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大唐第一公主 > 第53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53节

    她在武皇后面前再谦卑,到底也是皇室公主,武承嗣只是个年轻气盛的小郎君,不至于为了这点小事记恨她。而且别看武皇后对裴家的小娘子冷冷淡淡的,就以为她不喜欢这个养女。恰好相反,武皇后如果很欣赏某个后辈,绝不会每天把那人挂在嘴边。
    千金大长公主可以笃定,武皇后现在故意忽视裴英娘,必然有她的打算。
    所以,千金大长公主鼓励郑六娘主动接近裴英娘。
    李治已经暗示过王公贵族家的夫人们,他和武皇后不会替李旦择选正妃,八王妃将由李旦自己挑选。
    李旦不喜欢六娘,六娘没有赵观音那样的福气。但她和太平公主、永安公主交好,以后的前途不会差。
    千金大长公主抚抚蓬松的发鬓,把发间摇摇欲坠的晕色牡丹花重新簪稳。
    她是庶出的公主,父亲在位时,还算过得风光,等到李治即位,血缘关系已经疏远了。而且历代皇帝,只对自己的同胞姐妹恩赏有加,其他庶出的公主,不过是面上瞧着得意罢了,真正能拿到实封的,少之又少。
    如今她辈分高,偶尔能仗着老脸,从李治那里求一点好处。一旦她撒手走了,身后的儿女孙辈,一个个不事生产,除了吃喝玩乐,什么都不会,偌大一个郑家,还能繁荣几年?
    矜持和骄傲,换不来实打实的富贵。
    所以,她必须在自己还硬朗时,早点为后辈们寻到靠山。
    别人笑话她自甘下贱,恨不能给武皇后当走狗。她不痛不痒,一点都不在乎,为了儿女们的将来,她愿意扛下所有骂名。
    千金大长公主扶着婢女的手,脚步蹒跚,缓缓汇入觥筹交错的宾客们中。
    两个内侍离开后,李旦抱着裴英娘,走往青庐相反的方向。
    裴英娘趴在李旦肩头,左顾右盼,“阿兄不过去帮显王兄作诗吗?”
    新娘子还没却扇,李旦不过去帮忙,万一李显想不出却扇诗,赵观音不肯放下扇子怎么办?
    都要洞房了,只差临门一脚,这时候可不能马虎。
    “有崔七郎他们在,足够了。”
    裴英娘轻轻喔一声,扭着身子,想下地自己走。
    刚才是为了说悄悄话方便,现在事情已经交代清楚,李旦可以放下她了。毕竟她长高了不少,年纪也大了,再被李旦抱着,委实不大妥当。
    李旦眉头紧拧,“别动。”
    有灯光从敞开的庭院照过来,映在他俊朗的面颊上,眉宇之间隐隐约约带有几分阴郁。
    裴英娘第一次在李旦脸上看到这种暗沉的表情,愣了一下,不敢再扭来扭去。
    小手环着他的肩膀,金臂钏在满绣锦袍上来回摩擦,发出窸窸窣窣的轻响。
    宾客们的喧闹声越来越远了。
    李旦径直把裴英娘送到卷棚车上,“你先回去。”
    裴英娘掀开帘子,“阿姊呢?”
    王府门前张灯结彩,宫灯闪烁,恍如白昼。
    李旦站在台阶前,背光而立,“她晚些走。”
    青牛哞哞低叫,缓缓拉动车辕。
    卷棚车驶过宽阔的巷曲,道旁的火把还未撤去,光影晃动,空气中有浓烈的硝烟余味。
    拐弯的时候,裴英娘回过头,离得太远,看不清府门前的人影,但她知道李旦还站在原地目送她。
    她靠在车壁上,揉揉眉心,想不明白李旦为什么突然像变了个人似的。
    就算是因为武承嗣的无礼而愤怒,也不用这么吓人吧?
    夜风吹起车帘,卷棚车慢条斯理穿过里坊。
    李显娶亲,观礼的都是达官贵人。坊内的坊民关门闭户,未经允许,不能出门闲逛,往常应该比肩接踵的巷曲空荡荡的。远离英王府后,车窗外幽深安静,唯有熊熊燃烧的火把不甘寂寞,时不时爆出一声噼里啪啦的炸响。
    裴英娘放下车帘,暗暗道,管他呢,反正李旦总是为她着想的。
    第二天,才用过早膳,李令月兴冲冲找到在廊下消食的裴英娘,和她分享八卦,“英娘,幸亏你机灵,昨晚没闹起来,不过赵观音还是看到房娘子了。好在她知道分寸,没喊打喊杀的。”
    裴英娘一手托腮,歪着凭几,抬头看着容光焕发的李令月,啧啧道,“阿姊精神真好。”
    一场婚宴下来,人人疲累,恨不能歇个十天半月的才够,只有李令月依旧生龙活虎。
    宫婢抬来坐褥和小几,燃起香炉,送上茶食和刚刚煎煮好的太平茶。
    李令月脱下木屐,盘腿坐在裴英娘身边。廊檐外面在落雨,她头发上微微带着几分潮意,因为穿了木屐,脚上倒是干干净净的。
    李令月抓起茶盅,囫囵饮几口,指一指坐褥上摆放的一架箜篌,“你以后真学这个?”
    裴英娘轻抚凤首钿螺箜篌,笑着说:“不晓得为什么,我学箜篌格外快,阿父前几天还夸我呢!”
    李治通音律,晓乐理,有了他这个高手的夸奖,裴英娘自信心十足,觉得自己将来说不定能练成一个箜篌国手。
    李令月拈起一块醍醐饼,扫一眼箜篌,目光嫌弃。
    琵琶的大小正好适合抱在怀里弹奏,箜篌又笨重又占地方,得三四个人才抬得动,多麻烦!
