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重生之名门皇后 > 第162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62节

    “少爷,少夫人先前不念叨着要吃当地的特色菜吗?这菜啊,还是家里的味道地道,少爷,这婆婆是我以前在这里的邻居,做菜的味道也正宗。”陆漓笑着说道。
    祁云晏很快就明白过来,笑着微微颔首,一旁的溯乐很快就领会过来,眼下,那几个侍卫扮作了小厮,但是这种打交道的事,怕是不会,也就只有她来了。
    溯乐上前一步,从怀中取出了一定银子,递给徐婆婆,笑道:“这位婆婆,我家少夫人想吃这里的地道菜,你看能不能麻烦婆婆今日做一桌子菜,这买菜钱,我们出,剩下也算是麻烦婆婆的酬劳。”
    徐婆婆一见那银子,足足有十两,这都已经足够他们一家人两年多的开销了,徐婆婆是个老实人,当即笑道:“这……要不了那么多银子的。”
    陆漓从溯乐手中拿过银子,直接塞到了徐婆婆的手里,笑道:“婆婆,你就不要推迟了,若是去酒楼吃,一桌子菜也要花好些钱,也未必有婆婆做得正宗不是?”说着,陆漓又凑近徐婆婆笑道:“这家里啊,钱多,不差这些,我若算得不错,婆婆的孙子也大了,可娶妻了?娶了妻,生孩子也都要花钱,婆婆,你就收下吧。”
    徐婆婆一听,迟疑了一下,想到家中的情形,最终还是接了下来。
    “婆婆,你先去买菜,我带着少爷他们去住客栈,你家还是原来那个地方吧?等安排妥当了,我们便去寻你。”陆漓笑道。
    “诶,是,还是原来那地方。”徐婆婆笑着说。
    徐婆婆又问了些沈青陵等人爱吃的,随后就直奔着去买菜了,老人心实,这银子,买菜自然是花不完的,但是也得给这公子夫人们做些好吃的才行。
    徐婆婆心里也是感激陆漓的,她怎么会瞧不出来,这是陆漓在帮她呢,心里感激之余,又叹息了一声,这么好的一个姑娘家,真是可怜了。
    而这会,陆漓已经带着祁云晏等人去找了客栈。
    路上,陆漓也和祁云晏等人说了徐婆婆的情况:“徐婆婆家里情况不太好,早年的时候,大儿子生了病,将家里的积蓄都花完了,最后也没治好。后来,没法子又生了个儿子,算是老来得子。当年那会,我和徐婆婆住一条街,婆婆的性子是好的,只是有些命苦。我方才瞧着,估摸着她如今的日子也不好过。我当年走的时候,她的小儿子才刚娶了媳妇,刚走那几年,我也找人打听过,生了个孙子,可惜,生下来就弱,徐婆婆两个老人又不忍心,就这么一直养着,估摸着也花了不少钱。少爷倒是不防从徐婆婆入手,应该能打听出不少消息。”
    祁云晏微微颔首,他看人准,看得出来方才的那位徐婆婆是个老实性子,而且在这里居住许久,对这里的情况应该也很了解。
    说话间,众人已经到了一家客栈。
    一进门,陆漓就和溯乐去了柜台,而祁云晏和沈青陵等人则在一旁候着。
    “掌柜的,五间上房。”溯乐说道。
    “诶。”掌柜的应了一声,将上房的牌子取出来,递给溯乐,视线倒是落在了一旁的陆漓身上,觉得有些眼熟,而陆漓瞧着掌柜,也觉得眼熟得很,只是却想不起来。
    倒还是掌柜的先想了起来,问:“是秀英丫头吧?”
    陆漓点了点头,问:“你是?”
    掌柜的闻言,笑了起来:“你赵大叔啊,怎么?忘了啊?”
    陆漓微微一惊,当初的赵大叔是个大胖子,而眼前的人显然瘦了下来,也不怪陆漓没有认出来,赵大叔估摸着也想到了,笑着说:“这几年经营客栈,每日忙进忙出的,累瘦喽。”说着,又问:“你个丫头,当年不声不响地走了,那么多年了,还知道回来啊?”
