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穆锦的九零年代 > 第35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35节

    而且女装不难做,三套女装做好也用不了一个月。
    罗小云摆摆手:“不用感谢我,也是你做衣服的手艺好,要是你没有这个手艺啊,那我再带多少人来都是没有用的。”
    罗小云带来的这三个女人和他们家的企业都是有生意来往的,其中有两个在她们家里的生意上也是有一定话语权的,罗小云和她们交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小锦啊,婶儿跟你说句实话,我今天带过来的这几个人都是和我家有点生意往来的,我跟她们以前搭不上什么话,能和她们交好,对我们家来说好处多了去了。所以你也不用谢我,咱们啊,互助互利。”
    穆锦脸上的笑容深了一些:“那也得谢谢婶子的提拔。婶儿,晚上我请你和我表叔吃饭吧?”
    罗小云答应了,晚上穆锦领着顾清桥和罗小云两口子在市里最大的酒楼吃了一顿饭,饭后各自回家。
    夜幕降临时张三壮接了一个电话,他在建材方面需要的钢材比原先降价了百分之二。
    作者:大家晚上好呀~~~~~
    第四十九章
    张三壮接完电话恍恍惚惚地回到卧室,罗小云正在梳妆台前护肤, 见到张三壮这幅模样, 她有些稀奇地看了一眼张三壮:“这是怎么了?谁的电话啊?”
    张三壮抹了一把脸:“老何的,主动让利百分之二给咱们家。”
    罗小云擦脸的手一顿, 道:“我今天把她老婆带到小锦的店里了,她在小锦那里订了一套衣服。”
    何夫人家是做钢材生意的, 她的夫人也是个女强人,两口子白手起家吗, 早些年他们家还没有发达时何夫人常年都和丈夫在工地扎钢筋, 风吹日晒之下皮肤干燥不说, 身材也十分粗壮。平时何夫人的衣服还好买一些,但是如果参加晚宴等正式场合的话她的衣服就很难买了。
    为此, 何夫人没少背地里挨别人嘲笑。何老板是个有良知的男人,他深知他能有今天的成就和他的妻子脱不开关系, 发达后他并没有和别的男人一样在外面包小姐养二奶, 反而妻子何夫人更加敬重。
    何夫人在外面受人嘲笑, 作为丈夫, 何老板也并不好受。今天他下班回来,从何夫人处得知罗小云带她去订了一套合身的衣服后, 何老板十分高兴,一个激动之下,他便给张三壮打了这个电话。
    他打电话时何夫人就在他的身边,打完电话,何夫人上前给丈夫捏肩膀:“老何, 你这利让得是不是有点多了?”
    百分之二看起来不多,但叠加在一起却不会少,张三壮手底下不止一个楼盘在做,需要的钢筋都是数以吨计,无数个百分之二一叠加,和老板让出的利润可一点都不少。
    何老板拍拍自家妻子粗糙的手:“ 要是你真在那个什么云锦做出来的衣服穿着好看,穿着舒服,这些钱就不多。”
    何夫人脸上挂着笑容,靠在何老板的身上,夫妻俩之间的气氛十分温情。
    穆锦接了三个大单子,高兴过后,穆锦便开始犯愁,她姐的这些衣服的单子有些部分是需要手工来缝制的,不止如此,她还需要画出款式,还要根据客人的身材来扬长避短,十分的费心费力。
    在这种条件下,穆锦想要在继续做童装显然不太可能,但她又不能不做,穆良那边的摊子是她一手拉拔起来的,中途她把那边丢开手,到时候让穆良怎么办?
    穆锦一想这事儿就觉得头疼。
    正好顾清桥洗完澡出来,穆锦就把这事儿跟顾清桥说了,顾清桥揉揉穆锦的头发:“这也值得你苦恼啊?直接把他包出去给别人做不就好了吗?”
    “咱们市里有不少服装加工厂,大的加工厂咱们订单少人家不愿意做,小的加工厂多了去了,咱们随便找一个都能把你的衣服做出来了呀。”
    穆锦拍开顾清桥的手:“我也不是没想过这个办法,但我姐姐就一个店,要的量根本就不大,一个款式连二十件都没有,再小的工厂人家也不愿意接啊。”
    顾清桥仔细一琢磨,确实也是,便道:“那要不还是像之前一样让嫂子做?”
