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重生之全民女神 > 第395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395节

    好话谁不想听呀,走完红毯安妮心情都不错,风吹在身上也没那么冷了。《桃花扇》的主创们心情也不差,那些人虽然在热捧安妮,到底是认可了电影的质量。
    薛波的经纪人眼巴巴凑上来。
    真是羡慕呀,安妮怎么能红成这样,不是新闻通稿中那种吹牛,外媒是真的能认出她,也对她很热情……安妮的待遇,依然是好莱坞红星。
    在国内走个红毯,薛波和高骏起码还有很多人支持,但到了柏林,两人到现场的支持者就寥寥无几了。究其原因,他们在国际上不够红,名气就局限在亚洲,局限在华语地区。
    到了会场就不冷了。
    给《桃花扇》剧组安排的位置挺不错,沈铭刚才没走红毯,现在却和安妮呆在了一起。一些想过来搭讪的男士捶胸顿足,段大少则像一只雄赳赳的公鸡,将自己套在高级定制西装中,也人模狗样坐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段宏万以往是泡女主播和网红的,现在满场看去,眼熟的女星到处都是——这特么是柏林电影节颁奖礼现场,从前倒是能搞到入场票,但凭关系搞来的机会,和凭本事拿来的入场券能一样吗?
    段大少努力克制心中翻滚的兴奋,这些变化,都是因为“追星”带来的呀。
    淡定淡定,《桃花扇》还拿到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他可是还要去洛杉矶杜比剧院领奖的男人呢,怎么能在柏林骄傲自满!
    段大少内心戏很丰富啊,但在《桃花扇》剧组高颜值阵容下,注意到他的人真没有他想象的那么多。
    按照瞿导的说法,柏林电影节的评委们还真的挺喜欢《桃花扇》。
    他们听不懂昆曲,但能看懂故事。
    各种内部反馈来看,7项提名的《桃花扇》是今年柏林电影节当之无愧的大热门——然而原本十拿九稳,大家一致看好的“最佳音乐”,《桃花扇》就马失前蹄与奖项擦肩而过。
    这无疑给接下来的颁奖过程蒙上了一层阴影。
    果然,摄影方面的“最佳艺术贡献”奖也折戟沉沙——安妮知道镜头肯定扫过了她,她忍住去看瞿导表情的冲动,沈铭轻轻捏了她手心,示意她稍安勿躁。
    “获得本届柏林电影节最佳编剧银熊奖的是——《桃花扇》,南明!”
    天知道,颁奖嘉宾念出南明的名字时,华国国内看直播的南明书迷有多么激动。国内有种论调是网文作者难登大雅之堂,甭管南明写出来的《斩魔》有多么经典,一些人对他始终有偏见。
    哪怕南明担任编剧,将《斩魔》搬上了荧幕,这种偏见仍然存在。
    直到《桃花扇》,原创的大银幕剧本,它在欧洲也受到了肯定,柏林电影节将“最佳编剧银熊奖”颁给了南明!
    以安妮为主的剧组人员,都和南明一一拥抱。
    “恭喜你,师兄!”沈铭也没能免俗,两个男人握手碰肩。
    南明还是那样宠辱不惊的,但拿奖又岂会不高兴?
    他走上台时,那些看网络直播的老书迷好多红了眼睛。他从颁奖嘉宾手里领过小银熊,将奖杯握在手里:
    “谢谢评委会将这个奖颁给我,谢谢一直支持我的人们,我就是一个写故事,很高兴我的故事能让大家喜欢!”
    写网文和写剧本有什么不一样吗?
    文字本来就是寄托情感的载体,却被人为的制定了高下之分。
    南明本人异常洒脱,但喜欢他的书迷们却总和人对骂,替南明争辩。他施施然拎着小银熊下台,心想这下子也算对那些喜欢他书多年的读者有个交待了吧。
    段宏万就像自己拿了“最佳编剧”一样,看起来比当事人南明还高兴。
    戏多的段少内心是排山倒海的呐喊:是我请他的,是我请他的,不然哪有《桃花扇》的剧本问世啊!
