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都市言情 > [美娱]超级巨星 > 捡漏

底色 字色 字号

捡漏

    坦白来讲, 伊芙此时心中是有些激动的,可她却没有百分百想要拿下这个剧本的激动。
    《断背山》肯定是一个好故事,但自己花高价钱将其买过来之后能不能将它拍摄好还是未知数。
    幕后班底跟演员们可能会大换血, 甚至不一定能找到李安来执导, 也很难将几位主角召集起来。
    更何况还有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主流观众们其实并没有准备好在电影院看到两个男人作为情侣出现。
    在此之前,伊芙几乎没有看到一线演员在电影院上映的影片中出演同志角色,很多男演员其实都比较害怕, 或者说有些不舒服。
    上一次让人印象深刻的同性题材电影大概是瑞凡-菲尼克斯跟基努主演的《不羁的天空》, 自己今年出演的电影《穆赫兰道》里面也有同性情节,就因为这个被批得很惨。
    一直以来好莱坞跟观众们都对女性之间的爱情宽容度跟接受度比较高一点,并且《穆赫兰道》也并没有主打这方面的内容,主要宣传方面提都没提两位主角之间的爱情。
    2000年的社会很保守,尤其是《断背山》的两位主角还都是牛仔。
    这种身份比其余职业更加难以接受,因为在普罗大众的印象里面,所有牛仔都是勇敢、坚强、强壮的异性恋, 是男人味最浓的一群人!
    然而从牛仔诞生的时候起,男性之恋就一直存在于这群威猛的西部牛仔当中, 只是一直被掩盖着,无人去揭露,也不敢去揭露。
    恐惧、偏见、抵制绝对会伴随着电影一路前行,会被那些保守团体抵制。
    伊芙现在心情很乱, 她情感上想要制作这部电影,《断背山》绝对能打响永恒影业的第一枪。可理智上面却又告诉她, 选择这样一部电影的话会遇上太多太多的阻碍, 到时候被伤害的不仅仅是导演跟几位主演的事业, 或许自己作为制片人也会被牵连其中。
    理智与情感不断纠葛, 一时间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坎贝尔小姐,你还好吧?”利兹关切询问着,刚刚看见老板拿着剧本列表不停变换脸色,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
    伊芙晃了晃神,她思考着说道:“我没事。你跟那边联络的时候问问优先购买权多少钱吧,如果其余合适的话,可以考虑考虑。”
    就在刚刚那个刹那,一个想法涌上心头。
    自己要把这个剧本交给李安看看,如果他愿意拍这个故事,那么永恒影业就将剧本买下来。如果不愿意拍的话,自己也没有什么损失,只不过是一笔优先购买权的费用而已。
    说实话伊芙并没有什么远大的目标,她只是想让这部电影早点上映,如果能引发大家的思考跟讨论,那么就算是有社会价值,电影算是成功了很多。
    反正今年李安要跟《卧虎藏龙》剧组一起跑颁奖季公关,肯定会跟他在各个场合都碰面,不愁没机会要联系方式。
    打定主意之后,伊芙就接着往下面看过去。
    她已经不奢求能从里面淘到什么好电影,能有一部《断背山》就算是奇迹。
    相信不止她一个人知道这个剧本的优秀,只是大制片厂跟独立制片厂都被影片的题材吓跑,同时还有电影剧本的价格。
    光剧本就要三百万美元,那么导演跟演员的片酬呢?
    拍摄跟后期制作的费用呢?
    谁敢贸然砸一两千万美元去这样一部两个牛仔谈恋爱的电影。
    其实伊芙也不知道《断背山》的商业前景到底怎么样,她只是觉得应该不会亏,毕竟当初它引发了北美乃至世界其余地方对于同-性恋的讨论,并且在几十年后都还是经典。
    参与了颁奖季的剧情片,基本上都不会亏本。
    那么多糟糕的剧本中能找到一个就很不错了,要是还有熟悉剧本的话,简直就是惊喜。
    伊芙逐渐浏览下去,在众多陌生的片名当中突然又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阳光小美女!
    她的心很不争气的跳了一下,这部电影应该算是家庭喜剧那种,并不是仅仅拍给儿童看的,更是拍给成年人看的那种梦想电影。
    看过之后能让人产生莫名的感触,成功跟失败都不太重要,生活总得继续,很贴近观众的生活,能敲开他们的心灵。
    比起《断背山》来说,《阳光小美女》完全就是一张安全牌,并且剧本价格也便宜很多很多,竟然只有25万美元。
