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玄幻魔法 > 我本闲凉 > 第026章顾太师府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026章顾太师府

    步军两营的兵士, 已经消失干净。
    街道也终于恢复了畅通, 周遭车马, 开始渐渐通行, 被堵住不敢行走的路人商贩, 也终于敢松一口气顺着长顺街两旁走动。
    永宁长公主高高站在车驾上, 看了一会儿, 注视着那远去的刘进一行人,眸光沉凝,只道了一句“回车内吧”, 便返身回去。
    陆锦惜也收回了目光,跟着重新进了温软富贵的车内。
    “亏得今日还有你在,否则又叫这一起子大老粗闹起来, 那时候才是难看呢。”
    倚靠大引枕上头, 永宁长公主长长的护甲,打袖口上密密刺着的金凤上划过, 瞧了陆锦惜一眼。
    “你久居内宅, 少在外走动, 恐怕还不知如今朝中凶险情况。”
    陆锦惜才方长身坐下, 也不敢靠着车壁, 倒有些小心和正襟危坐模样。
    听了永宁长公主此言,她心底微动。
    永宁长公主道:“方才刘进身边那个穿白袍的, 便是近日朝中风头最劲,也是乱子最多的一个。他姓方名少行, 昔日是你夫君身边一个小将, 沙场里征战,自来勇猛刚烈,又自负一股狂气,常叫敌人闻风丧胆。”
    这一点,端看对方耍弄那青钢剑的轻松模样,便能窥知一二。
    陆锦惜点了点头:“侄媳方才见他立在刘大人身边,倒好像关系很近似的,便也在想,若不是战场上交下的感情,怕不会如此厚密,还为此人抱不平,闹出这样大的事情。”
    永宁长公主点了点头,看她的目光,不由有些变幻起来。
    “你倒也是个心思聪颖的,刚才的场面上也不惧怕。本宫方才拉你出来,实也不过是个权宜之计,只想叫他们收敛收敛。倒没想你一番话说动了刘进。这样明摆着的法子,我刚才那怒火中烧的一会子,竟没考虑出来。”
    “……”
    这话从别人口中出来是夸奖,可从永宁长公主口中出来,便带了几分叫陆锦惜心颤的味道。
    她不敢承了这夸奖,只垂首道:“您刚才拉侄媳出去,侄媳吓了个半死,话都是乱讲,这一会儿都不敢想自己说了什么,现手心里还都是汗呢。”
    “你也不必自谦,陆老大人把你教得很好的,只是到底当初没在家里吃过亏,你气性儿终究弱一些。不过好歹如今也磨过来了,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对陆氏的身世,甚至她在家中的情况,永宁长公主是了如指掌。
    只是她也不多说,很快将话题拉了回去。
    “含山关一役,已经结束多年。战后方少行便继续镇守了含山关,乃是含山关的参将。”
    “去年朝臣们嫌他镇守时候,在边境上多生是非,惹得中原西域尽皆不宁,便一起上书请旨,让他回京城,年纪轻轻也享享福气,又给安排到了皇上身边,任了云麾使。”
    “这可是皇上身边的近卫,一旦得了皇上青眼,什么高官厚禄没有?”
    “他倒好,频频被人瞧见跟皇上身边的宫女女官们眉来眼去,从来没个正形儿。皇上知道他年轻有血性,也听闻他在边关上的时候,是个骨子里的风流种,倒没怎么介意,想他是个人才,过不久总能约束回来。”
    说到这里,永宁长公主看了陆锦惜一眼,竟笑了出来。
    气笑的。
    陆锦惜已生出几分好奇来,微有诧异:“照您这样说,皇上爱才,不忍责他,岂不很好?大臣们又怎么参他?”
    “谁叫他自己个儿作孽呢?”永宁长公主摇头,嗤笑了一声,“前没几日,听人说他的确收敛了几分。没想到,那一晚上便被人抓住他轻薄了贤妃身边的大宫女,那丫头二十来岁年纪,眼见着到年纪就要放出宫去的。出了这事,竟不堪受辱,投井死了。”
    陆锦惜顿时讶然。
    “你也认识卫仪,知道那是个受不得屈辱的脾气。她在宫中自来得宠,连皇后都要矮她一分气焰,出了这事情哪里咽的下这一口气?当下便去找皇上要个说法儿。”
    永宁长公主眸光里闪烁几分兴叹。
    “这等丑事,捂都捂不住,没过两天,朝野上下都知道了。便是方少行再年轻再有为,也架不住这一条人命官司在身,皇上只好现免了他职,目今还没想出个处理的法子。”
    这……
    内中竟然还有这样曲折的原因?
