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武侠修真 > 落花辞 > 第300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300节

    又是重重一叩首。
    这种只有少年人眼里才会燃起的光亮,是如此灼热逼人,巫王心口忽然闷得难受,曾几何时,他也曾在另一个少年的眼睛里,看到过同样的光彩。
    “孤准了。”许久,他黯哑着嗓音道,喉头是难言的酸胀。
    “臣,叩谢王上恩典。”
    又磕了个头,季剑撩袍起身,正欲告退,忽听巫王声音隐隐发颤的问道:“你可知,他去了何处?”
    季剑登时僵立原地。
    巫王猛地扶案起身,愈加迫切的问:“告诉孤,他去了哪里?”
    季剑强忍了多日的悲痛,在这一瞬间崩溃,顿时眼眶发红,道:“王上若真关心他,为何非要在把他逼上绝路之后,再来问这句话。臣所认识的阿辰,赤胆忠心,胸怀坦荡,但有一丝希望,也不会轻言放弃。他失明之前,整日闷在帐中,彻夜不眠,就为了整理那份剑北布防策略。如今,他已如王上所愿,王上还要他如何?”
    “你说、什么?……失明?!”巫王艰难的从喉间挤出每一个音节,墨眸骤然缩了数次,眼底的血丝一根根浮起似要迸出,脸色更是白得渗人。
    季剑离开后,巫王木然坐了许久,才想起来让晏婴传随军的那两名医官过来回话。
    问及世子失明缘由,两名医官如实道:“与刺心草之毒无关,殿下眼疾乃积劳积病而致,至少已持续两年之久,当日彻底失明已是穷途末路,药石无灵,若能提早一两年发现,兴许精心医治,还有回春希望。”
    顿了顿,又道:“殿下出生时恐不足月,本就带着气血不足之症,且眼部犹寒。平日若生了病,一旦发烧发热,最易伤眼。素闻殿下精于箭术,那也是极耗费眼力的——”
    还未说完,巫王忽得勃然大怒:“一派胡言!当年王后难产,怀胎十三个月才生下世子,哪里来得不足月,分明是你们庸碌无能,还故意找借口搪塞!”
    两名医官羞愧不已,不敢再多言。
    虽然巫王还没有公开宣布,「世子征战途中不幸葬身火帐」的消息还是在宫内宫外迅速传开了。毕竟,大军班师回朝那日,统帅只有季剑一人,是不争的事实。更何况,季剑还带回了世子的骨灰和那支死士令。
    朝中百官俱惊,待慢慢消化了这个事实,立刻意识到当务之急,是确立新的储君,以安定人心。
    至于储君人选,也根本不用选。世子战死,文时侯还押在诏狱候审,左右都要落在这两年备受巫王器重、又身负凤神血脉的公子子彦头上。向来行事低调的右相桓冲,因为还担着公子子彦太傅的名义,这两日在朝中都毫不掩饰满面春风。
    奇怪的是,众臣请奏立公子子彦为世子的奏简雪片般飞进垂文殿,巫王却始终没有给答复,并一连数日称病罢朝。更奇怪的是,当事人公子子彦对此事也显得极不上心,甚至说是漠不关心。更有传言,有两个宫人私下针对此事嚼舌根子时,被子彦撞见,向来脾气温和的子彦,直接当场斩杀了那两名宫人。
    不过,接下来,巫王的一道旨意,倒是令百官稍稍安心。
    收缴巫后凤令,交由云妃代管。
    ------------
    165.第 165 章
    巫后因谋害太祝令被禁足后,宫人们议论纷纷, 皆道她毒蝎心肠, 这是在拐着弯的置子彦公子于死地,好为世子铺路。难怪平日里总是苛责宫人,王上也待她日益寡淡。
    好在恶有恶报。如今,世子战死, 风国大败,巫后再无凭怙, 待立了新世子, 让出后位也是迟早的事。
    因而, 巫王这道旨意一下,不少宫人都悄悄聚到章台宫前看笑话。
    本以为, 以巫后刚烈的脾气,定会大闹一场,出尽丑相。
    谁知, 接旨后,巫后神色从容, 并无半分悲戚, 极配合的把凤印及凤令交给了印绶司的掌事。
    宫人们悻悻散去, 不由揣测,莫非世子一死,王后受得打击太大,已万念俱灰了?
