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殿下慈悲 > 第44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44节

    对于想要离开的事,秦婉婉并未对竹翡有所隐瞒。虽然心有不舍,但是秦婉婉还是十分感动。她好意提醒她道:“竹翡,我这次是要离开东宫的,我自己都没想好能去哪里。离开了东宫,以后怕是要吃苦的。你确定,要跟我一起吗?”
    竹翡天真无邪的脸蛋挂上了毫不犹豫的笑容,她赶紧扒上来,拉着婉婉的胳膊道:“这段在东宫的日子,我还真是在福窝里呢!不过,若是姐姐不在了,我一个人留在东宫又有什么意思?我又不是没吃过苦,只要跟姐姐在一起,去哪里都行!”
    见秦婉婉仍然心有疑虑,又想开口劝她,竹翡赶紧打断她的话,问道:“姐姐,你昨日不是说,秦大人派来接姐姐的马车会在门帘处挂上一朵木莲花,在东巷最尽头的地方等候吗?我方才偷偷出去看过了,那里果然有马车,会不会是来接姐姐的?”
    太子殿下平日里对她还好,只是她不辞而别,如果殿下迁怒到竹翡身上.......想到此处,婉婉又觉得有些放心不下竹翡,这才勉为其难地点了点头,答应了。
    待她们悄无声息地出了东宫,果然见有秦府的马车在巷口等候。于是两人携手走过去,那赶马车的人不似一般车夫打扮,反而着了一身儒装。见她们拿着包袱走过来,知道这就是自己要等的人,连忙作揖道:“这位就是秦姑娘吧?我叫杜仲,受秦世伯之托,来接姑娘的。”
    ☆、离开
    秦婉婉福身见礼道:“有劳了,公子是个读书人?”满大街的车夫不雇,怎么爹派了这么个人来赶马车?秦婉婉忍不住心里嘀咕。
    杜仲之前对于秦婉婉的所有印象都停留在长辈们的言语中,也听说她在太子殿下面前十分得用,想来能让太子殿下青眼的,定然是人间绝色。这还是他第一次见到秦婉婉本人,只见她长眉入鬓,面若桃花,穿着这一身厚重的棉服立在雪地之中,别有一番柔弱纤纤之姿,不由得心中一动。
    他又瞥了一眼秦婉婉手腕,见她今日仍将那鎏金镯子当成是母亲遗物戴在身上。心想,这回皇上没有将秦婉婉指给太子殿下为妃,如今秦婉婉又离开了东宫,假以时日,待到时机成熟时,再让秦婉婉知道两人定过的娃娃亲,岂不是一桩美事?
    想到此处,杜仲憨憨地笑出声来,对她们也更加殷勤,眼含笑意地道:“是。因与秦世伯有些渊源,便来接秦大妹妹。如果秦姑娘不嫌弃,以后也可叫某杜哥哥。”
    这才刚出了东宫,刚离开太子殿下的眼皮子底下,眼前这个人竟然就敢打婉婉姐姐的主意?!竹翡与秦婉婉一样,并不知眼前的人与秦婉婉定过娃娃亲。只是,她一想到自己深受陈二公子和太子殿下所托,答应了一定要把婉婉姐姐看紧的,不由得一股神圣的使命感油然而生!
    竹翡实在看不惯杜仲这一幅迂腐的假正经样子,说道:“不过才第一次见面,什么哥哥妹妹的?瞧杜哥哥一幅读书人的样子,怎么也不害臊!”
    秦婉婉一时之间也颇有些不好意思,只好制止道:“竹翡!”又笑着对杜仲解释道:“公子别在意,竹翡性子天真,直来直去的,她没什么恶意的。”
    杜仲也觉得,是自己太着急了些。赶忙把车帘子掀开了,讪讪地笑着说道:“不妨事,不妨事。那,就请两位上车吧!”
    竹翡拉着秦婉婉就往马车上钻,在放下帘子的那刻还忍不住朝着杜仲做了一个鬼脸,弄得杜仲吓了一跳,怔怔地愣了愣。秦婉婉见状,赶紧将竹翡拉到自己身边坐好,假装生气地教导道:“这位杜哥哥好像是个老实人,竹翡,你可不要调皮欺负他!”
