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汴京珍馐娘子(美食) > 第12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2节

    难得李维心情还不错,薛盈抓住这个机会道:“阿郎,婢子有个不情之请。”
    “哦,何事?”李维随口问。
    薛盈看着李维的脸色道:“婢子经营的瓠羹店如今生意不大好,钱财有些周转不开,婢子可否预支二个月的薪水?”
    李维淡淡道:“不过是二个月的薪水,薛娘子真的这么缺钱?”
    薛盈很大方地承认:“眼下的确如此。这些钱对阿郎来说可能不算什么,但对婢子来说,却是经营瓠羹店的本钱。婢子自小穷日子过惯了,所以养成了锱铢必较的习惯。”
    李维沉默片刻问:“这么说,薛娘子是还打算回州桥开瓠羹店了?”
    “正是。婢子不敢忘掉爹爹的嘱托。”
    “那好吧,我让郑良和账房说一声。”
    薛盈喜出望外,忙道:“多谢阿郎,阿郎如此体谅下情,婢子不胜感念。”
    薛盈准备了一车奉承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李维打断道:“薪水可以给你,不过,我也有一个要求。”
    “阿郎请讲。”
    李维淡淡道:“中午那条鲜鱼砟我几乎没动,就赐给薛娘子吧。你可得全部吃完,千万别浪费了。”
    薛盈顿感头大,这才叫自作自受、请君入瓮,只得硬着头皮答应下来,偷眼看向李维,他的嘴角又向上翘起了。
    作者有话要说:  螃蟹螃蟹我爱螃蟹
    第20章
    九月九日是重阳节,都人皆外出登高赏菊。薛盈和李嘉相约去毛驼冈登高,观赏了知名的万龄菊、桃花菊、木香菊,又去开宝寺看了狮子会,大饱了眼福。
    回到李府天色已晚,二人都有些饥肠辘辘,太夫人的婢女秋实迎上来笑道:“小娘子可算回来了,太夫人已经用过晚饭歇下了。今日大厨房刚买了半片新鲜羊肉,太夫人特地吩咐留一些给您呢。”
    李嘉眼睛一亮道:“有新鲜羊肉,我们不如弄一块来烤了吃,毕竟重阳节吃烤肉最应景了。”
    薛盈表示赞成,不一会儿,大厨房的娘子就拿了铁炉、铁签子、铁丝蒙来,又备齐了调料。
    薛盈笑道:“光吃羊肉未免单调了些,我们再取些猪五花肉吧。”她亲自去大厨房取了新鲜的羊腿肉、猪五花肉、还拿了一张羊网油和几幅羊腰子、羊肝。
    羊腿肉切成小块串在铁签子上,每一串都带着一块洁白的羊油。猪五花肉切成薄厚适中的片也串在铁签子上,肥肉相间,看上去十分诱人。
    薛盈将松木炭点燃,待充分燃烧后,便将羊肉和猪肉签放上去烧烤。
    很快的,羊肉和猪肉的表皮变了颜色,动物油脂缓慢渗出,阵阵肉香钻入人的鼻孔,李嘉深深吸了口气,这就是她难忘的烧烤味道。
    火很旺,薛盈一面快速转动铁签,让肉的都每一部位均匀受热,一面往上面洒调料,李嘉好奇问道:“薛娘子,我看你烤羊肉和烤猪肉用的香料不同,有什么讲究吗?”
