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重生之全民女神 > 第208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08节

    安妮的粉丝,对她更是报以狂热的信心。
    “妮妮再拿一个影后!”
    “妮妮肯定能拿金马影后的,我看过提名了,今年的提名人里,还是我家妮妮更有机会。”
    “拿影后吧妮妮,大满贯!”
    “嘘,大家低调点,不要给我妮招黑,我们大家知道她的演技是什么段位就行,拿奖这种事,毕竟要考虑天时地利人和的。”
    有那头脑清醒的,知道电影节奖项的猫腻,却制止不住其他粉丝。张新看网上闹的不像话,疑心是有人在刻意操纵,他不得不抽出时间,主动联系了安妮那些后援会的负责粉丝。
    请十来个大粉丝出手,各自约束,加上张新在其中出力,才给安妮要拿影后的呼声降下点温度。
    张新心里一点都不轻松。
    呼声越大,他们肩上的任务越重,如果“安妮拿金马奖”变成了一种全民期盼和狂欢,到最后安妮没有拿奖,大众该多么失望啊!
    “捧杀,这是一种捧杀!”
    是谁?
    是谁带头炒热了这个话题,是谁不怀好意,在暗暗阻击着安妮?
    张新风声鹤唳,只觉得华语娱乐圈,所有的年轻代女星,都对安妮怀恨在心。
    沈铭倒是不以为意:
    “张新,这就是娱乐圈。”
    这才是娱乐圈。
    哪有那么多的真善美,安妮的大火,碍了多少人的眼?别的不说,就是星伦内部的女艺人,如果不靠沈铭震慑着,不知道有多少人恨不得想尽办法,将安妮从此时的咖位上扯落。
    安妮要更红。
    红到地位无人可以动摇,如果能成为华语国宝级女星,别说类似的一点点风浪,只要安妮不公开站错政治立场,她就能在华语娱乐圈屹立不倒——现在的安妮还没走到这一步,但沈铭相信,安妮会做到的。
    ……
    “这是赤裸裸的捧杀……”
    知君敏感察觉到网上的舆论风声不对劲。
    粉丝们希望安妮拿奖很正常,可言辞中抬高安妮,踩低别的提名女演员,就不太对了……这不是在给安妮招黑吗?
    在知君印象中,安妮的粉丝团经营的很好,完全就是所有明星最想要的优秀粉丝标杆。
    那么,此次的舆论风向,就是有人在暗中操纵。安妮短时间内走红,拍大制作,演收视率破记录的电视,又被宝岛金马奖提名,这是招人妒恨了。
    查不出来的。
    很可能是某个女星的团队在作怪,也有可能是几个女星默契联手……是为什么?是阻止安妮再度封后!不能再叫安妮走得更高,所有好的资源,都会聚集在安妮手上,安妮的每一次跃进,对其他女星来说都是恶性循环。
    先把安妮捧得高高的,让金马奖评委对她心生反感。
    再暗中拉拢下评委,可能原本十拿九稳的金马影后,都能被一些鬼魅伎俩搞掉——知君对这些手段,一点都不陌生呢!
    在金鸡奖,不是也有江淮安之类老鬼,要想把安妮踩在脚下吗?那时候,他有性是评委之一,暗中串联,破坏了对方的打算。
    可这次,他该怎么为安妮保驾护航呢。
    知君看着电视里重播的《斩魔》,坐到电脑前,打开了文档,他十个指头灵活在键盘上跳跃,敲下一个个早就烙印在心上的文字。
    “知君”这两个字,就是武器。
    他从不为片商写影评,他的影片是替观众写的,这样的坚持,让“知君”两个字充满了公信力,至少在影迷眼中,知君不会给他们推荐烂片。
    “我不给电视写评语,但我愿意为《斩魔》破例。当安妮把大银幕的演技,带到小荧幕上时,冲击力是惊人的!有些观众可能要问,电视和电影有什么区别呢,不就是电视集数长,电影时间短吗?
    对,两者对演员的要求,就在集数长和时间短的区别上。电影将一个故事压缩到两个小时左右,这么短的时间里时间线可能是几天,也可能长达几十年,要演好电影,则需要将角色人生中的华彩段找出来,引爆剧情,掀起演技的风暴!
    电影里角色的一个眼神,甚至是背影特写,都可能蕴藏了许多内容。那种将故事、情仇、起伏跌宕的情绪全部压缩在两小时左右再引爆的爽快,是我们喜爱电影的原因。
    那么电视剧呢?
    动辄几十集的电视剧,剧情拖沓注水,情感纠葛狗血难以下咽,演员的表演状态时好时坏,看惯了大银幕作品的人,再回头看小荧幕电视剧,都会发现以上难以忍受的缺点。
    可《斩魔》是不同的。
    我将它看成是安妮一个人拉高评分的小荧幕作品。
    安妮演《斩魔》,扮相惊艳,更重要是演技一直在线!后者是最难得,也是体现安妮诚意的证明。一部电影两个多小时,需要拍摄的镜头有多少,要调动演员全身心投入的情绪戏份,一部电影里就那么几场。
    而《斩魔》这部电视剧,长达42集,单集45分钟,它总时长1890分钟,是《九香》时长的14倍。安妮在电视剧里出现的戏份,更不止是电影里戏份的14倍。
    安妮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她第一集 出场时,情绪就饱满到位,到了最后一集与男主角决裂时,她积攒的情绪倾泻而出……她把《斩魔》当成是一部时间超长的大银幕作品在演,没有糊弄任何一场戏份,哪怕很多戏,因为与她对戏的演员水平有限,她完全可以糊弄过去,大部分观众也看不出来……可她没有这么做。
    是这样的诚意,拉高了《斩魔》的水准。
    观众可能不会形容,但他们能感受,因为喜欢“莫倾心”,喜欢安妮。
    在浮躁的娱乐圈,我们太需要认真演戏的演员,而非是只懂得炒作的明星了!