    可陆锦惜想想,又觉得其实不很对劲。
    九门提督刘进,她没怎么接触过。
    只因为对方曾在她大病那一阵,送了一根百年老人参,在礼单上尤为突出,她才记得了这个名字,推断对方对将军府颇为重视。
    所以后来吩咐潘全儿去请鬼手张的时候,她才会提这么一嘴。
    方才与此人交流,言语虽然不多,可却能知道这人头脑清楚,并非看上去那样粗鲁。
    且能到如今这地位的,怎么会连明辨是非的能力都没有?
    可他偏偏出来折腾这么一场,还要硬给方少行出头……
    不应该呀。
    陆锦惜望望永宁长公主,心中有疑惑,却并不开口问。
    永宁长公主看得出来,见她不问,心底却是赞叹她这一股聪明劲儿,于是忍不住就眯眼笑了起来,慵懒地支了自己的额头,斜着眼睛看她那瓷白的脸蛋。
    “反正面儿上看就这样,内中有没有隐情,却是死无对证了。”
    “方少行就是太年轻,棱角太重,虽比不得当年顾觉非那疏狂气,却也相距不远了。”
    陆锦惜听了,有些迟疑:“可他们这样闹着,不会出事吗?”
    而且当街便向她一个“大将军夫人”跪拜,会不会做得有些过了?
    永宁长公主却半点没有担心。
    想起这一帮子人六年的变化来,她目光光芒明灭,只道:“他们可比你想的聪明。薛况还在的时候,是处处小心,生怕薛况被盖上功高震主的名头。现在薛况去了,反倒没有这担忧,是以格外尊崇你一些。你也不必惶恐,皇上心里都有数,也知道这些大老粗心里不高兴。”
    “不高兴?”
    陆锦惜一下想起永宁长公主方才说方少行时,提到的那一句“朝臣们嫌他镇守时候,在边境上多生是非,惹得中原西域尽皆不宁”,一时有了猜测。
    永宁长公主的回答,也证实了她的猜测,只给了三个字:“议和了。”
    议和了……
    大夏与西域,打了那么多年,竟议和了?
    陆锦惜有些恍惚起来,道:“那方才那满街的步军营将士,侄媳看着觉得威严整肃,也不像是其他京城驻军一般松散……”
    “都是含山关一役的旧部。”
    永宁长公主一声长叹,却已经不想再说了,只道,“这些都是朝廷的事了,实也与你牵扯不上什么关系。我说给你,只是叫你心里又个谱儿,免得他日遇着,两眼一抓瞎。”
    “侄媳省得了。”
    陆锦惜点了头,若有所思,恭谨地谢过。
    此时车早已经上了长顺街,走了约有一刻左右。
    经过方才那事,谁都知道这车驾乃是永宁长公主的,里头更坐着大将军夫人陆锦惜,是以人人退避。
    长公主的车驾,便畅通无阻,一路奔行。
    不多时,便已经绕到了贴皇城这面的长街一头,远远便能看见前面车马都停了下来,华服加身的官员们都下了来,相互寒暄着。
    街北两座大石狮子蹲着,正面三间大门,已经全部打开。
    诸多仆役守候在外,收看请帖,接应络绎的来客,另专有人在门口处录下诸人礼单。
    “长公主,到了。”
    黑衣的车夫,甩了鞭子一下车,便在车旁恭候。
    陆锦惜本就坐在外面,此时搭了一把旁边宫女递过来的手,便出了来,站在一旁稍候。
    这一刻,周围一下安静了不少。
    一是因为车驾,二是因为从这里钻出来的这主儿——
    不少人刚才没目睹长顺街上事情,一直堵在这里的人,全都吓得擦了擦自己的眼睛:五官生得这样精致,仿佛老天赐下的人,满京城都找不出几个来!
    坐的还是长公主的车驾……
    眼前这人的身份,不言而喻!
    竟是大将军薛况那一位孀妻!
    她不是不出门的吗?
