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其他小说 > 郡主和离之后 > 郡主和离之后 第69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郡主和离之后 第69节

    皎皎微微颔首。她脸上还是没有什么神情。兴安也不打扰她,只是静静候在一边。许久之后,皎皎才轻声问道:“他为了救我,至今还昏迷不醒,我却在筹谋着将他的人撤下,换上我的人。”她的目光静静的,再无一点儿生气,“我这样的人,是不是很无情?”
    兴安不知前因后果,也不知该作何解答,只能沉默着。
    而皎皎似乎也不需要他的回答,她又回过脸去,看着窗外,“很多时候我都在想,究竟是他欠了我,还是我欠了他?我母亲与父亲……”她很久不曾提起南嘉长公主与定国公了,太皇太后在世时曾说过,南嘉长公主参与谋反之事属实,无可更改,皎皎虽然作为她的女儿,却也无法为她翻案,更勿论报仇。
    她有时甚至不知道自己如今在做什么。作为皎皎的岁月就好似上辈子,那些曾经欢乐恣意都离她那么遥远。她仿佛只是一个空壳子还留着一口气,却什么都没有了。所作所为,看似出自本意,却没有一点是顺从本心。
    兴安见她面上渐渐露出难过缅怀之色,不由得跟着难过起来。他人笨嘴拙,根本不知道该说出什么劝慰的话。想了许久,才试探道:“医所那边传来消息,摄政王所中之毒,解药已经配出来了。”
    皎皎听了,却没有什么反应。
    兴安心中微微叹息一声,又轻声问道:“公主不去看看摄政王吗?”
    这话本不该由他来问,但皎皎身边连一个贴心人都没有,倘若连他都百般顾忌,不敢问,那么就真的没有人能问出这句话了。
    只是皎皎却低垂着目光,缓缓摇头。“我不能去看他。”一旦看见他身上那么多的伤,她连自己是否会心软都会变得不清楚起来。
    那样的后果太严重,她根本承担不起。
    兴安猜不透她的心思,只是又尽职尽责禀报道:“摄政王身上的伤都已包扎好了,只是刘御医说……”
    他刻意没有继续说下去,想等着皎皎询问一句。
    哪怕只是问上一句。
    可皎皎的目光再次转向窗外,始终一言不发。
    兴安心中满是无力感,却还是自顾自一般道:“刘御医说,摄政王的手,即便是伤养好了,恐怕也再不能拿动刀剑了。”
    原本几乎与石像一般的皎皎,突然浑身一震,随即转过脸来。她脸上先前的淡漠仿佛云烟一般,消散不见,惶恐与忧心齐齐涌上,占据了她全部神情,“怎么……怎么会……”
    可即便兴安没有回答,她眼前浮现出昨日所见,徐空月空手接住萧武砍下来的长刀。那样锋利的刀口,他空手去接……鲜血淋漓的一幕不断浮现在眼前,皎皎心口一痛,不自觉紧紧捂住,随即呕出了一口血。
    第82章 迟迟不能清醒
    兴安眼见着她呕出一口血, 顿时吓得魂飞魄散,仓皇着就要去传御医。只是还未跑出门去,便被皎皎断然喝住:“不许去。”
    她嘴角还有一丝血迹, 地上那摊血红的刺痛人眼。兴安的脚还踏在门槛上,脸上一副泫然若泣的模样,仿佛下一瞬就能哭出来。“公主……”
    皎皎却习以为常的拿了帕子将嘴角的血迹擦去。她那样淡定,擦拭嘴角的动作细致又熟练, 仿佛这样的事情曾做过千百次。
    兴安的眼睛都红了,他拼命眨动着眼睛, 似乎是要将控制不住的眼泪眨回去。只是微微含着哭腔的声音还是泄露了他心底最真实的感受。“公主, 就让奴才去宣御医过来看看好吗?”
    皎皎却摇了摇头,“我没事。”见兴安眼眸之中的担忧仍是不减,她甚至嘴角微微勾起一抹淡然的笑意,“我身子我最清楚,你不必担心。”
    可亲眼见着她呕出一口血,兴安是怎么都无法相信她此时说出的话。
    皎皎却顾不得他, 只是问道:“刘御医可说……”昨日那鲜血淋漓的一幕再度浮现在眼前, 皎皎只觉得心口微微生疼。并不似刚刚那样疼得毫无防备,却也足以让人无法忽视。
    她尽量忽视那种感觉,以一种平静的语气问道:“还能否有治愈的可能?”
