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武侠修真 > 满级医修重回真假千金文 > 满级医修重回真假千金文 第206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满级医修重回真假千金文 第206节

    “……”萧首辅双目猛然睁大,瞳孔缩成了一点,惊得僵在原地。
    在这电光花石的危急时刻,他觉得四肢似乎不属于自己,想躲,身体却动弹不得;想喊,喉头却发不出声音。
    他只觉得眼前一暗,一股强大的冲劲向他袭来,单薄的身体被那如疯牛般冲来的小内侍扑得踉跄往后倒去,一道寒光对准了他的脖颈……
    不!萧首辅双眸几乎睁到极致,恐惧充斥在他心头。
    他不想死!
    踉跄倒下的萧首辅拼命地挣扎着,还是感觉脖间一凉。
    挣扎间,萧首辅的左胳膊撞到了旁边的花几,高脚花几“咯噔”地晃荡了两下,一盆文竹盆栽自花几上摔落。
    “砰!”
    那盆栽重重地砸在了地上,声响尤为刺耳,青花瓷花盆摔得四分五裂,泥土与碎瓷片四溅开来,一地狼藉。
    同时,萧首辅与那小内侍也一起摔在地上,发出重重的闷哼声。
    这一幕发生得太快了,快得水阁内的其他人都没反应过来,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那小内侍横冲直撞地将萧首辅扑倒在地。
    众人全都瞠目结舌,那四溅的碎瓷片溅到了好几人身上,最惨的是顾太夫人,她跪在地上,恰好被一块飞溅的碎瓷片砸到了额头,额角红肿了一片,惨叫连连。
    而跪在她身旁的顾渊纹丝不动,如高山流川般巍然不动。
    “救命!”倒地的萧首辅惶恐地惊叫出声,只觉得刚刚被匕首划伤的脖颈传来一阵疼痛,浑身冰凉,心里涌现一个可怕的念头:他会不会要死了?
    鸟架上的那只鹦鹉也受了惊,扑楞着翅膀想逃命,可是一爪被金链子扣在鸟架上,根本飞不走,嫩黄的鸟喙中发出歇斯底里的喊叫:“救命!救命!”
    尖锐的鸟叫声把原本那种紧绷的气氛破坏殆尽,让这本该惊险万分的场景平添了几分滑稽感。
    在鹦鹉反复的尖叫声中,那名压在萧首辅身上的青衣小内侍从地上爬了起来,退了两步,垂首掸了掸袖子上的尘土。
    周围的几个官员连忙去扶躺在地上的萧首辅,却见萧首辅的脖子上多了一道一寸半长的血痕,殷红刺眼,鲜血染红了他的领口。
    第247章
    见状,王康尹紧张地喊道:“首辅受伤了!”
    还有几个官员也都去看萧首辅脖子上的伤口,七嘴八舌地说道:“还好,伤口不深,应该只是皮外伤。”
    “萧首辅,您感觉如何?”
    “是不是撞到头了……”
    “……”
    周围那些纷乱的声音似近还远地钻入萧首辅耳中,混乱中的萧首辅抓住了其中的关键词。
    所以,他伤得不重?
    萧首辅惊魂未定地抬手捂了捂伤口,触手是温热黏稠的血液,但是,他能感觉到伤口的出血确实不多。
    所以,他的命保住了?!
