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将明 > 第709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709节

    在这一点的认知李闲和徐世绩保持着一种高度的一致。
    所以苏定方自杀徐世绩心疼而当这个消息传到黄河北面李闲耳朵里的时候李闲也心疼。
    看着密谍用最快速度送到自己手里的密信李闲缓缓摇了摇头喃喃道:“只差一点便是大获全胜丢了苏定方这一点终究带着些遗憾。”
    他将密信放在烛火烧了沉思了一会开始提笔写信。
    ……
    ……
    让宋正本异常愤怒的是当他从魏郡武阳郡等地调集的人马星夜兼程的南下赶到武阳县又调集洺州jing兵在马颊河设置伏兵自以为能将燕王李闲一举歼灭的时候攻破了武阳县之后便没有什么大举动的燕云军……又丢了。
    自魏郡率军昼夜兼程赶到武阳县的大夏鹰扬将军楚千岁几乎气的歪了鼻子他带着两万战兵行程千里赶到了武阳县却见城门紧闭城墙空无一人。等他派兵小心翼翼的摸到城下的时候依然没有见到燕云寨人马的影子。士兵们推开城门冲进去的时候才发现这城中已经空空如也。
    莫说燕云军的人马便是武阳县县城中的百姓也不见了踪迹。
    空荡荡的大街一片狼藉有此推测城中能搬走的已经都被该死的燕云军搬走了。现在的武阳县县城就是一个空壳子。可搜索之后却发现在不少百姓家的院子里都有大量没来得及运走的粮草。
    楚千岁不敢大意当ri没有立刻进驻武阳县城而是先派斥候搜索三十里范围内然后派人马赶往洺州报信。
    斥候一直搜索到了下午终于确定燕云军已经走了。只是什么时候走的往哪里去了斥候们却一点消息都没打探到想来燕云军撤走的时候是骑兵断后在马尾绑了树枝稻草将行进的痕迹都扫掉了。。
    楚千岁恼火之余也有些欣慰李闲跑了对于他来说这何尝不是一件好事?
    他素闻李闲善战的名号自己率军千里迢迢赶来又是一支疲兵真要见面就打的话楚千岁没有一点把握能打赢燕云军。当然他之所以这么急着赶来是因为他的另一个心思如果能击败名满天下的燕王李闲那他楚千岁的名也必将传遍大江南北。自从王伏宝被抓之后飞豹军大将军的位子还空着就算飞豹军已经被夏王纳入亲卫营但飞豹军的番号还在早晚还会组建要知道飞豹军大将军意味着的可不仅仅手下有数万jing兵那是夏王麾下最有地位的三个人之一才能带的队伍!
    只要击败了李闲夏王的封赏还能少的了?
    可楚千岁想击败李闲建功立业又害怕李闲那百战百胜的名头。这矛盾的想法让他十分纠结所以没有遇到李闲他既失望有有些开心。毕竟收复武阳县这功劳也是实实在在的。更何况一仗不打一兵未损楚千岁自然也还有几分得意。
    到了傍晚时候确定没有燕云军的伏兵楚千岁便下令大军进城有这样一座空城做营地怎么也要比住在城外旷野要强百倍。已经深秋夜里的风开始带着寒意。无论如何在城中民宅中睡觉要舒服的多。
    楚千岁先派人搜查了城内确定没有危险之后他才进城。选了县衙做他的帅帐他便下令大军休整。
    等进了县衙大堂之后楚千岁实在熬不住疲乏安排了轮值的人手之后便直接进了内堂休息。
    这一觉一直睡到了天黑楚千岁被自己肚子里咕咕的叫声吵醒。摸了摸肚皮他这才想起来自己还没有吃饭。穿好了衣服让亲兵去准备饭菜。他缓步走到正堂内坐在县衙大堂的椅子不禁想起来不久之前燕王李闲就曾经坐在这张县令的座椅发号施令他忍不住有些骄傲自得。
    虽然没能与李闲一战但因为自己率军到来而逼走李闲无论说给谁听这都是一件值得吹嘘的事李闲竟然不敢与自己一战楚千岁越想越觉得开心。
    这大堂被他定为自己的帅帐别人自然是不能随便进出的。而且这大堂里出奇的干净根本不用打扫。正堂地面铺着厚厚的看起来很华美的毡毯走在面软绵绵的格外舒服。所以自从楚千岁进了内堂休息后这正堂便一直没有人进来。楚千岁坐了一会儿忽然发现有些怪异。
    他抹了一把额头的汗水忽然发现为什么自己觉得不妥了。
    这大堂里竟然有四个大铜炉盖着盖子他走过去看了看发现铜炉中竟然有隐隐有火光闪现。
    他娘的!
