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兵家大争 > 第106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06节

    要知道神将能指挥天兵,而天兵的意志也会反抗神将的命令。一般有个借口,天兵就会寻机拖延。受伤更是一个大大的借口,这一点神将都知道。所以对部下天兵才会恩威并重,但殷开山不屑于此,他手下只需要军魂。
    “驾!”晋军骑将狠踹马腹,带着五六百先上马的骑兵向张辽所部冲去。张辽所部毫无阵序,在他看来,骑兵冲杀过去,就能尽数踏死!
    奔跑中的敢死士相互靠拢,组成一排排迎着晋骑冲锋。而张辽侧身躲过冲向他的晋骑,一戟探出,将迎面晋骑马腿勾断。
    晋骑连人带马翻滚,张辽速度不减,左右挥戟,只是一击,经过他身旁的晋骑纷纷被他一戟从马上击下,无人能挡!
    “雁门张辽张文远在此,何人敢战!”张辽大发神威,沿途晋骑纷纷躲避,生怕像前面的骑兵那样,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五子良将,张辽?”殷开山持弓冷笑,对着张辽扣箭拉弓。弓如满月,箭若流星。
    “速射五轮!”曹性带着强弓手冲下朝阳坡,对着殷开山将旗所在,张弓就射。五百强弓手都是新晋组建的弓兵部队,挑选的都是协调性与体力俱佳的勇壮,融合而成的天兵自然有射击天赋。
    强弓手成军时间虽短,射击精确程度不高。但射速一流,射程一流。速射之下,箭如雨发,隔着百来步,正好在晋军的射程之外,晋军弓手部队几轮箭雨之下,当即崩溃。
    张辽一戟拨开殷开山射来的利箭,两人相距不到百步,他更是加快了脚步,朝殷开山杀去,沿途挡路的晋军精锐,纷纷倒在他脚下。
    遭受箭雨洗礼的殷开山后撤,望着一往无前,无人能挡的张辽,心头大骇。当即翻身上马,准备逃跑。
    再说敢死士,在与晋骑相撞之前,前三排猛地将手中长刀投掷,打乱晋骑冲锋秩序,后排敢死士大吼一声,双目充血,持刀杀向晋骑。
    “旋风斩!”数百一线敢死士同声大喝,持刀借着惯性,以全身之力舞出一刀,银白色刀光所过之处,无物不摧。
    就连战马的头颅都能被一刀劈开,更何况是马上的晋军骑士!
    晋骑士同时被杀,战马向前滑行,撞飞近半敢死士。
    落地后的敢死士只是晃了晃脑袋,起身抓着长柄砍刀继续冲杀。一流天兵的体质,已经不比三流的神将弱多少。
    而且逍遥津敢死士拥有死战和狂暴两种特性,是一种越战越猛,不死不休的天兵。
    一声声“旋风斩”中,一排排晋骑被砍死,晋骑被杀的丧胆,残存百来骑溃逃。杀红了眼的敢死士迈着两条腿在后追赶,让殷开山更加坚定了自己撤退的信念。
    “哪里逃?看箭!”曹性一箭射出,正中殷开山后马腿,坐骑倒地,殷开山被摔下翻滚一团,这时张辽持戟杀来。
    “将军,快走!”数十名亲兵折身杀向张辽,亲卫将连将自己的战马让出,让殷开山上马。
    殷开山正要扬鞭,被曹性一箭射中后心,箭簇破甲,从殷开山前胸透出。殷开山缓缓抬头看了一眼初升朝阳,吐出一口血,摔下战马。
    张辽一戟搠死殷开山亲卫将,不想亲卫将死死抓着戟杆,无奈之下弃戟。他手持两把砍刀,在杀败殷开山亲兵后,追上去将再次上马的殷开山生擒。
    曹性晚来一步,望着被张辽生擒的殷开山嘀咕一声,张辽没听清,就见曹性一把将插在殷开山背上的箭矢拔下,带出一串鲜血。
    “运气不好,他应该是我的菜!”曹性擦着箭簇上的血液,忿忿不甘。
    张辽一笑,提着殷开山径直往朝阳坡走,突然回头说道:“凌霄阁有二十四将,这只是其中之一,以后你会捞上几个的!”