    不少人又是诧异,又忍不住面面相觑。
    陆锦惜当然也感觉到了那些目光,心里觉得好笑,倒觉得自己像是从动物园钻出来的一样。
    车驾上,永宁长公主已探出了身子来。
    矮凳早已经在车旁摆好,只是递出手去扶她的,竟不是方才任何一名宫女,而是垂手侍立在旁边的冷面男子。
    陆锦惜顿时一怔,眼皮一跳。
    永宁长公主却极自然地将手放到了他手中,由着他稳稳地扶了下来,双脚落到地面上。
    只对他道:“劳你给我当了回车夫。太师府寿宴,你可也去?”
    “臣还得回宫,太师府的寿宴,也不方便露面。”那男子面容没有半分变化,照旧沉冷的一片,声音更是肃然,“只怕不能去了。”
    “也好。”
    永宁长公主倒也不介意,反是一抬眼瞧见了陆锦惜注视的目光,一时笑了起来。只随意摆摆手,让那黑衣男子去了,自己则走到陆锦惜身边来,略领先两步。
    “他是皇上身边的一等侍卫,本宫瞧他顺眼,所以叫来当了一回车夫,可也算不得委屈他。”
    ……
    一等侍卫,当了一回车夫。
    陆锦惜虽之前便瞧出这人不凡,却也没想到竟是个正三品的武官,只觉得心神一片恍惚。
    听着永宁长公主这话,她当然不说什么,点头附和。
    周围不少人都瞧见永宁长公主了,挨得近的,便都上前来行礼。
    “下官拜见长公主。”
    “给长公主请安。”
    “长公主也来了,道上可多赖您了。”
    ……
    今日太师府寿宴,难得把正门都开起来。
    因有太师夫人唐氏也在后园设宴,所以来往的官员大多携了亲眷,倒显得一派和谐热闹。
    上来给永宁长公主问安的,多是文臣,陪在他们身边的妇人,却只跟着行礼,半句话不敢多说。
    即便是不少人瞧见了旁边的陆锦惜,纷纷眼底惊异,却也没个人上前打招呼。
    毕竟有永宁长公主在,若是一不小心说错话,僭越了,那便是大难临头。
    是以陆锦惜保有了几分清净,在这密集的寒暄之中,与永宁长公主一道向着正门去。
    “哎哟,永宁长公主,您也来了!”
    门口记礼单的桌旁,太师府大管家万保常穿着一身浅褐锦缎圆领袍,一见人来,立时便将身子弯下来三分,笑容也更真诚了些,亲自上前来迎。
    永宁长公主笑道:“老太师难得开寿宴,也算是我半位授业恩师,我怎敢不来?不过可没带什么厚礼。来人,礼单奉上。”
    身后跟着的宫女,立时将一份精致的礼单呈上,并让开了道,让后头人也把礼物送进去。
    万保常双手接过来了,毕恭毕敬,只恭维道:“长公主您来了,即便是空着手,咱们老爷必定也是欢迎之至,怕还得乐上几日的呢。”
    说完了,才交下面人把礼单给记上,又忙吩咐一旁候着的仆人。
    “赶紧来,亲引了长公主入内。”
    “倒不必急,今儿本宫与侄媳一块儿来的,少不得等上一等。”永宁长公主看向了陆锦惜,点了点头示意。
    陆锦惜原也没落后脚步,这时便走上来,先将拜帖递上。
    万保常其实方才便注意到了陆锦惜,只是永宁长公主没开口,倒不好打招呼。
    他任顾氏一门大管家的位置,早有些年份,且不是分管内务的内管家,而是长袖善舞,常常跟着顾太师,处理着有关的人情往来,官场龃龉。
    是以今日,才是站到这门口来,亲自迎接远近来贺寿的客人,只为表太师府的客气与隆重。
    十几年历练下来,万保常的一双眼睛,早已老辣至极。
    门口今日进出的上百号人,每一号他都叫得出名字来,连对方的官品和入仕经历,都一清二楚。
    在听见永宁长公主一说“侄媳”的时候,他立刻就知道面前这一位的身份,面上半点诧异没露出来,也挂上笑脸,与迎永宁长公主的时候没什么两样。
    “给大将军夫人请安了,您也是位难得的稀客呢。令尊陆大人也一早来了,这会儿正在书房里与我家大人叙话,一会儿小人命人帮您通传一声。”
    陆大人……
    那就是陆氏的父亲了。
    陆锦惜来之前就想过,势必是要撞见的,所以也没惊讶,反倒谢过了这位八面玲珑的大管家:“那可真是有劳您了,我来也正想见上一见的。这是今日的礼单。”
    说着,也叫人呈上来。
    一份礼单,并着两只锦盒,一只狭长,一看便知道里面装的是玉如意之类吉祥的东西,另一只却是一只四四方方的盒子。
    万保常不怎么敢打量陆锦惜,即便知道她有惊人的美貌,却也只低垂了眉眼,接过了这一份礼单。
    目光,顺着从旁边人捧过去的锦盒上一扫而过。
    在瞧见锦盒前面那特殊的铜锁之时,他眼皮猛地颤了一下,险些怀疑自己看花了眼!