    薛盈笑着解释:“烤羊肉配小茴香,能够去膻提鲜,烤猪肉配蒜泥,更能解腻。”
    等到羊肉和猪肉串变成金黄的颜色,便可以吃了。李嘉顾不上烫,拿起一串羊肉咬了一口,表皮酥脆、内里软嫩多汁,还带着隐隐的松木香,是羊肉独有的丰腴肥美的味道。而小茴香的加入,更为羊肉增添了几分异域风味,很快的,那一串羊肉便下了肚。
    李嘉想要再取一串羊肉,发现月华婢女正眼巴巴地看着自己,不由失笑道:“横竖没外人,你们也来陪我一起吃吧,等明天再讲主仆的规矩。”
    月华巴不得这一声,便招呼众人一起围坐在炉前享用烤肉。羊肉串很快便被抢完了,月华退而求其次,拿了一串猪肉品尝。谁知一入口便惊为天人。
    因猪五花肉的脂肪多,外皮烤得极酥脆,色如琥珀一般,一口咬下去外焦里嫩,满满的肉香在口腔中溢开,因为加入了蒜泥,怎么吃都不会腻。
    薛盈笑着提醒月华:“烤猪肉配水豆豉也别有风味,娘子试试看?”说着把料碟推给她。
    月华在猪肉上蘸了少许水豆豉,原本肥腴的猪肉染上了浓浓的豆酱香,二者搭配在一起异常和谐,她忍不住又吃了一串。
    李嘉好奇的注意到薛盈面前的料碟与众人不同,好奇问道:“薛娘子这碟子里是什么调料?”
    薛盈笑道:“我喜欢吃香辣,里面搁了川椒末和芝麻粉。”
    薛盈的选择一定没错,李嘉不犹豫道:“我也要这种调料。”
    薛盈给李嘉也照样调制了一碟,李嘉将烤五花肉蘸足调料放入口中,一股麻香当即袭来,她忍不住张嘴哈气,月华见状忙递上葡萄渴水,她猛喝了几口,舌尖的麻劲儿才渐渐散去。
    李嘉又犹豫着吃了一口剩下的五花肉,这一回舌头已经适应了麻,反而觉得这又香又辣的滋味十分过瘾,忍不住想再吃,很快地,她的额头冒出了细汗。
    烤炉上的猪肉很快也被吃完了,薛盈只好起身再烤一轮。李嘉低声对薛盈道:“告诉你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林氏的兄长林峰,因强抢民田,被人一纸诉状递到府衙,大哥已经派人详查了。”
    薛盈低声问:“难道是阿郎?”
    李嘉做出噤声的手势,冷笑道:“林峰向来依仗林氏为非作歹、鱼肉乡里,如此也算是他自作自受。这样看来,林氏总该老实一阵了。”
    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李维竟然无声无息进来了。
    因大家都忙着吃烤肉,竟没人注意到他,李维见房内主仆围坐在烤炉旁不拘小节的样子,不由微微皱眉道:“三娘,你这是在做什么?”
    众人吓了一跳,月华等人忙起身在一旁侍立,李嘉也规规矩矩站起来回道:“今日与薛娘子去毛驼冈登高赏菊,回来晚了没来得及吃饭,便和大家一起烤肉吃。”
    李维看了一眼薛盈,淡淡道:“你也别总顾着吃,我让你摹写张猛龙碑,你写完了吗?”
    “写完了。”李嘉忙笑道:“正要请大哥指教呢。”
    李维走到书案前细看妹妹写的碑帖,虽然笔法稚嫩了些,但大体还看得过去,略点头道:“你原先练卫夫人簪花小楷固然是好,但终究秀媚有余,笔力不足,我让你摹写张猛龙碑,也是为了让你的字添些风骨。”
    李嘉唯唯称是,又笑问:“大哥用过晚餐了没,要不要也一起吃些烤肉?”
