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其他小说 > 重生之与君厮守(GL) > 分卷(118)

底色 字色 字号

分卷(118)

    至少,要动用半个东京城的人。
    赵宛如并非没有触动,恰恰相反,在看到满城的火树银花以及眼前几千盏升空的绘图的孔明灯时,她觉得前世所受的苦以及今生所遭受的离别与所思,都因为握住眼前这个人而值得了。
    也许在旁人眼里,她们是一对神仙眷侣,拥有了旁人所不能及的一切,今夜世家的男男女女们,又重新燃起了对爱情的渴望。
    但他们不知道,李少怀真正想给她的,并不是昭告天下的炫耀,不是位极人臣的宣扬,而是她想做这无边黑夜里的光,驱散意中人心中的黑暗,替她撑起所有。
    所以这半月来你每日都回来的这么晚,是因为这个?
    她点头,又连忙解释,我并没有因公徇私,本就中元节,城中加强警备,我只是让他们多注意了些防火。
    我只是想让,东京的百姓,你的子民,能够记住你,你不在乎旁人的看法,可我在乎他们怎么看你,这安稳背后的用心良苦,不该将你埋没,这样太不公平,日后,我便还会让他们知道,大宋不仅有天子治国,还有你这个公主为国。
    还有,我没有乱用银钱,你知道的,百姓的钱也是钱,前阵子因为梅雨,三衙所管的一批火药受潮不能用了,要弃掉,我觉得可惜,便去寻了制火药的师父,因为受了潮,炸力减弱太多,重新做成火药太浪费物力,询问之得知可以回收制作焰火。
    说着说着,李少怀压低了声音,小心翼翼的看着赵宛如道:我便将这要扔弃的火药低价买回来了,向兵部禀明了用处。
    其实也有一点徇私三司那边是李兄替我打点了一下。
    至于孔明灯,是找的朝中大臣们以及我手下的禁军家眷,东京城人虽多,但邻里间多是相互认识照应的,以一传百,故而不难。见赵宛如没有回话,李少怀滚动着喉咙,偷偷瞄了一眼,试图装可怜开脱,为了这个,我可是挨家挨户跑了半个月,那七千盏孔明灯所写祝福皆是我亲手所写,不曾假手于人。
    那钱...原本理直气壮了些的人又降低了声音,是我端午领完时服之后,另任了半月的差遣,由此补了些津贴,我在御前,总会有那么些例外不是...所以这些我就
    马车摇摇晃晃,蓝色的袖袍时不时碰到她的衣裳,撑在自己两个膝盖上的手一伸一缩,若此时有旁人在,看着她这般怂楞怂楞的模样,堂堂一个殿前都指挥使,掌管天下禁军,真是惨兮,她自己也是这么想的,理直气壮的抬起头,我...当对视到妻子的眸子时便又瞬间怂得开不了口。
    惧内就惧内吧,于是又成了一副痴汉脸。
    大不了挨一顿劈头盖脸的骂,回到了家中,晚上睡觉,这人总有需求她的时候。
    你就不怕别人说你以权谋私么?
    李少怀侧过头,眨了眨眼睛,旋即小小的松了一口气,笑道:你不知道,三衙的水,深的很,别人想要害我,莫须有之罪随时都能扣到我头上,枢密院的人是我提拔上去的,他们若不听话,我自有办法拉他们下来,封禅一事王钦若为先行官派遣已经去了乾封,而且有圣人在他也不敢对我怎么样,丁谓忙着鼓动官家,丁绍文没了实权,兴不了风浪。
    其实王钦若可以善用,但不能重用,此人忠于圣人,虽是有贪心,但不足酿成大患,可以留一留,至于其他的嘛...李少怀的眸子骤然亮起,继王旦之后我要把李迪推上相位。
    后一句话着实让赵宛如惊讶了一番,可又觉得这一切都在意料之中,权臣之路难道不都是这般排除异己,做到一手遮天么。
    怎么了?转头见她望着自己发愣,还以为是自己说错话了,是我说了什么不该说的么?
    赵宛如摇头,缓缓依在她的肩膀上,你说的很好,只是...突然变得有些不像是我认识的阿怀了。
    那我下次说话的时候注意些,我...
    右手与李少怀的左手相扣,她用腾出左手捏了一下她的手臂,让她吃痛止住口中的言语,侧头俯视道:元贞?
    你说过,无论我怎样,在你眼里永远都是最好的。
    她点头,是。
    可你又知道吗,无论是哪一世,从你住进我心里的那一刻起,便已是最好,你于我而言,世间已无可替。
    无论哪一世...李少怀突然反应了什么,微睁着眼,果然,那梦,是真的对么?
    手掌撑在她腿上爬起,抬头愣看着,你...
