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玄幻魔法 > 晨昏 > 第三十三章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三十三章

    天渐渐暗下来, 窗外忽起风, 窗纸被吹得发出两声扑棱扑棱的微响。
    郑宓手中捧着一青瓷茶盅,恰到好处的温热透过青瓷传出, 将郑宓的手心也染得温热。她望着明苏,缓缓开口, 正欲回答,云桑在殿外,隔着门帘,道了声:“娘娘, 天暗了, 婢子来将灯点了吧。”
    对话被打断了, 明苏长睫一垂,隐隐不快。
    郑宓看了她一眼,道:“进来吧。”
    话音一落,帘子便被掀开了,云桑走了进来, 外头狂风呼呼,光是听着便知冷得很。
    云桑向二人行了一礼, 便取了火折子, 将殿中的灯都点燃了。与夜间全然的漆黑不同,外头仍有光亮,殿中晃动的昏黄烛影氤氲出一种别样的氛围。
    这氛围, 在郑宓这儿名作怀念, 而在明苏那儿, 则为烦扰。
    云桑一退下,明苏便耐着性子笑道:“方才说到哪儿了?”她装着回忆了一下,道,“说到娘娘技艺不凡,娘娘师从,必是赫赫有名吧?”
    郑宓也是笑意盈盈的,道:“幼时家母随意教导,称不上什么师承。”
    明苏将手中的茶盏放下了,望了眼窗外,方才还染着笑意的眉眼,骤然间寡淡下来,好似杳无趣味一般。
    可真是巧了,阿宓的茶道也是承自她的母亲。
    她茶盏中的茶只饮了一口,这会儿已有些凉了。茶汤一凉,滋味便走了。皇后留意着她的脸色,另斟了一盏,端到她的手边,道:“天凉,再饮一杯,当是暖暖身子也好。”
    “不必。”明苏兴致寥寥,看都没看那新斟的茶一眼,自顾自地站起了身,“儿臣还有事,便先告退了。”
    她说罢,瞥了皇后一眼,皇后眼中分明是黯然。
    “我送送你。”她说道。
    明苏没出声,淡淡的脸色间毫无笑意,也不等皇后,抬脚便往外走。
    于是出殿时,郑宓便慢了她一步。
    外头不知何时已下起雪来了。这是今年的初雪,来得比往年早了许多。
    难怪方才狂风大作的。
    殿外站满了宫人,见她们二人出来,纷纷弯身行礼。
    明苏穿着薄薄的一件狐裘,若要御寒,稍显勉强了些。玄过上前道:“外头冷,殿下稍等一等罢,小的已命人往贞观殿取衣了。”
    明苏不想留在这儿,道:“不必。”说罢,便要走入雪中,衣袖却被拉住了。
    她回过头,皇后松了手,道:“天冷,这样出去可不成。”
    她话音刚落,云桑已捧了氅衣出来了。
    玄色的底子,金丝刺绣,纹样是两只交缠腾飞的凤凰,确实是皇后所用的样式。
    明苏忽然想起,此前皇后还送过她一身斗篷,只是斗篷已叫她命人烧了。
    “这氅衣本宫还未穿过。”皇后说道,自云桑手中将氅衣接了过来。
    明苏以为她又要如上回那般,替她披上,就要拒绝,便见皇后将氅衣递给了玄过,目光则望着明苏,笑道:“公主且应付着穿一路御御寒。”
    皇后赐衣,且是当着众人的面,明苏自然不能辞,她行礼道:“多谢娘娘。”
    待玄过伺候公主穿好了氅衣,郑宓方道:“不必多礼,再过会儿,宫道便不好行了,公主快去吧。”
    明苏应了一声,走出两步,又回头看了一眼,皇后已转过身去了,她贴身的女官替她掀开了门帘。
    明苏发现了,皇后方才待她虽也亲近,却是一派雍容凤仪,中宫之气,与殿中她们二人独处之时的孟浪截然不同。可见她还是知晓收敛的。
    明苏暗自嘲讽了一句,唇角都要翘起来了,想到皇后与郑宓的相似,唇角便又抿成了一条直线。
    仁明殿中,云桑侍奉皇后入殿。
    才出去这一会儿,几上的茶便都凉了,饮不得了,云桑正要问,怎么殿下离去时不大高兴,便见皇后冲她摆了摆手,示意她退下。
    云桑不敢多话,行了一礼,无声地退了出去。
    郑宓走到窗下,坐到了明苏方才坐的位置。
