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将明 > 第1205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205节

    “我现在还记得******当时骂……有本事把衣服脱老娘院里,就应该有本事站在老娘面前来!今儿谁要是敢站出来承认,老娘就陪他睡了!”
    听到这话,长孙无垢的脸一红,把头埋进了厚实的大氅里。她觉着自己脸上火辣辣的烫,可又忍不住想笑。
    “我讥讽小鸟哥,说你是不是不自信啊。有本事放翻二十个大隋府兵,没本事放翻一个******?”
    “小鸟哥说,放屁!我的兵器能直接打枣用,随便甩一甩就能把一树的野枣都打下来……我说那你为什么见了******就跑,小鸟哥讪讪的笑,然后无奈的说道,我能打枣不假,但去惹******,得有放风筝的本事才行啊。”
    长孙无垢没有笑,因为她真的没懂李闲讲这些事里面隐晦的含义。
    李闲自己倒是笑的很开心,那段日子一直在他心里不曾散去。
    “后来小鸟哥为了报复我,在我衣服后面偷偷用毛笔写了王九蛋三个字。得瑟,非常的得瑟……他和我打赌,说我要敢穿着那衣服在村子里走一圈,他就送我一柄精钢打造的短刀,那个时候我还小,舞不动横刀,所以一柄短刀对我来说很有诱惑力啊……”
    “那你走了吗?”
    “走了。”
    “啊?”
    长孙无垢低呼一声:“多……多丢人。”
    李闲笑了笑道:“那天我让小鸟哥跟着我一块在村子里走,有人看到就问我,小闲子,你衣服上写的啥啊。我说……王九蛋!别人问什么意思啊,我就指指小鸟哥说,你们问他,这是我哥写的……”
    长孙无垢怔了片刻,随即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前面的她没懂,但这个她懂了。
    -------------------【第八百一十二章 说不得】-------------------
    从河边回来之后,长孙无垢整整一晚没有睡着。她早已经过了幼稚的年纪,可还是不想闭上眼睛,她怕这是个不真实的梦境,闭上眼再睁开的时候梦就醒了,什么都没有了。其实在河边的时候两个人的交谈并不是很多,李闲讲过的一些往事却都深深刻进了她心里。躺在床上的时候,脑海里都是这些事来来回回的放映着。
    等到天快亮的时候她才迷迷糊糊的睡着,近身的侍女却急切的把她喊醒。
    “小姐,快醒醒,不好了。”
    侍女轻轻摇晃着长孙无垢的手臂,看到她张开眼睛又急又怕的说道:“您快起来吧,长孙先生在主公的大帐里和主公争吵起来了,吵的好凶。先生的亲兵急急忙忙的跑回来,让我告诉您。”
    长孙无垢一惊,脸色也变了:“发生了什么事?哥哥为什么会和主公争吵起来?”
    “好像是主公要离开军营,陪着达溪将军去塞北散心,把兵权都交给徐世绩大将军,伐洺州的事主公不再过问。长孙先生知道之后就跑去主公大帐了,拦着主公不让他出门。言辞用的有些过了,主公大怒。”
    长孙无垢沉默了一会儿,忽然笑了笑道:“放心吧,没事。”
    说完之后她又躺下,扯过被子盖在身上:“派人再看着就是了,若是主公气的离去,那就不要再叫醒我。若是哥哥气的回来了,再把我叫醒。”
    “为什么?”
    侍女有些不放心的问道。
    “去吧。”
    长孙无垢轻轻摆了摆手,脸上的担心已经消失不见。
    与此同时,就在李闲的军帐中,坐在帅位上的李闲脸色确实有些难看,他看着面前寸步不让的长孙无忌,心里生气的不是这个家伙的执拗,而是有些感慨面前这个长孙无忌,怎么和历史上的长孙无忌好像不是一个人?
    历史上的长孙无忌,是个有些谄媚的人。贵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在朝廷里影响力无人可及。但对李世民却有些愚忠顺从,基本上李世民说什么他就符合什么。尤其是李世民晚年的时候做过许多错误的决定,长孙无忌明明看的出来却根本没有阻止。
    可现在站在自己面前的这个家伙,却好像一头倔强的黄牛。
    “隋大业八年!”
    长孙无忌抬着头直视着李闲的脸,虽然脸色有些发白但语气依然肃正:“隋昏庸之君杨广倾尽国力,率领百万人马东征高句丽。大军云集辽东城下,他却没有将心思放在如何攻破顽城之上,而是一门心思想着去何处游玩。最终将兵权尽数交给了宇文述,他却带着萧皇后在天子六军护卫下赴望海顿玩乐。”
    “杨广在望海顿玩的不亦乐乎,大军却被挡在小小的一座辽东城下寸步难行!说是将兵权尽数交给了宇文述,但此乃御驾亲征之举,但凡军务之事,宇文述不敢擅专,皆派人送往望海顿由杨广决断。一来一回,往返月余!而战场之事千变万化,莫说一个月,便是一天,一个时辰都有可能发生变故!”
    “宇文述虽然执掌三军,可事事都要通禀上报。错失战机,以至于隋军在辽东城下大败!主公此去塞北万里之遥,若有军务上的紧急事,难道还要派人不远万里送到塞北再做决断?”
    李闲抬起手,指着宇文士及的鼻子一字一句的问道:“长孙无忌,你的意思是说,孤和杨广相同?”
    “臣不敢!”
    长孙无忌撩袍跪倒,额头触着冷硬的地面:“进言,劝谏……这是为臣者的本分,臣不会说话,但臣的心意主公必然明了。如今河北之地只差洺州一城,中原之寇只剩王咆一人,如此紧要关头,主公怎么能草率的离去?”
    大帐里的将领文臣都屏住了呼吸,甚至不敢大声呼吸。他们都小心翼翼的偷看着李闲的脸色,自己心里却都如打鼓一样。长孙无忌的话说的确实太过了些,在他们看来这样激起主公的怒火,确乃极为不智之举。
    李闲的脸色逐渐阴沉下来,看着跪在下面的长孙无忌肩头微微颤抖着。大帐中变得安静的有些可怕,所有人看到李闲的眼神都忍不住心中打颤。虽然李闲还没有爆发出来怒意,但已经让所有人如坠冰窟。
    “主公欲效渀杨广吗!”
    长孙无忌却依然执拗,语气越发的不敬起来。他这句话一出口,在场的众人全都倒吸了一口冷气。
    “好!好!好!”
    李闲连说了三个好字,手指的关节已经隐隐泛白。
    “主公……息怒。”
    徐世绩出列抱拳俯身道:“主公,长孙无忌也是为了主公着想,也是为了大唐的社稷安危着想,虽然措辞不当,但难得一份忠心……”
    “孤还没说什么,你就站出来求情。”
    李闲冷哼了一声,冷冷的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长孙无忌,又看了看垂着头不敢言语的徐世绩,他冷哼一声,竟是转身拂袖而去。大帐里的几十个将领面面相觑,谁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去请叶大家和小狄姑娘劝劝主公吧。”
    有人小声说道。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