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将明 > 第245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45节

    高士达脸sè微微一变,沉吟了一会儿道:“重慎此言,乃是老成谋胜之言!”
    窦建德摇了摇头道:“相对于巨野泽,我倒是更对涿郡燕山上那伙人不放心。”
    注一:窦建德字重慎,这是笔者杜撰,切勿深究。
    -------------------【第一百六十五章 比皇帝的旨意快】-------------------
    (感谢月魄,冰晨的捧场,求收藏)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燕山上的那伙马贼已经越来名气越大了。据说也是一伙人数数万的大绺子,大当家好像还是一个曾经当过将军的人物。只是传言大多不可信,绿林道上的豪杰们倒也对传闻不怎么在意。毕竟燕山在大隋的疆域最北面,以前只听说燕山上有一伙马贼,首领叫刘季真,专门跟突厥人作对,也是一伙儿胆大包天的汉子。
    不过那刘季真据说是匈奴后裔,并不是汉人,肯定不是什么大隋府兵的将军出身。
    所以黄河以北的绿林道上对这个消息并没有多少人在意,大家都在盯着两个地方,一个是高鸡泊,一个是巨野泽。
    高鸡泊的大当家高士达被公推为河北绿林道的盟主,上次他召集绿林上各路大当家到高鸡泊会盟,只有巨野泽的大当家张金称没有去。众人估计着,早晚高士达会找张金称的麻烦。
    不过话说回来,张金称手下也有数万人马,他不给高士达面子,一是怕去了高鸡泊被高士达设计弄死,毕竟绿林道上的所谓豪杰们在酒席上杀人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比如张金称,还不是在酒桌上趁机杀了孙安祖吞了他的队伍?第二,张金称在巨野泽,人马数万,易守难攻,他还真不怕高士达领兵来攻打。
    绿林上的风风雨雨,很快就被飞虎密谍收集起来,然后传递回燕山上。
    清河郡故城县的县城里,不知道什么时候新开了一家马车行。专门为走南闯北的商人们运送货物,虽然才开张不久,但好像生意还不错。
    掌柜的是一个看起来很憨厚的汉子,说一口任丘地面上的方言。据说是因为家乡遭了贼乱,只好带着一家老小南下求个平安。到了清河郡的时候因为家眷疲乏不想再走了,于是就在这故城县城内买了个宅子,又买下一个临街的铺子开了这家马车行。掌柜的看起来年纪三十余岁,姓崔,据说还能和博陵崔氏扯上关系。
    这崔掌柜倒是个会做人的,到了故城后先是给县令李建送去了五百贯肉好的礼钱,理由听说是李县令的一个小妾过生ri。然后在故城县最大的酒楼仙人居宴请了故城县的捕头,班头,和他们手下一众弟子帮闲,每人一份厚厚的大礼包。
    没多久,这崔掌柜就和故城县的捕头刘安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当然,前提条件是他给足了好处。
    本来还有几个本地的泼皮无赖欺生,找上门来要酒水钱。才闹起来就被刘安带着十几个徒弟帮闲一顿乱打,还被拘进了县衙大牢里吃苦。于是故城县就开始传了出来,这崔掌柜是个手眼通天的人物。
    这ri,崔掌柜似乎是又接到了一个大单,正在门前忙活着让人将货物装在马车上准备起运。雇主是一个看起来四十岁左右的黑脸汉子,看样子应该是个做大生意的人,也不知道他拉的什么货物,竟然满满当当的装了三辆大马车。
    正忙活着,故城县的捕头刘安带着十几个徒弟帮闲转悠了过来。崔掌柜眼尖,离着老远就看见刘安的影子,立刻放下手里的活计迎上去笑呵呵的打了招呼。
    刘安皮笑肉不笑的说道:“崔掌柜好生意啊,今天这是又接了什么货?”
    崔掌柜陪着笑脸说道:“是往塞北走的行商,拉的都是茶砖,蜀锦之类的货物。”
    刘安今天却好像很不给崔掌柜面子,冷哼了一声道:“茶砖?我看八成是拉的是私盐吧!崔掌柜,刚才有人到县衙告你,说你贩卖私盐,这事可是大罪啊。要是被我坐实了罪名,不止要下你进大牢,你这马车行的东西一律充公!”