    明苏撒娇时,抚摸她的脸庞,她不是有心的,而是想起了往事,身子好似便失了控制。但这回,与上回的茶,是她有意的。
    这世上,她没有亲人了,在意之人已只剩了明苏一个。因此,哪怕明知她恨她,她还是忍不住试探,倘若她死而复生回来了,明苏能否原谅她。
    几上两盏茶,一盏饮过一口,另一盏是那人看都没看一眼的。郑宓端起那盏饮过一口的,看着里头已微微泛黄的茶汤。
    光是听到她与郑宓一般,技艺承自母亲,她便懒得多尝一口。她得有多恨她,恨到连她死了,都不愿原谅,恨到与她相似之人相似之事都懒得多瞧一眼,多费一分神。
    郑宓捏紧了手中的杯盏,抬手捏了捏眉心。
    初雪,宫中有些年久的殿宇得瞧一眼,免得夜间雪积厚了,压塌了顶,还有各处灯烛、炭火也得依例增加,诸如此类宫务,所有各司安排,但她得去揽个总,过问一句。
    且郑宓还记挂着那些灾民,粮款筹措不久,想来还未抵达贺州,天这般寒,只怕罹难的百姓会更多。
    她站起身,竭力将明苏自心中按下去,好专注到正事上。可被强行压下的明苏却是一点都不乖,依旧在她脑海中扰乱她的思绪,且还像在她心上咬了一口,让她的心生疼。
    郑宓无奈地笑了一下,眼底却是苦涩。她搁下茶盏,站起身,走去门外。
    雪越下越大了。
    郑宓问道:“内给事到了不曾?”
    云桑答道:“还未到,想来几位内给事已在路上了。”
    郑宓点了下,欲往偏殿等着,云桑迟疑着禀道:“方才底下来禀,陛下携乔婕妤往梅林赏初雪去了。”
    郑宓足下一顿,淡淡道:“知道了。”她朝前走去,行出几步,又问,“陛下宠幸乔婕妤有几日了?”
    云桑心下一算:“快半月了。”
    郑宓点了下头:“本宫记得行宫有一位沧州献上的美人生得仿若天仙下凡。”
    “是。婢子也有所耳闻。”
    各地向京中敬献的美人极多,连外邦都有敬献,宫中装不下了,便有一些出身略差些的或是得罪了宫中高位妃嫔的,被送去了行宫安置。
    “待雪停之后,你亲去行宫瞧瞧,她是否如传言那般貌美,若是便将她接入宫来。”郑宓吩咐道。
    云桑不知她的用意,娘娘虽不断地在往后宫安插耳目,收拢人心,但甚少过问六宫争宠之事。她恭敬应下了。
    她们说话之时,明苏也出宫了,她也在忧心这场雪。
    贺州她五年前与郑宓一同逃亡时,经过过的,那里并不比京师暖和。这场雪来得委实不是时候。她原本想陛下因民乱而盛怒,安抚灾民的大臣,总有些什么心思,也不敢做得太过,可有了这场雪便不同了。
    他们兴许会延误救灾,侵吞粮款,而后将灾民的惨死,推到这场雪上。
    明苏一面往宫外走,一面思索,她不能插手得太过明显,会引来陛下忌惮。
    她想到入川将军,倘若他依然是从前那般耿直为民的秉性,官员行贪赃之事,他便不会不管。但那么多条性命,明苏也不敢将希望寄在他一人身上。
    三舅在闵州为官,闵州与贺州相邻,且并未遭灾。
    各州主官无诏不得擅离辖区,但因救灾,前两日陛下下了一道诏书,令临近州郡协助安抚使抚民,诸事以救灾为上,官员可便宜行事。
    明苏打算往闵州去一封信。只是此事还得与外祖父商议。
    明苏出了宫便登上马车,往外祖父府上去。
    她路上便走便想,一上了马车,车中安静,她靠着迎枕,身子也放松下来,便微微分了神,想到皇后身上去了。
    怎会有如此巧合?
    明苏一心一意等着郑宓回来,哪里想得到借尸还魂这般离奇之事。
    她暗自叹了口气,若不是年初立后诏书颁布之后,各方势力都将皇后的家世背景都好好查了一番,知她只是一名出身书香之门,家中无权无势,甚至还有些清贫的女子。她几要怀疑郑宓久久不回京,是被皇后抓了去。
    明苏微微地烦躁起来,像谁不好,偏偏要像阿宓。
    她想到什么,自袖中取出那盒子,打开来,对着里头的金簪说道:“你看,她与你有些像,你再不回来,我就……”
    就如何?