    他还是个老实人吗?!竹翡一听就气不打一处来,这才第一次见面就已经想要图谋不轨了,刚才对婉婉姐姐的狼子野心可是昭然若揭,婉婉姐姐竟然还说他是老实人?!竹翡心里一千一万个不服气,可是也不想跟婉婉顶嘴,只好勉为其难地应了一声。
    两人安心在马车里坐着,秦婉婉没想到,这杜仲看上去只是一个文弱书生,不过赶起马车来倒是稳稳当当的,她们坐在车里也并不觉得多么颠簸。于是隔着车帘,婉婉便与杜仲有一搭、没一搭的攀谈起来:“杜哥哥,看不出来,你赶马车还是挺稳当的。”
    杜仲一边甩开了马鞭子,一边微微回过头去,答道:“哦,从前我家住在乡下地方,我也时常是要帮家里干活的。虽说我力气不大,我爹老说我肩不能挑、手不能提,不过赶赶马车,我还是会的。”
    听杜仲答话的似乎带了些家乡的口音,秦婉婉便与他聊得更加起劲了,忍不住掀了帘子探出头来,问道:“听杜哥哥口音,也是江宁一带的人?”
    杜仲本来就想要跟秦婉婉套近乎,这下更加来了兴致,又露出他那天字第一号,无人无害的大笑容,将头点得跟小鸡啄米一般,道:“是了是了,论起来,我们还是老乡呢!”
    竹翡见杜仲和秦婉婉似乎越聊越熟络了,赶紧凑到了两人中间,生生挤进去坐着,道:“哼,老乡见老乡,老乡可多了去了!杜公子应该知道,我们二公子和太子殿下,那可都是玉树临风,文武双全的人。姐姐,外头这霜雪风太大了,小心着凉,要不,我们还是去车里待着吧!?”
    连着几日,秦婉婉也没有休息好。她本来也只是出于礼貌,主动跟杜仲寒暄几句。又见竹翡不知道为什么老是对杜仲一幅充满敌意的样子,婉婉便也不欲与他多聊,于是点头称好。见着马车是朝着出城的方向奔驰,又问杜仲道:“杜哥哥可知,爹是要让我先到哪里去落脚?”
    杜仲答应道:“哦,最近这风雪一直也不成消停,刚好我们家在京城边上有一处庄子,平时也没什么人,倒是十分清静。我与秦世伯商量了,便请秦妹妹先在那里待上一阵子吧,待开春天暖了,再看要去哪里。”
    “也好。”
    与秦婉婉她们那马车简陋寒冷不同,东宫的马车里,炭盆烧的足足的,楚更一行不紧不慢地朝着暖泉山的方向走着。此时,楚更正斜斜地倚在车榻上看着奏折。
    一阵破碎的马蹄声从马车后方匆匆赶过来,只听“欤”的一声,原来是竹青从东宫赶了上来。待他的马与东宫的车并驾齐驱的行进着,竹青方才隔着窗帘对楚更禀报道:“果然不出殿下所料,殿下前脚出门,秦姑娘后脚就离开了。”
    虽然隔着帘子,竹青都能猜想得到楚更现在的表情,他觉得自己还是远离危险比较好,于是选择了隔着帘子将此事禀告给他。
    那个女人!简直是将他的话当成了耳边风。前一刻还在他面前哭哭啼啼的,没想到转脸不认人,转身就走人了!
    楚更沉了脸,重重地将折子撂到书案上,拖着声音问道:“可知,是什么人接应她的?”
    竹青支支吾吾地答道:“自然是秦府派的马车......”。
    一想到秦婉婉还跟杜仲有说有笑的样子,竹青心里就叫苦不迭,哎呀,还有竹翡那个小丫头跟在秦婉婉身边,估计秦婉婉的一言一行,竹翡都会一五一十告诉陈怀瑜的。竹青心里对秦婉婉说道,秦婉婉呀,不是我不讲义气,我就是想帮你打掩护,恐怕也是瞒不住,搞不好,我自己都要受牵连呢。
    于是他只是在良心上稍稍谴责了一下自己,便咬了咬牙下定了决心,继续说道:“呃......不过那个马车夫嘛,倒、倒也是秦大人找的,我远远瞧着,好像是、是上次的那个,杜仲......”。
    “哐当”,一个茶盏直接从窗帘里头飞了出来,还好竹青早有防备,躲闪地快,眼看着那茶碗从他眼皮子底下直接砸到了树干上,碎成了八瓣。
    楚更此时半点看折子的心情都没有了,恨恨地嘟囔了一句:“废物!”
