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玄幻魔法 > 仙朝帝师 > 第135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35节

    眼见长公主旁若无人般将如此机密道出,那名年迈的宫人一怔,目光落向侧座的少年将军,满脸古怪,却是知道长公主在说与他听。
    看来传言非虚,长公主殿下对安郎将着实不一般。
    “安将军,不知你如何看?”
    放下奏报,璃珠转向安伯尘,美目涟涟。
    又来试探?
    安伯尘苦思冥想,许久方才摇头道:“想来殿下定有主张,末将只管上阵杀敌。”
    一旁的宫人眼里闪过不屑,心中暗道,这安郎将果真像旁人说的那样,勇武有余,智谋不足,到顶了也只是一员猛将,难有再大的作为。
    便连璃珠公主也微显失望,也只有她怀中的女童依旧笑吟吟的看向安伯尘,脸上的亲近之意谁都看得出。
    “那支叛军对外宣称有十五万,即便是真的,可里面至少有超过十万是未经战阵的乱民。”
    看向安伯尘,璃珠好似提点般道:“裹挟十来万乱民看起来可以壮大声势,实际上却是利弊参半。若得一员猛将领万人军,先破乱民,乱民四散奔逃,借势杀向中军,占据天时地利,若无大变,击败叛军当轻而易举。”
    安伯尘一副虚心恭听之状,心中暗暗点头。
    璃珠此番话和他的想法不谋而合,纵有十五万大军,可说到底仍是一帮乌合之众。既然是被岭南都督逼往至此,想来没打过几场真正的战仗,大多数乱民第一次碰兵器,尚无法熟练使用,更别提打仗杀敌。只需一将一军携雷霆之势杀去,乱民溃不成军,而那支叛军也会兵败如山倒。
    “安将军,你可想领兵出征?”
    就在这时,耳边传来璃珠冷漠中含着一丝玩味的话音。
    安伯尘一怔,难免有些心动,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他虽一心修炼,可练了三年兵,整日刀来枪往,纵然是木头人也会有免不了有些期盼真正的厮杀疆场。
    “本宫随口一说,安将军勿要当真。你为羽林中郎将,守护京城方才是你首要之任。”
    在宫中这么多年,曾几何时见过璃珠公主开玩笑,一旁的宫人不由愣了愣,再看向安伯尘双目奇光连连,心中暗叹这安郎将还真是好命,得璃珠长公主青眼,纵然做不得一方统帅,日后封侯封伯也是板上钉钉之事。
    “殿下教诲末将铭记于心。”
    安伯尘抱拳道,脸上无喜无恼,看得璃珠只觉一拳打在空气上,好生难受。
    “如此,你且退下吧。”
    “是。”
    安伯尘起身行礼,又看了眼面露不舍的忆龙公主,告退而出。
    打着油纸伞,从王宫深苑走出,安伯尘行于望君湖旁,看向湖中圈圈涟漪,如注的雨点,烟波浩淼间好似起了雾般,如梦如幻,看得人心情惬意。
    安伯尘长舒口气,这雨从昨夜直下到现在,久旱逢甘霖,琉京上下都透着湿润的气息,人也精神了许多。
    “敢问小哥,如何才能见着无邪居士?”
    含着笑意的声音从身后响起,安伯尘心头一紧,缓缓转过身。
    来人穿着一身麻布衣,不高不矮,不胖不瘦,老实人的面容,却又有一丝闯南走北讨生活之人精明狡黠,正是昨晚那个变戏法的。
    雨似乎又大了几分,望君湖边,安伯尘平静的看向憨笑着的中年人,心中浮起浓浓的戒备。
    突破地品,魂体生变后,安伯尘无论眼力、耳力还是洞察力又强了几分,眼前的男子看似平平无奇,可安伯尘却隐隐嗅到一丝危险的气息。
    就仿佛藏于深山老林中的猛虎,只当风卷林叶时,才会发现在树下石后早已匍匐着一头张牙舞爪的大虫。
    第178章 易先生(下)
    “你是谁?”
    安伯尘问道。
    大雨如雾环绕在望君湖周遭,亦顺着油纸伞沿流淌下来,仿佛缕缕清泉将两人隔开。
    “鄙人姓易。”
    中年人淡淡一笑,看向不动声色的安伯尘,嘴角微翘:“我见过你那柄枪,枪里有一羽风雷。”
    闻言,安伯尘心头一动,再看向和昨夜气质迥异的中年人,脑中不由浮出一个模糊的人影。吃最上好的酒菜,偏偏讨厌金器玉皿,喜欢美女,却又讨厌浓妆艳抹,昔日带着司马槿远游东海捕捉风雷鸟的司马家门客易先生,也只有他才会知道风雷羽之事。
    面前这人也姓易……
    转眼间安伯尘已知道了这人是谁,可早在那年的东海他便已插上风雷翅远走高飞,眼下又为何出现在琉京,扮作一变戏法的?难不成他耍出那些神乎其神的戏法就是为了引“无邪居士”现身,如此看来,他并不知道我便是无邪。
    笑了笑,安伯尘颔首道:“早先听闻易先生大名,今日一见果真名不虚传。”
    “名不虚传?”