    陆漓被说得有些不好意思,不过赵大叔也看着陆漓和其他人一道来的,倒是没有将人留着,摆了摆手,说道;“得得得,先去看看屋子,晚些再来找你赵大叔,赵大叔可有许多话要问你呢。”
    陆漓笑着道了声好,随后这才带着人上了楼。
    原本以为陆漓只是当地人,容易说得上话,可是眼前看来,陆漓当年在这富德县,似乎也很受欢迎吗?倒是个意外之喜。
    何止是意外之喜。
    等到几人下来的时候,掌柜的和好几个人说着话,看到陆漓下来,纷纷笑着和她招手,陆漓也只是一愣,随后一个个叫了过去,还有几个年轻的,看着陆漓,羞答答地喊了声“秀英姐姐”。
    ???完全没想到陆漓在这里这么受欢迎,所以当年确定是伤心地离开?第一次,沈青陵开始严重怀疑陆漓曾经说过的话了。
    正文 第一百四十七章 陆漓的旧事
    陆漓当年的确是伤心离开此地,这话没有说错,不过她和当地的乡亲父老关系好,却也是事实。
    陆漓被几个熟人拖着说话,祁云晏不急,在底下找了一张桌子坐下,让小二上了些茶点,坐在一旁听陆漓和这些乡亲父老们说话。
    而在这过程中,几人也终于清楚了陆漓当年在这富德县的旧事。
    陆漓曾经和沈青陵说过一些旧事,说自己遇到了一个渣男,但是陆漓说得云淡风轻的,沈青陵也没在意,而眼下,听这些乡亲七嘴八舌的,明白了经过之后,也不由得为陆漓气愤起来。
    陆漓当年穿过来的时候,才四岁,所以这么多年来,都是她实打实的自己经历过来的。
    陆家在富德县,家境算是不错,陆父是个书生,当年中过秀才,在县上口碑也好,而膝下也只有陆漓这么一个独女。
    陆父在县上开了一个班,叫人读书识字,收入倒也可观,而且名声好,而陆父有个好友,家中从商,两人年龄相仿,又前后娶妻,妻子前后怀孕,恰巧生了一男一女,两人这么一合计,就定了娃娃亲。
    这事,当地的乡亲父老都知晓。
    原本啊,一切都是好好的,陆漓可以说是在乡亲父老眼中看着长大的,而且虽说陆漓贪玩,但是是个好性子,经常会帮忙,很得乡亲父老们的喜欢。而和陆漓定亲的那个男子,姓张,单字铭。
    张铭和陆漓自小感情就好,早就知晓了两人定了娃娃亲,所以从小就走得近。陆漓虽然说反感这种包办婚姻,但是对张铭,是真心喜欢。张铭没有商人的铜臭味,他自小就跟着陆父读书识字,温文儒雅的,还真是陆漓喜欢的那个风格。
    按说吧,这就是一个青梅竹马的故事,又有婚约在身,怎么看都觉得这应该是一桩美事,而事情的转折出现在陆漓十四岁那年。
    眼看着都要及笄了,两家也都开始商议起婚事,而这时,富德县上来了一个新知县。
    知县有个女儿,瞧上了张铭,那张铭也是喜欢陆漓的,自然不会去在意旁人,也刻意避开了,倒不是说那知县女儿多少坏,那人见张铭没有那个意思,倒是歇了心思了,也没一直缠着,可是张母却有了其他心思。
    一个秀才的女儿,和一个知县的女儿,对张母来说,该选谁,根本就没有什么悬念。
    不过这事吧,也就是张母的意思,张父是怎么也不同意,而这时,陆父却突然生了重病,陆家的积蓄为给陆父治病,挥霍得差不多,倒不至于说穷,只是没了这陆父,陆家也就没有了其他收入,这张母一瞧,更加不乐意了。
    再看看知县府,再看看陆家,张母心下就起了个恶计。
    她想要破坏陆漓的名声,然后让陆漓做小,再让张铭娶知县的女儿。
    陆漓是什么人?怎么可能会这么轻易被算计,这事,被陆漓轻巧地避过,甚至还将张母的嘴脸直接就揭了开来,父老乡亲纷纷为陆漓不值,张父也气得不行,也对陆漓保证,只要有他在,这婚事就不会毁,不管陆家怎么着,她陆漓就是张家的唯一儿媳。
    这么瞧着,陆漓也不算惨,毕竟张父还是个明理的,只是陆漓没想到的是,这个和自己一起长大,感情素来好的张铭会责怪陆漓,怪陆漓不该将事情推到明面上来,虽说张母错了,但毕竟是长辈,眼下让张母丢了脸,这事,是陆漓做得不对。
    陆漓当时就被气着了,不过那会,陆漓倒是没想着要放弃张铭,好歹也那么多年了,而真正让陆漓决定离开的是因为有人无意瞧见张铭陪着知县女儿去踏青。
    这事,自然也是张母张罗的,张铭虽然不愿,但还是听着母亲的吩咐去了,有乡亲将这事告诉陆漓的时候,陆漓都气笑了。
    之后,张铭大抵也知晓陆漓知晓了此事,跑来和陆漓解释,若真是土生土长的或许真认了,可是陆漓是什么人,这样的男人,她是铁定不想要了的,你娘让你去你就去,那日后你娘让你休妻你是不是也会照办?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