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玄幻魔法 > 魔君,休得放肆 > 第三百零一章公理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三百零一章公理

    梅子鑫,梅家,虽然已退出朝堂二十多年,但南召国国王却仍有所闻。
    他知道梅家曾经是父皇的一块心病,只因为他们这一族太过强悍。三年一度的人才选拨,几乎全部被梅家包揽。虽说梅家为人处处低调小心,只是他们在朝堂上人数之多,所占据的位置之广不得不让人提防。
    南召国国王知道,自家父皇曾经多次想要寻出梅家人的毛病。可那些梅家人就像梅花一样,凌寒而开,临危受命;清香四溢,清廉自持。似乎满脑门都想着如何为朝廷尽忠,完全让人找不到一点儿可疑之处。
    父皇为此有所感慨,对梅家的提防却越来越严。
    这些事儿自然没有逃过某些有心人之眼,比如山西凌家。山西凌家也是个朝廷巨头,不过梅家的存在,却让他们黯然无光。虽然他们的人也屡次在人员选拨时占据高位,不过永远低上梅家一头。就像是梅家永远高居状元,而凌家则是榜眼或者探花。
    凌家注意到朝廷有意要除掉梅家,是以派人接触了梅默新。就想白雪里面偶尔也会有一朵灰色雪花一样,清洁的梅花中也难免有一朵墨梅。梅默新就是梅家的墨梅。这梅默新倒也不是一个泛泛之辈,文章风采也算上流,不过在梅子鑫面前则不够瞧了。
    是以凌家故意在梅默新面前挤兑梅子鑫,让他对瑜亮情节越发介怀,最后到了处之而后快的地步。
    鸡蛋总是从内部先坏,既然有了内应,事情办起来自然简单多了。凌家伪造了一份所谓投递叛国之书,藏在梅子鑫的书房里。而后借故说有东西遗落,想要进梅子鑫房里寻找。梅子鑫为人磊落,自然未曾多想,也就方他们进去了。
    结果,没有料到,一场惊天大祸就此而来。
    投递叛国,让他喊冤入狱,让整个梅家人头落地,让梅族再也无法在朝堂上立足。
    想到这里,南召国国王不由得一叹。其实当年,自家父皇何曾信了凌家的状告,只不过为了国家利益,选择了相信。
    而今,自己又该如何选择?是继续保持沉默,还是为那梅子鑫昭雪沉冤?
    正疑惑时,他的两个儿子互相掐着彼此的脖子来到他面前。
    “父皇,请为我们评判一下。今天,太傅问我们什么是公理,我说所谓的真理便是掌权者所说的话。”大儿子粗声粗气的说,眼里满满精光。
    小儿子虽然文弱,却也毫不退缩:“不是,所谓公理 明明是大家公认的道理。”
    “父皇,我说的对不对?你不是常说,公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所以我是对的,对不对?”大儿子迫切喜欢得到他父皇的赞赏,因为他父皇的话,便是公理,便是真理。
    小儿子也倔强的红着眼:“公理或许会有少数人发现,但永远不会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人民会对其作出评判,国家会对其作出评判,历史会对其作出评判。我相信,大多人认可的道理,才是公理。”
    南召国国王沉默了,他不知道该如何回应两个孩子。
    当年,他也曾拉着父皇的手问:“父皇,我觉得梅先生很好啊,他讲的课很透彻,他做人处事也很真诚,为什么他会投递叛国呢?难道我所接触的梅先生,都是经过伪装后的梅先生吗?”
    当时,他的父皇也沉默了许久,旋即说道:“作为一个普通人,我很欣赏和佩服梅先生。但作为一个国王,寡人必须要相信他投递叛国。是的,寡人必须要相信。”
    那时自己沉默来了,也渐渐明白身为国君,感情是可以分裂的。一方面可以有私人感情,但更多的时候,感情要为整个国家服务。
    而今,他的孩子又来问他了,他该如何作答,也告诉他们说:“我们要对大多数人呢宣称公认的道理就是公理。但是我们心里要记清楚,所谓公理,就是我们所做的决定。”
    望向两个孩子,大儿子眼里满满的期许,他希望得到表扬,他也肯定自己这符合帝王学的观点会得到表扬。而自家小儿子,则只是倔强的仰着脸,弱小的身板后,仿佛有着无数人支撑。
    南召国国王脑海里浮想着小儿子那句话:“公理或许会有少数人发现,但永远不会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人民会对其作出评判,国家会对其作出评判,历史会对其作出评判。我相信,大多人认可的道理,才是公理。”
    历史的评判?历史会如何评判梅家?又会如何评判自己这个国君?
    或许这一切都不重要了。
    毕竟有所评判的时候,自己已经作古。所以自己该做的应该是把这个国家维护好,然后牢牢的将其传给下一代。
    “国王,凌家来人了。”
    南召国国王眼里闪出一抹寒光,心里有些厌恶。好一个凌家人。没有得势之前不会做人,得了势,依旧不会做人。
    曾经谄媚如哈巴狗,而今嚣张如疯犬。
    比起这样的凌家,过去的梅家,真的是好太多,好了太多。
    南召国国王眼睛一亮,心里有了某个决定。
    只见他回身对着自家儿子说:“我不知道什么是公理,但我知道只要你认为的东西能让你感到快乐,那就是对的。”
    大儿子有些受挫,为的是他没有得到表扬。小儿子却亮了眼睛,拍手道:“父亲说得对,良心的审判也是获得公里的 一种途径。”
    南召国国王看了看自家两个儿子,心中幽幽一叹,儿孙自有儿孙福,对错只能自己去摸索。别人给的,永远不过是一个无关痛痒的答案。
    没过多久,一道旨意便传遍全南召:“朕自幼喜欢梅花,喜欢其凌寒独自开,喜欢其清香满乾坤。争奈皇宫不见梅树久矣。今特向全国民众征求梅树,但有栋梁,无不启用。”
    对于民众来说,这或许求的是奇花异草,但对于朝堂众人来说,自然知道皇上求的是梅家人。于是凌家绿了脸,而凌家那些死对头掘地三尺开始寻找梅家后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