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其他小说 > 世界一级保护学渣(重生) > 分卷(71)

底色 字色 字号

分卷(71)

    莫敏学短短时间,已经联系遍了全国新材料研究所,总结出了最适合外骨骼的新材料。
    电源方面,我们尝试使用氚电池动力。
    沈明洲惊奇的抬头,已经有氚电池了?
    有。莫敏学点点头,K大能源实验所上半年做出了实验用的氚电池,可以维持一台大功率实验机高速运转5天。我跟他们项目负责人做过模拟,如果用在石墨烯外骨骼上,理论上可以维持10天到20天续航。
    作为一款外骨骼,能够将续航时长提高到10天,已经算是惊人数据。
    沈明洲不怀疑氚电池能够提供如此大的能量。
    他以为要过几年时间,才能等到人研发出来。
    没想到,现在已经有了!
    我们就用氚电池的能源设计,尝试做一套石墨烯外骨骼吧。
    沈明洲抑制住心里激动,眼神发亮。
    他沉浸在研究之中,完全没有特地研究军用装备,也听过石墨烯外骨骼的大名。
    防弹、恒温,在外骨骼电力驱动下,能够承受100公斤以上负重,并且长途行军三天。
    核心技术在当时的科技背景下并不突出,但是仿生学设计令他印象深刻。
    现在,莫敏学联系到了氚电池研究专家,又有石墨烯专业团队。
    三强联合,再加上他的实验模拟系统,做出量产石墨烯外骨骼的雏形一定不难。
    研究最怕没有目标。
    沈明洲的信心给了莫敏学极大的动力。
    行,我们试试。
    不管能不能成功,方向对了,付出就不会白费。
    七所热热闹闹借了两家外援,重新开辟了专门的第三代外骨骼研究实验室。
    国内兵分三地,实现首次跨区域研究合作。
    为了便于网络通讯交换意见,沈明洲还特地在网络安防系统里,开辟出了第三代外骨骼网络会议室。
    三个受到高科保护的科研单位,直接可以实验室与实验室对话,不需要经过其他的外部软件。
    安全、迅速、简单。
    莫敏学就这么站在旁边,亲眼见到沈明洲花了两小时,建设起了这间网络会议室。
    并且,能够保证网络通讯安全不受窥伺。
    莫敏学知道沈明洲厉害,但没想到他这么厉害。
    他沉思片刻不禁问道:洲洲,你和炼炼谁比较厉害?
    专注调试网络会议室的沈明洲,抬头给了舅舅一个诧异的眼神,当然是邵炼。
    他回答得果断,毫不犹豫。
    维护心理令莫敏学老泪纵横。
    你这么肯定的说炼炼更厉害,我怎么觉得我去问炼炼,他也会肯定的说你更厉害。
    沈明洲笑了笑,想起邵炼平时跟他聊天说的话。
    确实很有可能。
    那你问问。他不管大人突发奇想比较外甥能力的心思,继续忙于调试。
    莫敏学抬手就给邵炼发消息,不到片刻,笑出声。
    邵炼:您老没事就多做研究,早点把人还我,舅舅你最厉害谢谢了。
    难得,邵炼还会给他回复这么长一句话呢。
    联合实验立项,接下来就需要大量的合作实验。
    等到符合要求的氚电池制作成功,沈明洲在七所写成的能源控制系统和人机交互系统就能够依附芯片,组装成一套可靠动力源。
    对他而言,困难的不是拆分研究,而是三合一。
    带有受控机械的石墨烯外骨骼、核心处理器、电源系统,全部组装成功,调试每一个环节达到第三代外骨骼期望,才是沈明洲工作重点。
    现在,氚电池研究经验丰富,很快能够拿出实验品。
    他们在网络磋商达成一致意见之后,就能在七所汇合,进行联合测试。
    然而,石墨烯外骨骼还没能成功进行第一次测试,高科就有了大动作。
    通过中科院官方的消息,高科和光量子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要在光量子计算机商用研发领域进行全方位合作。
    消息一发,官媒准备就绪,翻出了光量子的前世今生,进行了中国科研回溯。
    两年前,中国宣布成功构建光量子计算机,超越早期计算机的量子计算能力,宣传稿铺天盖地,仿佛下一秒中国就能让第四代计算机成为历史,大步迈入第五代计算机新征程。
    两年过去,风平浪静,电脑还是那些CPU键盘鼠标的电脑,平板还是一堆考虑ios还是安卓的平板,甚至连手机也不过是变快变大,并没有出现科幻电影里展示的那样凭空出现,植入脑内。
    光量子计算机的横空出世,对普通人生活没有什么改变。
    但是,高科宣布跟光量子研究院合作,着实给了热衷八卦的网民朋友无限想象的空间。
    高科能做成医疗系统,做一个光量子计算机不是分分钟的事?
