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数理王冠 > 第147章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47章

    洛叶的话真的是一句比一句让他们惊讶,前面两者他们还能理解,这个问题让他们就有些困惑了。
    德利涅教授也有些诧异,“我以为你喜欢的是群论。”
    他最擅长的代数几何。
    洛叶道,“没有人规定我只擅长一样。”
    群论在完成这一篇论文后,对她的吸引力就下降了一些,对她来说这篇论文不但足够让她刷足够的声望,真正的在数学界彰显自己的存在,更能证明她对群论的掌控已经很深厚了,毕竟她做出了一个世界性的成果。既然如此,这个已经被她磨厉的刀可以退居二线了。
    “——您招收吗?”她再次问。
    德利涅教授这个身份地位,想要成为他学生的不知道有多少,可是近几年他已经不招收研究生了,可是什么都有例外。
    “本来没有打算,如果你来申请就有了。”
    德利涅教授一点都不介意表露自己对洛叶的特殊待遇,甚至在洛叶“一意孤行”之后还露出了愉快的神情,“你不用参加研究生考生了,回头去我办公室写一份申请,你明年就是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的研究生。”
    洛叶这才露出了一个更为明显的笑意,对他们欠了欠身,“既然如此,那我改日再来拜访您。”
    不得不说,现在这间会议室里有一部分人都不由的对德利涅露出了一些羡慕嫉妒的神情。
    洛叶这样的学生谁不想要?
    有几个擅长抽象代数的教授还露出了遗憾神情——以洛叶的天分,他们以为她会继续在抽象代数这条路上走呢!在听洛叶即将提前毕业后,他们还琢磨着要收她当学生,可万万想不到她竟然改换了跑道,而且早就有了心仪的导师人选。
    这让他们怎么不对德利涅的好运气羡慕嫉妒?
    不过他们虽然觉得可惜,也没有劝阻,洛叶现在才多大?十九岁而已,对数学界来说太年轻了,正处于对数学领域充满了好奇心的阶段,忽然想要换一换,他们也能理解。再者了,这篇论文虽然属于抽象代数领域,可是里面涉及的可不仅仅是抽象代数,双曲面,弦论都涉及到了,不然马尔维斯也不可能会一口气叫来这么多的教授。
    这也能看得出来,她擅长可不仅仅是抽象代数。
    德利涅教授就沐浴着一众同事的视线走出了会议室,还不忘给马尔维斯道,“等这一期的《数学年刊》出来记得通知我一声……”
    编辑部的已经下班了,唯有助理还在坚守岗位,他完全不敢进去,就站在门口不远处,等着大佬们传唤,心里对洛叶的佩服真的越来越浓。
    他此刻是真的有些明白自己和超级天才之间的差距了,大概差着一个马里亚纳海沟吧。
    在洛叶率先走出来的时候,他差点不顾他们之间的年龄差距,直接上前去套近乎——这位说不得就是他们编辑部的常客之一。
    幸好他理智还在,看着洛叶对着他轻点了下头,径直走了出去,然后一众大佬鱼贯而出,他忙走到马尔维斯身边,“主编。”等候着吩咐。
    马尔维斯语气轻快,“把这篇论文重新排版下,之后再交给我。”
    他也疲惫了,想着今天去休息,明天再继续,“你也下班吧。”
    助理虽然在外面等待的时候就已经有所预感了,但没想到真的等马尔维斯亲口说的时候,他还是忍不住的震惊了。
    ——重新排版就是确定刊登这篇论文了!
    真的决定刊登了!
    他一点都没有觉得这是马尔维斯放松了标准,真的,每一个看到下午洛叶被一众大佬包围的场景时,都不会有这样的误会。她是真的靠自己的实力获得了刊登的机会。
    正是因为如此,他才更觉得震惊啊。
    她才十九岁啊!
    今年才刚刚大二!!
    这个消息传出去,所有人都会意识到,继彼得·舒尔茨后又一个超新星开始冉冉升起了。
    看着马尔维斯一众大佬渐行渐远,助理的眼睛都不由的湿润了起来,靠,这真的是赤、、裸、、裸的差距啊!”
    洛叶第二天就去了德利涅教授的办公室填了几张资料,她要上也是明年的研究生,现在她的学位证书和毕业证还没下来,可是她实际上已经算是毕业了,所以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应该是她的空闲期。
    德利涅教授道,“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你有什么打算?有研究目标了吗?”
