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将明 > 第1093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093节

    “你不是选了吴不善么?”
    李闲笑道:“吴不善现在在李世民的大营里潜着,他身边的力量还是颇单薄,孤打算让你混进李世民的大营里去,和吴不善联络。你们两个做事孤是放心的,至于该做什么,吴不善自然会告诉你。”
    “臣……”
    万玉楼的喉结上下起伏了几下,感觉自己嗓子里疼的厉害。
    李闲转头看着王启年说道:“既然万玉楼选了吴不善,那你就只能选关小树……关小树孤身一人进了襄阳城,他没有帮手,很难成事。所以孤必须派人想办法进襄阳城,协助关小树做好他要做的事。”
    王启年愣住,忍不住说道:“可襄阳城城门紧闭,根本进不去啊。”
    李闲点了点头:“你会爬墙么?”
    王启年使劲摇了摇头:“不会!”
    “所以孤才会说,害你的是万玉楼。你既然不会爬墙,可要进襄阳城却必须要爬那两丈多高的城墙进去……以你的本事,十成十会摔死。放心,孤既然应承了给你选一个好墓地,孤就不会敷衍你。”
    “臣会爬墙!”
    万玉楼马上站起来严肃的一本正经的说道:“臣虽然没有机会亲耳聆听主公关于尊老爱幼的教导,但刚才听王将军说尊老爱幼这四个字臣已经深有感触。臣怎么能眼睁睁的看着一个老家伙去爬那么高的城墙?这样艰巨的事还是臣来做比较好。进李世民的大营不需要爬墙,走进去就行了……所以臣想,简单的事还是让王将军来做吧。”
    “高风亮节!”
    李闲重复了一遍刚才咱们王启年的话。
    “无耻之极!”
    王启年小声嘀咕了一句。
    “既然这样……”
    李闲摆了摆手道:“万玉楼,你就想办法进襄阳城吧。至于怎么进去,似乎还难不住你。至于王启年……你怎么不谢谢万玉楼如此谦和礼让?”
    “臣……”
    王启年狠狠的看着万玉楼说道:“感谢万玉楼八辈祖宗……”
    万玉楼认真的说道:“我替我八辈祖宗们说不客气。”
    “行了,王启年你先回去忙辎重营的事吧,至于什么时候去联络吴不善,孤会再找你。进襄阳城的事比较紧迫,万玉楼你留下。对了……王启年你在辎重营将万玉楼用的上的东西准备一下,最迟明晚就要用到。”
    “喏!”
    王启年欢快的应了一声,转身走出了大帐。看着王启年那一脸轻松愉悦的表情,万玉楼忽然觉得自己是不是被算计了?
    ……
    ……
    夜色浓烈如墨,襄阳城城墙上的火把远远的看起来只有豆粒大小的光辉闪烁。城墙上当值的守军巡逻士兵来回走动,不时将目光看向汉水两岸那两片连营。一边是燕云军的,一边是秦王军的。远远的看过去,灯火如海,竟是带着一种别样的壮阔之美。
    黑暗中,几十个身穿黑色劲装的汉子悄无声息的接近了城墙。他们将身形完全隐于黑暗之中,动作轻如狸猫。为首的是一个蒙着脸,露出一双精光四射的小眼睛的胖子。也不知道这胖子是不是人,如此体重,竟然轻飘飘的好像一只巨大的蝴蝶一样,几个起落就到了城墙脚下。
    后面的人陆续跟上来,众人一字排开蹲在墙根下。
    为首的那胖子看着两丈多高的城墙,发出一声微微的叹息。他摇了摇头,然后紧了紧裤腰带。伸出两只带了鹿皮手套的手,夹住城墙转弯处的直角,猛的提了一口气向上蹿了出去。他的双手夹住墙角,双脚一蹬身子便向上攀上去一大截,手脚并用,只短短的两三分钟就攀住了墙沿。
    露出头往四周看了看,见没有巡逻的士兵经过,这胖子手勾住墙垛,一翻身就跃了上去。迅速的将后背上缚着的绳子在墙垛上拴好抛下去,他蹲在暗处戒备。城墙外面的黑衣人接住绳索,开始陆续攀爬。
    算计过时间,巡城的士兵每隔半个时辰就会经过一次。这几十个汉子用尽最快的速度也就刚好能全部登城,再多一人只怕都会被发现。几十个人全都上去之后,将绳索拴在另一边的墙垛上,在夜色中滑进了襄阳城内。
    襄阳城
    一座破败的关帝庙中。
    在残破的关帝塑像后面坐着一个年纪在二十岁左右的男子,一身黑衣。即便是仔细搜索打量,在夜色中也极难发现他的存在。他闭着眼,手指轻轻的抚摸着身畔的酒壶。
    酒壶已经空了。
    过了一会儿,这年轻男子睁开眼,缓缓起身,犹豫了一下之后往破庙外面走去。
    他的目标
    襄阳城皇宫。
    -------------------【第七百四十八章 决战(九)】-------------------
    一条大河,将大地分开两边
    一条大和,将敌人分开两边
    汉水东岸上那近十里的连营,是秦王李世民的人马这里驻扎着过二十万军队,其中一半人马在不久之前还属于襄阳城的主人,梁帝萧铣
    大业十三年的时候,萧铣在罗县起兵反隋,自号梁公,十月,称梁王
    起兵之初,短短五日内就得兵万余人之后萧铣反隋的征战路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坎坷,很快就打下来一大片江山其实当初起兵最开始时,岳州校尉景珍,郑文秀,许玄彻等人商议造反的时候,众人皆推举景珍为主但景珍却不肯接受,他说自己威望不足推举后梁宣帝的后人萧铣,众人以为可行
    李渊在长安称帝之后,萧铣也在襄阳城称帝国号大梁,年号鸣凤
    他兵力最盛时拥兵四十万,雄踞荆襄
    但称梁王之后,当初在岳州推举他为首领的老臣们仗着功劳巨大,多有跋扈,不尊王命,不但军务上的事专权独断,甚至连任免官员也不请示萧铣萧铣愤怒,遂开始整顿朝政,从这些老臣们手里将权力收回
    这些老臣自然不甘,于是造反之事一件接着一件发生萧铣亲自率军征战讨伐自己的老部下,连战连胜,诛杀旧臣几十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