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田园小酒师 > 第235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35节

    樱桃回神,低头看她。
    苏梨提醒,“倒茶。”
    樱桃连忙帮着倒茶。
    梁氏吩咐程妈妈李妈妈,做席面招待梁家人。
    黄氏看梁氏得意的样子,笑着问,“秀芬啊!现在三郎都高中功名了,他也不小了,也该说亲了吧!之前都那么多提亲的,这只怕更多了呢!”
    梁氏心里表示看不上她,如今她儿子都高中了,更不会同意把宝贝闺女嫁她家去,“不着急!三郎还小呢!眼下念书重要,他自己也说,等乡试之后再说呢!”
    “等乡试之后?这乡试还有两年呢!等乡试之后,三郎都十八九了啊!再说,念两年书能考中秀才,那举人,就没那么容易考了呢!”黄氏看她说的轻松,好像儿子神奇了一样,就忍不住说。
    梁氏一听,当即就给她怼了回去,“十八九哪个地方晚了?这会定亲娶亲,也分心。他自己也不愿意!要好好念两年书,准备科考呢!没考又咋知道考不中!?”
    樊氏笑呵呵的夸道,“三郎确实天资聪明!再好好念两年,一鼓作气,把乡试会试都考中!考中个状元回来!”
    窦三郎笑,“姥姥!功名哪有那么容易考,我这次也是侥幸,策论正好赶上,是我之前就写过的,这才赶上了!”
    一家人说说笑笑,坐在一块吃了饭,庆贺了一番。
    窦三郎次一天还要去谢师,今儿个他们一家过来,都没有去成。
    马氏听说,让梁二郎也跟着一块去,“你们兄弟俩也好一块!”
    窦三郎看她一眼,又看看梁二郎。
    梁二郎抿着嘴,“我跟三郎一块去!”
    梁大智看着,说是送他们过去。
    窦三郎笑笑,“那倒不用了,我如今已经长大,总不能事事靠着旁人!也该自己事事立起来。”
    “那好!你现在是廪生了,也该为你娘和弟弟妹妹撑起来了!”梁大智拍拍他。
    梁贵问了谢师礼准备的咋样,听是都准备妥当,这才带着一家人离开。
    梁二郎留了下来。
    梁氏顿时看这个娘家侄儿不顺眼了起来,这是准备贴上她们家,非要把她宝贝闺女娶走,给他们家效力是吧!?
    窦三郎也眸光幽沉,说是要去镇上学堂,问梁二郎,“你要不要也去?陈夫子那里也是要去谢过的。”
    他要出门,梁二郎自然跟他一块。
    梁氏给他准备了两坛酒,腊肉腊鸡腊鱼腊鹅,还有几把龙须面,都是自家的土产,外加两块棉绸布匹。
    窦三郎在陈夫子那盘恒到晚上,还留了吃饭,才和梁二郎回家。
    梁氏和窦清幽都已经准备歇下了。俩人跟李妈妈招呼了一声,就洗漱在前院睡下了。
    次一天,一大早起来,吃了早饭,李来祥赶车,带着窦三郎和梁二郎,拉着谢师礼就出门了。
    “就只这些,不带其他东西了?还是要在县城里现买?”梁二郎看着车上的那些腊味和酒,问。
    窦三郎摸了摸手边的酒坛子,“严夫子不喜欢金银那些俗物,名家字画我们现在也买不起。就送些家人亲手做的土产,也更有诚意些。”
    梁二郎哦了声,不再多说。
    严夫子看到两人来,依旧是那副严肃的面容,让管家收下了谢师礼,又告诫窦三郎一番,让他们早日过来。
    窦三郎应声,又去谢了秦寒远。
    秦寒远拉着他去见那个女夫子,“那位闵夫子人很好,性情也温和,让她来教窦四再好不过了!”
    三人去了,闵夫子不在家,出去访友去了。
    窦三郎就想去先给窦清幽打一把琴。
    这个秦寒远早就想到了,直接带了他到琴匠那里,“据说他是正阳县这一带最有名的琴匠了,制的琴也最好!”
    窦三郎看了几把,他也不懂琴,就指了个最顺眼,“这把怎么卖?”
    “这位公子果然好眼光,这把是我们店里最好的一把的。公子若要买,便三百两银子给公子拿去!也算是小老儿对秀才郎的恭贺了!”老板笑呵呵道出窦三郎身份。
    梁二郎微微吸口气,“一把琴就要三百两!?”只不过回去给窦四娘装装样子,跟着人家附庸风雅。
    窦三郎先前就问过,若是一把好琴,三百两银子根本不算贵,他越看越喜欢。家里都是四妹和娘在操持挣钱,三百两给四妹买一把钱也不算什么。窦三郎看后就定下来,说是明日或者后日拿了钱再来拿琴。
    “公子只管现在拿走就是,若是这琴有任何毛病,都可以拿来,给小老儿修。”老板笑着慷慨道。
    窦三郎愣了下,他现在也可以直接拿了东西赊账了,因为她们家就在那,跑不了。心里立马警惕,这种习惯决不能养成!摇摇头,“多谢老板好意,我还是等拿了钱,再取琴!”
    看他坚持,老板笑着应声,说会给他留着。
    闵夫子一直没有回来,窦三郎就先和梁二郎回了镇上。
    梁氏听那琴要三百两,也犹豫了下,想了想闺女一个玉花花钗都好几十两银子,那琴肯定要用好几年的,“买!”只要能把闺女教好!
    窦清幽看她拿了银票给窦三郎,微微叹口气,“以后我天天在家弹琴,也吵人呢!”
    “弹琴有啥好吵的!还好听呢!”梁氏不以为意。
    窦三郎眼神闪了下,倒是可以用这个理由,把梁五郎和梁六郎都送走,不再在她们家住了。想到这个,窦三郎说是还要忙传授酿酒,打发了梁二郎,跟梁氏商量了这事儿。
    梁氏眼神一亮,很是赞同,“咱们这边划分的也没多少村人再来学酿酒,这几天就能忙完了!等忙完,就让妹妹学起来!”
    “嗯!”窦三郎点头,在家里帮着忙了几天。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