    我素来不信鬼神,也不信羽化登仙之说,可是我的命,生来就是不可思议的。
    江南那个梦,也是真的对么?所以我才有那一开始的抗拒与害怕。李少怀颤声一笑,上穷碧落下黄泉。
    不是我逃不开,而是我根本不想,青骓回头的那一刻答案已在我心中。
    便是你!
    突临决堤的边缘,如在前刻的火树银花下,柔情千寸,使她再也压抑不住心中的情感,孤傲并不是无情,从元庆观苏醒的那一刻起,她将心中的秘密深藏了四年,无人可以倾诉,无人能懂,也无人会相信。
    纵有委屈,也只得自己咽下,久积郁心中,较之前世,这一世她要更加的冷漠,又为仇恨所困,差点失去了自我。
    你逃离的那一刻,我便想死的心都有了,以为重新来过,你不在是你,你不要我了。带着委屈的话连声音都是颤抖的。
    李少怀伸手将她搂进怀里,怎么会呢,你信不信,就算你不来找我,我大概都会自己回去。
    贴偎怀中的人,颤声一笑,你的骨气呢?
    骨气,解不了相思之苦,在外,我不曾失,在内嘛,拘谨就显得生分了。她又道:你已乱我心曲,慑我心魂,修再多的道,都弥补不了心中的空缺,躲起来那样就太难受了。
    马车从开封府回了马行街,此时离凌晨过去了一个时辰,更深露重,已看不到多少灯火了。
    听到马车声,厅堂内的人纷纷起身,从入夜到夜深,可谓是苦等,在府里坐着都能瞧见在外的两位主子恩爱。
    阿柔拿了两件袍子出去,见姑爷姑娘出双入对,困倦的眸子瞬间精神,似觉得,天下再没有这样般配的人儿了。
    又憧憬着,能有一个像姑爷这般体贴人的郎君。
    小报传递消息极快,城门开的第一时间,就由人骑着快马分多道前往各州,先是京都附近的几个州县最先知晓。
    水路又要比陆路快上很多,从东京一直到金陵,由于是顺丰消息传递只用了不到一日。
    江宁府。
    寥寥几笔,便将火树银花的盛况尽现,不难想象,昨夜的东京,该有多璀璨。
    昨夜东京,焰火满天,燃升七千盏孔明灯。一身红色公服的人将一张小报放到她桌前,女子怀中的猫翻滚着身子跃下,跑到红袍人跟前蹭着她的黑靴。
    她便抻了抻袖子弯腰将猫抱起。
    女子只是轻轻撇了一眼桌上,姐夫升官,我们还没有贺喜过呢,得备些礼给小外甥。
    金陵琐事繁多,近日官家又要去泰山封禅,加上快秋收,东南为经济重地更松懈不得。
    又是政务她似有些埋怨,旋即压低了声音,那你今日的事可忙完了?
    还没有,不过也不着急回去,怎么了?
    秦淮河北岸有个酒楼,里面的鸭肉很是有名。
    着公服的人顿了顿,可是桥边那个?
    你去过?
    她摇头,未曾,听衙役说过,是以谷喂养的鸭,故比他家的肉质要不同些。她又道:再过一阵子朝廷便要派一个通判到江宁府,届时我便能空闲下来了。她停下来思索了一会儿,看着她眼里的黯淡,刚回来时,太阳已快落山,正好我也饿了,便去瞧瞧?
    说罢,不等人回话转身唤道随从,小六。
    阿郎,我在呢。
    让后院备好马车。
    喏。
    第137章 祥符天子旧明堂
    元年秋, 八月下旬, 已提前到达乾封的王钦若上书朝廷,奏言:泰山醴泉出,锡山苍龙现。并将自己伪造的天书一同送往京都。
    由宰相带头,群臣再次纷纷上表称贺,乞加尊号崇文广武仪天尊宝应章感圣明仁孝皇帝,赵恒欣然拜受, 特令御匠制造专门奉迎 天书使用的玉辂。
    王钦若向三司借钱数百万,周怀政又替官家在泰山修建行宫, 各州纷纷建造宫观,大兴土木, 这还只是开始, 若天书一直持续下去,户部迟早会变成一个赤字。三司的账目他无权过问, 但从盐铁盈利之钱的流通可知,这几月三司的银钱都流向了各地封禅事宜。
    先前我任起居舍人时, 官家突然大病了一场, 病愈后性情大变,有些...李迪皱着眉头,朝她走近一步,压低声音道:最近因为封禅, 官家的状态还算好,而前阵子近乎日日失常,连早朝都不能上, 又有些疯疯癫癫。
    朝中如今能阻止这些的,就只有王丞相,本来王相是极力反对封禅的,但封禅之前丁谓突然请王相过府,王钦若在此之后也曾找过王相,自此之后,王相的态度就转变了。
    李少怀揉捏着自己的手,起身道:封禅一事已成定局,我去找王相问问情况,你如今在林特手下做事,万事小心。
    好。
    晌午过后,政事堂又陷入了忙碌,各地奏报,以及朝官奏折来来往往送达,都要由丞相过目以及签字。
    几个穿戴甲胃的禁军守在了政事堂门口。
    方桌上的茶散着热气,三司那边说,官家登基后经咸平、景德,国库逐渐充裕,但是由于建造行宫,各地又建造道观庙宇,所耗费钱财无数,三司恐难以支撑,我便想着,若继续这样下去国库迟早会挥霍一空,朝廷无钱,苦的还是百姓,耗费千万钱祭祀天地,可天地,不会天降银钱,渡人间苦难。
    丞相是百官之首,官家的左膀右臂,若...