    竹青隔着帘子对着里头的楚更伸了伸舌头,每次秦婉婉将殿下惹毛了,受过挨批的都是他和陈怀瑜,竹青现在都已经习惯了。
    可是让他这个武林高手、头号亲随平白无故顶着太子所赐的废物这两个字......竹青心中也实在不服气!他眼珠子咕噜了一下,计上心来,讨好地问道:“呃......殿下不必担心,竹翡一直跟着呢。要不,晚上我趁着夜色,将杜仲那小子给掳了来?”
    楚更神色晦暗,他随意地搓了搓自己的指尖,倒还真的好好权衡了一下竹青的这个建议:
    杜仲有功名在身,如今不仅是秦端之的座上宾,还是沈太傅十分看好的举子。掳一个杜仲倒是简单,可是若因此同时得罪了秦端之这个未来岳丈,还有自己的恩师......这可不是什么好主意。
    没准被晋王他们拿住这个把柄的话,免不得又要被御史弹劾一番。既然在太子妃一事上都忍气吞声吃下了这个暗亏,他倒是没有必要在这个节骨眼上再横生枝节。
    楚更只好暂时压下心中怒火,又问道:“那女人,想逃到哪里去?”
    看来太子殿下也还没有全然被怒气冲昏头脑,竹青也放下了方才吊儿郎当的样子,肃然答道:“一路出城,看那个方向,之前查得杜家在那山脚是有闲置的庄子。”
    楚更伸手到炭盆边上取暖,指腹似是不小心的碰到了炭盆边上,他被烫了一下,将手一闪收了回来,又将烫伤的手指伸出窗帘外来,似乎是要刻意感受此刻外面的寒凉。他冷着声音说道:“她倒是不怕天寒地冻。放着好好的东宫不住,偏要去那么僻静幽冷的地方。”
    竹青可是知道了,太子殿下那无名的怒火只冲着兄弟发,虽然嘴上说起秦婉婉来恨恨的,其实还不是担心她?果然是有了媳妇儿就忘了兄弟。竹青一眼瞧见了楚更那微微烫到起泡了的指腹,忍不住又对他腹诽了一番。
    可是说出来的话还是只能笑着安慰,道:“殿下不是将怀瑜留在京中了?他会照顾好秦姑娘的,殿下大可放心。”
    如今局势......秦婉婉能够暂时离开也好。楚更思及此处,又还是有些不甘心,吩咐竹青道:“她每日干了什么,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告诉怀瑜,一字不落地都得告诉我知道。”
    竹青偷偷朝车帘内的楚更翻了翻白眼,躬身道:“是......。”
    ☆、乌龙
    暖泉山,春风阁内。
    今日楚更正巧跟镇国公一同来春风阁谢恩,坐在主位上的皇帝脸色却颇有些难看。方才当着楚更和陈明省他们的面,皇帝方才听福康禀报,给太子和秦婉婉赐婚的诏书被送到了辅国公府,递给了秦端之次女秦媚儿。
    此时,安皇后脱簪待罪跪于殿下。皇帝故作震怒地申斥道:“皇后一向细致,主理内宫这些年来都未尝有过错失,怎么于太子赐婚一事上竟然出了如此大的纰漏?!”
    安皇后又扣了一个头,以额触地,低头道:“是,臣妾一时不察,竟然于此等大事上出了这么大的纰漏,实乃臣妾的过失,臣妾甘愿领罚。”
    自从她主理六宫以来,的确还没有像此次这样,堂堂皇后当着众人的面脱簪请罪的。不过,为了天家颜面,圣旨既然已下,也是无可更改的,皇帝也绝不会为了此事废后。为了晋王的雄图大业,即便是要让她承受责罚,她也乐意。
    “陛下!此事是奴才的过失,还请陛下不要迁怒娘娘!”跪在安皇后身后的正是前去辅国公府传旨的小内侍,此事他既然已经与安皇后上了一条船,便只能拼死护住皇后,或许自己还有一线生机。
    于是这小内侍继续扣头分辨道:“皇后娘娘是让奴才到秦端之大人家传旨的!可是奴才去时,秦大人一家恰好都去了辅国公府,于是奴才这才转道去了辅国公府。那圣旨上,只写明了赐婚秦端之女,奴才入宫时日尚浅,以为秦大人只有一女,乃是皇后娘娘的姨侄女。因此,才传错了旨意!”