    “简单的款式我嫂子会做,复杂点的她就不会了。”穆锦越想越愁。
    “那要不让我妈过来帮你吧?她也会做衣服,刚好咱们还空着一个房间。”顾母的手还是很巧的。
    穆锦和顾清桥的妈妈没怎么相处过,听顾清桥这么说她从心里就觉得不是很乐意,毕竟她和顾清桥两人住在一起很自在,要是顾母来了,那是个长辈,她多少会觉得约束。
    而顾母来了,顾老太太也得来,毕竟她年纪大了,顾母没在家,顾清城也在学校上学,总不能留着老太太一个人在家里吧?
    “那妈来了,奶奶不也得来啊?奶奶来了咱们这房间屋里就不够住了。”
    顾清城显然没有想到这一点:“那就再想想办法。”
    第二天,顾清桥去上班了,穆锦开了店,在门口和隔壁的王梅芳说了一会儿话,王梅芳知道了穆锦的苦恼,二话不说就给穆锦提了个主意,她建议穆锦把衣服裁剪好后发出去给附近的人家做。市里人不种地,这年头外出打工的人也不是那么多,大家个个都闲在家中,平时她们也会接一点手工回家做,像糊纸盒、穿珠子,做假花一类的,在家干一天下来也挣不了几块钱,能多一份手工活儿,大家都是乐意的。
    穆锦摸着额头:“我怎么没想到这茬儿?”
    王梅芳笑着道:“没想到是正常的,你要外包的话跟我说一说,我帮你找人,你王姐我的人品你放心,保证给你找个好的。”
    穆锦点点头:“那就麻烦王姐了。”
    事情得到了解决,穆锦中午便把童装的图纸画了出来,这一回,她准备做碎花连衣裙,布料是现成的,穆锦画了三张图纸,先照着图纸做出样衣,做好后她将衣服熨烫好,挂在墙上,这时她再看看时间,已经是十一点多了。
    穆锦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深深感慨时间不够用。
    她到厨房去做饭,做到一半,店里来人了,穆锦着急忙慌地跑了出来,来人是顾母。
    顾母一只手里提着一袋菜,另外一只手里提着一只大母鸡,她问了好久的路才找到穆锦她们的小店,不远的路程,她走出了一身汗。穆锦用围裙擦擦手,走过去把顾母手里提着的东西接了下来:“婶儿,你来咋不说一声啊?让清桥接你去啊。”
    穆锦和顾清桥虽然领了证,但她们还没办酒席,顾家人也没给她改口费,按照这边的习俗,穆锦对顾母的称呼还是没有变的。
    顾母走得实在是累了,顺手把东西给了穆锦,走到一边的沙发上坐下敲敲腿:“就那么点路,我自己就能来了,接啥接啊?清桥还没回来呢。”
    穆锦把东西麻溜地放到厨房去,又从厨房里端出一碗凉开水:“快到家了,婶儿你喝点水。”
    顾母接过穆锦手里的碗,咕嘟咕嘟地把水喝了个干净。
    穆锦锅里还炖着豆腐呢,她让顾母坐着,自己去店里忙活。
    都不是外人,顾母也不客气,点了点头。
    穆锦在厨房忙碌着,顾母已经打量完了整个小店,看到收拾得仅仅有条的屋子,顾母满意地笑了。
    看完屋里的陈设,她又进了厨房,穆锦刚好把豆腐盛出,顾母走到厨房里,跟穆锦聊天。
    两人并不算太熟悉,但女人嘛,聊着聊着就聊出了话题来。顾清桥回家,见到顾母来了,很是高兴,他去楼上的卫生间里把满是石灰的衣服换掉,顺便洗了个澡,下来后三人一起坐在一块儿吃了饭。
    饭吃到一半,顾母看了一眼儿子和儿媳妇儿,道:“清桥,小锦,妈今天来找你们啊,是有事儿想要跟你们说的。”
    顾清桥吞下嘴里的饭:“妈你有啥事儿你就说呗。”穆锦也抬头看着顾母,等着她说事儿。
    顾母看了一眼儿子和儿媳,道:“清桥,你还记得你周叔叔吗?”