    侯成率部赶赴夏城,碰见殷开山败军,又是截杀一阵,没看到一条大鱼,心有不甘。
    和臧霸配合,丘行恭所部校尉以上的军官基本上都被臧霸一网打尽,他只捞了一些砍兵的功劳。结果夏城方向的晋军被杀败,他还是捞了一些砍兵的功劳。这让一心想要证明自己的侯成如何心甘?
    李靖紧随侯成之后,碰到殷开山残余的数十名败兵,得知殷开山也是全军覆没,本人被生擒后,李靖差点一口气没喘上来。
    “朝阳坡有伏兵?同等数量的步兵全灭骑兵,不愧是逍遥津八百破十万的张文远!”李靖感叹一声,当即率兵回返临晋。
    他就是来支援殷开山的,现在殷开山被生擒,已经没了支援的意义。他三千人虽然战力强横,但攻击夏城还是力有未逮。
    李靖擅长远距离奔袭战,公孙策境内做好了准备,他就是攻下夏城,对战事也是无补。丘行恭和殷开山两部覆灭后,他手下这三千人就是唯一的威慑力量,必须要用在刀尖上。
    再说,他留在临晋的偏师他并不放心,因为那些部队大多数都是传承者的军队。对于传承者,李靖使用起来总觉得不称手。可能是因为传承者私心太重,而且人人都有当公孙策第二的野心。
    其中公孙策的小舅子李青云更是他重点防范对象,李青云手下三大神将含金量十足,一个是可以统率五千天兵的廉颇,一个是勇武不下尉迟恭的李存孝,还有一个神出鬼没的刘文静。
    对于刘文静投效李青云和不投效李世民,在李靖看来,还是刘文静生前的仇恨太大。无法放下,对此李靖也是毫无办法。
    此时的临晋,徐荣刚刚得到城外射来的密信,这让他陷入迷惑,一时半会做不出决断。
    天刚亮的时候,城外射来数封密信,说是李靖主力分三股绕过临晋,挺入公孙策腹地。其中丘行恭五千人已经被公孙策伏兵杀尽,而李靖正率本部去增援另一部。
    “徐将军,这信如果是晋军李青云所部所为,这事当有六成把握!”说话的是公孙策留在临晋看押物资的张庄。
    他自从被伏晓光俘虏后,手下五百魏武卒补齐则损,由明转暗。从一线部队撤出来,专门担当某些重要物资的管理员。
    “李靖派殷开山偷袭朝阳坡,企图劫获君上家眷,并以此胁迫君上投降于晋国。而李青云之姐是我家君上夫人,实际排行中的大夫人。他们姐弟情深,而我家君上又与诸位夫人是出了名的恩爱。”
    徐荣抬手打断张庄的絮絮叨叨,直接问:“就算李青云能为他姐姐背叛晋国,但这封信是不是他写的,我们并不知道。上面连写信人的身份都未标注,就是标注李青云大名,谁又能保证,这几封信是出于李青云之手?”
    张庄沉默了一会,突然抱拳说道:“若信上所言是真,城外晋军不足万人,又多是传承者一类的杂牌部队,其中还有近半是企图在战场响应我们的军队。没有理由不赌一下,哪怕可信度只有两成!”
    “你想怎么弄?”徐荣玩味一笑,对于信上所言的里应外合之事,他很心动。董卓派他来这里镇守,虽然是信任他能力的体现,可他也失去了征战沙场,宣扬自己武名的机会。
    说实在的,徐荣和董卓在汉末不是一个集团的。董卓是西北军阀集团的,而徐荣是幽州辽东襄平人,和割据辽东半岛的公孙度是老乡。
    可董卓给了他机会,让他镇守荥阳,当初对抗关东联军的时候,就是他在历史上首场秀。差点一口气将轻兵猛进,一路追击的曹操给灭了!
    而且董卓对他很不错,公孙度是他少年好友。他向董卓举荐,董卓当即任命公孙度的辽东太守。之后公孙度才能东伐高句丽,西击乌丸,割据辽东后威压高句丽。
    “还请徐将军借步骑两千,我张庄愿意出城一试真假!”
    “若信确实为李青云所写,还请徐将军为后继,将城外晋军一鼓而荡之!若是圈套,我张庄拼了性命,也会护着西凉军两千弟兄杀回来!”