    中年人搓了搓手,淡淡一笑:“这世上恐怕没几人知道我,何来名不虚传?安将军好会客套。”
    安伯尘语塞,一脸窘迫,就听那人又笑道:“看来你和司马槿交情不错,如此甚好……敢问安将军,无邪居士何在?”
    寥寥数言安伯尘便已看出,这位易先生并非毫无准备,已将自己的身份打探清楚,不过他来琉京司马槿应当不知情,否则又怎会不知会自己。
    “易先生说笑了,安某又岂会知道无邪居士的所在。”
    安伯尘虚晃一招,暗暗提防。
    轻叹口气,易先生转眼看向望君湖,似笑非笑道:“我之前听说过许多事,都是关于安将军。那位神出鬼没的无邪居士看似是一爱管闲事之人,可细细推敲,他每一次出现都和安将军不无关系。而安将军三年前起于草莽,成名之快放眼天下也是屈指可数,想来和那位无邪居士脱不了关系。”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琉京中人鲜有察觉,可有心人如易先生却看得清楚。
    安伯尘知道事已至此他再难脱开关系,倘若自己矢口否认,这位易先生定会探查到底,若让他发现自己便是无邪居士可就不妙了。
    脸上浮起为难之色,好半晌安伯尘苦笑道:“不知易先生找无邪前辈有何要事?”
    前辈一词自有玄妙,相熟的长辈可行,不熟的长辈亦可称呼,安伯尘称无邪居士为前辈,落在易先生耳中更觉安伯尘和无邪居士的关系扑朔迷离。
    打量着安伯尘,易先生忽而一笑道:“既然你是司马槿的好友,那易某称你一声小友也不为过。易某向来不喜欢打马虎眼,这便实话实说了,易某欲得蛟龙内丹一枚,放眼大匡也只有无邪居士杀过二蛟。可惜藏于琉宫宝库中的那条龙珠已被取走,想来是在无邪居士手中。昨夜易某偶遇居士,本想拿一降雨珠相换,奈何无邪居士昨夜似乎心情不太好,易某便拱手相送,到头来却又跟丢了无邪居士,于是乎只得找上安小友。”
    听完安伯尘已信了大半,他对易先生虽不了解,却知易先生是一奇人,似乎有收集异宝的癖好,那年借助司马家的海船斩获风雷翅,今日欲得龙珠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想了想,安伯尘开口问道:“不知易先生要龙珠作何?”
    安伯尘可不想从此被人缠上,还是眼前这个神秘莫测的易先生,二蛟的内丹虽是稀罕物,可落在安伯尘手中却无大用,既不能吃又不能当兵器,送给易先生倒也无妨,只不过凡事都需有个理由。
    就听易先生笑着道:“实不相瞒,在下得一古书,其上记载一物名曰飞龙驾,也就是上古传说中的蛟龙战车,能上天入地,水火不侵。这些年易某奔波四方搜罗制材,十八样珍稀材料几乎凑齐,只差蛟丹。本以为这辈子都无法见着真龙,无法制成飞龙驾,却听闻无邪居士在琉国斩龙。本该早早过来,却因琐事缠身,到今日方才抽出空闲。”
    话音落下,安伯尘不经咋舌。
    一来讶于易先生毫不避讳开诚布公,二来则是惊叹易先生口中的飞龙驾,在传说中确曾有过仙神战车之物,可那毕竟是神话传说,这位易先生竟想亲手打造一辆飞龙架,当真是天方夜谭。不过他也是有大本事之人,或许真能成功也说不定。
    可就这样把蛟珠给他,未免太大方了……
    安伯尘对身边人大方,却也不见得对谁都一样,破铜烂铁都是宝,何况是传说中的蛟龙珠。
    “无邪居士杀二蛟,得蛟珠两枚,卖给易某一颗应当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眼见安伯尘默不出声,易先生笑着道:“若无邪居士肯将两颗蛟珠都送于易某,易某三件事物交换。”
    安伯尘皱了皱眉,奇声道:“易先生且说来,是否交换还得看无邪居士的意思。”
    点了点头,易先生道:“其一,千两黄金。”
    安伯尘不动声色。
    “其二,飞龙驾副车一辆。虽没主车那般大,可也能载六七人,无邪居士虽有飞天遁地之能,可若得飞龙驾当能省去不少脚力。”
    安伯尘微微动容,就听易先生接着道:“第三样是一个消息,关于安小友的。”
    “关于我的?”
