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其他小说 > 我男人战力爆表[穿越] > 第44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44节

    “那还有炭。”骆华望着他们,“倘若没分家,炉灶下多的是粗炭。现在怎么着?”
    骆长安这会笑了:“先找左邻右里拿些,不过是不值钱的玩意儿。倘若真挣钱了,以后跟他们买。”
    “明儿娘跟嫂子去我那边,我带着你们做一次米粉。以后那些用具都交给你们用。但是有一事我得提前说好,”骆华严肃起来,“我今天已经把这米线制作的方子卖给高州府的一个大商家,也跟他谈妥了我们能继续卖米线,只是,我们只能自做自卖。你们切记,这米线制作的法子,万万不可外传。“
    几人面面相觑。
    骆荣小心翼翼问道:“小花,你这方子卖了多少钱?”
    骆华笑嘻嘻,比出三个手指:“三十两。”
    大家集体倒抽一口冷气。
    林月哆哆嗦嗦:“这、这么多!”
    “所以啊。”骆华给他们吃定心丸,“连高州府的大商人都看上这米线,你们还担心啥卖不出去的。”
    方妍云眼底带着羡慕:“这么多钱,得花到什么时候啊……”
    “咳咳,我跟石头哥商量了,我们决定把这钱拿来盖房子。”
    林月骆长安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出一丝欣慰。
    “不错,把房子盖起来,好好儿过日子。”骆长安赞同点头,“李家那屋子也实在是太破了些。冬天可熬不住。”
    骆华仔细打量了在场的骆家人一番,见他们只有欣慰和开心,连方妍云也只是有些羡慕,心里对这几位家人更是满意。
    当天骆华就用剩下的米线给他们做了番演示——当然,用的是简单的酸菜汤。
    虽然每人只分得小半碗,也是吃得满足不已,对接下来的买卖更有信心了。
    第二天,骆华把写好的方子托李实转交给乌应沣,然后再递给他一个简单的青布素面荷包。
    这荷包李实记得。前几日他还见自家媳妇儿在屋檐下缝制来着。
    不过,给他?是要送他吗?
    李实期待地看着他。
    “这荷包里有几两银子并一些铜钱,你拿去请秦峥他们吃顿饭啥的。”骆华解释道,“秦峥他们大老远跑来看你,这样的朋友难得。既然咱们有银子,也别亏了朋友。”
    竟然不是送荷包给他。
    “他们财大气粗,不会介意。”李实有些失望。
    “他们介不介意是一回事,咱的心意又是一回事。”骆华摇头,“这种事上头怎么能小气呢?”
    这话简直说到了他的心坎上。李实双眼柔和地看着他:“都听你的。”向来迫人的凌厉似乎也软和了下来,瞧着就一身的欢喜劲儿。
    “干、干嘛?”骆华被看得浑身不自在,推了他一把,“你还不赶紧走?”
    第42章
    不提李实的郁闷和骆华的迟钝, 忙叨叨准备了两天的骆家人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经过商量,骆长安留在家里侍弄田地, 方妍云有孕在身不好劳累,前面几回就由骆华带着骆华跟林月去卖米线。
    李实想要跟着去帮忙, 骆华想了想,还是让他在家呆着。
    “以后总得让我哥他们自己来, 我就是去教个会, 过几天我也不去的。你何必跟着跑一趟。”
    李实这才作罢。
    出发这天,骆华一大早就起来了。
    黎明前的黑暗, 伸手不见五指的。
    他正穿衣服, 邻床的李实跟着坐起来。
    “吵醒你了?”骆华低声问道,“还早呢,你接着睡。”
    “不用, 我也该起来练武了。”
    骆华咋舌:“你、你每天都这个点起来?”
    “嗯。”李实边套外衫边回答。
    好吧。难怪人家武功这么高。就这个勤奋劲儿,什么武功练不成啊。
    俩人肩挨着肩,哦不,是肩膀挨着手臂洗漱完毕,骆华就准备出门了。
    “别忘了今天去找李叔问问宅基地跟人手的事啊。”
    李实点头:“你想好怎么盖了吗?”