    八枚狭长的叶片向着八个方向舒展开去,乃是药铺里常见的“天南星”的叶冠形状,中心处才是一扭就能开的锁头。
    这样的锦盒,这个形制的锁头,只有外城东那一家回生堂医馆才有啊!
    当初,老太师顾承谦那老寒腿的毛病,总上下折腾。
    即便是皇上派了太医院几位号称“药到病除”的名医下来,也愣是没看好,天气一冷,照旧疼得钻心,每每总在屋内冷汗淋漓。
    他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家,又怎么禁得起这样的折磨?
    万保常曾带着府里上下的仆役,联系遍了大江南北的杏林圣手,一一给老太师看诊过,都束手无策。
    最终千方百计,求到回生堂去。
    一开始,是苦口婆心,希望能打动这一位脾气古怪的老大夫。
    谁料想,人家直接一个白眼翻过来,就赶他们走,见他们不走,差点就拿捣药杵扔他们。
    后来他们想吧,讲理不成,不如破罐子破摔,给金银,许高官厚来,要什么给什么,甚至大冬日里头,一群人都给他跪到回生堂门口了,只求着张远志能心软一些,为老太师看诊一回。
    结果,回应他们的只是鬼手张一盆温热的洗脚水……
    那一股味儿,万保常这辈子都忘不了。
    如今见着这早已烙印在心底,恨了好几年的天南星纹锁,他竟然有些反应不过来了。
    眼见着那个不懂事的小厮就要将这锦盒与诸多的锦盒放在一起,万保常竟然失态一般大叫起来:“糊涂东西!那也是能乱放的吗?”
    这陡然来的一声,着实震惊了不少人。
    就连递过了礼单,已经被人引着要向大门内去的陆锦惜和永宁长公主,都吓了一跳。
    这时候,万保常才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连忙咳嗽了一声,却向周围道:“不妨事,不妨事,教训不懂事的下人呢。”
    众人虽奇怪,却也不好多问什么。
    永宁长公主倒是瞧了一眼那盒子,露出了然的笑意,携了陆锦惜进门,绕过前头影壁。
    “你倒是真本事。要知道,顾太师这腿疾,十三年也没请来鬼手张。”
    十三年?
    陆锦惜顿时错愕,只觉得鬼手张脾气虽不好,可大户人家请他也不是不去看的,只是嘴上抱怨多一些罢了。
    顾太师在朝中位高权重,却也是个为民的好官。
    朝野上下,内外百姓,提起之时,多有称赞之言,鬼手张连将军府都治,对着顾太师,也不至于十三年不搭理吧?
    她原本还以为,太师府是没请过。
    倒没想到,是请了鬼手张,人家不去。
    可医者仁心……
    陆锦惜皱了眉头:“鬼手张……不至于如此吧?”
    “谁知道呢?”
    永宁长公主摇了摇头。
    “反正人人都说,势必是太师府有事得罪过他。此人医术虽高,偏偏是个睚眦必报的,好像曾放言说,顾太师早年推的‘摊丁入亩’逼死了他家两口人,所以即便是老太师疼死,他也不会去医。还说‘疼起来怕什么,只要半条命罢了’。”
    摊丁入亩,乃是对底层务农的老百姓有好处的法令啊。
    陆锦惜这一点还是知道的。
    这个也不至于就逼死了谁吧?占着田地多的,才会多纳丁银,且也不是纳不起。
    “张老大夫,会不会只是不想治,随意编的借口?”
    听着,怎么觉得那么不走心呢?