    再加上俄罗斯刚刚宣布和中国深度合作人工智能系统,难道我们真的可以见证奇迹,拥有一台超强性能,说不定还可以实现智能思考的第五代计算机?
    期待总比困惑多。
    特别是网络上热衷发表意见的年轻人,见到高科就开始抑制不住脑内幻想,继续开始他们的脑洞跃迁。
    还没等高科来一波面无表情的转发,知名新闻观察网发布了最新评述文章
    《从医疗系统到光量子计算机,是不是一场全民狂欢的惊天骗局?》
    第69章
    有时候,中国媒体人会以他们敏锐的嗅觉和独立的思考能力,发出请等一等你的人民之类的睿智言论。
    换作几年前,大家可能捧捧场,表达一下愤慨。
    现在,完全属于一脸懵逼,心想媒体又开始玩复古公知潮流了?
    比如说这篇《惊天骗局》。
    先不说远在天边的光量子计算机,就说近在眼前的医疗系统。
    那可是全国百分之一的人,亲自去三甲医院尝过新鲜,发自内心感谢吹捧的先进大数据诊疗系统。
    还有人敢问:是不是骗局?
    网友们乐了。
    4G时代飞速发展的不止是游戏和直播,还有网民的辩证思维。
    于是,网民怀着我倒要看看他们要从哪个角度骂医疗系统的心情,想象出了一万种批驳嘴脸。
    谁知道点进去,发现自己还是太年轻。
    这位优秀的新闻观察员,竟然真的驻扎在三甲医院,进行了实地考察,全面又具体的列出了医疗系统七宗罪。
    一是百分之九十病患检测出感冒、发烧病症。
    二是超过百分之五十病患使用智能医疗箱后,得到做全身体检或者血常规的提醒。
    三是多人共用智能医疗探头设备,容易造成交叉感染。
    四是大数据诊断给出的各项指数不一定属实,存在造假、误诊可能性。
    五是耗费大量医护资源维持医疗系统后续复诊、接诊处理问题。
    六是可能误诊癌症,导致病患产生恐慌情绪。
    七是存在隐私泄露危险。
    整整七条啊!
    阅读者看完都想停下来给他点个赞,幸好没说太耗电影响医院的运营成本,还是很有理智的。
    然而,急性子看完七条,白眼一翻写评论,决定跟这破烂文章说再见。
    看到病患百分之九十检测出感冒发烧我都不想往下看了,写新闻的知不知道智能医疗箱的诊断范围?就他妈是感冒发烧啊!
    看完之后我只想说我以前上医院挂号看发烧十次有九次医生叫我做个血常规,其实我只是想打一针或者拿药走。
    角度刁钻,实在牛逼,感觉这七宗罪直接套给坐诊医生一点儿问题都没有,这可能是医疗系统地位最高的一天。
    大部分网友和病患,自己都还嫌弃医疗系统只能诊断常见病,智能程度不如坐诊医生,图个方便快捷,开药就走而已。
    到了这位观察员眼里,医疗系统不能更完美,那就是骗取国家项目资金,忽悠底层人民。
    底层人民太欣慰了。
    他们自己感冒发烧忍着病痛,跑去医院花个挂号费买回来十几块的感冒药,穷乐呵乐呵感受科技力量,回家等病好。
    这就有新闻观察员为底层人民感到不值了。
    既然有人真正为他们着想,网民朋友也是可以拥有宽广的胸襟,继续看完的。
    于是,他们见到了后半段的阐述
    高科继医疗系统后,与光量子研究院合作,是不是想借光量子计算机骗局,再大捞一笔?
    医疗系统,与大部分人息息相关。
    光量子计算机,只在各种媒体报道、中国奇迹、人物访谈里见过。
    医疗系统和光量子计算机并列出现。
    原本并不关心尖端科技的网民,都因为这篇观察文章,对光量子计算机感兴趣了。
    观察员言辞激动的复述了当年光量子计算机横空出世的消息。
    并且左右举例论证:光量子计算机是假的!是骗局!高科为了假货要搞商业化量产,绝对居心叵测!
    要说前半段,还在有理有据,提出医疗系统改进方向,表达新闻媒体对社会发展的深思与期望。
    可后半段,大家看得嘿嘿笑,大约就是,公知们露出了狐狸尾巴,隔着中文都能闻出外币义愤填膺的味道。
    大家心照不宣敲评论。
    哦,你说得很有道理,但是我怎么觉得高科就能做出来呢?
    9102年了,为什么还有公知派媒体,你们没上过党课吗?
    假的就假的呗,做出来我就买,做不出来关我peace,关你peace?
