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都市言情 > [美娱]超级巨星 > 我有一个朋友

底色 字色 字号

我有一个朋友

    夜已深, 基努滑动鼠标的手却没有停下来。
    “早知道剧本这么精彩,当时就应该答应才对的!”
    他自言自语说着,言语里面充满了庆幸, 差一点就错过这么精彩的故事。
    依照他现如今的咖位, 基本上递过来的都是主角剧本, 偏偏这个剧本的各个配角都异常精彩, 真不愧是提名过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的导演。
    本身就有这方面的经历,然后再用虚幻的笔触将真实故事融入进去,看得基努都有些意动。他自己很清楚自己的演技其实算一般,在商业片里面够用, 在文艺片里面就要差一些, 刚好可以借着这个机会磨练磨练演技。
    罗索尔作为吉他手,基本上算是乐队的主脑,有着摇滚巨星一样的光环。既才华横溢,又内心敏感、孤独,甚至有几分缺爱。
    普通演员根本撑不起万人迷吉他手这个角色,可基努要是拿着吉他站在舞台上, 什么都不做就拥有那种巨星的气场。
    如果罗索尔这个角色没有撑起来, 那么佩妮对他的迷恋自然无从谈起,更加说服不了观众跟影评人。
    这个角色对基努来说, 有50%本色出演的部分, 契合度很高。或许是现阶段最适合他的文艺片角色, 没有之一!
    静水乐队在商业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但成员们之间的感情却逐渐淡薄, 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没有了当初做乐队的初心。
    而佩妮这个角色就像一个谜, 她热情美丽, 以披头士的一首歌当名字,无数次被男主角威廉询问名字却又避开不提。
    她比起寻常骨肉皮来说更加有血有肉,形象更为丰满。
    佩妮很讨厌被别人称之为骨肉皮,她觉得那群女孩只是为了接近名人,跟明星上床;而她自己则是称呼自己为band aid,觉得真正是为了音乐本身、为了乐队的发展,能帮助乐队激发创作灵感。
    她迷恋罗索尔,崇拜这位乐手的才华,愿意跟随着一起去全美各地巡回演出,根本不顾及罗索尔的婚姻跟态度。
    然而在静水乐队即将成名的时候,佩妮却选择了离开,前往她一直心心念的摩洛哥。她是摇滚圈里面里面的传说,游走在各路乐队之间,仿佛能跟每个人打好交道,然而最后除了失望之后什么都没有带走。
    佩妮是整部电影的核心,需要极其精致跟细腻的表演,并不是说女演员足够漂亮就行,这个角色前后的转变需要演技支撑,时而看透世事的成熟,时而跟孩童一般的单纯。
    基努在心里为伊芙捏了把汗,这个角色难度太大了!
    她真的能驾驭好这个角色吗?
    如果演技不过关的话,试镜那一关都过不了。同年龄层次的其余女演员肯定也都知道这个角色的可塑性跟重要性,说不定会面临一大堆成名女星的竞争。
    这部电影并非是什么黑暗现实主义小说,虽然有所波折,但还是有一个相对较圆满的结局。
    乘坐飞机去巡演的时候,遇上了颠簸的气流,乐队每个人都将自己平时不敢说出的话脱口而出当做遗言。主角威廉也是在这个时候跟乐队分开,他将自己跟乐队经历的美好与难堪全都记录下来并且交给了《滚石》杂志。
    然而因为采访的内容太过于耿直,几乎所有阴暗面都被暴露出来,乐队成员们直接否认了报道的真实性,从而让《滚石》放弃了威廉辛苦写出来的稿子。
    基努看到这里的时候不由得为故事里面的威廉同情了几分,这个被母亲保护得很好的孩子经历了摇滚圈子的不堪跟虚伪,明明都是事实却不被承认,这种打击对于青少年来说很致命。
    幸好罗索尔在别人的提醒下终于醒悟过来,明白了自己对佩妮的感情,想要敞开心扉跟她长相厮守。然而一切都已经太迟,佩妮给罗索尔的地址其实是威廉的家,罗索尔向威廉道歉,告诉《滚石》杂志编辑部真相,重新接受威廉的采访。
    静水乐队最后放弃了飞机,继续开着自己的巡演大巴朝下个目的地开去,虽然没能大火特火,不过保持了自己的初心。
    基努看完剧本的时候已经是凌晨四点过,他发现自己很喜欢卡梅伦所写的这个剧本。
    即便最后佩妮没有跟罗索尔在一起,静水乐队也没有火,可每个人的归宿都不差。
    威廉作为记者并没有乱用职权去虚假描写采访报道;罗索尔以及静水乐队没有向商业屈服,选择了遵循内心最深处的选择;至于佩妮同样得到了自己的东西,她不是依靠乐队的骨肉皮,而是依靠音乐来成全自己。
    几近成名不仅仅是片名,更是静水乐队巡演大巴上面的名字。