    很快,萧首辅就在两个官员的搀扶下从地上爬了起来,他的官帽掉落,露出花白的头发以及略有几分凌乱的发髻,发髻边散出好几缕碎发。
    平日里一向衣冠楚楚、一丝不苟的萧首辅屹立朝堂近二十年,还是第一次如此狼狈。
    不仅脖子的伤口痛,浑身的骨头也痛,刚刚那一下摔得不轻。
    此时,萧首辅也顾不上身体上这些的疼痛了,勉强站立着,一手颤抖地指向了那名刚才将他扑倒的青衣小内侍,颤声道:“你……你……”
    他狠狠地瞪着对方,眸底还有死里逃生的后怕。
    “萧大人,你怎么了?”楚翊温和的声音再次响起。
    如春风般的嗓音令萧首辅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萧首辅的眼神游移不定,一时又看着楚翊,一时看着那小内侍,手依然指着小内侍,控诉道:“他要杀我,大皇子……”
    心惊之下,萧首辅甚至忘了自称“臣”,只想对着皇帝控诉大皇子分明要杀人灭口。
    皇帝一言不发,随手抓了把粟米投喂那只受惊的鹦鹉,鹦鹉埋头吃了起来。
    “不不不,奴才怎么会杀首辅大人呢。”小内侍连连摆手,急忙解释道,“奴才是看到那盆栽从花几上摇摇欲坠,快要掉下来了,怕砸伤了首辅大人,这才扑过去,想保护首辅大人……”
    “是奴才唐突了,这才惊吓到了首辅大人。”小内侍战战兢兢地解释了一通,听着有理有据。
    众人不由朝地上那摔得四分五里的盆栽看去,一丛碧绿的文竹被拦腰折断,些许泥土与花盆的碎片沾在萧首辅的衣袍上。
    萧首辅苍白的脸庞上犹有几分惊色,些许鲜血自脖颈间的那道伤口溢出,触目惊心,似是被刚刚飞溅的花盆碎片划伤的。
    众人蹙着眉头仔细地回想了一番,其实大部分人也记不清盆栽到底有没有晃。
    只是,就现在的情况看,这内侍应该没撒谎,说得是实情。
    谁会当着皇帝的面刺杀堂堂首辅呢,这不是疯了吗?!
    如果真要刺杀萧首辅,这内侍完全可以等萧首辅落了单,再行刺杀,如此才符合常理。
    众人交头接耳了一番,窃窃私语。
    很快,一名年轻的御史往前走了两步,委婉地对萧首辅道:“萧大人,您是不是受了惊吓,看错了?”
    他这话说得还算客气,脸上那不以为然的神情像是在说,这不过是件鸡毛蒜皮的小事,萧首辅真是大惊小怪,还胡乱指摘。
    堂堂首辅却御前失仪,也亏得皇帝性子好。
    周围好几个清流御史也都是点头,心有戚戚焉地交换着眼神。
    哎,这些世家的人就是这样,太过矜贵了,也就是摔一跤,身上沾了点灰,就像是要了他们的命一样。
    萧首辅的脸色都青了,下巴的胡须乱飞,喉头梗着一口老血,忍不住拔高音量辩解道:“明明就是这内侍用匕首行刺我。”
    “何人看到了?”那年轻的御史轻飘飘地问道。
    其他人面面相看,方才他们都只看到那小内侍忽然将萧首辅扑倒,同时盆栽摔落花几,仅此而已。
    不少人又望向了那惶惶不安的小内侍,只见他双手空空,根本就没有萧首辅所说的匕首,衣袍上也沾了些许泥土,显得有些狼狈。
    楚翊幽幽道:“萧大人,无凭无据,就空口说人行刺,实在不妥!”
    “还是莫要冤枉了无辜之人。”
    有几人露出了古怪的表情,觉得大皇子这番话似乎有些耳熟,到底是在哪里听过呢。
    “大皇子殿下,”萧首辅厉声道,气得浑身乱颤,抬手指着脖颈上鲜血淋漓的伤口,“臣这伤是匕首划伤的,这就是凭证。”
    “难道臣堂堂首辅,还会为了陷害区区一个内宦故意划伤自己?”萧首辅心口的怒火节节攀升,愤慨的面庞上掩不住的高傲之色。
    楚翊没有回答萧首辅,那平静如潭水深幽的目光转而看向了冯赦与冯三爷,问道:“冯大人以为呢?”
    “……”冯赦兄弟俩一下子觉得不好了,面面相觑,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
    就在一盏茶功夫前,他们还口口声声地质疑是大皇子的伤是他故意自残陷害冯赫。
    萧首辅本也是聪明人,很快就想明白了,脸色亦是一变,心猛地沉了下去,眼神阴鸷。
    刚才他因为受惊,情绪激动,以致有些忘形,此刻才渐渐地回过味来。
    原来大皇子是在这里等着他们呢。
    楚翊微微叹气,语调温和地问那青衣小内侍道:“你叫什么名字?”