    明苏有些词穷,但这并不妨碍她放狠话:“只要你回来,五年、十年我都等你,一辈子我也等你,我一定要等到你当着我的面求我原谅。”
    金簪一动不动的,簪身上那行“贺阿宓十七芳诞”的字隐隐可见。
    她放完了狠话,像是找到了点寄托,将盒子塞回了衣袖里。
    兴许是骤雪忽来,又许是时候不早,天已快黑了,街上没什么行人。
    明苏到了外祖父府外,下了马车,抬头看了眼府门上方的匾额,匾额上写着楚府。
    楚家在京中有些特殊,特殊在,他家原本走的是武路,但到了这一代,却弃武从文,成了文官。明苏与外祖父府上很少往来,她声名不好,不好连累历经三代,好不容易才在文官之中立稳了脚步的外祖父。
    另一方面,外祖父虽在两年前致仕,却在朝中留下不少影响,她若与外祖父往来密切,少不得受陛下猜疑。
    明苏在门外站了一会儿,上一回登门,还是年初,外祖母重病,她代替母妃前来探病。玄过站在她身后,见殿下抬了下手,方上前去敲门。
    门很快便开了,两位舅父亲自出迎,将她领去了正堂,堂上一位白须白发的老人家站在阶前等着她。
    楚恩也许久不曾见明苏了,两边行过礼,楚恩问道:“淑妃娘娘可好。”
    “外祖父放心,母妃一切都好。”明苏笑道。
    楚恩点头:“那便好,老臣挂念得紧。”
    两位舅父知她是无事不登门的性子,已将家仆都遣得远远的,二舅退去了门外守着。
    明苏说明了来意。楚恩点头道:“殿下顾虑得有理。”他说完,叹了口气,“陛下真像是变了个人一般,朝廷也与当年郑太傅在时的朝廷全然不同了,若是当年……”
    他没说下去,但明苏听懂了,若是当年,何至于连赈灾这等关乎民生江山的大事,都怕有人敢不顾百姓生死,只知贪赃得利。
    但观如今朝中气象,他们确实做得出来。
    “也不知这境况何年何月才是头。”楚恩说了一句。
    舅父忙道:“父亲慎言。”
    楚恩看了他一眼,也知失言,他望向明苏,道:“殿下参政晚,不曾见过当年的气象。老臣这般与郑太傅共事了大半辈子的老人,是万万忘不了,也忍不住时常念叨的。”
    他停顿了片刻,好似意有所指:“人老了,难免怀旧,朝中如臣这般,私下里怀念的大臣,应当还有吧。”
    明苏眉心一跳,没接话,笑着道:“您答应了,那我便给三舅去信了。”
    楚恩道:“不必,臣来。”
    明苏一想,也好。
    事情说完了,明苏也不好久留,楚恩命人取了套白瓷茶具来,道:“殿下对外人,便道是来臣府上赏这套白瓷的吧。”
    明苏未推辞,收下了。
    办成了一件事,明苏心情舒畅多了,回到府中,她命人将白瓷茶具取出观赏。
    这是汝窑的白瓷,壶身莹润卵白,纹路柔媚婉顺,一看便是世间难得的珍品。她好饮茶,自然也好茶具。这般白如细雪的瓷器,便是生长于宫廷,见惯了珍宝的她,也甚少见到。
    明苏将壶、盏一一拿在手中把玩。
    只是她赏着赏着,不知怎么,就自语了一句:“皇后今日用的,仿佛是青瓷。”
    说罢,她便生不解,她怎会想起皇后用的是什么。手碰到身上,丝滑柔软的触感,使得明苏发觉她还穿着皇后赠与她的氅衣。
    她有些慌,又有些不悦,将氅衣脱下,丢到了一边。
    玄过就在一侍奉,见此,上前来,将氅衣拾起了,恭敬请示道:“这一身还是烧了吗?”
    ※※※※※※※※※※※※※※※※※※※※
    你们开学了吗?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火箭炮]的小天使:布小水 1个;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不寄余生、淤寒 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君不见 5个;jc 2个;一茶两人、懒烂、路人只為路過、讨厌黄瓜的猫、春天的兔子、木木络、谶语一、呀土豆、琓言、過了就好了、江蓝生、绸缪、槑卯柏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墨紤 50瓶;阳宝 45瓶;clsrzzeng 30瓶;番番番茄酱撒了 25瓶;□□ileli、sylvia、二楼、呆某人、charming小空、懒猫慵阳、故园无此声、从心出发、三日未绝、东水 10瓶;追追追 6瓶;一茶两人、高数是我爹、言嘉草草、123、27815655、白飯兩碗 5瓶;凤凰花又开、「啊」、白茶清欢别无事、噼里啪啦小毯子、瑾、独舞、’蓝色的我.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