    崔掌柜脸sè一变,连忙解释道:“怎么可能?捕头,您知道我虽是初来乍到,可一直是安分守己的做生意。”
    “安分守己?”
    刘安冷笑道:“只怕也禁不住我查!崔掌柜,如果今天让我查出了私盐,那就休怪刘某不讲情面了,国法面前,谁都一样!”
    崔掌柜一听,就知道肯定出了问题。
    他刚要说话,那四十多岁的黑脸行商听见了他们的对话,已经跑过来陪着笑脸说道:“捕头大人,您看我们都是小本生意,怎么可能干那杀头的勾当?您可以查查啊,我们都是正经行商。”
    一边说,他一边不露声sè的将一袋碎银子塞进刘安手里。崔掌柜也反应了过来,连忙拉了刘安的手说道:“外面天寒地冻的,快,咱们到屋里说话。”
    刘安悄悄掂量了一下那袋子钱的分量,从手感他就知道不是铜钱。顺势将袋子塞进衣服里,刘安笑了笑道:“这也是衙门里有人去告你,我不查一下不行啊。”
    众人进了门,崔掌柜请刘安坐了上座。吩咐人上茶,然后他转身从柜子里取出一包银钱,大概有三十贯肉好,笑呵呵的说道:“昨ri老家来了朋友,特意给我带了些土特产,也不是什么贵重东西,捕头大人也拿回家尝尝鲜。”
    刘安是什么人,自然明白崔掌柜手里拿的是什么东西。
    他示意一个徒弟接过去,笑着摆手道:“你们几个去好好查查,看看马车上装得是什么货物,不可冤枉了崔老板!当然,也不能敷衍了事。”
    他几个徒弟也都是心思七窍玲珑的人物,知道这是师父要放人一马的信号。他们几个出门去假惺惺的围着马车转了一圈,回来禀报说没有私盐,都是蜀锦和茶砖一类的货物。刘安点了点头道:“那就好,我就说嘛,崔掌柜是个本分人,不可能做犯法的事。”
    说完,他起身准备告辞,因为收了好处,他临出门的时候低声对崔掌柜说道:“崔掌柜,这趟生意是去塞外吧,那到了塞外就多停留几ri,别急着回来。”
    “捕头大人……我指着这马车行吃饭的,再说,马车也出不了塞啊,都是到了渔阳郡再换马匹驮载的,不回来怎么成?”
    刘安神神秘秘的说道:“你怎么这么糊涂?!我让你别急着回来你就别急着回来!朝廷已经下令了,征收民间的骡马大车,往辽西运送粮食!礼部尚书杨玄感大人已经到了黎阳,已经开始往外调拨黎阳仓的粮食了!”
    “啊?!”
    崔掌柜一愣,随即连忙感谢道:“多谢捕头大人提醒!”
    刘安道:“你自己小心些,私自放了你的马车离去,若是县令大人知道了,有我的好果子吃!”
    “我明白,我明白!”
    待送走了刘安,崔掌柜立刻关上门,对那黑脸的中年汉子说道:“这消息必须快点送回山上去,看来朝廷再次征辽已经不会太远了。也要让将军早作打算。”
    崔掌柜正是陈雀儿,而那黑脸汉子正是牛进达。
    “放心,我这就走!”
    “对了,咱们混进高鸡泊的兄弟昨ri得来的消息,高士达打算出兵攻打张金称了!”
    牛进达道:“我记得了,事不宜迟,我这就走!”
    ……
    ……
    李闲记得大隋第一次征辽东的大概情况,但对于第二次征辽东他基本上没有什么印象了,唯一记得的,大隋之乱,也正是从第二次征辽才大规模爆发。杨玄感在黎阳造反,导致了第二次征辽再次无功而返。
    对于自己不再熟悉的事,李闲必须加大力度去谋取信息。腊月中旬,第二批飞虎密谍也派了出去,监视着北方几个重镇。
    整整一个月,李闲过得看起来都很闲。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