    张庄说的豪迈,徐荣摸着胡须沉吟思量。
    第八十九章 毒箭
    临晋军镇外的晋军大营,李字大旗飘扬。
    李青云端着木碗,小口喝着米汤。目光在周围扫来扫去,手里大饼夹着一层嫩葱,不时狠狠咬上一口。
    金色的朝阳下,和他坐在一起还有其他各部任职的传承者。这里李青云的实力最强,手下三千多号人,占了营中小一半人,加上亲近他的传承者,他已经控制了营中大半兵力。
    理所当然,李青云坐在牛车上,其他人坐在各处,位置没有比他高的。
    不一会刘文静疾步走来,低声对李青云说道:“有消息了,城中西凉军准备动手!”
    随即刘文静又疾步离开,这里吃饭的近十个传承者心思都不在早饭上,纷纷侧目看向李青云。
    “从我们加入晋军开始,哪一战不是我们冲在最前面!最后的战功又有多少落到了我们脑袋上?大家在加入晋军前,哪一个不是麾下天兵满编?现在呢?残兵败将!”李青云喝着米粥,得到消息后他已经可以安心吃饭了。
    “青云大哥说得对,这里的弟兄手下天兵补满,怎么说也有两三万人!咱手下的兵是越打越少,每战损失最多的是我们。战后补充新兵的时候,我们又能分到多少兵?分到的兵,还是他们挑剩下的!”
    一个李姓青年说道,他忿忿不甘。论血统他也是李氏血裔,当初获得传承拼杀出一点家底后就投奔了晋国。怎么说那也是老祖宗的势力,可人家根本不将他们当自己人!
    “如果不是青云在甘亭之战和河东军有交情,咱这些人可都就像程咬金手下那些人一样,能不能活下来还是个问题!”
    说话的是个粗猛大汉,当初他手下几百人划归廉颇指挥,负责进攻秦军东阵。后来马超率军从后奇袭程咬金,而李青云则带着大家在河东军眼皮子底下后撤,不折一兵一卒。
    就连秦军都对他们东路兵放水一回,让他们平安回到军营。否则那一战他们差不多也就折干净了,毕竟马超和秦军的骑兵就在东阵,他们精疲力竭两条腿,怎么能跑得过四条腿的骑兵?
    三四个人跟着大汉点头,又有人低声说道:“那侯君集鼻孔朝天的人物,还不是被公孙策单骑杀退两万大军,阵斩千骑。折损骑将十七人,这些骑将哪一个不是过人之辈?”
    “我自认比不上那些骑将本事高,连他们在公孙策手里都走不过一个回合。如果我上去,可能连虎卫都砍不过!一个公孙策就将晋军大好局势摧毁,除了公孙策武勇过人之外,也只能说明晋国的气运到头了!”
    “李靖手下的嫡系三千平胡勇士虽强,若被公孙策堵上,跑不了几个!”最后的结论让所有人点头,李青云也跟着点头。
    这里的人还不知道公孙策已经率军赶赴上党郡,只知道公孙策甘亭一战后就率军回夏县休养。生怕公孙策带骑兵杀到临晋,他们这些统率步军的,到时候可能一个都逃不了!
    本来他们也是敢怒不敢言,可昨夜丘行恭五千大军被臧霸伏击攻灭,而李靖又率军出营,而李青云虽然有些心动,可最终还是在刘文静的劝谏下决心造反。于是对着其他人一鼓动,人人响应,群情激愤。
    “在河东军进攻之时,我们不需要直接响应,只需退避!让河东军解决柴绍,我们目标只有一个!”李青云说着放下碗,神情坚毅。
    “有他做投名状,南投武周,西投赢秦,都是一条不错的出路!我们有些人获得传承也算机缘巧合,可获得传承就不意味着适合这个乱世!到时候愿意闯荡的弟兄继续在沙场拼杀,想当田间安乐翁的可以卸甲归田!”
    “为了摆脱晋国的压榨,我们今天豁出去了!事成,大家重享自由,事败,犹如此碗!”李青云手里木碗丢到地上,一脚踏上去,成了碎木渣。
    “可我们在晋阳的家眷如何是好?”一个中年汉子闷声问道,他神情忧虑。
    “有他在手,晋国不敢加害!所以我们必须演一出好戏,必须要瞒过那个家伙!否则很难将他擒获,实在不行,可以将柴绍当作筹码,要挟晋国!”