    楚千岁不由自主的骂了一句。
    李闲是个疯子还是傻子这么早就让人在屋子里点四个铜炉!
    “来人!”
    楚千岁大声喊了一句等他的亲兵进来之后他指着那几个铜炉道:“把这些东西都抬出去灭了他娘的李闲有寒症吗还没入冬就点这么多炉子。”
    亲兵看了看也觉得诧异为首的队正带着人无抬那些铜炉一边往铜炉方向走一边说道:“之前大将军您吩咐过城中物品绝不可乱动所以属下也没仔细检查大将军恕罪。”
    “弄出去就是了!”
    楚千岁摆了摆手说道。
    那队正连忙让人将铜炉抬出去看那铜炉的样子最少百十斤沉重幸好有把手不然这还滚烫的东西都不知道怎么往外弄。两个士兵抓着把手抬起来要往外走才抬起来咔嚓一声那把手竟然都断了!
    咣铛一声铜炉倒地里面的炭火和飞灰立刻就扑了出来楚千岁怕迷了自己的眼睛立刻往后退了几步。
    就在这个时候异变突起!
    铜炉中的炭火掉出来地铺着的毡毯几乎是顷刻间就冒起了火焰。呼的一下子火苗一下子蹿起来老高。这火烧起来的极怪异不是一点点变大的而是突然间就燃烧起来火苗一下子就几乎烧到了屋顶!
    火一烧起来就将屋子里的人逼得不断后退门都被大火封住。
    一条火线突然从屋子里延伸了出去火蛇蜿蜒一样很快就到了院子里直奔一侧的草料堆。当时楚千岁便看着院子里的草料堆有些奇怪县衙院子里堆一大堆粮草怎么都有些奇怪只是一想到这里曾经也是李闲的帅帐堆些粮草也能解释的的通便没让人清理出去
    谁知到那火线一烧到粮草堆那草堆呼的一声就烧了起来。火焰中也不知道触动了什么机括嗖嗖嗖的声音中数不清的火箭往四周shè了出去不多时整座县衙便陷入一片火海!
    还没等惊慌失措的夏军将城门打开大火已经逐渐蔓延到了全城!
    数里外站在高处的李闲用千里眼看着武阳县城中的滔天大火嘴角挑了挑他放下千里眼看着远处红光漫天不由得想到三国演义还是没白看好几遍的。诸葛先生多谢多谢啊。
    ps:纵横-<  >-四岁了!每天订捧场还可以玩游戏赢取大奖哦还不快来参加!
    -------------------【第四百九十一章 救太原】-------------------
    第四百九十一章救太原
    李闲想起三国演义中诸葛武侯最善长的好像就是放火和断人粮道,尤其是放火这种事,武侯已经烧出了一定境界,赤壁一把火烧了曹cāo几十万大军,定南疆一把火烧尽了藤甲军,葫芦谷一把火几乎把司马懿烧死,烧死的人太多以至于武侯担心自己被天夺了阳寿。想到这一节的时候李闲并没有觉得晦气,如果一把火就能解决问题的话,他完全不介意烧死的再多一些。
    如果大隋这乱世如荒原遍布野草,一把大火烧过之后虽然遍地灰烬,但明年开chun之后种下种子,第二年便是遍野良田的话那么烧一烧又有何妨。
    至于会不会折损阳寿,扯淡去。
    对于李闲这样怕死惜命的人来说,如果放火折损阳寿的话他或许真不敢干。不过根据李闲的推理,这是绝对不会发生的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