    “奴才名叫蒋伦。”青衣小内侍忙答道,又将头伏低,恭恭敬敬地请罪道,“还请殿下恕奴才御前失仪。”
    楚翊含笑赞道,轻轻一振袖,动作说不出的好看,“事有轻重缓急,各位大人都是朝廷的顶梁柱,自要以他们的安危为先。”
    “以后,你也要似今日这般眼观四方,耳听八方,该出手时,也切莫犹豫。”
    这番话听在场的那些清流御史耳里,是怎么听怎么顺耳,觉得大皇子有今上之风,温和宽容,将来必是位仁君,好几人对着楚翊投以赞赏的眼神。
    但听在萧首辅的耳中,却是字字句句都带着威胁。
    尤其是最后一句话“该出手时,也切莫犹豫”,更是让萧首辅觉得话中夹着刀锋,意味深长,大皇子是嫌这蒋伦刚刚那一刀割得还不够狠吗?!
    “萧大人,”楚翊笑意浅浅地朝萧首辅看来,关切地问候道,“你脖子上的伤可有碍,可要宣太医?”一副关爱臣下的做派。
    “臣只是受了点皮外伤,无妨。”萧首辅忙道。
    他哪里敢用楚翊宣来的太医,万一那太医在药里下毒呢。
    说句难听点的,等他回家后毒发身亡,也没有证据说他是被大皇子下毒谋害的。
    萧首辅瞬间就感受到了一股子似有铡刀架在头上的寒意,四肢发寒发麻。
    “救命!救命!”那只鹦鹉啄完了粟米,又在鎏金鸟架上尖声叫了起来,声声凄厉。
    萧首辅的心跳怦怦加快,脸色煞白,整个人心神不宁。
    楚翊抬手在那只鹦鹉的下巴上轻轻地勾了两下,鹦鹉是个好哄的,亲昵地往他指间蹭了蹭。
    楚翊一脸体恤地淡淡道:“萧大人是太累了,才会草木皆兵的。”
    “说来,萧大人自打出仕,这么多年,也没好好休息。”说着,楚翊又看向了棋盘对面的皇帝,求情道,“父皇,不如给萧大人放个长假,好生休息些日子养养身子吧。”
    “说得是。”皇帝二话不说就应了,双眼里盈满了笑意。
    那只鹦鹉愉快地学着嘴:“草木皆兵!说得是!”
    这七个字显得讽刺至极。
    旁边的顾太夫人与顾简看着这一幕已经快惊呆了。
    从刚才萧首辅被扑倒在地时,母子俩就没反应过来,只能傻愣愣地看着。
    眼看着寥寥数语间萧首辅竟要被皇帝父子逼得离朝休假,母子俩皆是难以置信,几乎怀疑他们是不是幻听了,眼神复杂地看向了萧首辅。
    萧首辅的脸色又难看了三分,连忙对着皇帝辩解道:“皇上,臣身子安好,没有生病……”
    “萧大人不要硬撑。”一道平朗的男音突然打断了萧首辅。
    众人不由闻声望去,那是一个四十五六岁、身穿绯红绣锦鸡补子的中年男子,身量中等,不胖不瘦,相貌只是寻常,嘴角自带笑纹。
    正是内阁次辅兼工部尚书穆晟。
    穆晟上前几步,气度从容地走到了萧首辅身边,与衣冠不整的萧首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穆晟一脸真诚地说道:“这十几年,萧大人为了朝廷兢兢业业,也是苦了您了。听下官一句劝,这人哪,唯有身体康健,才有将来。”
    他表现得十分真挚,周围的其他人却是表情古怪。
    穆晟是先帝钦点的状元郎,以科举谋的出身,与那些以九品中正制入朝的世家完全是两类人,一步步稳扎稳打,才有了如今的地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