    陈明省老奸巨猾地冷笑了一声,反问道:“哦?因为圣旨上只写明了秦端之女,所以你便传错了?那你的意思是,这罪责不在你,也不在皇后,而是,皇上的圣旨写错了?”
    “皇上的圣旨怎么会有错?”正在这时,外面的淑妃在小青的搀扶下走了进来,她躬身对皇帝行了一礼,又继续说道:“臣妾参加陛下。臣妾听说,皇后娘娘此时竟然在此脱簪请罪,这倒是新鲜,所以特意过来,瞧个究竟。”
    皇帝佯装生气,示意福康给她抬了一把椅子,似是心疼的嗔怪道:“下雪天外头路滑,你又大着肚子,到这里来凑什么热闹?还嫌不够乱的?”
    淑妃知道皇帝并不是真的生气,于是依然任性地撒娇道:“是,多谢陛下关怀。我记得,皇后娘娘来求皇上指婚的那天,国公爷不是说得很清楚?这秦氏女呀,乃是被国公爷用御赐金牌救下来的秦婉婉。如今闹了这么大一个乌龙,皇后娘娘反倒怪陛下的圣旨写得有问题!臣妾这不是,为陛下抱不平嘛?”
    虽然如今众人都坐着,只有皇后跪在殿中,但她到淑妃面前的气场却丝毫不输。尤其是,她还在一味地刨根问底,连最后的台阶都不给她留,安皇后也不得不反击,于是她挺直了腰板,申斥道:“淑妃,皇上要怎么处置本宫,还轮不到你到这里要添油加醋。”
    皇帝见皇后又要对淑妃发作,只得接过了话头:“嗯......于此事上,太子和秦婉婉的确受委屈了。不过,此事要怎么处置才好?镇国公,你既是太子的舅舅,你给拿个主意?”
    陈明省听得皇帝叫他,连忙躬身站了起来,一时之间讷讷不敢答话:“这......,陛下赐婚,本是喜事,若因为这喜事出了点纰漏,就责斥皇后娘娘,赐死这传旨的内侍,怕是有些不吉利呀......不过,臣,也不知该如何处置了。既然是为殿下赐婚,是不是,看看太子殿下的意思.....?”
    楚更一直静静坐在那里,面无表情,眸色凝重。
    从他进这春风阁,他就在冷眼看着他们演戏。
    哼,安皇后固然是在耍小聪明,但是她那点手段,父皇和镇国公,又怎么会看不出来?!
    只写着秦端之女的那封奏折,又何尝不是父皇故意为之?
    在御前提起秦婉婉,却又明知皇后会在传旨之人上做手脚,仍然听之任之,又何尝不是镇国公故意为之?
    安皇后此举,固然是想把秦媚儿推给他当太子妃,至少与安伊相比,这样的结果不会让辅国公在支持晋王一事上左右摇摆。
    而父皇和舅舅......即便他们都知道他心有所属,依然会替他做一个最为理智的选择!选择秦媚儿,或许就能在辅国公和安皇后只见,嵌入一颗钉子!
    在此事上,他们的出发点和目的固然不同,可是他们的目标却难得达成了一致......
    即便是他身为太子,在心爱的女人和利弊的权衡之间,他依然毫无选择的权利,甚至,没有还手的余地!他们已经替他做出了选择,而此时他的态度......恐怕,父皇也想借此事考验他!
    楚更盘桓过这许多计较,再起身时一派云淡风轻,仿佛他们所说的事与他无关,或者无关紧要。他瞥了一眼跪在地上的安皇后和小内侍,附和着陈明省的话道:“舅舅所言有理。父皇替儿臣赐婚,本是喜事,若因此让皇后娘娘受到申斥,或是赐死这传旨的内侍,反倒成了儿臣的罪过了。儿臣从东宫来时,听说父皇指了其他人为太子妃,已经将秦婉婉逐出了东宫。”
    淑妃顿时愕然。这......虽然太子妃不是秦婉婉,倒是也不至于将她逐出东宫吧?
    陈明省面上倒是闪过一抹精光,嘿嘿,这小子倒是懂得给自己找台阶下。怎么他接到陈怀瑜的信上是说,是秦婉婉自己把太子给甩了?!只是那楚更那带着怨念的眼神扫到他的面上时,陈明省立刻收敛了神色。
    于此事上,他可是算计了自己的外甥一把呀。此时当着皇帝的面儿,楚更还不敢怎么发作,一会儿到了私底下,还不知道他要怎么怨恨自己呢!哎,谁叫他是自己的亲外甥呢?
