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殿下慈悲 > 第4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4节

    来人一袭粉色宫装,眉目温柔,语态和善,和陈蕾瑜两人携手而来。
    “参见公主殿下。”在场众人纷纷行礼。
    今上已是四十开外的年纪,膝下皇子不少,公主却只有两个,便是昭阳公主和皇后娘娘所出的昭和公主。昭和公主如今还在总角之龄。昭阳公主身为长女,承欢膝下已久,颇得皇帝爱重。
    “不夺人所好的道理我还是省得的。本来就是公主家的东西,既然公主喜欢,拿去便是。”婉婉也是刚刚才识得这是昭阳公主,方才在宴席上隔着帘幕,看得并不真切。听得她对自己说话友善,婉婉心里便对她有了三分好感。
    “她逗你的。姑父向来把她当成掌上明珠一样宠着,宫里有什么好东西不是先紧着她的?”陈蕾瑜笑着出言提醒。
    这个秦婉婉啊真是太实诚了,御赐之物,哪是随便说送人就送人的呢。
    “哦。”说是御赐之物,换也换不成、卖也卖不掉、送也送不出,嗯,没关系,一会儿出了宫还能找个当铺当掉。
    “听说,你前一阵子曾在大相国寺中照顾我二哥?”太子极爱洁净是人所周知的,可是他有些怪癖,却只有亲近之人才知道。
    比如说,楚更从小对女子便有些嫌恶,尤其不爱女人触碰。儿时,若是哪个女孩子碰了他一下,非但要马上洗澡,便是那衣衫也是要扔掉的。
    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一想到大相国寺的这一节,安伊全身的每一个毛孔都张开了,妒火焚身,说得就是她现在的心情。
    “只是机缘巧合,做了几日粗使的婢女罢了。”
    “安小姐说得没错,我不过是做些洒扫的粗活。”人人都只当她是个不值一提的婢女,这“照顾”二字......公主果然是公主,说的话都是让人如沐春风的。
    只不过,太子身边多了一位小小的婢女,怎么还这么劳师动众的?这么点小事,竟然传到了宫里,连昭阳公主都知道了。秦婉婉心里略略思忖,却未做多想。
    “秦姑娘何须自谦,听说姑娘厨艺了得,我二哥最爱喝你煲的素粥。”昭阳心里并不喜安伊。知道她一直属意太子,此话一说,抬举了秦婉婉,便是暗暗戳了安伊。
    不过她所说的倒也是事实。
    “公主万金之躯,原来,也这么八卦的啊......”
    太子在吃食上的确十分挑剔讲究,便是素粥也需得是滚过三遍的,香味方才恰到好处。秦婉婉稍稍偷工减料一点点,太子都要让她重新做。为此,在大相国寺时,她一天做上六七次素斋也是有的。
    婉婉只记得太子殿下那冷若寒冰的脸,和用膳时一脸嫌弃,勉为其难的样子,实在不记得他什么时候说过,爱喝自己煲的粥了。
    “没规矩。”安伊气的脸都绿了,不敢对昭阳公主不敬,更不敢当着昭阳公主的面发作。秦婉婉竟然敢说公主八卦,她逮着机会便想踩她几句。
    “无妨,秦姑娘真情真性,与我甚是投缘。哪日得闲,便跟着蕾瑜一同到我的昭阳阁里坐坐。”
    谁不知道昭阳公主是天之娇女,高不可攀的。除了从小的手帕交陈蕾瑜,公主倒是极少与哪家的闺秀亲近。这样的盛情相邀,便是真的给秦婉婉脸上贴金了。
    “公主既然有话,下次我再进宫时便叫上婉婉不就行了?”陈蕾瑜颇有深意的笑着,拍了拍婉婉的肩膀。
    ***
    大相国寺。
    觉所中香烟袅袅,静谧幽深。一方小小的荷池里,几条锦鲤在欢快地游着。夕阳洒下来,微风吹皱了金色的水波,楚更随手拈起几颗鱼食,顿时鱼儿们争先恐后地来吞食,水面上便泛起一圈一圈的涟漪荡漾。
    “这是今日御赐的文房四宝。那个秦婉婉,竟然出了宫门就到当铺里当了五十两银子,还是死当!我后脚再进去赎时,足足花了两千两银子!改日,你可记得把银子还我。”
    一进觉所的大门,陈怀瑜便没好气。
    想到自己除了为楚更操心,还得替一个丫头忙前忙后,陈怀瑜就气不打一处来。他这人什么都好,就是于金钱上看得重些,身为安国公府的二公子,他平日零花有限,要攒下点体己可是不容易着呢。今日进趟当铺,一口气便花了两千两银子,陈怀瑜觉得肝儿都疼了。
    其实,婉婉本来是开价一百两的。可是,看着当铺掌柜那个震惊的表情,想到安伊连一百两银子都不愿意出,婉婉以为一百两的要价太高了,于是她主动打了个折扣,就只要了五十两。那个当铺掌柜看她这么痛快,笑逐颜开地就给了她现银。
    “看来,妥了。”楚更挑眉瞟了陈怀瑜一眼,难得露出笑容。
