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宦海(科举) > 第197章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97章

    顾云浩眼圈一红,声音中也带着几分沉痛之感。
    “景源,朕知你乃是一重情义之人,今日,便将太子跟这华朝的江山交托与你,望卿费心照料些吧。”
    说到这里,元化帝的神色一默,竟是有说不出的伤感和孤寂之意。
    “陛下放心,有臣一日,定会护着太子与我朝江山一日。”顾云浩眼中亦是带着深沉的痛意,神情坚定地应道。
    “如此,朕便放心了。”
    见着顾云浩应下,元化帝松了口气,又道:“只是眼下朝中局势不稳,你且要抓紧时间才可。”
    说到正事,顾云浩思量一番,还是说道:“臣斗胆向陛下言及一事。他日,左相与副相二人可会对此事存有微辞?”
    元化帝的身体已经支撑不了多久。
    他既然答应了辅助太子,继续推行新政,稳定江山朝局,那么自然就要开始作长远的打算。
    杜允文跟陶明哲乃是两朝元老,在朝中颇有权势,若是元化帝一去,那更是三朝老臣,加上在内阁里,两人不论是资历还是职级,都远非他这个刚入阁的新人可比。
    加上虽然现在勋贵们没有了实权,不能再影响到军队那方面,但也还是与杜允文等人眉来眼去。
    若是到时候杜允文陶明哲再勾连勋贵,那么他便会面临不小的压力。
    因此,顾云浩索性直接借着今天这个机会,暗示元化帝尽快动手,除去两人,从而杜绝后患。
    元化帝是个聪明人,当下对顾云浩的意思也是心领神会,直接点了点头:“你所言不错,此事朕自有主意。”
    说到这里,元化帝却是又似想起了什么,说道:“朕听闻,说是右相似有告老之心?可是属实?”
    闻言,顾云浩心里大骇。
    元化帝这话里话外的意思,分明还是将师祖也看作了太子今后即位掌权的阻碍。
    这一瞬,顾云浩不由觉得心中带过一丝凉意。
    原来即便是那样行事低调,又敬重皇室的师祖,也是被元化帝所疑虑。
    只是虽然心中有些寒凉,但顾云浩还是面色不显地回道:“右相刚好乃是微臣师祖,前些日子,他亦是告知微臣,说是上了年岁,精神大不如前,确实似有告老之心。”
    第201章 第201章:丞相之位(一更)
    顾云浩知道元化帝心底仍是在忌惮师祖。
    孙惟德不仅是当朝右相, 更是两朝元老, 而今虽然年老,但在朝中的影响力实在是不容小觑。
    可以说, 现在内阁的三位宰相处境都不是很妙。
    杜允文跟陶明哲那自然是不必说的。当年元化帝令季铭主持新政, 一心只为能通过新政强国富民,但后面因着杜允文跟陶明哲联合勋贵守旧派向元化帝施压,最后令元化帝不得不取消新政, 甚至处置了季氏三族。
    身为一个帝王,又如何能容得下这样曾经逼迫于他的臣子?
    而孙惟德虽然没有什么性命之忧, 但也不见得好到哪里去。
    要知道孙惟德在提任右相之前, 那可是吏部尚书。
    吏部自来都是最受官员们欢迎和奉承的。
    孙惟德主政吏部十多年, 不仅是提拔了不少门生故吏,更是广结人脉,朝中一半以上的官员,都颇为敬重这位右相大人。
    虽然孙惟德并未掺合进八年前的那场政治风波,但也正是因着如此,元化帝更是难以估量其在朝中的权势。
    而且, 孙惟德又一向善谋人心, 行事密不可破。
    这样的人,又怎么能让元化帝不忌惮呢。
    要知道,即便是皇太子萧云珏再聪慧,但总归还只是个几岁的孩子。
    元化帝必然不会为自己的儿子留下这么一个心腹大患在朝中。
    顾云浩心思一转, 便猜到了元化帝的心思, 遂当下便直接将师祖私下与他说的话, 禀奏了元化帝,言及孙惟德却有告老之心,借以打消元化帝对师祖的忌惮。
    毕竟如今萧穆言大权在握,若是他眼看着时日无多,为了替太子清路,直接一举处置了内阁的三位宰相,将师祖与杜允文、陶明哲两人一起发落了,也是很有可能的。
    与其让元化帝忌惮,欲除之而后快,不如先行表露告老之心,而后渐渐淡出朝堂,不仅能在在这个时候保全自身,更能为自己留下一个不贪恋权势的好名声。
    思量到这一层,顾云浩更是暗暗佩服孙惟德。
    师祖果然不愧是稳坐相位多年。
    约摸也是自之前与他一起料想到元化帝身子不好,孙惟德就开始在琢磨此事了吧。
    否则,也不会那么突然让他帮着照看孙海帆,甚至还那样隆重的举办了一场拜师礼。
    原来,师祖不仅是想要将孙海帆交托给他,更是想借着此事,向元化帝暗示他已有了告老之心。
    “既是如此,景源,朕便许你以丞相之位。”
    想了想,元化帝却是直言道:“待而今三相离任之后,不论乃是朕还在位,抑或是珏儿登基,都自此废除内阁三相之制,仅设一丞相统御全朝,你顾景源,今后我华朝第一个丞相!”
    顾云浩万没想到元化帝会作出这样的决定,只觉心里瞬间噗通直跳。
    “微臣何德何能,得陛下如此相当,必当感恩戴德,世代相报。”顾云浩面色似喜似惊,当下便拜下叩首谢恩。
    “你且去吧。”
    元化帝摆了摆手。
    “臣告退。”应了一声,顾云浩恭敬地退了出去。
    这里,看着顾云浩出屋离开了紫极殿,元化帝神色一下疲倦了下来,却复又往那软塌上一靠,面色更是难看了许多。
    “陛下。此人可靠么?”