    评论大多漫步经心,体现了广大和平爱好者的无所谓情绪。
    中国十年发展,多少天方夜谭成真,多少汉芯事件覆灭,真的成不了假,假的成不了真,网民在网上浪迹江湖,只学到了一个真理批评永远比做实事容易。
    但这世界永远属于实践者。
    网络舆论宽容许多,也许是经历了飞速发展,确确实实享受到了科技带来的好处,所以收买了愤青们坚硬的心。
    以前,他们还会担心担心WIFI会不会有辐射。
    现在,他们只会关心关心5G什么时候上线。
    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态度,可以看出国内意识的觉醒。
    那些热衷于藏在网络口诛笔伐的家伙,这辈子都赶不上研究者在实验室里埋头的功绩。
    邵老年人看到新闻的时候,网上已经自发出现了各种维护党,对新闻观察网的《惊天骗局》展开了毫不留情的嘲讽。
    他们有医护人员,有普通民众,还有稍稍了解系统和光量子技术的业内。
    大部分人表示:平时看到这种**新闻我都懒得搭理,既然涉及高科,那我还是讲两句。
    辟谣十分积极主动,哪怕不懂光量子计算机,也能亲身经历说一说医疗系统。
    言辞恳切,引人共鸣。
    不少人在评论和转发表示,哪怕医疗系统浑身都是缺点,但它有一个优点就够了方便。
    医疗系统,就是让病患在病痛之中图个方便。
    街边小药店都能卖一点儿感冒发烧药,医疗系统好歹是从医院开出的药品单,顺便附赠病情报告和温馨提示,用过的人都说值了。
    群众基础无比之好,从不关心网络舆论的邵炼,看到那些消息都产生了难得的复杂情绪。
    轻轻松松的受到了人民认可,他明明还没能将医疗系统代入千家万户呢。
    高科的网络舆情出现得快。
    民众自发澄清和驳斥却更多。
    王北壹毫无参与感,都还没动用关系进行澄清,这文章已经被人踩到脚底当成饭后余兴节目了。
    他在摸清了新闻观察网的内幕之后,问道:现在有些人,发新闻就两个目的:收钱了或者找人要钱。你猜这位是哪种?
    邵炼翻着那篇《惊天骗局》,里面对光量子计算机的阐述,正确里面里夹着错误,隐隐约约将人导向这是假科研的结论。
    写这篇东西的人是个高手,至少擅长在文字里真假掺半,加点科学数据,引导整篇文的基调和阅读者的情绪。
    还好首先发现这篇新闻的人,能够理智思考。
    更欣慰的是,大众是真情实意的喜欢医疗系统。
    邵炼勾起笑,难得从网络舆论里找到快乐。
    他回答道:无论是哪种都不重要了,现在的高科只靠这么一点儿笔头文章扳不倒的。
    王北壹对他的悠闲表示焦虑,我就怕这只是一个开始,试试水,摸一下高科的群众基础,再来狠狠踩一脚舆论的底线。
    邵炼问道:比如说?
    王北壹眉头一皱,举例说明,重症患者因为医疗系统误诊,耽误抢救最佳时机?
    常见病患者被确诊为癌症,浪费大量金钱治病?
    智能医疗箱造成交叉感染,导致使用者治病变患病?
    王总。邵炼用文盲没救了的眼神凝视着他,缓缓说道,我建议你多读读医疗系统使用说明书,它只是个系统,而不是医生。
    王北壹茫然求教,什么意思?
    邵炼说:等我真的做出可商用的光量子计算机,加载了真正的万物系统,你再来考虑医疗系统和患者的医患矛盾吧。
    现在考虑,不是无中生有,就是杞人忧天。
    即使日常遭到邵老板嫌弃,兢兢业业的王总,还是要时刻注意舆论动向,以免靠笔恰饭的无良媒体出动,搞个大新闻。
    结果,不到两天时间,还真让王北壹说中了!
    医疗系统惊天骗局的文章正在被各路人士吊打,突然横空冒出来了一堆患者,讲述自己和医疗系统的血泪史。
    什么我爸爸本来是胰腺癌,因为医疗系统误诊,耽误抢救最佳时机。
    什么感冒发烧被当成了癌症,一天做完十几个化验检测,浪费了大量时间金钱。
    什么智能医疗箱接收器没有做好消毒,他只是感冒,竟然在测试之后,变成了感冒加发烧。
    王北壹看到患者字字血泪,如泣如诉的讲述,很想找他们要版权费。
    这明明是我跟邵炼编的故事,怎么你们都不问问我就开始演了呢?
    单纯的媒体观察,变成了使用者亲历的悲痛,网络这潭水就会变得浑浊动荡。
    有患者,博热度的媒体立刻闻风而动,来一篇医疗系统存在致命问题的灵魂拷问。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