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其他小说 > 重生之与君厮守(GL) > 分卷(72)

底色 字色 字号

分卷(72)

    枢密都承旨走下将奏章接过转交皇帝。
    奏章上写道:农器有算,非所以劝力之本也。
    吕简夷在赴任滨州后事无巨细皆亲自过问,经过调查发现百姓的赋税中,连农具也算在里面,这本该是耕田所用器物,认为农具不应该计算在纳税的范围,收税是不合理的。
    赵恒合上折子,问道台下众人:诸卿以为呢?
    农具本也不多,就算收税,也收不了多少,若修改税令,文令要下达各州,所用人力物力财力耗费颇多,臣以为,不值也。
    此税行以多年也未有人提出,实是没必要之举。
    文臣们的建议大多是没必要耗费人力物力去改一些他们觉得微不足道的事。
    既是这样...皇帝本想驳回奏章,就此作罢。
    陛下。
    右侧官员后列之中站出来一个身形消瘦的年轻官员,赵恒愣看了一眼持笏板躬身的人,亮起了眼睛,卿,可有什么话说?
    臣以为,此事当受重视。
    为何?
    农具之税为小,只不过是因庙堂高远,未尝百姓税收之难也,臣少时游历各州,富者良田千顷,宅地之大,出行皆车马,可这世间多的却是穷苦百姓,守着薄田,遇灾荒之年,温饱尚成问题,何况那沉重的赋税。
    再言,民,国之本也,事关生计怎是小事,即便真是小事,就能只顾当前而不思长久之策了么,长久者,当察于细微之末。
    长久...赵恒将准备放下的折子重新打开又认真的看了一遍,所言之事巨细,看着最后的署名,笑道:若不是卿之言,朕差点错失了一个人才。
    天下百姓,皆是朕的子民,民之生计,怎是小事,吕简夷能发现此事,可见也是个人才。
    即日起,天下农器皆勿算。赵恒的声音不大,却十分有威严,礼部拟旨,颁行天下。
    是。
    吏部。
    在。
    吕简夷上疏有功,着召回东京考核,吏部再拟一份职位空缺的册子散朝之后呈上来。
    是。
    赵恒又朝李少怀深深凝视了一眼,无事,便散朝吧。
    吕简夷因上疏请免农具之税受到朝廷重视,调回东京后经吏部考核,升任尚书祠部员外郎。
    第87章 产子犹如鬼门关
    终有一日, 你遇见昆山的傲雪, 也会停下那不为人留的步伐,昆山飘下的漫天雪花,滴落于心,将那铁石一般的情深,化开。
    双手无措之人踌躇站立,眼睛却不曾眨一下, 是放,是留, 是走,她一时间不知所措, 因为这时候任何的小动作都会显得太过刻意。
    赵静姝能赤身站于自己身前并不奇怪, 她倒是不希望她此时会出现在自己眼前,因为只有心存爱慕才会克制, 才会顾及。
    心思缜密如她,猜想的也无差, 赵静姝并不顾及什么, 因为她同样也瞧过对面那人的上半赤身。
    丁绍德脸色如常,还是那样白皙,如今多了几分从容与镇定,她将双手背在身后, 等着她问话。
    脸色虽平淡,但那内心的踌躇是一刻也没有松下的,她尚三公主, 使得东京城议论纷纷,她以进士第七入朝为官,使得一众人改观,可三公主自回东京大内,与诸家世子同宴之后名声逐渐流出大内,世人皆以为是屈尊了三公主。
    赵静姝自然的扯下一块裹身的方巾,随意的披在了身上,就着屏风前的椅子坐下,侧坐着揣起手抬头冷眼看着丁绍德,你是不是觉得,委屈了?
    眉头轻轻皱起的人微低下头,臣不敢。
    她现在心里有些烦,烦这个人卑躬屈膝的态度,你...走吧,若无需要,不要出现在我眼前!
    是。
    回答之前,她思考了一下,是和好都是一个字,可是意思却差了太多,斟酌一下她选择了前者。
    吕简夷从地方被调回,经过吏部审查核实,升任尚书祠部员外郎进入尚书省,尚书省下辖六部二十四司,祠部为礼部下辖四部之一,掌祭祀之事。
    去年入东京时却发现坦夫兄已离开了东京。李少怀约于东京要见的故人便是赴任地方的吕简夷。
    吕简夷摇头,我以进士及第,升任大理寺丞,只因秉公办案直言朝政而遭贬濠州,幸而因此识得了你。
    后来坦夫兄不是被朝廷召回了吗?