    洛叶道,“准备看一下代数几何相关的资料,还有一些数学物理相关的。”
    对于后者德利涅教授只是疑惑的挑了挑眉,却没有发出疑义,而是给了她一张书单,还有一个已经准备好的笔记,“这是格罗滕迪克曾经的手稿的复印件,你可以拿回去好好看一看。”
    代数几何教皇的手稿?
    洛叶燃起了兴趣,接了过来并没有立刻打开看,确定德利涅教授没有事情再吩咐后才离开。
    洛叶以前蹭博士生和硕士生的课时候也都是抽象代数相关,这次她开始蹭代数几何和数学物理相关的了。
    而数学系也终于知道了这个消息。
    ——洛叶,已经提前毕业了!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见
    ☆、196
    和洛叶同届的人现在才开始深入了解数学体系中诸个分支,也就是说和她一起毕业的根本没有, 在德利涅教授给她颁发了学位证书和毕业证后, 随大流的穿着博士服在校内拍了几张照片。
    她对这兴趣从来不大, 随意拍了几张就完了。
    ——甚至连分享社交网络都没有。
    现在触摸手机已经普及了, 真正的4g网络时代已经到来了,可是洛叶压根不玩,现在她手机最大功能也就是接听电话。
    她的同班同学看到被校友拍的洛叶穿学士服的照片后,才知道她已经本科毕业了!毕竟洛叶平时就不和他们一起上课啊,洛叶也不会是拿这种事当炫耀资本的,唯一和洛叶比较熟的莫妮卡这学期也开始尝试选定方向撰写论文,可以说忙碌至极, 自然也不会有多余的闲心特意去关注洛叶。
    所以他们是真的看到照片的时候才确定。
    卡尔, “……看来她的论文真的要刊登在《数学年刊》上了。”
    这是唯一的解释了。
    他们毕业必定要写毕业论文, 只有毕业论文答辩过了,才能得到学位,这一点洛叶也不能例外,而洛叶最近一段时间都没有写论文的趋向, 那就只可能是她之前撰写的论文通过了, 因为过于优秀,直接当成了毕业论文予以毕业。
    饶是此刻已经成了校内风云人物,大二就成了老虎俱乐部副会长的卡尔,再想到这个可能的时候,仍旧似乎在口腔中感觉到了些许的苦涩。
    ——卡尔选择数学系无疑是有对数学的热爱的,但是他在真的上了大学后发现自己很难保持对数学的纯粹之心, 他无法做到像洛叶那样心无旁骛的眼中只有数学。他比不上洛叶这样的绝顶天赋,比她少了努力,自然也不会去的她这样的天赋。上帝在某种程度上是非常公平的。
    他之前一直犹豫,现在在此刻听到这个消息后,反而有种松了口气的感觉。
    他该下定决心了,他不适合走数学学术这条路。
    不过——
    他也要更加努力才行啊,他可不想等哪天,洛叶真的名扬全球后,他就成为一个“同学”的背景板。
    莫妮卡和卡尔不同,她是想走学术这条路的,在大一上学期的时候她就充分认识到了洛叶的天赋,可是在这一刻,眼看着洛叶就要真正的在全球刷荣誉了,她还是默默无闻,她仿佛感觉到了舒尔茨同学的感受。
    那就是苦涩和对这样超级天才的羡慕和无可奈何。
    那是想怎么追都无望的感觉。
    看着对方和自己的差距越来越大,你愿意接受这样的事吗?莫妮卡是万分不愿的,在发现自己还是没有办法不动容后,她不由的开始反思,是她平时做的还不够吗?
