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将明 > 第908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908节

    没有想到接下来的山路会这么难走,一直到天黑的时候众人才到了山顶,这里只是连绵群山中的一座,站在山顶上往远处看过去,夜色中前面的几座大山就好像泼墨的画作一样,只是此时的士兵们都已经筋疲力尽,哪里还有心情去欣赏风景。
    因为比预计的迟了些,少走了下山的路李曱世曱民微微有些不快,但他也知道已经尽了力,这山路确实太难走士兵们的体力消耗确实很大。刚要下令就地休息,忽然听见有人声音中透着极度的兴奋尖声叫道:“快看,真的有神仙!”
    顺着这士兵的手指看过去,众人在夜色中极力远眺,几个眼尖的终于看到了那让人激动的地方,随即也欢呼起来。
    李曱世曱民也看到了,就在半山腰一处地方竟是隐隐有灯火闪动。
    “这深山老林的,怎么会有人家?”
    尉迟恭看了看李曱世曱民,喃喃的说道:“莫非咱们还真的遇到了神仙不成?”
    李曱世曱民看着那灯火处嘴角挑了挑,大步往前走了出去:“那咱们就去和神仙讨口吃的,就算没有长生不老药,难道神仙还会吝啬于变出来一些粮食?”
    “热粥!”
    有人突然喊了一声:“我想喝一碗热乎乎的粥!”
    “我要吃馒头,刚出锅的馒头!”
    “我要吃一碗热面,汤汁上飘着几片青菜的热面!”
    “我要吃包子,不吃肉包子,吃素馅的!”
    “我要吃……”
    那个胆子最小的士兵张了张嘴,看了看身边众人忽然狂暴的喊道:“我要吃神仙肉!”
    “哈哈!”
    士兵们畅然大笑,纷纷高喊道:“走啊,咱们去吃神仙肉!”
    李曱世曱民阔步走在最前面,视线一直盯着那灯火处。他的脚步很快,似乎也有些心急于想去品尝一下神仙肉是什么滋味。
    下山的路,总是要快一些的。
    他在自己心里想着,孤才不是因为想喝一碗热粥,想吃一个素馅的包子而心急。是山路平坦了不少,下山总是比较快。
    -------------------【第六百三十章 新鲜的】-------------------
    这不是一个关于神仙鬼怪的故事,所以半山腰那隐隐可见的灯火不会是神仙手里的法宝,自然也就不会是夜晚出来迷人的狐妖,更不是能把舌头伸进人肚子里的千年树精,李世民不是宁采臣,所以也没有聂小倩。那在山野中亮着柔和灯光的也不是兰若寺,而是一排木屋。
    这深山野林中竟然有人居住,不得不让人感慨。要知道李世民的队伍从北侧进山走了整整八天才到了这里,他们的行军速度相对于这山路之难行来说已经算得上很快,毕竟这些都是大唐最精锐的士兵,战场上厮杀敌人没有要了他们的命,山路再崎岖也不至于让他们畏惧害怕。
    俗话说望山跑死马,黑夜中深山里看见一点灯火就朝那边赶过去也不是眨眼即到。李世民等人到山顶的时候就已经耗尽了体力,仗着看见灯火人家的兴奋劲一口气跑过去,也是足足走了小半个时辰才到。这距离如此远,若不是当初他们站在山顶上俯视的话根本就看不到。
    当发现出现在面前的竟然是一排木屋,士兵们显然吃了一惊。无论如何这深山最深处出现民居总是显得有些诡异,所以当士兵们走到木屋门前的时候下意识的握紧了横刀的刀柄。
    李世民摆了摆手,示意不要轻举妄动。他走到木屋打量了一番,然后清了清嗓子朝里面喊道:“屋子里可有人?我们是过往迷路的行人,可否出来相见?”
    他声音不是很大,但在静夜中却足够传出去很远。不多时,一间木屋的门从里面推开,有人提了一个灯笼走了出来,离着稍微有些远所以看不仔细样貌年纪,倒是身上的衣服显得有些怪异似乎不是普通百姓的服饰,等这人提了灯笼到了众人面前的时候才看清,原来他穿的是一身道袍。
    “真的是神仙?”
    一个裂虎营的亲兵下意识的往后退了一步,低声和同袍说道:“看样子确实像是神仙……”
    李世民却看得仔细,这人绝不会是什么神仙。因为那穿道袍的人在看清了面前是一群虽然狼狈落魄但手持凶器的士兵之后,显然吓了一跳。如果他真的是神仙怎么会被凡人吓倒,又怎么会下意识的往后退似乎做好了转身就跑的准备。
    “这位道长”
    李世民知道现在自己这些人看起来肯定像是一伙劫道杀人的流民残匪,所以他第一时间从怀里将自己的秦王印信取了出来。
    “我乃大唐皇帝陛下的次子,秦王李世民。率军追杀残匪误入深山寻不到了出路,恰在山顶看到这里有灯火所以赶了过来,深夜叨扰倒是冒昧了,还请道长恕罪。”
    “大唐?”
    那穿道袍的中年男子怔了一下,随即脸色变化有些惊讶的问道:“大隋已经亡了?取代大隋的叫做大唐?”
    这次轮到李世民怔住,他想了想后认真的回答道:“暴隋已亡,杨氏已灭,如今天下乃是大唐的天下,不知道道长是何年入这深山中的?既然知道大隋,想来也便是这三二十年间。”
    “哪有那么久,大业十年的时候天下大乱我们为了躲避兵祸躲进了这深山。这里一共有十七个人,皆是长安城外三清观道德天君门下的弟子。想不到在这山中已经过去数年,竟是还会遇到外人。”
    “既然是大业十年才进山的,那想必道长也应该知道我父皇的名讳。”
    那道士思虑了片刻后问道:“莫非便是陇右唐公?”
    “正是!”
    李世民点了点头道:“让道长受惊了,世民惶恐。”
    “二皇子这是要折煞死我了,我怎么敢受二皇子的大礼。”
    那道士向旁边一闪不肯受李世民的礼,却回身招呼道:“师兄们出来吧。来人乃是当今皇帝陛下的二皇子,大隋的乱世已经结束,大唐已经立国……咱们也无需再躲着了。快快出来见客。”
    李世民和那些道士们交谈了一会总算是将他们隐居深山的来龙去脉搞了个清楚,原来大业十年末天下正是最乱的时候,这些长安城外三十里三清观中的道士们深怕死于兵祸,索性便带了家当将钱财都没了粮食进了这片大山。师兄弟十七个人只想着进山多走一些就越安全,竟是一口气深入到此处才停了下来。
    建了木屋,又在附近平地上种了些带来的粮食,竟是一晃数年过去。
    听到粮食两个字,世民的眼神一亮。
    “道长,孤带兵追击残匪误入这山里,实不相瞒粮食已经吃完了。大队人马还在山外等孤归去,可没有粮草我们这几百人只怕很难走的出去。若是道长愿意借我些粮食,待我回到长安之后便在长安城中建一座新的三清观以报今日之恩。”
    “粮食……”
    为首的道士为难的摇了摇头道:“不是不肯借予殿下,只是正三月间青黄不接,粮食只够我们十几人勉强维持到夏粮成熟。平日里还要出去猎些野物回来,不然还是不够吃的。所以……殿下莫怪。”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