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种田使人发家致富 > 第44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44节

    说这,王氏又拿出来十文钱递给了房言,说道:“你跟你姐两个人在外面要是有想要的东西也买点儿。”
    房言开心的接过来王氏手中的钱。
    走到大厅之后,房言刚想出去,正好看到房二河了。她走过去又要了十文钱。
    “爹,给我十文钱,我出去逛逛。”
    房二河二话没说,拿出来二十文钱递给了房言,说道:“跟你姐好好玩玩,店里不用帮忙。想买什么就买,别省着,不够再来找爹爹要。”
    王氏和房二河之所以这样大方,也是因为自家的这两个孩子从来没要过钱,也从来没乱花过钱,每天就在店里待着,从来不让人操心。好不容易女儿要出去了,开口跟他要钱了,又怎么能不给呢。
    出来之后,房言实在是庆幸自己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男女大防没那么严重,空气中都洋溢着清新的气息。
    房大妮儿扯了扯房言的胳膊,打断了房言的文艺小清新,说道:“二妮儿,娘刚刚不是给你钱了吗,你咋又跟爹爹要了。”她从刚刚就憋着这件事情了,没好意思拆穿她。
    房言一本正经的看着房大妮儿,说道:“当然是有正事儿要办。须得用钱才行。”
    “什么正事儿啊?”房大妮儿被房言说的一愣一愣的。她们俩不是出来玩儿的吗,怎么还有正事儿。她刚刚怎么没听爹娘提起来这件事情啊。
    房言问道:“大姐,你觉得咱们家的包子好吃吗?”
    “当然好吃啊。”房大妮儿不假思索的说道。
    房言接着问道:“那你天天吃,有没有吃腻了?”
    房大妮儿犹豫了一下,说道:“咱们家的包子好像有一种特殊的味道,天天吃我也没腻,只是有时候也想换换口味的。”
    房言笑着道:“对,所以咱们今天出来的任务就是这个。天天吃蒸包,我怕客人都吃腻了,想换换口味。包子又那么多种,咱们何必只做蒸包呢?还可以做做煎包小笼包啊。”
    房大妮儿点了点头道:“煎包我知道,可是小笼包是什么样的包子?”
    房言听了之后一愣,县城没有卖小笼包的吗?不过,想想小笼包肉馅儿的比较好吃,也比较小,也算是高端一点的。算了,他们家还是走实惠的路星吧。
    “哦,就是那种小一点的蒸包。不过估计不好卖,咱们还是看看煎包吧。”房言赶紧转移话题,“咱们家也没卖过煎包,不知道别家都是什么情况。咱俩现在就去逛逛煎包店,看看他们卖的多少钱一个,大小怎样,用的什么面,口味如何。”
    房大妮儿果然没再纠结于小笼包的问题,高兴的说了句:“好。”
    她们在县城找到三家卖煎包的,三家的价格都是一样的,素馅儿的一文钱一个,肉馅儿的两文钱一个。只不过,这三家分量上有所不同。有的馅儿多些,有的馅儿少些。有的面皮厚一些,有的薄一些。
    据她观察,反而是包子个头儿小的那一家卖的最好。除了地理位置比较好之外,还有一点就是,他们家的确很好吃。不过别家的不管好不好吃,房言都买了几个。打探过煎包的情况之后,房言对自家卖煎包又多了一份信心。
    回去的时候,手里还剩下一些银钱,她和房大妮儿看了看一些头绳头花之类的。不管在什么时代,女孩儿都是爱美的啊。虽然绢花比较粗糙,但是有总比没有好。
    看着房大妮儿爱不释手的的样子,房言拿钱把房大妮儿手中拿的那两朵都买了下来,一朵黄的,一朵红的。
    房大妮儿见房言掏钱了,赶紧阻止道:“这么贵,二妮儿,你可别乱花钱啊。”
    “哪里贵了,才两文钱一朵,姐姐喜欢就都买下来就是了。”
    房大妮儿脸色微红,把绢花往摊子上一放,说道:“姐哪里喜欢了,我不喜欢。”
    房言看着房大妮儿可爱的样子,拿起来她放在摊子上的两朵绢花,把钱递给小贩,说道:“给钱。姐姐不喜欢我喜欢。”
    把钱给了小贩之后,房言笑嘻嘻的把头花戴在了房大妮儿的头上。
    房大妮儿一个劲儿的躲闪,房言道:“姐,你不带可就浪费了啊,我可不喜欢往头发上戴东西。”
    房大妮儿急忙道:“你不喜欢还买干啥,这不是浪费钱吗。”
    房言笑着说道:“可是姐姐喜欢啊,我买给姐姐的。”
    房大妮儿拿着手中的绢花,说道:“一朵绢花两文钱,两朵就是四文钱,娘得包几个包子才能赚回来啊。”
    “噗嗤!姐,你要是觉得拿着这两朵绢花扎手,那你就回去帮娘包几个包子啊。那你自己算算,卖出去几个包子才能回本,算好了回去就帮娘包去。”房言忍不住笑着说道。
    房大妮儿知道自己的妹妹是在打趣她,说道:“以后可不能这样了,爹娘赚钱不容易,咱们得省着点儿。”
    房言点点头,道:“知道了,大姐。”
    两个人牵着手往店铺那边去了,结果,路过一家书店的时候,突然有一个书生从里面冲了出来。房大妮儿第一反应是把房言往旁边拉了一下,结果那人直接把房大妮儿撞到在了地上。
    房言反应过来之后,赶紧去查看房大妮儿的情况,看着手上被擦破了一层皮。她皱了皱眉,抬起头来看着眼前的书生。结果那书生也皱着眉,拍了拍自己身上并不存在的灰尘。
    房言见此,气不打一处来,生气的冲着那人吼道:“你有没有长眼睛啊,我们好好的走路都能被你撞倒!”