    她并非是不相信刘御医的医术, 只是就像身患绝症的人一般,总还是下意识抱有一丝希望。
    兴安如何能猜不出她此刻的想法呢?正是因为能够猜得出, 才愈发觉得可悲可怜。他缓缓摇了摇头, “刘御医说, 伤口太深了……”他说得很慢,仿佛字字斟酌,却还是难以启齿。“手掌……几乎被削断了大半, 就算……他只能……尽量保住……”
    与刚才的无比慌乱不同,皎皎将兴安的每一个字都听了进去,脸上却没有太大的表情。仿佛她所有的惊慌失措都随着刚刚那一口血,被吐了出去。
    她的眸子重新恢复成淡然模样,对兴安的难以启齿甚至没有什么反应。可兴安瞧见她这幅模样,心底的悲哀愈来愈盛。
    他是曾亲眼见过皎皎明媚灿烂的时候,那时候的她尽管高傲骄纵,却无比鲜活,是一个有着喜怒哀乐的正常人。可如今的她,尽管也会笑,也会慌乱,却再也没有了往日那种鲜活。她就像是一个赋予了特殊使命的石雕,被渡了一口仙气,虽然外表看着像一个活生生的人,内里却仍是石雕。
    兴安忍不住又唤了一声,“公主,您要不要……”
    可他的话却被皎皎打断,她的神色依旧淡漠,仿佛说着与自己没有半点关系的事一般。“摄政王的手,是要拿刀拿箭,去战场上杀敌人的。”
    徐空月少年成名,威名享誉整个大庆。尤其经过西北三城夺回战之后,甚至连北魏铁骑都闻风丧胆。这样一位英雄豪杰,倘若再也不能拿动刀剑……兴安甚至不知徐空月醒来后,能否承受这个事实?
    但皎皎显然并未考虑这一点,她想的只是——
    “传我的命令下去,摄政王的手受伤一事,不得泄露半点消息,违令者,杀无赦。”
    如今的北魏被徐空月震撼,才龟缩不敢来犯。一旦徐空月受伤的消息传扬出去,北魏是否会趁机来袭,还未可知。
    如今皇帝年纪尚小,还来不及在军中培植自己的亲信。一旦大庆再与北魏开战,徐空月不能上战场,那么最终得益者,恐怕要么是徐空月一党,要么就是北魏了。
    前者皎皎不能忍受,后者绝不能容忍。
    兴安先前并未想到此事,听皎皎此言,才猛地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于是匆匆告退,传令去了。
    小皇帝仍然守在医所。徐空月身上的伤都已经被上过药,包扎好了,只是人还迟迟未醒来。
    刘御医来检查了几次,一次比一次面色凝重。
    小皇帝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当刘御医再次检查之后,他便再也忍不住,问道:“为何摄政王还不能醒来?”
    刘御医叹了口气,“摄政王的伤势太重,又失血过多……”寻常人伤成这样,恐怕是药石都难医,摄政王还能残留着一口气,已经很是不易了。
    然而小皇帝却听不得这种话,眉头死死皱着问:“什么意思?难不成他还永远醒不过来了?”
    刘御医心说,明日要是还不能醒过来,恐怕就真的不能醒了。但显然对在怒气边缘徘徊的小皇帝不能这么说,他沉吟片刻,只说道:“臣等自会尽心尽力……”
    “朕要的不是你的尽心尽力!”小皇帝就差暴跳如雷,“倘若明日他还不能醒,朕就……朕……”小皇帝还从未放过狠话,一时间竟不知要如何说下去。
    还是一旁的余连接了腔,“倘若摄政王明日还是不能醒来,刘御医不妨就辞官归家吧。”
    小皇帝如同寻到主心骨,赞许地看了余连一眼,接着对刘御医道:“你就自己辞官,滚出长安城!”
    简直如同孩童言语。刘御医听了,只想发笑。然而面前的孩子却是执掌大庆皇权的九五之尊,他既然说让自己辞官滚出长安,倘若摄政王明日还不能醒来,那么自己就真的要滚出待了数十年的长安城。
    年逾半百的刘御医幽幽叹了口气,对小皇帝跪下叩首道:“微臣遵命。”
    然而小皇帝仍是火气冲天,“朕要的不是你遵命,是要你尽快让摄政王醒过来!”
    一想到徐空月恐怕再也不能清醒过来,小皇帝就觉得心头仿佛有一把火在烧。他烦躁地抓了抓下颌,来回踱着步。
    这时,内室突然传来一声轻呼:“不行,王爷喝不进去药!”
