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其他小说 > 似糖如蜜 > 第二十四章 顾浔的心理医生祁新(下)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二十四章 顾浔的心理医生祁新(下)

    晚上九点,顾浔准时的到了祁新杭州工作室的停车场。由于是临时决定的私人行程,粉丝并不知道。所以他只要把自己伪装好,不被人发现他是顾浔,就可以顺利进入祁新的办公室了。
    顾浔让司机自己先去吃晚饭,要走之前再给他打电话。并且一再嘱咐,如果程非雨打来电话,就说在横店吃饭,如果他追问在哪家饭店,就说不方便说。如果她发脾气,就挂电话。
    司机并不知道顾浔来杭州干什么,也不多问,这个工作还是多做少说的比较好。
    祁新的助手已经在电梯间等候顾浔了,没有门径卡他是上不了楼的。
    写字楼里还有不少公司在加班,顾浔顺利的乘电梯上了40楼,风景真好。
    祁新的助手按了指纹,工作室的大门自动打开了。一路引领顾浔来到祁新的办公室门口,微笑着说:“顾先生,祁医生已经在里面等您了。”
    “好的,谢谢。”
    顾浔敲了敲门,里面说:“请进。”
    今天的祁医生穿着黑色条纹的西装,里面是万年不变的白衬衫,和他家哥哥一样。
    祁新很瘦,瘦的和顾浔有一拼,脸上菱角分明。长的有点像东欧混血,眼窝深邃,鼻梁高挺。他的确是有四分之一的俄罗斯血统,他爷爷是俄罗斯人。
    祁新30岁,北京大学心理学硕士,之后留学美国斯坦福,取得了博士学位。由于中美两国社会、文化上的差异,美国心理学和国内有很大的不同,归国后,祁新一直致力于二者精髓的碰撞和融合。创办了一家实验室,主要研究婴幼儿心理学、认知神经心理学和心理生理学,并未涉及临床心理学。
    祁新几乎不做临床咨询,除非是非常好的朋友介绍,或者这个案例他特别感兴趣。
    顾浔也不知道祁新为什么会接自己的案子,可能是梅姐神通广大吧。
    “顾浔,你来了。”祁新走过来,微笑的和他打招呼。
    “祁医生,你好。”
    “请坐。”祁新招呼他,“喝水还是和喝茶?”
    顾浔第一次来这里,四下看看,办公桌那边除了祁新自己的转椅之外,还有两把椅子。而另外一边,是一个长条沙发,还有一个贵妃榻,这个贵妃榻应该是他和病人聊天时病人躺着的地方。祁新在北京的诊室里也有一个类似的,顾浔就躺过,感觉有点奇怪。
    顾浔还问他,是不是要给他催眠?
    祁新笑着说,他不会催眠,心理医生没有那么神奇。只是比别人更会聊天而已。
    顾浔说:“喝水吧。”然后接着问道,“我坐哪?”
    祁新端了一杯水给他:“都可以,看你喜好。”
    “就这吧。”顾浔坐到了长条沙发,那个贵妃榻,他实在不想躺。他虽然来看病,但他也不想把自己当成病人,什么病啊?神经病呗。毕竟说出来不好听。
    “好。”祁新搬了一把椅子,坐到顾浔的斜对面,“你这个时间过来,一定没有吃晚饭吧,先吃点水果。”祁新早就准备好了果盘在茶几上。
    “不了,他们不让我吃晚饭,说我胖了。”顾浔盯着水果,默默吞了口口水。
    “其实吃东西也是缓解压力的一种方式,也是大家普遍可以接受的方式。”祁新说道。
    顾浔叹口气:“我知道,你上次说过了,不过我们这个职业就没办法接受,或者说,只能放弃,名利和美食不可兼得啊。”
    祁新呵呵笑了几声,接着说:“感觉你瘦了一些,是减肥的成果吗?”