    永宁长公主只能叹气:“管他是不是编的,反正跟顾太师不对付就是了。你如今竟然有本事从他那里求来了药,可算是破天荒的头一遭,还是你有本事……”
    永宁长公主这一路上都夸了她好几回了。
    陆锦惜不由得思考自己这件事到底是办得好了,还是过了,只能道:“偶然一个动念罢了,还是您指点的。但愿老太师用了药,能有些起色吧。”
    说完,她却想起了潘全儿。
    这一桩事,倒多赖了他后头的使力。
    一开始鬼手张可不也是不愿意给的吗?
    这样艰难的事情,太师府没办成,他一个没地位没身份的下人,竟给办妥了。想起来,多少有些不可思议。
    陆锦惜琢磨,若他是真凭本事打动的鬼手张,倒还要高看他一眼。只是之前没来得及细问情况,是以如今倒不知道更具体的细节。
    她心里转着念头,也不再说话,只陪着永宁长公主往里去。
    永宁长公主时素来与朝中官员们打交道,却并不去后园招待女客的地方,而是就在前厅。是以到了岔路口便与她分开,只道:“你放宽了心去赴宴。一会儿肯定还请了戏班子来唱戏,到时候我们也来,你可留意留意,看看那有没有看得上眼喜欢的。另一则,若出什么事,也只管遣人来前头回我便是。”
    陆锦惜听得汗颜。
    这是要她借着看戏的机会,物色物色“下家”?
    她不好回应,只能应了声,谢过了她,才由另一个梳着双髻的小丫鬟领入了后园。
    府门口,却依旧人来人往。
    失态的大管家万保常,这会儿早反应了过来,只交代下人把那盒子单独放到了一旁,自己上去打开看了。
    里头的一应药方并着几副药,甚至医嘱都在。
    这字迹,狂草一塌糊涂,一看就是那个叫他喝过洗脚水的鬼手张啊!
    一时之间,万保常只觉得自己一颗老心都跟着跳了起来,捏着这医嘱就忍不住想要撕碎了,像是撕碎那王八蛋鬼手张的脸一样!
    又是痛恨,又是欢喜!
    这感觉,真是复杂得没边儿了。
    他在门口站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只道:“我得带着去见一回老爷。门口接应客人的一应事宜,你们先管着,再去请里头白保胜管家来压着,赶紧的!”
    说完,他也不看几个下人是什么反应,便捧了这锦盒,一路入了前院,顺着抄手游廊,跑得一颗老心都跳了起来,终于到了当朝一品太师顾承谦的书房外头。
    顾承谦已年近花甲,两鬓斑白,传了一身锦缎圆领袍,正坐在书房靠墙的椅子上,与如今的礼部尚书兼内阁学士陆九龄喝茶叙话。
    两人是几十年的同窗好友,同科进士,虽官职有差,可历来关系极好。
    打从那一夜自大昭寺回来,顾承谦的腿便疼得下不了地,连上朝都不能够了,只好跟庆安帝告了假,在府里好生将养。
    这几日天气转暖了,他的腿好像也好了不少。
    眼见着外面的雪,一点点地消无了踪迹,连带着心情似乎也开始有一些变化。
    只是顾承谦到底也说不出,算好,还是坏。
    大昭寺上觉远方丈传下来的消息,他是一清二楚,更知道有无数的眼睛,巴巴贴在雪翠顶。
    可又能怎么样?
    他这个当父亲的,到底也只能跟所有的外人一样,在不确定的答案里,忐忑,辗转,期待,甚至……
    恐惧。
    “顾大人?顾大人?”
    正与顾承谦说着话的陆九龄,已是见他出神,终于还是喊了两声。
    顾承谦的目光,这才从窗外那钻出枝头的小小海棠花苞上收回来,叹了口气:“老了,又出神了。陆兄,你方才问我什么?”
    “没问你什么。”
    陆九龄见他一个五十几的人,竟比外头风烛残年的老人更叫人唏嘘,也是五味杂陈,想起自己那在将军府受过千般万般委屈的女儿来,心里五味陈杂。
    他只道:“是外头万管家,说是求见您。”
    万保常?
    顾承谦恢复过来的模样,已是镇定自若了,只是一手扶着自己的膝盖,一手搭在紫檀木嵌珐琅扶手椅光滑的扶手上,苍老的声音笑起来:“原是他来了,不好好招待客人,倒来见我。传他进来吧。”
    外头候久了的万保常,这才躬身进来,给行了个礼,把手中的锦盒捧起来,禀道:“老爷,今日将军府大将军夫人送来一份给您的寿辰贺礼,是从回生堂来的驱寒除湿止痛药方,还请您过目!”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