    “这是第一个。”
    沈铭在安妮耳边轻声说。
    很快安妮就明白了沈铭的意思,舍弃不重要的小提名,才能有重量级的奖项入手。高骏以《桃花扇》里“老卓”的角色,拿下本届柏林电影节“最佳男演员银熊奖”——评委团认为他的演技是“亚洲演员教科书般的表演”,“富有感染力”。
    嗯,很高的评价了。
    三十多岁的高影帝充满魅力,领奖时全场的掌声特别响。
    薛波的经纪人几乎要心碎:如果当初咬牙找关系,在《桃花扇》没有定下男主角前让薛波演“老卓”,今天可不又是一个柏林影帝在手?
    高骏的获奖感言称:
    “拍摄《桃花扇》的几个月是不断挑战自我的经历,所有人都有超过百分百的认真和努力,感谢我优秀的搭档们,让我发现了更好的自己!”
    他亲吻小银熊的脸庞,真是帅的在发光。
    全场都荡漾在粉红色的气氛里,高骏是个越看越有魅力的男人。
    “华国男演员!”
    “这部华国电影有点不同。”
    “哦,我知道他,高拿过不少的影帝……华国实力演员!”
    “《桃花扇》已经拿下了一个影帝,它还提名了影后和最佳影片!”
    “annie会拿奖吗?”
    总不会,把3个分量最重的奖项都颁给《桃花扇》吧。不少女星心里还是挺别扭的,受电影节青睐的演员,不分男女,向来是游走在商业大片以外的。高骏就不用说了,他毕竟是出道多年的华国实力男演员,在国际上的名气就如从前的曾颖,人们不是没有听过他的名字。
    他拿影帝,没有多少人会质疑。
    然而安妮那么年轻,出道以来又一直演商业片——《桃花扇》也和传统的文艺片相差甚远,在华国的票房就超过6亿美元,商业片本来就拿走了票房,文艺片拿走奖项,这泾渭分明的现象,不是一直以来就存在的“潜规则”么。
    安妮可以晚一点再拿影后。
    她可以拍一部真正的文艺片,再来追逐奖项。
    ……
    “高骏拿了影帝!yes!”
    “帅到一脸血啊,还有南明上台领奖的时候,真有文人的洒脱……他就是书里写的谦谦君子!”
    “南明多年老粉来报道,刚才哭了好一会儿,有种替南明大大扬眉吐气的感觉。”
    “《桃花扇》厉害坏了,最开始两个提名都没拿奖,吓得人家小心肝儿噗通噗通跳,幸好从‘最佳编剧’开始转运了,希望好运能延续下去!”
    “我妮不拿影后,那绝对是有黑幕了。”
    “提名最佳女演员的,还有《危险关系》的女主角玛丽昂·赛杜……她应该是本届柏林电影节安妮最大的竞争对手了。”
    “我想说,《危险关系》和《桃花扇》还一起入围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今年的媒体居然没有报道《桃花扇》入围奥斯卡的新闻,娱记们是不是一起瞎了?”
    柏林电影节是很不错,欧洲三大电影节了。
    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华国电影还是第一次被提名!
    “玛丽昂·赛杜?没听过!哪里冒出来的女演员,根本不是我妮对手!”
    国内的讨论如火如荼,充斥着社交网络。
    他们口中不能和安妮相提并论的法国女演员玛丽昂·赛杜,此刻也坐在颁奖礼现场。华国观众熟悉的是世界级法国女星苏菲,不过那已经是上世纪的大美人了,玛丽昂·赛杜虽然在华国名气不大,却是法国冉冉升起的女星。
    她称不上十分美貌,不像苏菲一样风情万种。
    但玛丽昂会演戏!