    “医生,你是想说,我这次的状态比之前还要差是吗?”顾浔很敏感,也很聪明,“你不用拐弯抹角,咱们就直接聊吧,你我的时间都是挤出来的。”
    “我真的只是觉得你瘦了。”祁新强调着,“我现在还没开始诊断很治疗呢,别紧张。”
    顾浔坐在沙发上,安静的喝完了一杯水,祁新也没有说话,见他水喝完了,又主动帮他倒了一杯。
    “谢谢祁医生。”
    “你最近工作还是很忙吗?我实验室有几个大学生,是你的粉丝,经常听他们聊你,说你今天去上海了,明天又飞无锡了,后天回来北京。他们还去送过机,你肯定都没有印象的。”
    “是吗?”顾浔想想,“那下次让他们穿上白大褂,我就认出来了。”
    “你天天这样奔波,觉够睡吗?每天能睡几个小时?”祁新问道。
    顾浔算了算:“还是老样子吧,他们还算人道,每天会给我四五个小时的时间睡觉,但是我睡眠质量不好,你知道的,所以就算给我12个小时,我也应该休息不好。”
    祁新拿起两颗小番茄在手里,对顾浔说:“你介意我吃点东西吗?我晚上也没有吃饭,但是我不需要减肥。”
    顾浔点点头:“你吃吧。”
    祁新将小番茄放进嘴巴里,牙齿咬下去,咔嘣一声脆响,然后番茄的清甜味道就飘散了出来。
    顾浔的肚子不自觉的咕咕叫唤,表示抗议:“祁医生,你太过分了,在一个减肥的人面前吃东西,还弄出这么大声响。”
    “可是,吃东西就是会发出声响啊,我已经很努力的小声了,真的。”祁新表示自己很委屈。
    顾浔看着桌上的水果,草莓、橙子、蓝莓、小番茄、火龙果、车厘子、香蕉,怎么连平时最不喜欢吃的香蕉都变得美味起来。
    祁新趁着顾浔不注意,又塞了一棵小番茄到嘴巴里。顾浔的耳朵再次受到声音的刺激,心一横,拿起了一盘草莓。心想,吃一定水果没事的,胖子也不是一顿吃出来的。
    祁新偷偷笑了一下,他其实就是想让顾浔吃点东西,这样精神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放松。
    “好吃吗?”祁新问。
    “好吃,我小时候最喜欢吃草莓了。”顾浔转念又一想,“你是不是在给我做心理测试啊?我吃了草莓而没有吃别的,是代表什么呢?”
    祁新又笑了:“哪有那么复杂啊,吃个水果而已。那些所谓的心理测试,也都有固定的模板,答案无非一二三四几种,可是人却有成千上万种,不能一概而论,所谓的星座、生肖,都只是大概率的范畴。”
    “祁医生也研究星座?和十二生肖?别告诉我,你还看易经和八卦,科学的最高境界是神学啊。”
    “我的认知可还没有达到那么高的境界,我觉得自己只是比一般人聪明一点,懂的稍微多一点而已。”
    “谦虚了,祁医生。”顾浔抱着那一盘草莓,在聊天中,全都吃光了,突然觉得肚子里舒服多了,精神也好了一些。
    祁新发现顾浔的笑容多了起来,说话也更主动了。当然这些微小的表情变化,旁人是看不出来的。
    “观察”是祁新的职业习惯,也是他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祁新和顾浔聊了两个多小时,顾浔也不记得都聊了些什么,但是一切都在祁新的掌握里。
    “我方便问一下,你交往过几个女朋友吗?目前有稳定的恋情吗?”祁新问道。
    “没有。”顾浔回答。
    “是没有稳定的恋情?我不是想打探你的隐私……”祁新停顿了一下,觉得自己的措辞有些问题,补充道,“心理医生就是来打探隐私的,但是我有职业道德,绝对会保密。你的个人情感,也是我判断的重要参考之一。”
    顾浔想了想:“我从没交往过女朋友,但是我现在有固定的恋情。”
    “恩,明白了,谢谢你的坦诚。”
    顾浔的性取向,早在祁新的判断之内,但他本着对医学的严谨,需要顾浔准确的答复,这样有利于他对顾浔的判断。
    “你们在一起多久了?聚少离多?”祁新接着问。
    顾浔靠在沙发上,困意已经袭来:“三年了,他不在国内,可能两三个月才会见一次吧。”
    “你之前说,你有分离焦虑症,就是从他身上感知的?”