    这是编剧的第一部电影剧本,放在版权登记部门那边已经一年多了都还没卖出去。
    伊芙拿笔在它上面画了个圈,“这个剧本也可以拿过来看看,它看起来有点意思。”
    为了不暴露自己知道故事情节,伊芙并没有直接说买它买它买它,而是想拿过剧本之后来看看。
    《阳光小美女》的故事比较轻松,对导演的个人风格要求并不大,因此更加具备操作性。
    对于这种便宜又好用的剧本,伊芙打算过段时间看完剧本之后就让公司将其买下来,而不是拿下优先购买权。
    “对了,我们好像还没有合适的剧本分析师。”
    如果是作为单纯的演员,可能一直都无法接触到什么是剧本分析师,什么是剧本医生。她之所以知道这些事情完全是因为担任了制片人的关系。
    《穆赫兰道》的剧本是大卫-林奇自己写的,这当然用不着剧本分析师帮忙,但还是找了剧本医生进行检测。
    所谓的剧本分析师其实是各个电影制片厂第一个阅读剧本的人。
    编剧们写出来剧本之后并不会坐以待毙,而是会投递出去,发给各个不同的电影公司,希望能打动那些制片人,从而被买下。
    制片人们接到这么多的投稿剧本当然没时间一一查看,这时候就需要找剧本分析师进行分析跟总结,将剧本里面的故事以及最核心的卖点用自己简单的话语提炼出来,然后再评估是否有继续讨论的价值。
    要在短时间内将剧本的优点、缺点罗列出来,同时还得评价编剧在哪些地方有长处跟短处,或者说这个剧本跟哪些影片存在一定的类似状况,这样制片人才好参考。
    这种方式完全是考验剧本分析师的鉴赏能力,有些好剧本就这样跟制片公司失之交臂,成为漏网之鱼。
    伊芙相信《阳光小美女》肯定也被编剧投给了很多很多电影公司,但大部分时候都是被剧本分析师给枪毙了,不然的话优先购买权肯定被销售出去,这样才会让她捡漏。
    《断背山》不存在捡漏的事情,谁都知道这个故事其实挺有意思,但有意思的剧本多了,谁会冒着亏本的危险去拍电影,任何投资方都不会那么傻。
    利兹现在做的事情就有点像初级的剧本分析师,只是没有那么专业跟准确,同时效率也会低很多。
    专业的剧本分析师一周要看近十个剧本,哪有时间仔细品尝、赏析角色对话的深层次联系,也没有足够精力去分析结构跟情节的隐晦联系。
    有经验的编剧都会提前将剧本的优点写出来,让分析师去印证这些东西,而不是等他们自己去发现。
    一层一层的挑选,不断淘汰,饶是如此都不一定能跟观众见面。
    而剧本医生则是很好理解,就是给剧本看病诊断治疗的那类人。
    剧本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并且会跟导演、制片人的想法产生矛盾冲突,那么剧本医生就要抓紧时间修改。
    很多电影开拍前、已经开拍了都还在改剧本,让剧本得以重新投胎。
    人的身体会出现各种疾病,剧本也一样,五花八门的问题数不胜数,有时候只有一个问题,但有时候全是问题。
    人设、故事背景、对话、结构、具体场景、逻辑关系等等都是需要修改的。
    永恒影业暂时还用不上剧本医生,伊芙都还没有决定要投资制作哪一部影片,剧本都还没确定。
    更何况这玩意儿太贵了,只要时间稍微充裕的话都会选择让编剧自己改,或者增加几名编剧进行辅助,各自处理擅长的那部分。
    现在已经是2000年的秋季了,影片筹备还停留在最初那一部,开拍的话可能需要一年时间,上映就更久一些,最快也要等2002年才能推出第一部电影。
    电影制作周期比较长,不是说这边提出一部电影就能立即拍摄然后放在电影院。
    一下子就找到两个有潜力的剧本,伊芙现在心情非常不错,证明自己的选择没有错。
    在现有剧本当中发现了两粒金子后,她对畅销书这边的期望也就大了很多,说不定也能碰到合适、尚未被发现的佳作,那该有多好!
    可现实不会让她太顺心,欧皇不可能一直欧下去。
    在卡尔提供的巴诺书店以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的书目跟简介中,伊芙的确看到了很多熟悉的作品,但无一例外都是非常有名那种,直接卖了几百万册,这种畅销书的电影改编权怎么可能还在?
    就算还在,那价格也不是刚刚成立的电影公司能承受得起。
    ※※※※※※※※※※※※※※※※※※※※
    已经月末了,大家的营养液可别过期了呀~~~投给作者菌呗
    晚上还有一章!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