    小皇帝猛地停住脚步,朝着内室看去。
    刘御医也是一惊,不等小皇帝开口,就快速起身,朝内室跑去。
    小皇帝怔忡几霎,也连忙跟了进去。
    内室窗户紧闭,半点风也透不进来。浓郁的药味充斥鼻端,无端让人生出几分烦躁。
    汤药已经反复热过好几次,但昏迷中的徐空月却始终咬紧牙关,抗拒着苦口的良药。服侍他的几个药童眼泪都快出来了,也无法将药灌进去。
    刘御医见了这种情景,让药童小心将徐空月的头垫高,再掰开他的下颔,用汤勺或是芦管往里灌。
    药童照做之后,虽然药是灌了进去,可不一会儿便从唇角缓缓流了出来。刘御医一见流出来的药量,便知这是一滴都没能入口,不由得也着急起来。
    小皇帝扑到床榻前,想像从前那样扒着徐空月的手哀求,可四下望了望,却发现一身伤的徐空月,竟没有一处地方能让他扒着。
    饶是小皇帝仍对他心存芥蒂,可内心的崇仰却从未减少,此时见着他心目中如同巍巍大山一般屹立不倒的徐空月,一脸苍白病弱地躺在床榻之上,浑身上下没有一点儿完好地方,也不由得微微红了眼睛。
    他眼里的徐空月,一直都是英姿勃发、盖世无双,如同中流砥柱一般,强大自信,还从未像现在这般,虚弱单薄,仿佛倒影于泡沫之中的高山,看着巍峨,实则一戳即破。
    他小心翼翼避开徐空月的伤处,只扒着床边,轻声道:“为什么不喝药?你还没有与我对打一场马球,你是不是要说话不算数?”重阳节之后的那场宫宴,他在徐空月的教导下,成功赢得了魁首。本来是要捧着彩头送给月盈,却在回头之后,再也找寻不见月盈的踪迹。
    那时他满心难过,连招呼都不曾打一声,就匆匆回了明政殿。
    他掀翻了龙案上的所有东西,将一旁摆放着的青花白底瓷梅瓶往地上砸时,是徐空月突然出现,接住了那个瓷瓶。
    他本就在气头上,瞧见本该被砸碎的瓶子还稳稳当当被放回远处,顿时气不打一处来。从地上摸出一个东西就往徐空月身上砸去。
    凭徐空月的身手,本应轻而易举接住,谁知他却不闪不躲,任由那东西砸在他额角上,当场淌出血来。
    这是小皇帝未曾想到的结果,他举着砚台的手顿住,怎么都无法再砸出去了。
    然而徐空月盯着淌血的脸,不气不恼,眉眼轻抬,仍是一副波澜不惊的模样。他说,“陛下怎么不砸了?”
    气恼的小皇帝被他话语一激,再次将手中的紫石砚台扔了出去。
    不过这一次,他没再对着徐空月砸过去。
    砚台在地上翻滚了几下,落在徐空月的脚边。漆黑的墨汁在他浅碧色的衣袍上开出朵朵黑色的花,他弯腰将砚台捡起,从容放在空无一物的龙案上。
    “陛下是大庆之主,既然喜欢,不妨多砸几下。”
    说罢,他顶着仍在淌血的脸,又稍稍退开几步。
    而小皇帝发泄几下,不满怒气已经消得差不多,于是满腔委屈再次浮上心头,“为什么……”
    满是哭腔的声音在空荡偌大的明政殿响起,伴随着袅袅而升的熏香,回响在殿内。
    第83章 看不见了……
    徐空月上前, 像对待一个真正的孩子那般,轻轻摸了摸他的头。
    小皇帝含着泪水的眼睛抬起,便瞧见他微微叹息一声。“您是大庆的皇帝, 不能像寻常人家的孩子那样,任性发火,胡乱砸东西。”
    他从未说过这样的话,因而小皇帝在惊愕之余, 还有一点儿微微的高兴——被自己崇仰的人说教,他其实很是受用。
    但面上却没怎么显露, 只是微微垂着头, 一副听训的模样。
    “帝王之道,在于取舍。有得有失,才能有成有败。”
    小皇帝不懂,“所以朕做了皇帝,就必须要失去什么吗?”他的声音还微微含着哭腔,眼眸里还浸着泪水, 懵懂看过来时, 却让徐空月突兀的产生了一丝罪恶感。
    他曾答应谨贵妃,会好好辅佐小皇帝的。
    可自他辅政以来,却从未考虑过, 要将小皇帝培养成一位合格的帝王。
    他无声叹息,对小皇帝道:“今日打马球, 陛下玩得开心吗?”
    小皇帝想起球场上的汗水四溢, 那些欢声笑语并不作假, 于是毫不犹豫点头,“开心!”
    但随即想到他赢来的彩头,还未曾送到他想送到的人手上, 又不由得失落起来。
    “陛下今日与臣一队,这才赢得毫不费力。难道不想来日凭借自己的真正实力,赢得彩头,再赠与月盈小姐吗?”
    他原来什么都知道。
    小皇帝猛地抬起眼,“月盈还会入宫吗?”
    徐空月笑了,“月盈小姐就在长安城,能否入宫,全凭陛下的一句话。”
    小皇帝眼睛一亮,“那朕明日就让月盈进宫!”说完又立即改口,“不,今日就让月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