    “记得啊。我之前在县里干活儿,刚开始干的时候我周叔没少帮我呢。”
    顾母笑了笑,随后又抿了抿嘴:“你周婶在好几年前就走了,这你是知道的,你周叔这些年都带着周灵一个人过,我和你周叔也认识二三十年了。前天你周叔到咱们家来,问我要不要跟他凑合过。你奶奶是同意的了,我想了想,来问问你的意见。”
    顾母说起周叔叔时,脸上的表情都没有变,说起自己再嫁的时候语气也很平淡,仿佛她再问的不是自己的终身大事,而是中午吃啥一般。
    上辈子,穆锦并没有听顾清桥说过顾母再嫁的事情,穆锦转头去看顾清桥。
    顾母没等顾清桥的回答,自顾自地说道:“我为你爸爸守了二十年,现在你也娶妻结婚了,清城也很快就要上大学了,他读大学的学费我已经帮他准备好了。你奶奶身体还算硬朗,我就算是再往前走一步,也放心了。”
    毋庸置疑,顾母是爱着顾清桥的父亲的,可顾清桥的父亲走得太早了。顾母和婆婆一起把两个儿子拉拔大,如今顾清桥成家了,顾清城也快上大学了,顾母也放心了。
    这二十年来,顾母时常在夜里惊醒,然后一夜一夜的睡不着。顾母时常觉得自己孤独得很,特别是在长子和穆锦在一起以后。她一想到以后顾老太太走了,顾清桥和顾清城也都各自成家了,就剩下她孤零零地一个老太太,身边也没个伴,想吵架都没有人跟她吵,那得多孤独呀。
    顾清桥的周叔叔名字叫做周国志,是顾母娘家的隔壁邻居,他比顾母小几岁,在七十年代到县里当了个工人,娶了个县城里的工人做老婆,她的老婆在好几年前就去世了,只留下一个女儿,如今都已经上高中了。
    因为他家和顾母娘家离得近,顾母回娘家时时常会碰到他,后来周叔叔的老婆去世了,两家人就走得近了些,今年顾清桥回来,过年时周叔叔甚至带着周灵来他家拜年过,
    顾清桥捧着碗,很久没有在扒拉一口饭,等顾母说完了,他看着顾母,郑重地对顾母说道:“妈,按照你心走,你想再往前走一步,那你就去。我和清城是你生的,也是你养大的,不会因为你改嫁就不认你,更不会拦着你不让你改嫁。相反,我和清城很希望你能够找个伴。”
    顾清桥的一席话,让顾母泪流满面。她伸手背擦擦眼泪,道:“清桥,你能这么说,妈真的是太高兴了,真的,我太高兴了。”
    第五十章
    顾母在顾清桥这里得了准话,也没在儿媳妇儿的脸上看到鄙薄的神色, 心中的大石头落了终于落了下来。她的脸上也终于带上了轻松愉悦地笑容。、
    吃了饭, 顾母上楼上的次卧去休息,顾清桥在楼下跟穆锦忙活, 他缓缓地跟穆锦说起了顾母的事儿。
    顾母原名王水莲,是向阳村的, 她在十八岁那年就嫁到了顾家庄,在生了长子五年后丈夫去屎吧, 那一年她不过是二十三岁, 办完丈夫的葬礼, 她才发现自己的肚子里还怀有一个。
    那时候的年景并不好,得知顾母怀孕了, 许多人都让顾母把孩子打了,毕竟顾母已经为顾家生了一个儿子了。
    但顾母舍不得, 顾清桥的爸爸死在了和她感情最好的时候, 顾母怀念他, 喜爱他, 对于肚子里的遗腹子,她当然是爱的, 她甚至觉得那是上天赐给她的宝贝。
    生了顾清城顾母也不过二十五岁,正值花信之期,无数人劝她再往前走一步,就连顾老太太都劝过顾母,但顾母没有动摇。
    顾清桥和顾清城还那么小, 他们已经没有了父亲,顾母不能让他们再没有母亲。
    现在顾清桥结婚了,顾清城上大学的学费也有了,顾母觉得自己对得起顾清桥他爸爸了。
    顾清桥用平静无波地语气对穆锦道:“花儿你知道吗?我小时候特别不喜欢过年,因为一过年就有好多人会来我家,她们一来我家,话题最后总是能转到劝我妈改嫁上。”
