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将明 > 第921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921节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每个武者心里都有一个天下第一梦。
    而此时,就在伍云召和聂夺说到罗士信的时候,被提到的人正在一座大山下懊恼不已。叶怀袖和他商议,李世民这个人是必然不能留下的。他们虽然不知道李闲具体的打算是什么,但作为李闲的手下他们觉得自己有必要为李闲解决掉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李闲身在长安,长安北侧的燕云军大营暂时由秦琼率领。但毫无疑问,叶怀袖特殊的身份在那摆着,很多事秦琼都是找她商议着办。在主公没有下令趁机诛杀李世民这件事上,叶怀袖有着不一样的看法。虽然她理解李闲这样安排的初衷是什么,但她还是觉着给一个极有威胁的对手翻身的机会并不是很划得来。
    李闲不杀李世民,是为了取信于李渊。如果他带兵诛杀李世民,李渊必然对他有所戒备。他将自己摆在一个处身事外的地方,李渊便会对他放松戒备之心。这次李闲带来的人马除了陈雀儿的水师就是伍云召的锐金营,再加上亲卫营。无论是水师,锐金营骑兵,还是亲卫营精骑和重甲陌刀队都不适合攻城,让这样的野战精锐在攻城战中大量消耗绝对是一件不智的事。
    且不说没有趁乱攻克长安的把握,就算能攻克消耗必然巨大,到时候还能以多少人马守住长安?援军不济,给养不足,唐军若是反扑的话根本就守不住,甚至可能连长安城的局面都稳定不了。所以李闲要的就是拖住李渊,让他掉以轻心。然后等着徐世绩率领征伐杜伏威的得胜之师赶过来。
    三十万燕云军,十几万被徐世绩带走平定杜伏威。十万大军由宇文士及率领,牵制着东都唐军的兵马,还要防范河北窦建德趁虚而入。李闲必须要等,等徐世绩尽快赶来。
    所以他必须放过李世民,也绝不能盲目的靠着他麾下的精骑和水师去攻打长安城。
    但叶怀袖和罗士信等人商议之后,还是决定除掉李世民。在叶怀袖看来,现在李闲最大目标可以说不是某个人,甚至不是李渊而是现在的局势。杀了李渊,不一定就能顺利接手李唐如今的江山。唐军分散在各地的人马只怕立刻就会割据出去,到时候再一个一个的平定变数太大。李闲的目标是顺利接手李唐王朝,而想要顺利的接过来,最大的妨碍反而是李世民。
    罗士信亲自带着两千精骑从燕云军大营悄然离去,用了数日的时间追赶李世民的脚步却被那一片大山拦住。李孝恭在山北侧还留下了不少人马,罗士信赶到之后才恼火的发现自己来晚了。
    无功而返对于一个极自信的人来说,算得上是一种痛苦。
    他本想顺势将大山北侧留守的唐军几千人马顺势灭了,但一想到李闲此时在长安城中受制于人。若是燕云军灭了唐军一部的消息走漏出去,李闲在长安城的安全就难以保证。所以他只能接受无功而返的事实,准备星夜兼程赶回大营去。
    其实他追来的速度已经很快了,但无可奈何的是为了绕过长安,为了躲开唐军追击李世民的人马,他的骑兵必须兜一个大圈子绕过去。说起来,他到了山脚下只比李孝恭晚了半日。
    既然无法下手,罗士信只能带兵再绕路回去。
    昼伏夜行,两千骑兵白日便选隐秘的地方休息,晚上出发赶路,从那座大山返回大营的路上,夜晚疾行的罗士信忽然和一支人马迎头相撞。黑暗中也分不清对方什么身份,双方又都没有打起火把,距离近到听到彼此队伍的马蹄声才停了下来。
    迎面而来的队伍停了下来,只是片刻之后突然加速朝着罗士信的精骑冲了过来。罗士信自然不会被吓走,没能追上李世民的怒火这会全都被那支来路不明的队伍激了出来。他索性带着轻骑一阵冲杀,激战半个时辰之后将对方击溃。罗士信以为是追击李世民的唐军队伍,怎么也没想到竟然捡到了几个烫手山芋。
    对方虽然主动发动攻击,但他们哪里会想到遇到的是燕云军最精锐的轻骑,再加上马背上的罗士信确实难逢敌手,对方虽然兵力稍多但完全不是对手。
    半个时辰之后,敌军被杀死大半,余部皆溃,那支军队的主将一个也没能跑了,全被罗士信带人擒住。
    待将那几个为首的将领捆绑了带上来审问之后,罗士信顿时有些哭笑不得。他实在没有想到竟然会有如此巧合的事,巧合到让人有些无语。这次与他相遇的队伍根本就不是唐军追击李世民的队伍,而是当初随李世民攻打长安城失败后逃出来的一支人马。被罗士信带兵生擒活捉的也不是别人,正是屈突通和房玄龄。
    当日在长安城西内苑城门外,叛军被围困,李世民和他们在突围的时候走散。屈突通和房玄龄带着四千余人马杀出重围后向正东逃走,李世民则率领残军往西南方向撤走。那一战太凶险了些,逃出来的叛军根本就不知道其他同伴去了何处
    唐俭带着一些人马杀出去后到现在还没有下落,屈突通和房玄龄商议之后推测李世民定然是进入了山脉。
    他们带着人马找了个地方躲了几日,然后急匆匆南下追赶李世民。没成想碰到杀神罗士信,这两人就都做了阶下囚。
    但这两个人确实算得上烫手山芋,罗士信真想一槊一个将他们全都戳死算了。
    “不是唐军?”