    这时,却只闻一个柔和的女子声音响起,自暖阁后的隔间里,皇后卫氏身着一袭明黄宫装走了出来。
    卫皇后一面端着茶碗服侍元化帝吃茶,一面带着几分忧色地道:“陛下果真是预备废三相,而只任用那顾景源一人为相?如此的话,此人岂非会权柄过重,若是生了悖逆之心,只怕……”
    “杜允文跟那陶明哲都是极有野心之人,两人如今又勾连在一起,未免今后多事,即便那顾景源不提,朕也是定要除去这两人的。”
    元化帝却是摇了摇头,说道:“加上孙惟德年岁已大,现在亦有告老之心,顾景源已逐渐为孙惟德一党官员的主心骨,到时候杜允文跟陶明哲一倒,孙惟德再告老,朝中本就将会是那顾景源一手遮天,朕眼下许之以丞相之位,实际不过是给个名声罢了。”
    “此人这般权重,陛下何不杀之,以免留下后患。”卫皇后还是有些不解地道。
    “不可。”
    元化帝无奈一笑:“眼下蛮族狼视我朝江山,然如今国力空虚,军力薄弱,若为长远计,新政是必行之事,那顾景源一心扑在新政之上,新政之事,非此人不可。”
    “再则,此前朕亦是派了暗卫对此人过往之事细查一番,思量了许久,方才确定此人是个颇重情义之人,朕才放心将珏儿交托与他。”
    说到这里,元化帝顿了顿,双眼微微一眯,道:“也是由着这个缘故,朕方才许他丞相之位,此乃攻心之策,珏儿年岁太小,即便手握大权,反而容易被人谋算,倒不如直接暂让顾景源掌权,反而更显得胸怀,得其感念之心。”
    “我晓得皇后是心疼珏儿,只是你想,那孙惟德是多狡猾之人,如今都是不惜将手中权势人脉尽数交与顾景源,从而让其看顾孙家,可见此人在孙惟德心中,绝对是个可信之人。”
    听闻了元化帝这样说,卫皇后还是有些犹疑:“臣妾怎会不信陛下决断,只是此事毕竟不仅事关珏儿安危,更是关乎华朝江山……”
    “无碍,即便是那顾景源手掌六部,但薛海手中仍掌控着四十万大军,又率禁军拱卫京师,他顾景源即便是有什么异心,也是不会轻举妄动。”
    元化帝直接打断了卫皇后的话,说出了自己的安排:“兵部那边虽然比之前有用了些,但终归没有统军之权,就是在顾景源掌控之下,也不会翻出什么大浪来。”
    听了这话,卫皇后总算是放下心来。
    那薛海乃是元化帝在龙潜时候就跟随在身边之人,一直忠心耿耿,自然是比顾云浩更得卫皇后信任。
    “难怪陛下前些日子,急急为珏儿定了亲,原来是由着这个缘故。”
    直到这个时候,卫皇后也是忍不住感叹一句,说道:“果真还是陛下想的长远,有了这一纸婚约在,那薛海又怎会不对咱们珏儿尽心呢。”
    不错,就在去年,元化帝亲自为六岁的太子萧云珏定下了一门亲事。
    对象正是薛家薛海的小女儿。
    “所谓人心难测,自然得要未雨绸缪。”
    元化帝似乎累极了,轻飘飘地说了这么一句,便缓缓地合上双目养神。
    ……
    顾云浩满腹心事地步出紫极殿。
    走在大明宫的砖地之上,他的脑海中一直回想着方才的事情。
    面色再也不复刚刚在殿内之时那般感念满怀的样子。
    此刻的他冷静极了。
    顾云浩晓得,元化帝是真的准备以他为托孤之臣。
    只是他却并不相信萧穆言这样一个极有手段的帝王,会真的那么信任他,甚至为了他废除三相之制,放心由他一人总揽朝野之事。
    不过元化帝实在是抓住了一个极为要紧之事。
    那便新政。
    不错,即便晓得元化帝此次刻意如此行事,借此以攻心,但顾云浩却是并不在意那些。
    毕竟他实在是没什么旁的想法,自然就不惧元化帝留有什么后手。
    再则来说,新政之事确实是再也经不住折腾,他遵从元化帝的意思,接掌朝政的话,新政便能继续推展下去,且说不得他还有机会做到更好。
    而且,既然元化帝已经属意与他,若他冒然违背圣意,说不得就此激怒了帝王,被拉出去一刀咔擦咯也有可能。
    顾云浩自问虽然野心不算很大,但也绝非一个甘于平庸之人。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么……
    这个诱惑实在是大太了,他实在是不可能拒绝。
    在紫极殿内,顾云浩经由了片刻的思忖,便作出一副感恩戴德的姿态领旨谢恩。
    既然已经作出了决定,他便不会再去多想,直接开始思量今后之事。
    那小太子萧云珏虽然性子脱跳,但看着是个知大局的,好似品性也还不错的样子,说不得十几年后,又会是另一番情状。
    想到将亲自栽培一个帝王成长,顾云浩虽是觉得压力山大,亦是颇有一股豪情由心而生。
    行至宫门口,跟着相送的小黄门恭敬一礼:“顾阁老慢走,奴婢且回去当差了。”
    “好。”
    顾云浩微微颔首,抬步出宫。
    护卫轿子都一直等候在此,见着顾云浩出来,忙来了精神,压轿的压轿,打帘的打帘。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