    吕简夷喝了一口茶抬起手挥了挥,还没等到贤弟来东京,河北便发生了水灾,朝堂上的事你如今做了官也该知道,争斗不休,开罪了上头,我便被派去了滨州。
    得你相助,我如今又得以回来了。
    你这小子,一到东京就惹这么大的事情出来,如今更是连官家的掌上明珠都给娶了去了,也难怪,你李少怀在濠州的时候惹了多少人家的小娘子见异思迁啊。
    吕简夷的话说的李少怀梗塞住,连忙撇开话题,在濠之时,多谢兄长相助。
    吕简夷摇头,你如今以外男的身份入了枢密院,必要惹来不少非议,我为官多年,徘徊朝内外,这朝堂之势早已看得清楚。
    这浑水,你淌进来了,便脱不开身,万事皆要小心才是,其它的,你在枢密院,我在尚书省,一文一武可相互照应。
    李少怀喝着茶,轻点着头。
    院外的光影慢慢推移,勾起的帷幕旁探出了一个小脑袋,眼睛一眨一眨的看着对饮的两个圆领袍年轻人。
    李少怀听着动静瞧过去,这是公绰吧,都长这么大了?
    吕简夷便朝那小男童招手,门外刚好妇人端着一盘置冰的果子进来,小男童便跟在了妇人的身后,李少怀见着身怀六甲的妇人,忙的起身去将那手中的瓷盘接过,笑道:嫂嫂好。
    王氏刚入屋见到少年时微愣了一下,旋即笑了笑,多年不见,小少年越发的俊朗了,还是同以前一般温文尔雅,哪像你哥哥,一年之中可记得归家几次?
    等等,我又怎的了?吕简夷一脸冤枉。
    李少怀轻笑,哥哥嫂嫂都好福气,不过哥哥身为男人还是要大度些,嫂嫂有孕在身,随你奔波而无怨,男儿志存高远固然好,哥哥在濠州之时就心系百姓,久不回家,如今回到东京势必要更忙,朝中事固然重要,可百官之众非你一人,嫂嫂既嫁与你,从今往后便只有你一人,空房的滋味可难熬呀。
    吕简夷惭愧的低下头,贤弟所言及是。
    王氏心中开明,倒也不真的埋怨夫君,吕简夷出身东莱吕氏,是许国公吕蒙正之侄,中了进士后受许国公举荐而被皇帝重用,因此一直兢兢业业,不敢辱没伯父的赏识。
    这是我们从两浙带来的妃子笑,你快尝尝。回东京前吕简夷被派任提点两浙刑狱。
    李少怀点头着头。
    吕简夷拉过妻子的手拍了拍,说起这个,娘子怀有身孕已经五月有余,听闻扶摇子有预测之术,这孩子的今后,贤弟可测得出?
    测字算命她是学过一些,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她也不好言说,于是将嘴中的核吐出道:诊脉还可以,测未出生的孩子命途,这我可不会。
    人皆有他的命数,非人言能预,我只愿他能顺利的出世,平平安安的长大就好。孙氏摸着肚子又道:小叔叔文采之好,可愿给妾身几分薄面替这孩儿取个名字?
    李少怀细细打量着王氏的气色,问道吕简夷,可否,让我替嫂嫂号脉?
    吕简夷起身伸手,贤弟愿意,我们自当求之不得。
    薄薄的方巾上,骨节分明的四指轻搭,在闭目好一会儿后李少怀睁开眼,脉象平稳,腹中胎儿看来也是个好动的,苦了嫂嫂了,恭喜哥哥又要添一位公子了。
    吕简夷摸着自己的一撮小胡子,笑眯眯道:儿女与我吕坦夫而言皆一样,都是我与娘子的孩儿。
    贤弟既已诊脉出,不如给这孩子起个名字,了却我与娘子这般的想。
    李少怀瞧着兄长身旁的长子,又看着吕简夷,公绰像嫂嫂,想来这未出世的孩儿会像兄长。想了想后继续道:《后汉书》有言:柱石之臣,宜民辅弼,兄长觉得弼字如何?