    屈突通这才看清和自己部下激战的士兵身上的黑色甲胄,不用想也知道自己碰到的是谁的队伍。他自认倒霉,本来士兵们就已经如惊弓之鸟,遇到的又是燕云军最精锐的骑兵,这一战其实还没打就已经输了。当知道领兵之人竟然是罗士信之后,屈突通的眼神猛然一亮。
    “我与你父乃是至交,你想杀我?”
    屈突通问罗士信。
    罗士信头疼的皱了皱眉头,深思熟虑之后吩咐道:“我自然不能杀了你,但我可以堵住你的嘴巴捆起来带回大营中去,然后交给秦大哥处置……你总不能和秦大哥他老爹也是至交吧?”
    说完,在屈突通目瞪口呆中,罗士信摆了摆手下令将他和房玄龄全都堵住嘴巴绑起来,放在马背上随军而行,一路赶回燕云军大营。
    -------------------【第六百四十章 布一放眼天下的小局】-------------------
    屋子里的散发着一种淡淡的茶香,随着茶杯里冒出来的热气逐渐在书房里扩散开来。齐王府的书房足够大,存书也足够多,对于前世是一个只要有烟有书就能整日不动地方的人来说,这绝对算得上是一件好事。李闲喜欢读书,喜欢写字,小时候逃亡路上,他闲极无聊也会在地上用木棍胡乱写一气,什么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这样的警世明言也不知道被他在某处沙滩上用狂草笔法写出来过,然后脚底一抹便没了痕迹。
    后来身份日渐尊贵,书房里的砚台也换成了两梯足的箕型端砚,纸张也是最好的,笔就有九种,但写字的心态却依然不变。至于读书,凡是文字对于他来说便有一些吸引力,曾经李闲在逃亡路上笑谈过,以后实在混不下去就默写金瓶梅赚些银子度日。
    无事的时候,李闲便会坐在书房里看齐王府的存书。这些书册大多还很新,显然曾经的主人似乎对书册没有什么兴趣,这些东西也不过是寻来做样子的,倒是便宜了李闲。
    放下手里的书册,李闲看了一眼聂夺和伍云召。
    “今日刘政会来府里坐了坐,说起李世民。”
    李闲抿了一口茶淡淡的说道:“刘政会说,李孝恭率军追进西城郡,但李世民麾下已经得了韩世萼的援军,又在西城郡搜罗了不少人马,李孝恭手下兵力不足难以为继,不得不派人星夜兼程赶回长安报信,李渊打算派兵去支援李孝恭。说起来,李世民倒是个胆子足够大的,刚刚得了韩世萼的兵马竟然就敢跑去和萧铣抢地盘……萧铣手里可是有四十万大军的。”
    李闲笑了笑道:“也不知道他哪里来的自信,算来算去他部下也就韩世萼手中那两万多人,再加上招募来的两三万郡兵和民勇,这样的兵力竟是似乎完全不把萧铣放在眼里似的。”
    伍云召和聂夺不知道李闲的意思,所以只是静静的听着。
    萧铣占据荆襄之地,西临川蜀,比起杜伏威来还要强大不知几倍。此人乃是梁朝皇室后裔,他的姑母便是杨广的妻子萧皇后。他在大业十三年起兵反隋,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挫折便成就了一番事业。大唐立国之后他也在江陵建立了梁国,按照萧氏梁朝的旧制置百官,设郡县。
    李闲停顿了一下说道:“刘政会来这里和我说这些,无非是替李渊来探我的意思。如今李渊手下的兵力也捉襟见肘,长安城里的禁军,城防军,河东郡的兵马加起来倒是不少,不下八九万,但有咱们的人在长安北面李渊怎么敢随意调动长安兵马驰援李孝恭?还不是安着让我南下的心思,想的倒是真美。”
    “我若是带着锐金营和水师兵马南下,咱们燕云军的兵力就算彻底分散开了。军师的人马,宇文士及的人马,再加上我的亲卫营和锐金营各处一方。待我南下之后李渊自然会调集人马将我归来的路堵住,然后再想办法将军师和宇文士及解决掉……”
    他说这些话的时候,嘴角上一直带着淡淡的嘲讽之意。
    “李渊跟我做足了戏,本打算是让我带兵去和窦建德拼个你死我活,但李世民的事打乱了他的部署,他便借机想将燕云军拆散分开。”
    伍云召想了想说道:“李渊并不知道军师已经得胜归来,更不会知道军师已经率军直逼河东。若是他知道的话,现在便已经是撕破脸的时候了。所以他有这个想法并不是什么坏事,最起码说明他还不知道军师的动向。”
    李闲点了点头道:“算计着军师拿下河东郡还需要一些时日,只要河东郡拿下,李渊在太原留下的兵马想要南下长安便没那么容易。只需遣一善守的良将,率军数万镇守河东,长安便差不多就是一座孤城……至于窦建德,密谍传回来的消息说,他确实试探了几次准备渡河南下,却被苏胜才带兵挡住。”
    “来渊说的不错,苏胜才是个善守的将军。大隋水师本来分成三部,来渊一部,苏胜才一部,还有一部分投降了杜伏威。如今三部俱在我手中,这也是李渊不知道的。军师走水路带着的是杜伏威的水师所以进展速度不慢,而有苏胜才和宇文士及挡住窦建德也不是什么难事。”
    他将现在的状况分析了一遍后说道:“我现在的胜算就在于,李渊有太多的不知道。”
    “可是主公……”
    聂夺微微皱眉问道:“刘政会既然来试探,想来用不了多久李渊便会自己和您来说。属下觉着,倒是恰好利用这个机会出城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