    “那时候我和清城都特别怕我妈改嫁,后来我们都长大了,都懂事儿了,就想着我她能有个伴其实也挺好的,但是我妈一直没找。”
    “我妈能找一个,我挺高兴的,就是心里也挺不好受的。”
    顾清桥的感觉穆锦懂。上辈子穆志勇走后,也有很多人劝夏红霞再找一个,夏红霞都以年纪大了为由拒绝了。那时候穆锦听着有人来给夏红霞说亲,心里也听不得劲儿的。
    那种感觉很复杂,就是想看自己的母亲晚年有个伴,过得好一点,但又有种自己母亲改嫁了,就和他们不是一家了的那种心酸。
    顾清桥现在最不需要的就是安慰,穆锦安静地听着他说话,一句也没擦嘴。这一天,顾清桥没有午睡,帮穆锦裁了一中午的布,眼瞅着就要到上工的时间了才匆忙地往工地去。
    才刚到工地呢,顾清桥就被专门来找他的张三壮逮住了。顾清桥一时不防,被张三壮扯了一个踉跄。张三壮扯着顾清桥往外走,顾清桥一边随着他的步伐,一边问道:“表叔,干嘛去啊咱们? ”
    张三壮道:“今天有个酒局,去参加的都是咱们市里干建筑这一块儿的大老板,你跟我去一趟。”
    沾了穆锦的光,张三壮得了何老板的让利,投桃报李,张三壮便带着顾清桥去参加本市的建筑商.
    顾清桥听了张三壮的话,眼睛一亮,他知道自家表叔是诚心想要引荐他,他心中万分感激,最后全部的感激都化成了一句话:“谢谢叔。”
    张三壮哈哈一笑:“不用谢,要说谢啊,我还要谢谢你媳妇儿呢。你媳妇儿可帮了我一个大忙呢。”张三壮笑着把何夫人的事儿跟顾清桥说了。
    顾清桥心中有些意外,但更多的是喜悦,别人夸赞他媳妇儿,顾清桥可高兴了。
    张三壮开着面包车把顾清桥带到了本地比较出名的一家酒楼门口。他找地方停好车,把顾清桥带着进了饭店里的其中一个包厢。
    包厢里已经来了很多人了。这些人里大多都是和张三壮年纪差不多的中年男人,只有两三个是年轻一些的。
    张三壮一进屋,便被人笑着调侃道:“哎哟,今天三壮又迟到了,三壮啊,你今天来晚了,按照规矩,你可得自罚一杯啊。”
    张三壮带着顾清桥找了个地方坐下:“行行行,我马上喝,马上喝。不过喝之前我得向大家介绍一下我外甥。我外甥姓顾,叫顾清桥,才刚刚踏入咱们这个行业,大家以后可得多关照关照啊、”
    能和张三壮聚到一起的人大家性格都十分的爽朗,见张三壮这么郑重其事地介绍,大家也全都答应了下来。
    张三壮得了众人的保证,不管心里信没信,脸上的笑容却更加真诚了几分。他端起桌子上的酒杯,仰起头一口一杯,他喝了,作为同样迟到的晚辈,顾清桥也跟着他喝。
    酒是52度的纯酿,喝到嘴里有股浓香,三杯下肚,顾清桥只觉得嗓子火辣辣地疼。张三壮的耳朵都红了起来。
    喝完酒后,张三壮给顾清桥介绍了席间的众人,他介绍一个,顾清桥便跟着叫一个人,再敬一杯酒,一圈下来,顾清桥已经喝了十来杯了。
    这白酒的度数太高,十几杯酒下肚,顾清桥眼前已经有些晕乎乎的了。他坐在座位上,安静地听着张三壮和别人的聊天,这时,一杯温开水放在了顾清桥的面前。
    顾清桥往身边看去,给他倒水的何老板便主动跟顾清桥攀谈了起来,席间顾清桥又喝了不少酒,等到宴席结束的时候顾清桥已经倒地不起了。
    张三壮搀扶着顾清桥把他送到了家里。彼时顾母正在帮穆锦裁布,见到顾清桥迷迷瞪瞪地被张三壮送了回来,她心里咯噔了一下,连忙放了剪子走了过去:“哎哟,清桥,你咋喝了那么多酒?”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