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田园小酒师 > 第233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33节

    跟来的衙差也都笑着道贺,报喜,把文函证书递上来。
    这下有了确凿证据,可以相信是真的了!
    村人也都纷纷道喜,夸赞窦三郎少年英才!小小年纪考中秀才,还是廪生,难得可贵!以后前途无量!
    窦三郎心里暗暗松了口气,严夫子给他指点策论时,他就已经预料到,他不会落榜,没想到还评上了廪生。扭头看窦清幽,他没有辜负四妹小小一点就挣钱供他念书的期望!
    窦清幽看着他笑,“三哥,真厉害!”
    窦三郎也看着她笑。
    梁氏激动的眼眶都红了,无措了会,也不忘赶紧请报喜的衙差到家里喝茶,请秦寒远也进屋坐,吩咐泡茶拿点心。又让人把酒庄这边看好了。
    窦清幽看她虽然激动的忙乱,但考虑安排的也很全面了,笑着跟出去,回家。
    家里准备了茶水点心,还有果酒,又给报喜的衙差一人封了二两银子的赏钱,留他们吃饭。
    衙差们倒是留下了,其他的有其他人去报,他们领完了赏钱,正好再看看教酿果酒的教的咋样了!
    窦清幽忙让人去准备饭菜。
    来学酿酒的众人一看恭贺完,也就都先回去,等明儿个再过来,她们家这么大喜事,肯定好好庆贺庆贺的。
    梁氏倒是想大肆庆贺一番。
    窦三郎没同意,他还要往上考,才刚刚迈进科考大门第一步呢!
    饭做好,那边窦小郎和梁五郎,连同长生也都过来了。
    那些村人回家的时候,早就传播的消息到处都知道了。
    窦三郎和陈天宝,秦寒远,连同报喜的衙差一块坐了吃饭。
    梁氏和窦清幽,带着窦小郎,长生,和梁五郎在偏厅里吃了。
    梁五郎忍不住问,“二郎哥考中了吗?他们知不知道二郎考的名次?”三郎表哥都考中了第三名,还是廪生。那二郎哥肯定比他更厉害吧!可多念了好几年书呢!
    梁氏还真把这事儿给忘了。
    窦清幽眸光微闪了下,秦寒远亲自跑过来报信儿,只说窦三郎高中,提也没提梁二郎,那就是没中了!
    樱桃刚才就忍不住想要打听了,看梁氏把这事儿给忘了,“还有窦家的呢!奴婢去问问!”跑过去就叫了转运,让他到正厅去问问,“太太刚才忘了问了。”她过去问,好像小姐关心梁二郎考中考不中,让转运去问!就说太太问的。
    转运应声,跑过去,“太太让小的过来问问,梁二少爷有没有在榜上?还有窦孝直!”
    窦三郎看向秦寒远,又看看报喜的衙差。
    “没看到。”秦寒远只顾看他了,看到窦孝征三个字,还在名列第三,他就赶紧喊了衙差跟他一块来报喜了。
    两个衙差是被他拉过来的,来之前还领了赏钱,也就只看了窦三郎的。这会问他们梁二郎的名次,两人都有些茫然。窦大郎就更不清楚了。
    窦三郎轻咳一声,“回头让人去打听,若有消息也会传过来的。吃饭吧!”又招呼众人吃菜。
    几个人又说笑吃起来。
    转运回来一说不知道消息,梁氏几个也有点懵,“算了!等送消息的人吧!”
    送走了衙差,秦寒远还不走,“窦四!你哥说你要学琴,我给你介绍个女夫子吧!她学问很不错,棋下的好,琴抚的也很厉害!”
    梁氏一听,就说好,“我们四娘现在《四书五经》的都学了,就是一个人捉摸,三郎沐休才能教教她。这弹琴下棋的是个高雅的事儿,要是能有个人教,那就再好不过了!”
    秦寒远听了难得笑起来,“就是她的束脩贵一点,我回头就……就带窦孝征过去请她!”把他回去就安排,改成带窦三郎去请。
    梁氏连连应好。
    窦清幽深吸一口气吐出来,也不好反对,只能听安排。
    秦寒远又跟窦三郎约定了,明日去谢师,告诉他都准备哪些东西好,这才回去了。
    窦三郎高中的消息像大风一样刮像四面八方。
    首先最快知道消息的就是清水湾,村人都知道窦三郎先前没有念书,也是家里刚挣到钱进的学堂,满打满算才两年。就算他去了县城,跟秦家的少爷做陪读,也不可能这么厉害吧!?
    窦占奎都还在等窦大郎高中的消息,结果却听到窦三郎中了,忍不住就在村头大骂,“作弊了!肯定是看梁家成了皇商,就徇私舞弊,才考中功名的!就是作弊!念两年书就考中功名,所有念书的人都高中了!”
    众人也纷纷疑惑,这么容易就考中了功名,还是第三名的廪生,年年可以领廪银。难道真的是因为梁家成了皇商,所以窦三郎赶考也跟着沾光了!?要不然就凭借他念两年书,再厉害的夫子,两年也教不出个秀才来啊!
    杨柱子从县城带来了新的消息,“哪里是跟着梁家沾光了!梁家的二郎也赶考,可是又落榜了呢!三郎是凭真本事考中的!他没进学堂之前,就自己学会了《四书》了!你们不信的,去镇上学堂问问夫子去!”
    村人一听,纷纷打听消息。
    杨柱子带来确切消息,他说把榜单瞅了好几遍。不仅梁二郎又落榜,窦大郎也再次落榜!
    ------题外话------
    哦呵呵呵!让俺畅快的奸笑一声!
    第一百一十五章:学琴
    梁二郎落榜了。
    村人一听就说,梁家的子弟都落榜,窦三郎根本没有靠啥皇商的光,才考中秀才功名的。能考中全靠他自己天资聪颖,虽然念书时日短,但之前就学了《四书》。
    镇上学堂的夫子虽然也有些意外,但也觉得合情合理,“窦孝征入学堂时,我就考校过他的学问,《四书五经》都已有涉猎,尤其《四书》多数已经熟识。在学堂的表现也十分刻苦。”又讲了一遍伤仲永来说,说窦三郎就是天资聪明的人,因为后天得到很好的教授,所以才能小小年纪考中秀才功名。
    一时间,窦三郎名声大盛,不少人都喊着梁氏娘几个行善积德,传授酿果酒给村人,致力富庶一方百姓,窦三郎又天资聪明,所以才有此福报!
    而梁二郎的落榜,也仿佛在向人们说明,丝毫没有因为梁家是皇商就有所偏颇,否则高中的就是梁二郎,不是窦三郎了。毕竟梁家才是皇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