    安妮就是这样一个演员,她值得被人喜欢。听闻她喜获“金马奖最佳女主”提名,身为影评人的我,也为金马奖评委的选择结果而雀跃。
    对于优秀认真的演员,我们不该吝惜用奖项来鼓励他们……就算安妮不拿金马奖,又有什么关系呢?影迷和观众,对她的演技都有目共睹!
    像安妮这样天赋卓然的演员,我们应该尽最大的力量呵护,而不是捧杀。
    安妮才19岁。
    去年她拿了金鸡奖影后。
    今年她又被金马奖提名。
    她已经比旁人用更快的速度走到了今天,我们可否多一点耐心,等她继续成长?
    我相信,就算安妮这次不拿金马影后,这个奖项在那里,不会跑不会跳,它早晚是属于安妮的——她有这个资格。”
    知君写了评论,检查无误后,基本上没太修改,直接发给了相熟的媒体。
    只希望这篇评论,能给网络上过热的呼声降降温吧。
    让舆论理性一些,不要被人暗中操纵,对安妮过分捧杀!
    ……
    “知君发声了,幸亏您有这个忠实的支持者,他可是帮了不少忙!”
    对于像知君这样,不用付薪水,真心实意替安妮发声的“自来水”,小邹不吝惜报以十二分的善意。
    瞎子都看得出来,知君是在说有人恶意捧杀安妮。
    有了公信力极强的知名影评人发声,滚烫的舆论热度果然被浇了一盆凉水。有些脑子发热的粉丝,也察觉到不对劲,最开始那些狂妄的言论,发言的td看起来十分眼生,竟把大家的发言都带歪了。
    现在则惊出一身冷汗。
    知君说的没错,这是在对安妮进行捧杀!
    故而小邹感谢知君,她正在陪安妮回别墅,安妮本人对舆论到不太操心。她和沈铭分工明确,她只负责作品,沈铭会处理其他事务,不管是被黑被捧杀,安妮都相信沈铭能处理好。
    她对手里礼盒的兴趣更大一些。
    情人节,安妮是彻底忙忘了,她受伤休养了一个月,要在极短的时间里把《爱未眠》的戏份补拍完,剧组才能赶在年前杀青。
    可沈铭没忘呀。
    盒子里会是什么呢?
    安妮挺好奇。
    身旁的小邹陡然有点心虚,安妮多敏锐的人呀,立刻拿眼睛瞧她:
    “小邹,你知道这份礼物?”
    小邹尴尬一笑,哪敢说不知道。
    安妮不管她,干脆直接拆开,扁扁的盒子没啥份量,拆开一看,居然是本房产证——房子嘛,就是安妮暂时租住的别墅,可她的身份却由租客变成了户主!
    ------题外话------
    端着脖子不敢动,总算把这章写好了,泪目……
    第248章 拿奖路上的拦路虎
    安妮早猜到,现在租住的郊区小别墅,就算不是沈铭的,必然也和他有着密切的联系,当时一说找房子,马上就有合适的房源,私密性和安全性都很棒,哪容易租到这么合适的房。
    但眨眼,沈铭将房送给了她!
    安妮心里高兴是挺高兴,就是觉得身份位置好像反了……毕竟,从前都是她大手笔给别人花钱的。除了从渣爹那里哄来的钱,还没有人能如此大手笔给她花钱。
    但安妮收的不会胆怯,潜意识里她并没有放弃回到原本世界的想法,到时候她“一走”,不算是沈铭现在赠送的东西,什么股票呀别墅呀,包括安妮当明星赚到的钱,都会是沈铭的。
    她将礼盒关上,对小邹笑道:
    “以后不要瞒着我做这种惊喜了。”
    没有安妮的证件,沈铭是没办法过户的,而安妮的证件基本上都在小邹那里保管——小邹管着安妮的衣食住行,是她的贴身助理。
    听起来,是高兴还是不高兴呢?
    小邹摸不透安妮的想法,只能认真答应下来。
    安妮给沈铭发了条信息。
    ……
    金马奖提名爆光第二天。
    张总在雷霆影业的董事会上,正式讨论《斩魔》第二季的立项问题。
    “郭泰西那边,已经和他的经纪人谈妥了,单集片酬120万华币,至于安妮那边,她的经纪人要求单集片酬150万华币,加上开放投资口,允许安妮带资入组,我们现在要讨论的就是,这个投资口的份额是多少。”
    张总把条件一抛出,好几个人都皱起眉头:“单集片酬就不说了,第一季大卖,第二季演员涨片酬是应该的。郭泰西第一季单集片酬80万,涨到120万华币,能接受。可安妮拍第一季的片酬只有30万,一下子涨到150万翻了五倍,还要求开放投资口?这种狮子大开口的态度,真当我们雷霆的法务是吃素的?!”
    这人气呼呼的。
    没办法,娱乐圈的现状如此,同等咖位的艺人,男星片酬一般是高于女星的。植根于心中的大男人主义,也叫此人无法接受安妮的片酬比郭泰西高,涨到比郭泰西略低,比如90万华币/集,不久够了?也翻了三倍,安妮那边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顶了天,也就和郭泰西持平吧。
    凭什么比郭泰西高,更要求开放投资口?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