    莫妮卡喜欢数学,但是她也喜欢享受生活,所以她做不到像洛叶那样仿佛永远不知道枯燥一样坐在图书馆,而她的天赋也不错,就算是这样,最后她也不会真的泯如众人。可现在却偏偏有了一个洛叶,莫妮卡忽然产生了一股强烈的不甘心,她也不愿意看着洛叶和她距离越来越大。
    在两种爱好之间维持平衡可能是顶级天才能做到的,可是她不是,想要尽力缩短和洛叶这样超级天才的距离,那就只能比她更努力才可以啊,要做出正确的取舍。
    而达里尔听到这个消息后,相反的倒是什么都没有想,实际上如果没有洛叶在前,现在已经有人发现达里尔已经在次一级期刊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和动力学相关,到现在已经引用了许多,凭借这篇论文他可以折合二十个学分,而他比洛叶还小两岁,可是校内的教授和同学都被洛叶吸引了视线,让他光芒黯淡了下来。
    他倒是没有什么不满的,然后就继续开始以图书馆为家。
    而他们都做好了洛叶论文后引起的轰动的准备,可是没想到,最先引爆数学界的并不是洛叶,而是去年狂刷了一整年存在感的舒尔茨。
    他一口气在《数学新进展》发表了两篇论文。
    《the langlands-kottwitz method for some simple shimura varieties, invent.》
    《the local langlands correspondence for gl_n over p-adic fields, invent》
    这两篇论文和他的博士论文相互呼应,也是进一步深入的讲述,是再一次对大一统数学纲领的深入研究,比上一次更为完善,还有对p(p-adic)进数的研究成果,简直是突破性的,由思考加权整单值化猜想入手,把p进的霍奇理论基本结果推广到了一个新的情形。
    两篇论文一发表就引起了数学圈的大地震。
    谁也没有想到最近传言在钻研weight-monodromy猜想的舒尔茨居然没有放弃对霍奇猜想出手,一出手就这么大的手笔,直接把整个数学圈的视线全都吸到了他身上。
    什么叫天才?舒尔茨用事实告诉所有人,他就是这样的天才!
    今年的拉马努金奖刚刚尘埃落定,舒尔茨就重拳出击,新的一年才刚刚开始,全世界看过这两篇论文的人都有种笃定的感觉,明年的拉马努金奖八成要属于他了。
    这两篇论文实在是太耀眼了!
    普林斯顿的众位教授也在第一时间看了舒尔茨的论文——毕竟是突破性的数学进展,看完之后就不得不得承认舒尔茨这几年名气不衰果然是有道理的,他在数学上的天赋实在是太惊人了。
    而德利涅教授也知道一些他关于weight-monodromy猜想的进度,同时开展两个课题,还进展如此顺利,德利涅教授这样的本身的天才也夸赞了一句,“果然是天才。”
    可是他们却不觉得舒尔茨竞争明年的拉马努金奖十拿九稳了。
    因为《数学年刊》新一期即将全球发行。
    与此同时,洛叶也在和舒尔茨交流。
    “你的论文我已经看了,很精彩。”
    对面也发来了信息,“你拿到了学士学位?我应该先恭喜你。”
    “我从去年开始一直研究朗兰兹纲领和p进数,只是今年的时候陷入了一定僵局,最近灵感比较足,直接完成了。”
    他轻描淡写的口气绝对可以让绝大多数数学家吐血,毕竟这可是一口气两篇啊!多少人研究一两年都可能发表不到一篇,他一口气两篇,实在惊人至极。
    可是和他交流的是洛叶,“朗兰兹纲领我还没有研究,你的那篇论文我还没有完全看透,等我深入了解后,再来和你讨论这篇。”
    舒尔茨,“随时恭候,你的论文也要发表了吧?我会第一时间来看的。”
    两人的交流就这样告一段落,毕竟两人都很忙啊,尤其是舒尔茨,发表了这两篇论文后,诸多个数学会议对他递来了橄榄枝,想听他现场讲述,同时还有诸多的大学,数学界同事发来的邮件信息等等。
    数学曲高和寡,真正高深的数学理论看懂的人寥寥,而一旦有这样一篇论文发表,一年半载内都会成为数学界的焦点——看懂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理解需要更长一段时间。
    而凭借霍奇猜想和朗兰兹纲领——目前数学界所有的纲领当中最可能完全数学大一统的纲领,它们两个的地位,所有人都想来,未来一年内,舒尔茨这个名字和这两篇论文都要被频繁提及,估计不会有人超过他了。
    可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数学年刊》的新一期发表,就打破了他们的这种想法。
    普林斯顿的学生解决了困扰数学界的一个重要问题——欧几里得空间球体几何的解决方案。
    在此之前球体集合的任务仅仅在三维空间和较少测量时得到了解决。
    而她解决了八维和二十维的问题,并且找到了一个通用的函数公式,可以应用于任何维度当中。
    甚至她的论文仅仅用了八十多页,要知道当初解决三维问题的黑尔斯空足足用了二百五十页纸来撰写论文!
    开篇的就是这篇论文,所有研究相关理论的数学家在看到这篇论文的时候都不由的开始研究起来,可以说在刊发在《数学年刊》上根本不用担心错误,他们必定已经进行了严谨的审核。
    大概看到这篇论文的时候,他们都不由的想,原来可以这么简单吗?居然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解决?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