    雨势稍微大了些,水珠落在丁香树的叶片上,淅淅沥沥一片响。
    宫婢们解开丝绳,放下半卷的湘竹帘子,免得溅起的水花吹到廊檐里。
    昭善冒雨走来,“英王和英王妃进宫觐见圣人,圣人请公主们到含凉殿去。”
    姑嫂相见,必须特意打扮,以示郑重。
    裴英娘天还没亮时就被忍冬和半夏叫起来装扮,又困又累,一早吃馎饦的时候,差点栽在面片汤里。
    李令月今天也换了一身簇新玫红襦裙,满头珠翠,“总算来了,她们非给我戴什么假发,好看是好看,扯得我头皮疼。早点见完赵观音,我立马把发髻拆了!”
    她一边抱怨,一边小心翼翼站起身,没办法,发髻太重,猛然站起来,可能会摔个倒栽葱。
    裴英娘吃吃笑,她的头发又厚又密,梳的又是家常的小髻,暂时用不着假发、假髻。
    而李令月五官渐渐长开,身形愈加窈窕,宫婢们开始为她梳繁复的高髻。高髻必须拿假发填充,有时候还会直接用那种木头制成的假髻。
    顶着一头沉重的假发、假髻和珠翠簪环,饶是健朗如李令月,也支持不了多久。只有遇到节庆重要场合,她才肯梳假髻。
    宫婢们撑起罗伞,护送姐妹俩去含凉殿。
    李令月头重脚轻,外面又在下雨,到处湿漉漉的,走起来不大稳当。宫婢们怕她摔着,前呼后拥,一边一个,身前一个,身后还跟着一个,架着她走。
    走到半路,迎面看到李旦遥遥走来。
    雨越落越大,他没穿木屐,长靴踩在砖地上,水花四溅。
    等李旦走近,裴英娘谨慎地打量他几眼,发现他面色和缓,好像又变成平时的八王了。
    李旦的目光落在她裙底的彩绘枹木屐上,扫视左右,“公主穿不惯木屐,雨天路滑,怎么不提醒她换双鞋?”
    忍冬不敢吱声。
    裴英娘想开口解释两句,忽然想起之前几次穿木屐摔倒,好像都是在李旦面前,脸颊一热,不好意思张嘴。
    李令月闻言回过头,“英娘过来,我牵着你走。”
    裴英娘看一眼李令月头顶高耸华丽的发髻和她身边围着的四五个宫婢,摇摇头,走到李旦跟前,伸出手。
    不让抱,拉手还是可以的。
    李旦眼眸微垂,牵起她的手,锦边袍袖和她的绣球锦襦袖交叠在一块。
    宫婢们连忙围拢到两人身边,把二人笼在伞盖里头。
    雨水浇在罗伞上,乒乓响。
    亭台楼阁矗立在朦胧的雨幕中,栏杆台阶上溅起一蓬蓬水雾。
    伞下的空间不小,但四面八方都有裹挟着雨水的秋风往伞底下钻,裴英娘怕李旦淋湿,朝他靠近了些。
    李旦低头,大概以为她怕冷,松开手,揽住她的肩膀,把她罩在袍袖底下。
    他身上总是有股淡淡的墨香,让裴英娘不由自主想起他的书室,清净简单,萧疏阔朗。
    李显成亲之后,常住英王府,不能像以前一样日日待在蓬莱宫中。
    李旦什么时候娶亲呢?
    裴英娘抬起头,看着李旦的侧脸,他五官俊秀,给人的第一感觉是温润厚重,但细看之下,就能看出他眉宇间的孤傲冷淡。认识这么久,他永远冷静自持,连偶尔微笑时,笑容也像是一板一眼雕刻出来的。
    偏偏是这个不苟言笑的八王,对她这么温和体贴。
    裴英娘微微一叹,等李旦娶亲之后,应该不会像现在这样对她这么好了。
    其实倒也没什么,人都是要长大的。再亲密的兄弟姊妹,也会有生疏的时候,何况她并不是李旦的亲妹妹。
    她不贪心,李旦给予她的关爱呵护,已经足够多了。
    第40章
    裴英娘盯着李旦的袖子看。
    她发现飞溅的雨珠落在李旦的袖子上, 竟然像露珠在荷叶上滚动一样,会慢慢沿着皱褶滑下来, 不会打湿袍袖。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入水不湿的鱼油锦?
    鱼油锦是贡品, 裴英娘之前听李令月提起过,今天还是头一回亲眼见识。
    她的目光太热切了,李旦不得不敲敲她的脑袋,提醒她:“看路。”
    到了含凉殿, 早有内侍捧着热水、姜茶、干燥的巾帕上前伺候。
    三人一人齿间噙一块嫩姜芽, 走进内殿。
    儿子成婚,李治又是欣慰又是感慨, 正歪着凭几和武皇后闲话。看到兄妹几人进来, 立即催促侍者去预备滚热的姜汤。
    他自己多病, 受够了病痛的折磨,因此格外怕儿女们患病。
    李旦道:“不必搁姜、盐, 热茶就好了。”
    宦者小心询问:“大王饮清茶还是饮茶汤?”
    自从永安公主鼓捣出清茶, 圣人宫里便常备着两种煮茶的罐子。
    李旦蹙眉, 雨天湿气重, 吃茶汤太腻, 而且他已经习惯每天早晚饮清茶, “清茶。”
    宦者又问裴英娘。
    裴英娘小声说:“我也要清茶。”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