    永泰帝对于太子的答案显然十分满意,他忍不住点了点头,感叹道:“太子慈悲。既然太子都这么说了,想来也是天意要成就这一段姻缘。皇后,太子大婚的事,可是万万不能再去纰漏了!”
    安皇后心里暗暗松了一口,又对皇帝行了一个大礼,叩首道:“臣妾,遵旨!”
    于是一行人各自散去,安皇后也不好披头散发出来,便留在春风阁里梳妆,又借口要与皇帝再商讨太子大婚的事宜,将淑妃她们都支了出来。
    待大家不紧不慢地穿过了几个回廊,淑妃见已经走到了背风幽静之处,给小青使了一个眼色,让她去望望风,方才叫住了走在她前面的楚更:“殿下,留步!”
    从前昭阳和陈蕾瑜在时,淑妃若有什么消息,也不需直接这样跟太子当面禀报。可是自从昭阳公主出阁、陈蕾瑜南下,又兼之这里是在暖泉山的别宫,因此淑妃也就只好趁着这次楚更亲自前来的机会,跟他碰面。
    毕竟是在宫苑之中,后妃与成年皇子之中本就有些忌讳。因此,楚更虽然心中会意,却仍然言行举止有度。虽然左右无人,但他依然站在离她五步之远的地方,拱了拱手行了一个常礼,彬彬有礼地问道:“淑妃娘娘,可是有什么指教?”
    面对自己曾经的旧主,被自己视为亲弟的人,自从淑妃蛰伏在宫中,已经许久没有同他这样面对面的说话了。
    淑妃的情绪微微有些激动,声音也略略有些颤抖,时间不多,她只好长话短说:“殿下......,奴婢......和我这肚里的孩子,都随时愿意为了殿下肝脑涂地!殿下不要忘了,当年是谁,用嫔妃肚里的孩子做饵,成为了压倒先皇后的最后一根稻草!”
    楚更沉下眼眸,望了望淑妃隆起的小腹,抿了抿嘴唇却没有说话。他当然不会忘记,他的母亲是怎么被安皇后一步一步逼疯的,又是怎么被陷害谋害皇嗣,因为疯癫而无从为自己辩解,从而被父皇厌弃的!
    别人都以为太子殿下是假面慈悲,但是淑妃与他从小一起长大,她知道儿时的楚更,其实也曾经天性未泯,本真纯良。只是这深宫之中,容不下他的良善,他才一步步变成如今冷面心狠的样子。
    见他似乎有所迟疑,淑妃又解释道:“陛下的身子,看着健朗,其实,已经是外强中干了。说句忤逆的话,左不过就是这一两年......因此,我肚里的这个孩子,胎里极若,本也是保不住的。还请殿下,早下决断!”
    楚更颇感震惊,眉头深锁,问道:“父皇的身子?......你是如何得知?”永泰帝看上去明明还十分康健,怎么会?楚更并不是不相信淑妃,他只是有些不能接受。
    如果父皇天不假年的话......难怪,父皇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就让他出了大相国寺,又是指婚,又是命太子监国,还有意无意地打压辅国公和晋王......既然如此,那他所有的布局,的确是要加快速度了!
    淑妃叹了口气道:“我偷偷查了太医院的记档.....”。
    话音未落,只听得那边小青故意大声地山呼道:“奴婢见过皇后娘娘!”
    见安皇后带着一些丫鬟婆子们走了过来,楚更和淑妃倒是并未躲闪,面不改色地行礼道:“见过皇后娘娘。”
    安皇后重新将她的发髻高高拢在头顶,一点也看不出她方才还跪在殿中请罪,此时见他们在这里,挑眉问道:“哦?方才你们离开春风阁也有一阵子了,怎么,还在这里没走?”
    楚更面上一派淡然,淑妃含笑道:“是,方才与殿下提起昭阳公主,于是臣妾就与殿下多说了几句。这便准备回宫了。”
    皇后点点头,似是十分关心的嘱咐道:“你如今身子重,着了风可是不好。”
    淑妃难得在皇后面前恭顺,福身道:“是。臣妾告退。”
    楚更也躬身作揖,从另一个方向告辞离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