    那个撞了人的书生一脸的不耐烦,看了房言一眼,心想,真是晦气,出书店还能撞到人。不过,看着旁人指指点点的样子,他勉强说道:“哦,不好意思。”
    房言看他这个样子,气不打一处出来。不过,盯着他仔细看了看之后,她突然觉得这个人有点眼熟,好像是在哪里见过的样子。
    第69章 改良汤水。
    房大妮儿站起来之后, 扯了扯房言的胳膊,看了眼周围越来越多的人, 小声的说道:“二妮儿,算了。这么多人看着呢, 姐姐没事儿。”
    那撞了人的书生看了一眼房大妮儿,这一看之下, 就有点移不开眼睛了。心想, 这小娘子长得真好看,跟以前被他娘发卖的那个丫头长得好像。
    房言本来觉得人太多, 闹大了不好, 想听房大妮儿的话算了的。但是一看那人猥.琐的眼神,立马火了。
    她站在房大妮儿面前,掐着腰说道:“看什么看, 再看把你的眼睛挖出来!看你一副人模人样的,撞了人不知悔改不说还一副色胚的样子。”
    人群中指指点点的人更加多了起来,房言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可是这书生是个要脸的。一看大家在指指点点,他最后看了房大妮儿一眼,灰溜溜的走掉了。
    人群外有个人扯了扯身边的少爷, 说道:“少爷, 走吧, 这也没什么好看的。像这种穷乡僻壤的小县城,女孩子的嘴巴也太伶俐了些,什么话都敢往外说。”
    秦墨皱了皱眉, 不太赞同仆人的看法,说道:“她要不厉害些,她和姐姐就要被人欺负了。”秦墨刚刚也看到那个书生的神态了,一点悔意不说,还色迷迷的看着那个大一点的姑娘。
    仆人道:“少爷,别管她会不会被别人欺负,这就不关咱们的事儿了,咱们还是赶紧回去吧。不要招惹是非。”
    秦墨叹了一口气,点了点头,跟着仆人走了。
    等到书生走了之后,房言看着他的背影,久久回不过神来。心想,她到底是在哪里见过这个人呢?直到房大妮儿叫她,她才回过神来。
    连忙又问了句:“姐姐,你真的没事吧?要是哪里不舒服要告诉我。”
    房大妮儿摇了摇头,说道:“我没事儿,咱们赶紧回家去吧,再不回去包子就要冷掉了。”
    房言这才想起来这次出门的目的,低头看了看自己手中的包子,说道:“嗯。”
    可是,等她抬起头来的时候,指着房大妮儿的头上说道:“姐,你刚刚那朵绢花怎么不见了?”
    房大妮儿立马伸出手来摸了摸,一摸,还真的不见了。姐妹俩低头在地上找了起来,找了半天没找到。
    房言道:“算了,估计是刚刚不知道掉到哪里去了。”
    房大妮儿心疼的咬了咬嘴巴,说道:“都怪姐姐太贪心了,要了两朵绢花。”
    房言赶紧出言安慰了几句。
    回到店铺的时候,房大妮儿还有点提不起来精神,房言偷偷的说道:“姐姐,你不是要帮娘包包子吗,还不快去。”
    房大妮儿想,对啊,正事儿要紧。还是多干点活弥补自己的损失吧。
    房言把房二河叫到了后厨,跟他们说了说她的打算。
    房二河一听,说道:“二妮儿,这样你娘和你婶她们会不会太辛苦了一些,蒸包和馒头的分量就已经很重了。再包一些煎包的话,会更重的。”
    房言笑着道:“也不是马上就弄煎包的,咱们先尝一尝,回去算算怎么好。如果卖煎包的话,咱们蒸包的数量肯定要减少的。我这不是怕客人们天天吃蒸包吃腻了嘛,想给他们换换口味。”
    李氏听了房言的话,说道:“言姐儿真是厉害,连这些事情也能想到。脑子真够活的。”
    王氏谦虚的说道:“她啊,就是鬼主意多,这些不用干活的事儿,她想的比谁都多,要是说到绣花,那可就不行了。”
    房二河笑着道:“不过,咱们家二妮儿说的也有道理,天天吃同样的东西,就怕食客们吃腻了,换换花样也是挺好的。二妮儿买都买回来了,咱们就来尝一尝吧。”
    说着,房二河就把包子递给了王氏。王氏又分给了李氏和许氏。
    也许是吃灵泉水养出来的东西吃惯了,再吃这样的包子,大家都觉得味道一般。
    就连许氏都忍不住说道:“这样的包子也能卖两文钱一个吗?肉馅儿也太少了,味道也太普通了。”
    房言点了点头,说道:“婶子说的对啊,就是普通了些,咱们要是卖的话,肯定比他们要强的。”
    李氏尝了一下,说道:“的确,我看啊,咱们做些煎包肯定也行的。”
    房二河和王氏被他们几个人说的也有点意动了。
    房二河点了点头道:“嗯,回去再合计合计,看看每天卖多少个比较好。”
    房言见房二河同意了,也就放心下来了。
    回到家之后,房言又把自己关于店里卖汤的问题提了出来。
    王氏道:“咱们本来是免费的汤,现在突然要花钱去买了,客人们可不一定愿意啊。”
    “所以啊,娘,咱们明后天先跟客人们说一下,过两天再收钱。”
    房二河问道:“二妮儿,你为什么突然想起来要收钱了?”