    王旦将茶杯放下,微抬起手,摇头道:我并非没有劝过官家,可你知道之前官家宴请群臣,给了每人等同的赏赐,宴后官家又特赐了老夫一樽御酒,临出宫前嘱咐老夫回家后一定与妻儿共享,你知道那御酒里,是什么吗?
    ...李少怀摇头。
    珍珠!
    这...
    官家是君,我是臣,这意味着,帝王可以在需要你的给你赏赐,不需要你的时候诛杀,这,便是朝堂。
    您...就不怕此事会成为史书里的黑笔么。
    王旦摇摇头,怕,可我更怕族人的安危,而那时候我已作古不能知,后世评说但由他们说罢,且若如此能助公主与圣人铲除奸佞,我心中无愧于百姓,无愧于先帝。
    下官觉得,恩师不如您。
    王旦摸着发白的胡子,笑眯眼道:我可不敢扯太宗与今上的衣角。旋即又可惜道:仲平是个急性子,又焦躁,为人太过率性,今上毕竟不是太宗,某些时候太过固执了些。
    论胆量,满朝文武无人能及寇准,但论胸襟与气量,则要属王旦为首,这也是他被两朝皇帝器重至今的缘故。
    下官明白了。
    年秋,始封禅,十月初以玉辂载天书为前导,皇帝在仪仗中间,文武百官紧随其后,禁军跟随保护组成封禅队伍浩浩荡荡,宛如长龙,车马历经十七天,抵达泰山脚下。
    仪仗队武将山脚占满,山下到山腰每隔两步就有一名穿着整齐的禁军战列,彩旗从山脚一直插到山顶。
    抵达泰山的行宫后,皇帝下令斋戒三日。
    封禅大典当天,与冬至祭祀一般,皇帝将朝服换下,头戴通天冠,身着绛纱袍。
    由于玉辂上奉着天书,皇帝以示虔诚,便改乘坐金辂,备法驾,在群臣的簇拥下登上南天门,封祭昊天上帝及五方诸神。
    次日到杜首山祭地祗神,最后登上朝觐坛,接受百官及众僧道的朝贺,改乾封县为奉符县,封泰山神为天齐仁圣帝,封泰山女神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又命人在泰山顶唐摩崖东侧刻《谢天书述二圣功德铭》,大赦天下,文武官员进秩,赐天下大酺三日,由朝廷出公费各地举行宴庆。
    十一月,封禅队伍绕到曲阜,祭拜孔庙,加谥孔子为玄圣文宣王,历经进两月后返回到东京,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天下都争言天书符瑞,群臣也争着上奏表章,竞献赞颂之词。
    大中祥符二年一月中旬,东京城被大雪所覆盖,城门下钥时天还未亮,城防禁军便拿着铁铲前往各个主干街道清雪。
    殿前司。
    李少怀搓着冻红的手,蹲在炭盆前,这雪总算是清扫完了,天不亮就开始扫,现在快中午了。
    最近雪停了,过阵子也该要出太阳了。李迪坐在座上,看着烤火的人,喝下一口热茶,三司的统计出来了。
    如何?
    封禅泰山共计用钱五百万,孔庙上又花费了三百万,亲信随从以及文武大臣的赏赐更不计其数。
    官家将...身上的玉带赏赐给了丁谓,命其修建玉清昭应宫。
    咸平、景德年间的储蓄,几乎用尽,天书一事若不制止,恐是无底洞。
    其实,官家这般痴道,殿帅自幼在长春观长大,若请太清真人出面劝阻,或许
    李少怀摇头,官家如此,已不是痴迷了,而是癫狂,你须得记住,信,只在于顺,忠言逆耳,人若失了智,神鬼也拉扯不回来。
    朝中的事,自当由朝中人去解决。说罢,她从怀中掏出一沓红色的帖子,将其一张递给李迪。
    李迪先是愣了愣,嗯?
    明日我家泱洛周岁。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