    李维扫了烤炉一眼:“我早就吃过了,先走了。你也早些休息,别闹得太晚了。”
    薛盈忽然出声道:“香气这里都闻到了,阿郎真的不要尝一尝吗?我还特地酿了琼液酒,配烤肉吃正好。”
    琼液酒是用黍子酿的,度数不高,但气味醇香、口感轻柔,亦是难得的佳酿。李维别的方面都能克制,唯独不能戒酒,闻言便停下了脚步。
    李嘉佩服地看了薛盈一眼,她果然能一语说中兄长的死穴。
    李嘉笑着招呼众人道:“烤肉要人多才好吃,今日不讲究主仆之礼,你们像刚才那样坐下来一起吃。”
    面对李维,月华等人远没有面对李嘉那么放松随意,等了片刻见李维并无异议,才战战兢兢地坐下来。
    李维却不管那么多,随手取了一串羊肉咬了一口,肥肉入口即化。瘦肉外焦里嫩,配上表面的小茴香,味道真是鲜美。他又取了一串猪肉蘸上调料,芝麻粉的浓香和水豆豉的酱香融合在一起,使猪肉更加鲜腴。他不得不承认,薛盈很懂得用调料,而烤制的火候很得当。
    这时薛盈已经将琼液酒盛到劝杯中递给他,不用于一般酒水的浑浊,这琼液酒色泽清亮无比,入口醇美顺滑,却不怎么上头。李维吃几口烤肉喝一口酒,感到难得的惬意,也不像刚进来的时候那么面瘫了,偶尔还跟李嘉说笑几句。
    众人也都放松下来,很快,新烤好的肉又快吃完了。
    薛盈笑问:“你们能不能吃羊杂碎?”
    羊杂碎,喜欢的人爱它独特的口感和香味,不喜欢的人避之唯恐不及。李嘉明显是前者,忙道:“我最喜欢吃羊肝和羊腰了。”
    薛盈把羊腰和羊肝切成稍厚一点的片,撒上盐和小茴香,裹上羊网油放在烤炉上烘烤,油脂遇热很快融化,一滴滴流入松木炭中,让炭火烧得更热烈。不出半炷香的功夫,羊腰与羊肝便烤好了。
    李嘉忙取了串羊肝,羊内脏特有的焦香扑鼻而来,一口咬下去,滋味鲜甜肥腴,还有丰富的汁水溢出。月华更中意羊腰子,烤制好的羊腰表皮焦脆,内里软嫩,与羊肝相比多了几分柔韧的口感,倒也别有风味。
    李嘉笑着招呼李维:“大哥怎么不尝尝,很好吃的。”
    李维却不大喜欢羊杂碎的味道,皱眉道:“我喝酒就好。”
    薛盈内心一动问李维:“阿郎自幼熟读诗书,应该知道《周礼》中提到的八珍吧?”
    “那是自然。”李维随口道:“淳熬、淳母、炮豚、炮牂、捣珍、渍珍、熬珍、肝膋,是谓八珍。”
    薛盈笑了:“如此,阿郎真的不想尝尝肝膋的味道?羊肝可是比狗肝更鲜美呢。”
    原来她在这里等着自己呢,李维愣了愣,终是拿起一串羊肝略尝了尝,他以前吃过羊杂汤,许是调味不当,里面的羊肝又粗又硬,实在没有好感。谁知裹了网油烤好的羊肝风味完全不同,有羊内脏的异香,却一点也不腥臊,外皮有丰富的油脂,内里却十分软嫩,不知不觉间,他就将这串羊肝吃完了。
    正在这时,王娘子怕李嘉等人吃不饱,又在大厨房烤了芝麻薄饼送过来。
    李嘉不由笑道:“这可真是巧了,我们正要吃点主食呢。”
    这次的芝麻饼烤得很薄,中间没有芯子,正好用来夹烤肉,酥脆的饼皮配上焦香鲜美的烤肉,大家的肚子终于被填饱了。
    李嘉喝了一口冰凉的葡萄渴水,满足地叹了口气,秋天果然是适合吃烧烤的季节呀。
    李维忽然道:“这几日朝会散后便去府衙办公,府衙里公厨做的饭,也实在太敷衍了些。”
    开封府衙的公厨每日按例用羊一只,原料是很新鲜,可是做法极单调,就是加些盐豉烂炖,这日复一日吃下来,再好吃的东西也没了胃口。
    薛盈暗自撇撇嘴:李维可真有意思,这算什么?若想要自己给他做工作餐就明说嘛。不过转念一想,他答应提前付给自己薪水,说来也算厚道,便装作一副善解人意的样子道:“阿郎若吃不惯公厨做的饭,我可以做些小菜让人给阿郎送去。”
