,“回道君,我们都成了孤儿没有去处。外头四处打仗,我和公子好不容易寻到蜀山来,还望道君发发善心,收留我们。”
    道君眉头微蹙,晓得这女孩所言不虚。他们带着蜀山的信物前来,故人情分不说,蜀山除恶扬善,怜悯弱小,他们到了这里自己自然不能甩手不管。
    只是叫他们留下,两个凡人该如何生存?
    “非是我不愿收留,蜀山破败多年,瘴气弥漫,凡人生存不易,留你们在这也是害了你们。”
    小婵心一跳,鬼使神差开口,“我们带着信物,是否也可拜入蜀山学习道法,还请道君成全我二人。”
    话音落下,连她自己也吓了一跳。没同公子商议就说下这话,公子醒来会不会怪她,可外面民不聊生,她和公子又要去哪里飘零。
    他是富贵窝里长大的公子哥,心性坚韧,爬山攀石又或者风餐露宿不在话下。可除了这把祸水东引带来的灾祸,着实没吃过多少人给的苦头,不晓得动乱之下,人心可怖到何种地步。
    蜀山,果真是二人唯一一条生路。
    道君亦陷入沉思,这是数百年来,她遇到第一个愿意拜入蜀山的人,该答应吗?
    道君头脑中一片迷惘,心想,蜀山不是没了吗?怎么还有人想加入蜀山。
    蜀山到底怎么样了,她想入了迷,不曾给小婵一个答复,也没再说要送他们走的话,自己飞身飘着不知隐向何处。
    小婵喊了几声那道君也不曾理她,心里焦急,强撑着先安顿好朴新。
    她收拾出一块空地,拾起从道君手中滑落的羽毛,悄声道:“变大。”
    羽毛果真变大,她还以为先前那信碎了,羽毛身上灵光跟着黯淡,怕是失了玄妙,不意竟还能变成床铺大小,正合她的心意。
    她将朴新抬到羽毛上,自己累得气喘吁吁,瘫倒在他身边,奔波多日的酸痛在柔软的羽绒中得到抚慰。
    小婵累得睁不开眼,不再担心性命不保,心下一松沉沉睡去。
    道君站在高处的废墟之上,望着互相依偎的小孩,嘴角竟露出些怀念的笑容,羡慕他们还有人相伴。
    而她,从许久以前起,就是孤家寡人。
    她拜入蜀山时,两派正处在针锋相对的要紧处,门派中人人都忙着蜀山千秋大业。
    他们这一批菜鸟在蜀山人数浩瀚的弟子中,并不值什么。门派甚至抽不出几个长老教他们修炼法门,只发下书册,叫人自己体悟。
    还是大师兄瞧着不像,怜惜他们细弱,担忧他们乱来走了弯路,生生断送前程。便主动肩负起教习的责任,引气入体,运转心法,开拓经脉,全是大师兄手把手教导,后来又有几位师兄姐自发加入,带领他们打下修行基础。
    不久后,蜀山在与青城争夺一处洞天福地时,精英弟子折损大半,元气大伤,大师兄那一批弟子便被派出去接替。
    眼看着就要青黄不接,门派终于重视上他们这一批被忘在边缘的弟子。开始由长老带领,系统学习道法。却不像师兄师姐所言,按自己所擅长的学,而是专学作战御敌的阵法,显见得门派果真无人可用了。
    她偷偷传信给大师兄,将门派里的变化昔数告知。便是提醒他们在外头,需得时刻小心,保重自身。
    大师兄许是才从战场回来,头发凌乱,与在蜀山时清风明月的模样判若两人。他听完,沉默了好一阵,细细嘱咐她,要多抽空练习往昔教予她的五行术法。
    这场谈话后,她就再也没能联系上他。后头就是他们,仓促被推入战场,亲眼见着蜀山如何覆灭,只留下她一人。
    蜀山与青城相争,惹出一场数千年来最深重的灾难,无数修真门派受到波及,乃至整个覆灭,战火亦烧到凡俗界,牵连出数百万人的死伤。
    就是她自己也想,蜀山,是该亡了。
    造下这些罪孽,蜀山就算仍在,也不是千年前那个巍巍正气的名门大派,而是踩在凡俗与修真两界头上盘剥搜刮的邪魔歪道。
    她从血流成河的凄厉景象里站起来,忽然觉得这场灾祸十分可笑,不懂自己是为何要站在这里,目送熟悉的人为了与他们其实并无多大关联的野心断送性命。
    大师兄曾带着她悄悄去金陵游玩,叮嘱她不可对外声张。
    那些在画舫上饮酒畅谈的人,有蜀山弟子,也有青城弟子,还有许多识得不识得的门派中人,大家言笑晏晏,彼此相亲。
    最后,却非要在战场上亲手终结对方性命。
    她想笑,这何其荒唐?
    她不明白,究竟是哪里出了错,从此也不愿再想。
    从硝烟里幸存下来,她觉得自己不该死,只好漫无目的游荡。
    最后,还是只能回到蜀山,过往多少心酸纠葛,却仍然觉得只有这里才是归处。
    朴新没过多久便醒过来,听小婵说了拜入蜀山的打算,心也跟着动摇。
    他已护不了家人,若是这么出去寻人庇护,终究不如自己有手段,才能护得住小婵。
    待朴新恢复些体力,二人便开始从所宿之处清理打扫,用手搬开砖石,整理出一片勉强瞧得过去的空地,就此在蜀山里安置下来。
    饿了便去山上摘些果子,许是蜀山被阵法掩盖的原因,这里的气候与外间并不一样。同样山林荒芜,遍生杂草,好在树木还肯结果,不至于挨饿。
    困了就歇在羽毛床上,晚间亦不觉得冷。只是数日不曾洗浴,小婵爱美,朴新喜洁,俱都忍受不了身上脏污,只苦于找不到水源清洗。
    这么着过了好几日,先前隐去踪迹的道君才再度出现。这回她并未悬在空中,而是同他们一样站在地上,问道:“你二人果真不愿出世?”
    两人点头,朴新牵着小婵的手,神色坚定,“我们愿拜入蜀山寻求大道,请道君收下我二人。”
    “不急。”说完,道君便又弯腰到废墟里翻拣,找出一块鹅卵大小的石头,叫二人将手放上去。
    小婵在府里偷懒时,读过许多话本,知道这是要测试灵根,不由得心生紧张,自己小小一个婢女,果真能有灵根修习道法吗?
    朴新按照吩咐,伸手覆在石头上,掌心相贴,便见从石头上冒出三色灵光。
    道君点点头,赞了一句,“不错。”
    小婵再无可避,硬着头皮将手放上去,竟是同样的三色灵光。
    她喜极而泣,不待道君说话便抱住朴新,“公子,我也一样,我也一样。”
    朴新拍了拍她的背,细心安抚。
    道君面上的笑一瞬后便消失,她望向倒塌的锁妖塔,心里悲意涌动。
    天地灵气复苏,两个天资聪颖的孩子自己寻来,天道要蜀山传承不绝。
    难道还要走过去的路吗,她不知道,想不到答案。
    她凝视苍穹,蜀山是正是邪,成仙还是成魔,都不重要了,世上只有蜀山的废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