    “钦天监一语,便让当朝太子修行了十年。如今再借他们的话拨乱反正,也是正理。”这一路快马加鞭的赶回来,还得一路上拎着这个锦盒。陈怀瑜觉得口干舌燥,见石桌上的茶刚刚沏好,赶紧端起来呷了一口。
    十年前,羲国的朝堂经历了一场血雨腥风洗礼。随着先陈皇后的病逝,煊赫鼎沸的后族——宁国公府也被削了职,夺了权,抄了家。
    太子楚更是先皇后所出,今上嫡子,无可避免地受了牵连。才十岁的孩童,君父不喜,没有了生母的庇佑,又失了外家的倚靠,独自一人在深宫之中飘荡如浮萍,莫说太子之位岌岌可危,便是性命也不好说。
    也是那一年,甘陕大旱,河东大震,百姓流离死伤者不计其数。天象有异,是对天子失德的警示。按照钦天监所言,需得是储君替父修行,潜心修德。
    今上终是没有大开杀戒,直言顾念宁国公府从龙之功,复了国公府的爵位,并不予以实权,只是荣养起来。楚更,就是那一年入了大相国寺。
    “所谓钦天监......无非君心而已。”楚更淡淡感慨了一句,目□□吞山河。雷霆雨露,俱是君恩,只不过,君心难测。
    作者有话要说:  和尚更(一脸嫌弃):素粥要开过三遍,你又偷懒了。
    奴婢婉嘴上:......我这就去重做。
    奴婢婉心里:果然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哼!
    ☆、发小
    云来酒楼开在云雀大街的东边。此时已近傍晚时分,大街上人来人往,酒楼里也渐渐来了不少吃饭、投宿的客人。
    一年前,秦婉婉与许莹莹相约来京。两个小丫头身无长物,云来酒楼便是她们第一个落脚的地方。
    一开始,他们只是在后厨帮忙,做一些杂役粗活。婉婉聪慧,莹莹机敏,一来二去,便与云来酒楼的众人彼此都熟络了起来。
    酒店的掌柜,董月娘不过三十多岁,虽然人生的伶俐,打扮得挺时兴的,却一直孑然一身。看她们既勤快也能干,喜欢得紧,便对她们视如己出,十分照顾。如此这样,便认了干亲,两个姑娘才算是在京城站住了脚。
    秦婉婉进到云来酒店,只见董月娘正在柜台里忙碌着。她熟练地拨弄着算盘,时不时又促店里的伙计们赶紧招呼上菜,忙前忙后,双脚都不得离地。
    秦婉婉想着给她一个惊喜,于是给伙计使了使眼色,溜着边走到了柜台边,突然跳到董月娘面前,十分亲热地搂住她的腰身:“干娘,我回来了!”
    “呀!婉婉回来了!自从上次去了京兆府,这几个月就没了你的消息,叫我们好生担心呢。后来听说,婉婉找到了你爹,成了辅国公府的表小姐?”董月娘十分惊喜,赶紧拉着婉婉的手,将她好好打量了一番。
    “是。我如今的主母,的确是出自辅国公府的。”
    “好。你难得回来,晚些聊,晚些啊,你在这用了饭再走。我这有些忙,你赶紧去内院吧,莹莹在里面呢!”又一个熟客上来跟董月娘打招呼,她的确有些忙得脱不开身。
    “好咧!”
    婉婉将带给董月娘的胭脂放在柜上,探头探脑地来了后院。见许莹莹正在摘菜。
    “莹莹!你瞧瞧我给你带什么来了?”婉婉将一只精致的胭脂盒子递给她,还有一袋银子。这是她今日将那御赐的文房四宝当掉,换来的五十两。
    “你今时不同往日了。你的礼,我可受不起。”许莹莹都懒得抬眼瞧她,她别过身子去,依然只顾摘手里的芹菜。
    “莹莹,你怎么这么说呢!?什么礼不礼的。今日,我是特意来接你跟我一起去秦府的!”秦婉婉与许莹莹是从小一起长大的,两个人年纪相仿,又比邻而居,从来亲密无间,不分彼此。
    方才秦夫人带着她和媚儿从宫里出来,婉婉便借着今日安伊让众人的贴身婢女作诗一事,向秦夫人提出,自己也想要再配一个更得用些的婢女。
    如今她身边的这些,都是秦府里的旧人,说得好听是伺候她的,说得不好听,也是监视她的。她们不仅把婉婉的一举一动都放在眼皮子底下,还老引得媚儿来找茬。
    秦府大小姐想要再配一个婢女,秦夫人没有理由不允准。刚好马车行到了朱雀大街,于是,秦婉婉便顺手推舟,说自己要亲自来云来酒楼,接许莹莹入府。
    摆脱了秦夫人母女,婉婉只身一人,中途转道去了一趟当铺,又去胭脂铺里给干娘和莹莹挑了几样礼物,方来到云来酒楼。
    婉婉不知道自己怎么得罪了莹莹。
    许莹莹见婉婉神色愕然,索性挑明了:“你如今攀上了辅国公府的高枝儿,以后,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咱们井水不犯河水。”
    原来是这样。莹莹还以为自己认贼作父,稀罕做辅国公府的表小姐呢。
    “莹莹,你跟我来。”
    她将她拉起来,径直进到了两个人曾经一起住的卧房。一进房间,婉婉就脱衣解带。
    “你干什么!?”