    “是的,每次分离前,都会很焦虑,然后分离后,需要很久很久才能从难过的情绪里出来,具体多久我也不知道。有时候害怕这种情绪,所以就会变成害怕见面,因为见面了,还要分开。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周而复始。”顾浔抓抓头发,有点悲伤。
    祁新声音更加温柔,缓缓说道:“分离焦虑,每个人都有,分开后需要多少天多少月或者多少年才能修复,这个是根据具体分离的情况不同来判断的,也是因人而异,没有一个具体的衡量。但是通常一年左右的时间,是可以自我修复的。这个都是正常的,不用特被纠结修复的时长。但是,如果因为害怕分离而不敢见面,这个就有些问题了,并且这种情绪如果影响了你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也是有问题的,明白吗?所以,我们要客服这种焦虑。”
    “这是一种焦虑吗?”顾浔问道。
    “是的,焦虑分很多种,特别多种,分离焦虑是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
    顾浔抬眼看着祁新:“祁医生,你说我会得抑郁症吗?”
    祁新笑笑:“不会的,你离抑郁症还十万八千里呢。这病哪那么好得,比中彩票还难。”
    顾浔想起最近韩国娱乐圈有两个明星相机自杀,都是因为抑郁症,他很怕自己也会这样。
    “顾浔,我再问你一个问题,你可以不回答。”祁新身体微微前倾,更细致的观察着顾浔。
    “你问。”顾浔说。
    “你,想过死吗?”
    “想过,因为找不到活下去的理由。也死过,因为我家哥哥。不过现在,我不想死了,也不是害怕,只是舍得我家哥哥。”
    祁新观察着顾浔,见他有点魂不守舍,心里似乎在思考着别的什么事。
    祁新意识到自己的这个问题问的非常不专业,而且非常不和适宜,但是话已说出口,没法收回,只能补救。
    祁新端起来一盘火龙果递给顾浔:“再吃一点?回去还有几个小时的路程呢。”
    顾浔接过来,默默的吃了两口。
    祁新说道:“好好活着,相信我,你不是抑郁症,你的问题一点也不复杂,我们一起努力好吗?”这话祁新上次已经说过了,上上次也说过了。
    “像你的名字一样,祁新。”
    “恩,齐心。”
    祁新知道,现在不太适合继续谈下去了,夜深了,顾浔的身体已经超负荷的疲惫了,而今天的内容也足够他对顾浔进行这一轮的判断。
    祁新给顾浔开了一瓶多维素,还有一小瓶有助于睡眠的安神药。嘱咐他,每天晚上一粒,不可多吃,但是也不能不吃,会对他的睡眠有好处的。
    “下次我们见面,可以选在上午吗?”祁新问。
    “想看看我早上起来的状态?”顾浔笑笑。
    “都说了,心理学没有那么神奇和复杂。我只是单纯的,熬不了夜。”祁新打了个哈欠,“不好意思,没忍住。”
    顾浔点点头:“好,下次上午见。”
    送走顾浔之后,祁新站在落地窗户前,站了很久,他让助理先下班了,自己从保险柜里,拿出来一瓶酒,倒了一杯。
    他觉得自己今天晚上非常的不专业,还在为刚才问了顾浔关于“生死”这个问题而自责。如果这个问题放在重度抑郁症患者身上,那么他很可能会认为医生在暗示他“自杀”。
    “我怎么会犯这么严重的错误?”祁新非常自责,又倒了一杯酒。
    他克制自己只能喝两杯。因为他是一名医生,是一名老师,是一名学者,他必须时刻保持清醒。
    他的工作就是把病人的负面情绪收集过来,但自己必须有一个出口发泄,不然,他也会疯的。
    正所谓医者不能自医。
    祁新在北大有一位良师益友,是他的研究生学长,非常优秀,励志做临床心理学最好的医生,帮助更多的人。可是,长期被负面情绪笼罩,工作压力大,睡眠不足,后来自己也换上了抑郁症,自杀了。
    这也是祁新不做临床咨询的最主要原因,他不想想起那位自杀的学长。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