    她是备受法国评论界看好的年轻女演员,今年才25岁……好吧,是要比安妮大两岁,像安妮这种妖孽又不是年年都有。不同于安妮在商业大片上取得巨大的票房成功,玛丽昂主攻的就是文艺片。
    今年“最佳女演员”,评委的确在玛丽昂和安妮两个人之间举棋不定。
    就快要颁到“最佳女演员”奖项了,坐在玛丽昂旁边的是《危险关系》的导演,他的声音里带着愤怒:“这些华国人,最近在洛杉矶上蹿下跳,拼命公关着奥斯卡的学院会员!难道奥斯卡会把‘最佳外语片’颁给一部华国电影吗?”
    大家都免不了要公关,导演愤怒的是,《危险关系》的投资不大,公关奖项也不如《桃花扇》方面有钱。《桃花扇》直接砸钱请了韦恩斯坦,这给其他入围最佳外语片的主创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虽然知道,奥斯卡把“最佳外语片”颁给华国电影的可能性很小,可万一学院会员真的倒在金钱的炮弹下呢?
    “您不用担心,《危险关系》的版权卖给了华纳,华纳一定想要赚回投资的。”
    玛丽昂的视线不由投降安妮,那个年轻的,红遍全球的华国女演员……有如此的美貌,好好拍商业片不就行了,还要和她们这样的演员争夺奖项,实在是太贪心了。
    专注文艺片的女演员,说好听点是追求演技的至高殿堂,可演文艺片和演商业大片的各种待遇是相差甚远的,谁不想在商业片和文艺片之间游刃有余的切换?
    只是,没有长一张让影迷一见倾心的脸蛋,只能靠文艺片磨炼演技,慢慢往上爬。像安妮这样的,无疑是走了捷径——玛丽昂·赛杜的年纪也不大,她很难坦然面对这一切,要和演商业片的安妮竞争,让她心里不舒服。
    好像在唯一擅长的领域,也有人要抢走属于她的荣光一样。
    在玛丽昂的胡思乱想中,终于颁到了“最佳女演员”,颁奖嘉宾展开信封,用极为夸张的语气说道:
    “哦,本届柏林电影节最佳女演员……评委团认为她的表演再次突破了自己,年轻的她拥有精湛的演技,他们希望能看见她更好的表演,恭喜你——”
    玛丽昂的心在剧烈跳动。
    镜头不断扫过她和安妮,其他提名者不过是两人陪衬。
    安妮的脸在大银幕上被放大无数倍,依旧毫无瑕疵。
    好像过了有一个世界那么长,玛丽昂耳中恍惚听见了“annie”,她周遭嘈杂无比,并不确定颁奖嘉宾念了谁的名字——直到她看见安妮站起来,对着全场招手!
    她输给了一个花瓶女星?!
    ------题外话------
    玛丽昂:你这个花瓶女星!你抢走了我的柏林影后!
    晚安,么么哒
    第416章 狂揽奖项!
    安妮拿奖了!
    她拿到了演艺生涯中第一个国际影后!
    如果说南明拿到“最佳编剧”,他的书迷红了眼眶;高骏拿了影帝,他的粉丝高兴而自得……当柏林电影节的颁奖嘉宾念出“annie”时,在遥远的华国,那些守着看直播的安妮粉丝们唯有尖叫才能发泄激动的情绪!
    “安妮拿影后了!”
    “柏林电影节影后!”
    “我早知道我妮会赢!”
    守在颁奖会场以外,来自世界各地的应援粉丝,再也无法维持原本的纪律,都用各自的母语喊叫起来。应援活动的组织者也无意规范粉丝们的行为,这种时候本该欢庆啊。
    “安妮拿奖了,一切按照我们事先准备的来!”
    克制住激动的情绪,还是要干正事儿啊。距离颁奖礼会场不远的波茨坦广场忽然之间点燃了烟火,广场的电子屏幕上闪现的是安妮的照片剪辑,从《九香》一直到《桃花扇》,每部作品的剧照飞快切换,最终定格在《桃花扇》的剧照时,终于有了字幕:
    “ourbestactress!”
    “annie!”
    我们的影后,我们的安妮。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