    “这软罗纱的衣服穿在身上的确舒服又好看,就是穿脱起来麻烦一些。”婉婉将外衣褪了下来,只剩了贴身的一件中单。
    “赶明儿你同我回去,我留了好几件崭新的给你呢。”
    “谁稀罕你的这些绫罗绸缎!谁说要同你回去?你脱衣服到底要干什么啊!?”
    婉婉又将中衣从肩上褪下一半来。只见她肩膀上,赫然有一处结了痂的伤疤。紫红色的结痂显然是新长的,落在她白皙的皮肤上,显得格外醒目。
    “你这是怎么了?很疼吧?”看得出,那伤口极深,莹莹想着就觉得疼,已经顾不上跟婉婉生气了。
    “没什么,被辅国公府的一个老婆子用花锄伤着的。身上的伤倒是快好了,不过,我可是一个记仇的人。”身上的伤可以好,但是当时的疼,婉婉却记在了心里。
    “怎么,辅国公府的下人,还敢欺负你吗?”听见她这样自嘲,莹莹已经全然不生她的气了。
    “辅国公府欺负人,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诺哥哥的仇,我可是从未忘记。”秦婉婉重新穿好了衣服,她和她相视一笑。
    ***
    东方的地平线上渐渐泛起一丝丝和煦的亮光,天际之间被这光亮层层浸润,漫天的朝霞如彩云出岫,一轮朝阳正欲喷薄而出。万籁俱寂的佛寺中,晨钟响起,山林中的飞鸟受了惊,扑簌簌的飞向了远方。
    清晨刚至,太子还朝的诏书便已送到了大相国寺。
    太子代天子修行十年,于国有功。今上特意命钦天监选一个黄道吉日,又指了皇长子、晋王楚彦为特使,不日隆重将太子迎回。
    楚更已在在圆空方丈的禅房外静候了半刻钟。
    他今日穿着与寺中普通僧众并无二致,一身浅灰色僧袍,足踏手工千层底素纹僧鞋,头发挽成单髻,用一根檀木发钗固定在头顶。
    金色的朝阳洒在楚更身上,他的身形投出了长长的影子。片刻,禅房中的木鱼声止住,一小沙弥打开了房门,那影子便投到了禅房里。
    圆空方丈的禅房正中,供奉着三世诸佛。他正背对房门而坐,捻着佛珠做早课。
    “觉民来了?”圆空并不看他,只是起身进了内室。
    “方丈今日知道弟子要来?”一对素白釉纹莲瓣茶碗置于茶几上。红泥小炉上,正煮着今年新上的明前茶,茶壶已经嘟嘟地开始冒泡。
    “该来的总是要来的,该走的,也总是要走。坐吧。”圆空虽已经年逾古稀,貌古眉如雪,但心常平和,身轻体健,那双看透一切的眼睛,一如既往地投射出明亮而睿智的光华。
    “弟子青灯十年,多赖方丈庇护点化。不日将去,特来向方丈辞行。”
    “好、好、好。”圆空方丈连说三个“好”字,却丝毫不感到意外。
    “逝者如斯,缘法已到。觉民可记得,贫僧当年指大雄宝殿四字与汝,说过什么?”
    “记得。”
    当年,圆空牵着十岁的楚更立于大相国寺正殿之前。他手指着牌匾上的四个字,对楚更道: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名“大雄”。故名“大雄宝殿”,即“佛”也。诸佛妙理,非关文字。烦恼即是菩提,菩提自性,本来清净。
    “弟子此身,久离红尘,只是此心,却是在寺中这些年,方得半刻清净。有时弟子在想,若是能常伴佛前,反倒求得一世心安。”
    此去还朝,前途未知,怕少不得又是风谲云诡,血雨腥风。想到十年之前,楚更至今心有余悸。
    茶已煮开,圆空亲自替楚更添了茶。
    “你可知,贫僧为何赠你法号,觉民?”
    楚更摇了摇头:“弟子愚昧,参悟许久,只是,还未曾得证。”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一切所处,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
    “弟子受教了。只是,处心积虑,步步为营,若所求皆为虚妄,尤未可得......”
    圆空对上楚更的眼神,从他的眼里看见了星辰大海,雄心壮志,却看不见半分犹豫不决。他走到书案前,在宣纸上写下一个大大的“忍”字。十年前,他要楚更忍,十年之后,他仍在临别之时,将这个字赠予他。
    “俗眼既认一切对待者为实事,分别计较遂至牢不可破,此所以有贪嗔也。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于一切时中,念念自见,万法无滞,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实。”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