    柱石之臣,宜民辅弼。吕简夷念着这句话朝妻子看了一眼,旋即睁眼向李少怀谢道:受教了。
    从昏时一直到日落李少怀走后王氏叫女使带走了长子,书房内只剩夫妻二人,你这贤弟,与少时不大一样了。
    吕简夷摘抄着书籍笑道:人总是要变的,也是要长大的,他又不是曾经那小少年了。
    王氏摇头,我总觉得不似那般简单,你想想惠宁公主是什么样的人,他如今才二十出头的年纪就入了枢密院。
    我知你忧虑,贤弟为寇准学生,自己又有才,受到官家重用也不足为奇,党派之争从未消止过,他如今已然卷入,势必要沾身,我自有分寸的,不为自己,也会顾及着你与孩子。
    倒不是觉得小叔叔不好,只是惠宁公主你也是知道的。
    吕简夷点头。
    王氏在得知惠宁公主大婚,而驸马就是李少怀时,惊吓了半天,在濠州时李少怀还只是一个下山历练的小道士,羞涩腼腆,一眨眼功夫就成了当朝驸马。
    王氏出身仕宦,与那甜水巷丁家次子丁绍武的妻子是远亲,对宫内之事还算有些了解。
    不管如何,当年绰儿生病,整个濠州的大夫都束手无策,若不是贤弟...吕简夷皱着眉头有些后怕,恩情自是要还的。
    救子之恩,王氏心中也是感激的,怕只怕官家某一天突然醒悟,后宫干政,殃及诸臣。
    吕简夷目光突然变得深邃起来,若真是那样...恐怕会有一场腥风血雨。
    盛夏已过,然天气还是那般燥热,由吏部考核,李少怀补升枢密承旨,进入枢密院。
    今日下了小雨,使得空气没那么干,土地变得泥泞,茂盛的青草上沾湿了土黄。
    李少怀捧了一滩刚打上来的井水覆在脸上,打湿了额前与耳畔的碎发,使得原本就白的肤色如今在日光下更加白了。
    可去见了吕简夷?
    李少怀拿起她递来的白绢擦了擦脖子,见了,我还给怀有身孕的嫂嫂诊了脉。
    王氏有孕了?
    是,大概明年初的样子次子就要出生了吧,还让我给取名字,我本是不想的,可想着元贞这般在意吕家,他们刚从滨州回来元贞就让我去拜访,于是就应了。
    给孩子取名字...
    是呀,可我哪儿会给孩子取名呀,便想起了《后汉书伏湛传》的一句话,正适合说给他听
    阿怀可喜欢孩子?
    ...李少怀愣了一会儿,怎突然问起这个了?
    赵宛如摇着头,见你提到孩子时似乎有些高兴,便想问问。
    李少怀眨了一下眼,走近一步深视道:元贞是想要...
    你误会了。赵宛如伸出手替她舒展着皱起的眉,怎这般傻,我就是问问而已。
    小孩子多麻烦,但若是元贞与我的,我想我会想要的。李少怀抚上她的脸,不过一定要是个女儿,就能像元贞一样好看了。
    女儿?赵宛如颜色微变,抬起头对视,眸中彼此闪耀,旋即从她怀中抽身出,捂嘴笑着,阿怀给我生一个嘛?
    李少怀摸了摸自己光滑的下巴,若能,倒也不是不可以。
    别。见着眸中人一脸认真的样子,赵宛如心中洋溢着温暖,却也理智极,你如今的身份,不妥。
    大不了隐居,之后再回来。
    入仕卷入纷争,再想出去谈何容易,怎跟木头一样,又不是非要你生不可。
    啊...生孩子很痛的。
    授我医术的先生,精通内外,尤以内最为精湛,妇人产子大多男大夫都不会去,先生则不同,不会坐看一尸两命,我少时便也跟随在身旁习得。
    她亲眼见过妇人产子之苦,撕心裂肺,生死难关,岂能让你冒险,生子之痛,如割肉挖骨,怎舍得让你受这苦。
    看着好不容易被自己舒展的眉毛此时更加褶皱了,赵宛如再次走近,看把你紧张的,有没有,还要看造化呢。
    搂着佳人在怀,她听不明白后面一句话,什么意思?
    赵宛如轻抬头,与她瞥下的双眸对视,柔笑道:保密,不告诉你!
    李少怀眉角下的眸子微微颤动,也随着她温柔的笑着,我喜欢看你笑的样子,不喜欢你冷着脸对人的样子。
    冷脸对人...琥珀深色的眸子微颤,阿怀眼里,我有这般凶吗?
    李少怀点头旋即又摇头,元贞不凶,只是不爱笑,你不知道,你笑起来的样子,真好看。你不知道,当你皱眉面对着千难万险而我只能眼睁睁看着时,心有多痛。这后一句话她没有敢说出来。
    但她心所思,被眼前所爱之人一眼看穿,你这个呆子,是我将你卷进来得呀...
    是我,心甘情愿的,我甘愿如此,执意如此,宁要此。
    傻子!赵宛如闭上眼,紧紧靠在她怀中,感受着她的心跳,你我成婚也有些时日了,过几日将请帖送去朝中各大臣家吧,我想设宴召请各家内宅的女眷们。
    好,都依你,内宅之事都由你做主。
    那你可知设宴的目的么?
    李少怀搂着人,想了想后道:内宅虽远离朝堂,但她们都是一些高官的枕边与膝下之人,枕边风有时候比谈判更要有用,元贞是想拉拢哪些个大娘子么?
    你只猜到了一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