    也不知是不是出于对她的怜悯,收缴凤令后,巫王便撤了章台宫的守卫。刁蛮任性的含山公主把外面势利的宫人们骂了一通,便直奔宫内,扑进巫后怀里大哭。
    “母后,他们都说王兄死了,我不信!王兄怎么舍得丢下我们,呜呜,父王会不会把茵茵和母后都关到幽掖庭里。茵茵好害怕,好想念王兄……”
    巫后扳起幼女含泪的小脸,目光异常冷厉:“茵茵,你要记住,身为巫国公主,无论那些下贱的宫人怎么看待,你都要维持自己的骄傲,莫要自轻自贱。还有,从今以后,你只有子彦公子一个王兄,若想不被关入幽掖庭,你要好好的跟他相处,当一个好妹妹,莫要再想以前一样刁蛮任性。”
    巫茵茵怔然望着巫后冷漠无情的面容,难以置信道:“母后,王兄死了,你一点都不难过吗?一点都不想他吗?”
    巫后毫无动容,冷笑道:“想有什么用?能让我们过得更好么?”
    “不!”巫茵茵颤抖着摇头,忽得从巫后怀里挣脱,凄声大哭:“我只有子沂哥哥一个王兄!我知道你不喜欢他,嫌他讨不了父王欢心,可他是你的亲生儿子,你怎么可以这样冷血无情!”说完,大哭着跑了出去。
    “茵茵……”巫后错愕的盯着含山公主消失的背影,既愤怒又失望。
    巫王宫靠近西侧门的一处宫墙下,碧树影中,身披蔷薇色斗篷的少女正伏在一青衣公子的肩头,嘤嘤而泣。
    青衣公子耐心的轻声哄劝,过了好一阵儿,那少女才似信非信的抬起头,闷声低语了几句,便依依不舍的掉头走开了。
    待少女走远了,青衣公子才收回视线,立在原地若有所思,侧脸隐在树荫里,模糊不清,只余一个清瘦秀气的轮廓。
    这时,湘妃一袭火红长裙,挽着条垂纱披帛,携白芷从夹道上一路分花拂柳走了过来,不时低头顾盼,似在寻找什么东西。
    行至宮墙附近时,她毫不避讳的走过去,冲青衣公子轻施一礼,清眸若雪,笑问:“方才本宫在这宮墙附近遗失了一只镯子,来回找了两遍都未寻到,不知公子可曾见过?”
    青衣公子从袖中取出一只做工极精致的碧玉镯,恭敬的问:“娘娘说的,可是这只?”
    湘妃接过来,就着日光端详一阵,点头道:“翠色饱满,如凝绿脂,最难得的是那份质朴天然,果然是王上赏的那只羊脂玉镯子,与那些以假乱真的赝品不同。”
    青衣公子莞尔笑道:“娘娘说得极是,赝品终究是赝品,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若执迷不悟,反而得不偿失,甚至引火烧身。”
    湘妃颔首笑了,又轻施一礼,便引着白芷离开了。随后,青衣公子也举步离去。
    浣衣局,即使是寒冬腊月,宫人们依旧不得不忍着满手冻疮,用冰水搓洗着一桶桶从各宫送来的衣物。这些衣物都布料精美,若用木棒捶打,极容易损坏衣料。
    几个年轻一些的宫婢,正凑在一起,一边洗衣,一边嬉闹,以打发寒苦无聊的时光。
    这深宫里的秘闻丑事,永远是她们聊不完的话题,说到尽兴处,一个宫婢神秘兮兮的道:“你们都听说了吗?世子战死在剑北,王上已下令收缴王后的凤令,交由云妃娘娘代管,这宫里,马上又要换天了。”
    另一人满是惋惜的道:“这世子殿下也真是可怜,年纪轻轻的,连世子妃都没纳,便一命归西了。听我一位在史妃娘娘身边侍奉的同乡姐姐说,世子虽然脾气差了些,又素来不得王上宠爱,可论长相论本事,一点不输子彦公子,比王上年轻时还要俊美三分。我若是王后,哭也得哭死。”说着,脸竟微微有些发红。
    “你懂什么,这叫母债子偿,恶有恶报。王后平日里那威风做派,咱们尝得还少吗?上月阿月不过丢了颗裙扣,便被王后下令乱杖打死,到现在尸体还烂在乱葬岗里,无人敢收。王上只收了凤印,没立刻废她,只怕也是因为世子战死,于国有功,生了份恻隐之心。”说话的是又一个浓眉大眼的宫婢。
    一个长相婉柔的中年浣衣婢正提着两大桶衣服路过,身上穿着件破旧的棉袄,她半路上崴了脚,刚被管事嬷嬷呵斥,本来只顾着低头疾走,乍听了这话,登时止步。愣了片刻,她突然扔了木桶,朝那几名宫婢冲过去,扳起一人肩膀用力摇晃:“你说什么!世子死了?!你胡说!殿下好好的怎么会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