    “有点想法了,等我回来再跟你商量。”
    挥别李实, 骆华提着一个简单的小灯笼在虫鸣蛙声中向村东头走。
    到了骆家, 骆荣几个正在往板车上搬东西。
    骆华快步走上去帮忙。
    确认东西没有遗漏, 骆华三人就在骆长安、方妍云希冀的目光中往县城去了。
    一路歇了两回,骆华中途帮着推了一段路,可惜力气太小, 连林月都看不过去帮着推,才好悬推了一段路。
    骆荣好笑又无奈。这么点重量还是难不倒他的,可惜拗不过骆华想帮忙。
    反正也就一次两次的,由得他吧。
    路上接了几桶水,三人就推着进了县城。按照原定计划,来到了东市。
    看天色,此刻也不过是卯时末的样子。
    东市上,各色小商贩陆陆续续出摊,还有些早起的大户仆从已经过来买菜的了。
    骆华三人好不容易找到一块足以容纳他们的板车跟桌凳的空地。
    这里已经是街角位置了,再过去就是个拐角巷子。
    另一边是个摆着几筐子青菜瓜果的老头。
    骆华不忙着卸下东西,先问旁边的老头:“大爷,这块地儿有人吗?”得确认这块地儿是无主的。毕竟他们第一次来,别不小心占了别人的地,惹上事。
    那老头不过五十岁上下,有些黑瘦,看着就是个经年的老农。他打量了骆华几人几眼,见骆华笑容可掬,也回以微笑:“并无他人,这块地儿偏僻,你们尽管摆。”
    “诶,那就好,谢大爷。”骆华谢过老头。转回板车边,翻出一个陶碗,掀开陶罐盖子,盛了大半碗的骨头汤递给老头,“大爷,这是我们家早上熬的骨头汤,您暖暖胃。”
    老头连忙摆手:“不不不,这是你家要卖的吧?我怎么好用呢?”
    “没事,就当给我们尝尝味儿。”骆华把碗再往前递了递,“我们初来乍到,很多情况不了解,大爷您多给我们提点提点。”
    这是打人情交道呢。
    老头犹豫片刻,止不住这馋人的香味,还是接过碗。
    他朝骆华笑笑,凑近碗边吹了两口,小心翼翼吸了口。
    肉香浓郁,咸香适口,让人回味无穷。
    老头顿了顿,有些急切地连喝两口解了馋,才望向骆华几人。
    骆华把汤递给他后,就返回去帮骆荣、林月把板车上的东西卸下来,这会儿正摆着条桌条凳呢。
    暂时还不知道好不好卖,他们这回只带了两张长条桌四把条凳,其中一张长条桌还是跟邻居借的。
    炉子什么的则交给骆荣,让他怎么顺手怎么放。
    骆华刚把东西摆好,回头那老头就把碗送回来了。
    “小兄弟,谢谢你家的汤,味道真不错。”
    “您喜欢就好。”骆华笑着接过碗,“我们毕竟就是卖这个,肯定不能太难喝了。”
    “那是。”老头也笑了,“刚才听你说,你们这是第一次来市集?”
    骆华点点头:“是啊,家里整了些吃食,想看看能不能卖一卖,帮补帮补家里。”他顿了顿,“大爷,可是有什么讲究的地方?”
    “那你们交赁钱了吗?”
    骆华急忙追问:“什么赁钱?在哪儿交呢?”
    “在县城做买卖,得跟官府设立的集头老人报告一番,还得登记在册,再交上一笔赁钱,否则会被罚上一大笔钱的。”老头看他们还真是第一次来,连忙告诉他们,“集头老人就在街口,你们赶紧去吧。”
    “诶诶,谢谢大爷。”骆华忙不迭跑回去找骆荣林月转述这情况,没注意到身后老头欲言又止的神情。
    听说了这情况,骆荣带上钱袋子就往街口跑。
    他也是识得几个字的,而且这买卖以后都是骆荣他们在弄,故而骆华就没有跟着一块儿去了。
    没多久,骆荣就回来了。
    “怎样?”林月忙问他情况。
    骆荣晃了晃手上的小木牌:“一天的赁钱是十文钱,收摊的时候把牌子交回去就行。”
    林月心疼极了:“这么贵?”
    骆华也皱眉:“天天这么贵?”
    骆荣摇头:“那倒不是。有一天一赁的,有十天一赁的,也有一月一赁的。时间越长价钱就越低。我们先试两天,若是赚钱了,咱再去赁长时间的。”
    还不错,看官府这态度,是鼓励经商的。
    一切都准备好,就差生意上门了。
    骆华往街头张望,原本稀稀落落、只有摊贩跟几个行人东街这会儿已经开始热闹起来。
    “卖包子咯,新鲜出炉的肉包子,两文一个啊……”
    “大婶,咱家这鸡蛋新鲜着呢,要不要来几个?”
    “豆浆油条了喂!新鲜滚烫啊!”
    ……
    骆华回头看看自家小摊附近,只有小猫两三只,还扫一眼就走。
    这样下去可不行啊!
    看看焦急不已的骆荣林月两人,骆华心一狠,扯开嗓门就开喊:“骨汤米线,好吃的骨汤米线,味道好分量足,还有好吃的配菜,一碗只要五文钱!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