    关于这个问题,房言早就想过了,说道:“爹,其实免费的汤水一天也就十文钱左右,很多人也是冲着免费,所以多买上一个包子或者馒头的。可是,这种野菜鸡蛋汤咱们明明可以做的更好喝的,为啥不好好做呢。咱们做的好喝了,说不定有人冲着咱们的汤来点咱们家的包子呢。咱们家可是叫‘野菜馆’啊,得做出来咱们自己的特色来。”
    说到这里,房言顿了顿,又接着说道:“况且,咱们家收费以后,肯定会更用心的。您也看见了,有些人嫌弃汤不好,还想要碗熟水的。也有人想要点其他的汤,可是咱们家只有这一种免费的。所以啊,我觉得咱们可以在汤上面改良一下。弄一些小米汤、大米汤、野菜鸡蛋汤。这可以让客人想喝什么汤就点什么汤。”
    房二河点了点头,道:“你今天跟你姐没上街上玩儿吧?其实是去别家卖包子的店铺看了吧。也怪不得你今天突然想出去玩儿了,哎,也怪爹不中用,还要女儿们操心这些事情。”
    房大妮儿听了之后也有些羞臊,她跟妹妹一起出去的,可是她却什么都没发现,妹妹说的头头是道的。
    房言看了眼房二河,又看了看房大妮儿,说道:“那不一样的,爹爹要在店里坐镇,可不能少了您。娘要在后厨忙碌,姐姐喜欢绣花。哥哥们喜欢学习。而我,就喜欢这些事情。嘿嘿。就像娘说的一样,你要是让我动手的话,那我可就不行了,但是你让我说上一说,我还是可以做到的。”
    最后,房言总结道:“说白了,我就是那只动口不会动手的人。”
    房言这些话一出,全家都笑了起来。
    笑过之后,房二河道:“二妮儿说的的确如此,这几天也有一些客人想要喝点白汤或者熟水的。要不然明天这样吧,野菜鸡蛋汤继续卖,咱们再做一些白汤。过上两天之后,咱们的野菜鸡蛋汤再开始收钱。”
    解决了这件事情之后,房二妮儿问道:“爹,那煎包呢?”
    房二河道:“煎包的话再过段时间,咱们家是因为天天吃,现在吃了一个多月了,所以才开始想换换口味的。县城的食客们才吃了半个月,估计还没吃腻。况且,咱们家包子的需求量也一天比一天多,赚的钱也是一天比一天多。汤的问题先慢慢的解决好,煎包的问题先放着。咱们先用蒸包把名气打出去。毕竟咱们也不知道买煎包的人会不会有很多。”
    想到那些不确定的事情,房二河目前想先求稳,家里攒下来一些钱再说。
    房言听了房二河的话,也觉得自己似乎是考虑不周了。现在生意蒸蒸日上,开发新产品的话也会浪费一些精力的。不如先把这些熟悉的事情做好了。
    王氏见大家都不说话了,提起来前几天她就提及的事情:“他爹,我看大妮儿和二妮儿要不然就别跟着咱们去县城了,现在咱们后厨也慢慢的做顺手了,也用不着她们姐妹俩了。她们跟着咱们早上起的怪早的,还要走那么远的路,回来也是。”
    房言想了想王氏的话,也点头同意了。上次她娘提起来的时候,她就有些心动了。只是,她还想改善家里店铺包子的品种,所以又多跟着去了几天。这下子,暂时不用思考新品种的问题了,她也就不用跟着去了。
    “娘,那您能来得及烧火吗?”房大妮儿问道。
    王氏笑了下说道:“怎么来不及了,你们两个婶婶干活都非常的利索,咱们几个一边包包子一边看着火也是使得的。”
    “娘,您要不要找个烧火的丫头或者小子啊?”房言提议道。
    王氏摆了摆手说道:“这可就不用了,烧火又不费什么事儿的。我和你婶婶们都已经能掌握好火候了,你找个丫头或者小子,咱们还要教他们几天,他们也不一定做的好。还是算了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