    李青云虽说把柴绍交给河东军解决,河东军若俘获柴绍。众人也相信,凭借李青云与公孙策的关系,将柴绍讨要回来,不是多大问题。
    “干了!”粗猛汉子一拳砸碎手中大木碗,其他传承者纷纷表态,无辜的木碗成了他们表志立誓的牺牲品。
    张庄带着三千人杀出临晋军镇,晋军大营号角响彻,柴绍当即勒令,全军紧守营垒,不得出击。
    柴绍趴在营垒上,伸头瞭望,很是不解地问道:“有总管将旗在此,河东军怎么敢出城迎击?”
    李青云是留守副将,他想也不想,狠狠砸了一拳营垒上的湿土,语气愤慨:“肯定有人将我军虚实泄露,不然给河东军十个胆子,都不敢撸总管虎须!”
    “河东军也是将信将疑,否则不会只派这三千多人前来挑战!如果我军避战,那么军中虚实一目可知!”柴绍也是宿将出身,转眼就想通了其中关节。
    隋唐时期,临汾柴氏就是关陇军功贵族集团之中强力一员。柴绍年少时任侠纵意,扶弱抑强,颇有美名。李渊在起兵前,就将自己的女儿平阳公主嫁给柴绍。
    他是一名勇将,李渊起兵时他就是马军总管,每战先登陷阵,很是勇猛。也可以说对李家的大业很是卖命,是凌霄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排行十四。
    他与平阳公主有两个儿子,老二柴令武取李世民女儿巴陵公主,牵扯进高阳公主与房遗爱的谋反案中,被赐死。
    柴绍沉吟说道:“你带本部兵马将这股河东军击退!”
    李青云面露愤色,咬牙抱拳:“末将领命!”
    晋军营垒中鼓声喧天,李青云率三千人正要出营门,突然营中火起,看火势正是储粮之地,晋军顿时乱了。
    不知真相的担心粮草,急急忙忙去救火。更多的知情者却将谣言散发出去,使得混乱的晋军大营更多了一分惊慌。
    张庄见正要出营的晋军是李青云部,然后猛见晋军大营混乱,而李青云率部退走,在营门口挤作一团。尽管他怀疑这一切是不是一个圈套,但比起战胜之后的收获来说,这一战值得冒险!
    “晋军之中有人响应!弟兄们,杀!”
    张庄提刀举盾,带着魏武卒直接发动冲锋。西凉军两名领军校尉相互看一眼,一咬牙,挥兵进攻。大不了就是一堵,早做防范损失也不会太大。
    “杀!”魏武卒在冲锋的过程中,张弓对着营门处的箭塔一顿乱射,箭塔上的晋军先后跌落,腐化成灰。
    “顶住!”李青云的声音在混乱的军营中回荡,随即被魏武卒的杀喊声淹没。李青云的部下留开通道,在一旁喊得热闹。
    张庄虽然担忧有问题,但还是心中一横,带着五百魏武卒直朝柴绍中军杀去。
    见到河东军杀进大营,不知真相的晋军这回彻底乱了,乱糟糟一片。而早有准备的已经撤到外围乱嚎着,继续打酱油。
    营盘内星罗棋布,魏武卒前进间相互掩护,杀的晋军乱兵尸横遍地。张庄冲的勇猛,直朝柴绍而去,逼得柴绍一退再退,根本无法下达军令。
    “放箭!”魏武卒张弓齐射,柴绍中箭,柴绍亲兵乱成一团,在亲卫将的率领下朝马圈杀去。
    “杀!不可放跑了柴绍!”张庄带着魏武卒追击,见冲进营寨的西凉军速度快要超过自己,不由心中大急。
    见晋军营寨大乱,而且部分晋军作壁上观,徐荣当即带着准备好的五千大军杀出临晋军镇。
    “这伙河东军有点水,半天还拿不下柴绍!”李青云说罢,对着李存孝使了一个眼色。李存孝猛地掀掉自己披风,露出来的竟然是一身白袍铁甲,明显的河东军打扮。
    李存孝孤身杀入战场,对小兵没兴趣,随意杀了几个军魂,血染了一身,就持着马槊杀进马圈。
    他一杆马槊挥舞成风,碰触者非死即残,无人能近他三步之内。
    柴绍也是一把马槊挥舞成风,杀向李存孝,同时大喝:“使槊的高手只在隋唐,阁下何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