    易先生神秘的一笑,端详着安伯尘,半晌道:“安小友即将大祸临头,需得早做准备。”
    安伯尘一愣,思索着道:“此言怎讲?”
    易先生笑着摊了摊手,并没说下去的意思,只道:“等你从无邪居士手中讨来龙珠,易某再将详情告知。”
    安伯尘心中生出一丝不快,易先生这番话可谓软硬兼施,先以千两黄巾和飞龙驾副车为甜头,再用性命相要挟,好生狡黠。幸好安伯尘也不缺那双蛟珠,倘若易先生真用传说中的飞龙驾来换取对安伯尘而言可有可无蛟珠,说到底还是安伯尘赚了。
    至于易先生口中的“大祸临头”,安伯尘顶多一笑了之。
    他在琉京一不结党,二不和人结仇,哪来的大祸,为人处事又极其低调,上有璃珠公主明里暗里护着,十有八九是这位易先生为了得到蛟珠在这虚张声势。
    笑了笑,安伯尘抬头道:“如此,等我回去告知无邪前辈,若前辈同意,明早便能将蛟珠送到先生住所,若不能……”
    “无邪居士对安小友爱护有加,定会同意。”
    易先生不假思索道,朝向安伯尘拱了拱手,笑着转身离去。
    看向中年人远去的背影,安伯尘眉头舒展开,两人这一席谈话也算和睦融洽,或许因为司马槿的缘故,司马槿相识的人中只有提到这位易先生时才会露出笑容,想必两人之间的感情极好,只可惜这位易先生喜欢吓唬人,否则或许还能深交几分。
    摇了摇头,安伯尘暗叹口气,负手向龙泉坊走去。
    这场春雨除了稍解旱情外,还有一个好处,那便是不用再带兵操练。
    昨夜突破地品,悬在安伯尘头顶的利剑终于移开,他的经络比寻常人粗壮四倍之多,又是同修三势,所要花费的修炼时间自然远超寻常修士,幸好有一神仙府供他偷天换日。修炼岁月漫漫无渡,两年时间却不知在神仙府中打坐修炼了多少年,此中的艰辛疲惫只有安伯尘自己知道。
    今日既不用带兵操练,也不用拼死拼活的修炼,安伯尘只想取出龙珠,回转墨云楼喝一壶好差看几篇《大匡神鬼谈》,然后好好睡上一觉。
    打着油纸伞,行于人头攒动的旧唐古道,安伯尘并没察觉在身后始终有一双淡眸在盯着他。
    穿梭于人群中,大雨如雾,不多时安伯尘便不见了踪影,少女黛眉微蹙,一身出尘的气息在琉京市井中犹显孑孓。
    第179章 长门万法 一朝两分
    群山之麓,大峡深处,白鹅齐飞,高塔矗立。
    这座塔壁转古旧,色泽斑驳,偶有残缺,却更显古老庄重。塔沿上矗立着一只琉璃做的白鹅,琉璃往往色彩缤纷,可当夕阳扫落鹅雕,那只仰颈拨掌的鹅出奇的白,好似一抹晶莹剔透的雪花。
    夕阳下,塔外的庭院人来人往,有锦衣玉袍,穿着华丽者,也有身着褴褛,朴素无华者,脸上却挂着庄严肃穆之色,不苟言笑。路过高塔时,都会站直身,朝向那块不知有多少年历史的牌匾躬身作拜。
    牌匾上刻着两字,万法。
    世上知道长门法会者万中无一,就在那为数不多知道长门的上位者中,也没几人知道万法宗的存在。
    长门法会秉持有容乃大的宗旨,有心斩妖者只要有本事,肯遵令行事,皆可入长门。表面看来长门是一个极为松散的组织,或许连宗门也称不上,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可多了一个万法宗则大有不同。万法宗是长门中唯一的宗门,长老护法执事皆出其中,而宗门领袖则是三年一次推举而出,在任时间也只有三年,上到长老,下到寻常会众只要够资辈都能竞争宗主之位。
    说到底,长门中没有太多的等级差别,富贵贫贱一视同仁,却是一游离于大匡外的存在。
    此时在高塔七层,长老、护法、执事悉数落座,齐齐围拱在一名穿着官袍的老者身前。
    “那无邪居士可是神师?”
    过了许久,一名白眉长垂的老者忍不住问道。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