    这部电影让基努看到了《滚石》副主编的能力以及对摇滚圈子的熟悉,并没有回避大家都知道并且好奇的问题,没有将乐队成员间的友谊跟内斗、性、酒精、毒、名利这些东西删掉,也没有将它们作为噱头。
    而是用冷静、含蓄的笔调进行描写,探讨了偶像的定义,探讨了理想跟初心。
    或许是有着类似的经历,基努能感受到导演写这个剧本的心理,将七十年代的摇滚故事重现在大银幕上面,不带有任何批判或者赞誉的视角,一切都是那么客观,具体怎么想由观众们说了算。
    不仅仅有对摇滚的单纯热爱的美好,还有人性的复杂,面临美色、毒、名利的诱惑,在利益纠葛中浮浮沉沉。
    摇滚并不是纯粹的美好,有着自己独特的黑暗面,也有了这个拒绝迷失在名利场以及人生道路上的故事!
    告别跟成长是电影的两大主题!
    基努看了看键盘旁边的烟灰缸,里面密密麻麻全是烟蒂,要不是将窗户一直打开,恐怕房间里的烟雾报警器就要响起来。
    整个城市万籁俱寂,可他现在毫无睡意,穿着件背心趴在阳台上,感受着凤凰城黎明前难得的清凉。
    他不知道有多久没看到过如此有意思的角色,过去的电影都是商业片居多,偶尔来个改变也相当不错。
    “该怎么把剧本角色消息透露给她呢?”
    这成了困扰基努的重大问题,总不能直接说我看过《几近成名》的剧本吧?那样见面时的惊喜感会被无限削弱。
    “要不然把这个剧本当成摇滚圈的故事讲给她听?只有牺牲罗伯一下。”
    我有一个朋友系列,但这个朋友真不是本人!
    ……
    或许一开始没找对方向,伊芙现在发现摇滚音乐中不乏有自己喜欢并且欣赏的类型,比如民谣摇滚、钢琴摇滚。
    反正《几近成名》现在依然在筹备期,试镜不知道要何时才开始。
    当务之急便是《移魂女郎》的拍摄。
    导演跟幕后团队都已经抵达宾西法利亚州,伊芙的定妆照昨天被传真过去后得到了一致认同,现在就等着她们这些演员抵达。
    一个是可能拿到的角色,另一个是已经拿到的角色,孰轻孰重不用多说。
    她已经在黛西这个角色上面注入了太多太多的精力跟心血,自然想要将其演绎出高水平。
    于是今天伊芙将《几近成名》导演的那些描写报道放在一边,打算每天看一篇或者两篇就行,主要是收听摇滚音乐,培养对它的喜爱。
    一边收拾行李,一边听歌,伊芙身体伴随着节奏不断扭动。
    她开始对这类型的音乐有种真香的感觉!
    随身的衣服一个箱子,这些唱片跟唱片机又得单独装一个箱子,幸亏有曼迪帮忙分担一部分重量,不然一个人很难携带如此多的东西。
    化妆品跟护肤品同样不能少,离开它们的话,没有任何一个女演员能活下去。
    这个小窝的确被她当成了临时落脚处,在两部电影的拍摄间隙回来住几天,大部分时间都空置着。
    伊芙收拾得差不多之后就开始在网上冲浪,她断网了两个多月,即便当下的网络世界还不算丰富多彩,可在聊天室内看网友们聊天、在论坛里面灌水都让她觉得距离高科技更近了一步。
    在逛过了雅虎娱乐版块之后,伊芙就来到imdb这个专业的互联网电影资料库里,此时的imdb已经将《死神来了》收入词条中,只不过还没开评价。
    她惊讶的发现自己排在演员表第二名不说,点开自己的名字,竟然有一个详细的数据库,包括了自己的生日、教育背景跟演出经历还有个人图库。
    “该不会是公司帮忙弄的吧?也太详细了一些。”
    显然网友跟imdb的网站编辑们不会认识一个还不出名的演员,也不会拥有如此详细的信息,除了caa将资料报上去外,实在想不到别人。
    资料上面显示她个人第一部作品就是《bye bye bye》mv,第二部作品才是《死神来了》,而《移魂女郎》干脆还没有被录入。
    虽然mv在发行的时候吸引过不少观众的视线,但伴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些观众早就移情别恋,将她忘在脑后。
    “谢天谢地,没有收录那条绯闻。”伊芙看着空空如也的新闻一栏着实松了口气,caa那边肯定知道自己跟基努聊天被拍的事情,但imdb的编辑没有留意到这一点,否则基努神秘女朋友的谜题就要被破解,怎么也会有一些关注度。
    但伴随着自己电影的上映,这层关系肯定瞒不住,会有记者发现自己的姓名。
    不过那时候应该已经有电影上映,有了自己的代表作,不至于被剥夺演员身份!
    ※※※※※※※※※※※※※※※※※※※※
    麻烦小可爱们收藏一下咱的专栏噻~~~
    爱你们哟!
    晚上还有一个大肥章掉落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