    李维就等着她这话,就坡下驴道:“那就有劳薛娘子了。”
    吃完晚饭,又收拾了烤具,薛盈回到居所已经很晚了,正打算洗漱休息,忽然传话的婢女敲门找她:“薛娘子,有一位自称是玉溪居士的长者找你,让你明日一早回瓠羹店相见。”
    薛盈顿时兴奋得睡意全无,是叔祖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小茴香就是孜然。今天我也去吃烤肉了,大家周末快乐:)
    第21章
    说起薛盈的叔祖薛纬,那也是个传奇人物。儿时不好好读书,逃学捣蛋样样没落下,父亲训也训过,打也打过,过后还是照旧,无奈之下只得任由他去经商。因薛纬头脑灵活、人情练达,倒也赚了不少钱。只可惜他天性疏懒,赚够一年的花销后,便四处游山玩水,把正业抛在一旁。用薛盈父亲的话来说,薛纬是典型的小富即安,否则凭他的天分,早就富甲一方了。
    薛纬早年娶妻汪氏,可惜中途亡故,并没给他留下一男半女。薛纬竟也没有再娶,这么多年一个人四处游历,倒也潇洒快活。
    薛盈十分喜欢叔祖,觉得他为人洒脱,是闲云野鹤一般的人物,且总有讲不完的奇闻异事。听到叔祖找她,忙请了假早早回到瓠羹店。
    “叔祖,是什么风把您刮来了?”薛盈笑问。
    “什么风,西北风。做叔祖的想来看看侄孙女,还需要理由吗?几年没见,你越发出落成大姑娘了。”薛纬记得上次见到她时,还是一个瘦瘦小小的丫头,现在模样已经长开,倒是变得伶俐又水灵了。
    “那里那里,求着叔祖来看我且求不来呢。”薛盈忙张罗着给薛纬冲了一杯杨梅膏水。
    薛纬尝了一口笑道:“有点淡,再浓一些就好了。其实还是新鲜杨梅最好,放一点碎冰,加一点糖霜,酸甜冰爽别提多好吃了。”
    薛盈撇撇嘴,叔祖果然还是老样子,嘴头异常挑剔,这么多年一直对自己做的饮食果子挑三拣四。
    薛纬言归正传:“我去洛阳游历,顺道路过这里。徐大郎去杭州贩丝已经回来了吧,你们打算怎么卖出去?”
    薛盈忙道:“正要为这事请教叔祖呢。果然不出所料,今年京城生丝价格大涨,丝商一百文一两卖出,居然也有人买。我正和徐大郎商量,贩来的这些生丝什么价格卖出合适呢。”
    薛纬随口问:“徐大郎是什么意思?”
    “照他的意思,也要一百文一两卖出,这样做我们能赚一倍多的钱,只是……似乎有点不厚道。”
    薛纬沉吟片刻道:“徐大郎我接触过几次,人品还算过得去,只是无甚主见。做生意最忌讳贪小利,否则会摔大跟头。官府对丝绸价格管控一向甚严,恐怕早就有对策打击丝商囤积居奇了。”
    薛盈点头道:“叔祖说的是,我也这么想,做人总不能太贪心。依叔祖之见,定个什么价格合适呢?”
    薛纬笑着拍拍薛盈的脑袋:“你还是年轻,性子太急。现在还不是出手的好时机,卖的价格高了固然不好,价格低了惹同行抱怨,也不合适。不如等这一阵风头过去,官府找个几个囤积居奇的丝商作筏子后,你再低价一点出手,横竖也是稳赚不赔的,只是少几分利罢了。”
    薛盈佩服的目光投向薛纬:“好,我听叔祖的。”
    谈完了正事,薛纬又开始关心薛盈的终身大事:“如今你已经二十岁了,早就过了议婚的年龄。若你爹爹在,自然轮不到我来操心,只是如今你无父无母无兄弟,少不得我替你留意一二,你现在有中意的人没有?”
    “没有。”薛盈坚决否认:“我一个人过也挺好的,不想成亲。”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