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宦海(科举) > 第149章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49章

    对于一些地方官员,特别是那些老油子来说,素日都是秉持‘天高皇帝远’的想法惯了,如今即便是朝中下达了圣谕,他们也并不会很放在心底。
    这类官员,反而更是看重那些盘踞地方的世家大族们,生怕言行得罪了当地的权贵。
    毕竟世家在地方上经营多年,在加上家中有人在朝中为官,渐渐在地方上极具声望势力,官员到地方为官,亦是要先上门拜拜‘山头’,说句不好听的话,这些世家大族在当地绝对比皇帝更有影响力。
    税制改革,摆明了是对着世家们而去的。
    若是有人借着权势,向地方官员施压,那即便他们户部盯得再紧,也免不了出现许多龌蹉之事。
    最重要的是,他们户部如今虽然如日中天,在朝廷各大衙门中最为势大,但终究是对官员的升迁贬谪没有什么影响力。
    在对地方官员的约束和影响上,他们户部不仅不如吏部,就是连纠察弹劾百官的都察院都不如。
    因此,钱卓然近来也是在为此事操心。
    “那以你所见,该当如何?”
    虽然心下亦是为此事焦虑,但钱卓然惯会掩饰,听闻顾云浩的话之后,仍是不动声色地问了一句。
    “大人以为,若是易地而处,可行得通?”顾云浩试探地说了一句。
    闻言,钱卓然目色一闪,随即便眯了眯眼,放下手中的茶碗,整个身子也坐直了起来,道:“易地而行,虽然是一个好点子,然名门势大,即便官员们易地为政,只怕收效也未必能达到预期。”
    “再则,咱们华朝疆域辽阔,只州府一级,便有上百,更何论县之一级,若是皆官员易地为政,只怕会出现乱政之象。”
    顾云浩提议的让基层官员交换辖地去开展田地清理工作,这样一来,你清理我辖域内的田地,我清理你的辖域。
    如此的话,自然是心里负担要少一些,毕竟又不是自己的地盘,这纯属去别人地盘挑毛病一样,自然没那么多顾忌。
    而且即便世家的权势再大,他能胁迫住一位官员,但清理的次数多了,概率自然就要低上一些。
    这顾景源确实是个心思活络的,但总归还是未看透这官场……
    瞟了顾云浩一眼,钱卓然心里暗暗叹惋。
    还是太年轻了,若是再过些年,历练历练,说不定真能在此事上成为自己的左膀右臂。
    顾云浩不知钱卓然的心底的想法,但听闻他方才所言,便知这位侍郎大人并没有心思采纳自己的建议,便又急忙解释道:“侍郎大人,下官以为,如今于税改之前行易地为政之事,需得与以往不同才可。”
    说到这里,顾云浩顿了顿,见钱卓然似并无异色一般,方才继续说道:“下官以为,如今可向陛下建言,官员易地而处互相丈量辖内田地,以三次为佳,每三县为一组,互相监督、互相丈量核对。”
    闻言,钱卓然眉尖微动。
    三个县的知县互相丈量么?
    那岂不是等于每一个县的田地都要被丈量三次?
    这样确实可以降低世家大族们对田地之事的影响力,毕竟也不是每一个世家都有实力,可以让三个县的知县都俯首领命的。
    这个官场虽然黑暗势力,但官员们都是文人出生,也有不少硬骨头的。
    见钱卓然面上似有赞同之色,顾云浩心里大振,提着的心也稍稍安定了些,继续说道:“再则,若是能奏请陛下,将各地清理之事作为官员升迁考量之一,那想必更是事半功倍。”
    “若是三县之中,有一官员量察出瞒报之事,是否可建议吏部酌情提拔半级,如此一来,想必地方官也没几个不动心的。”
    说完这些,顾云浩心里松了口气。
    还好钱卓然并非是个执着于规矩之人,不如他的这些话是断然不敢多说的。
    毕竟于规矩制度而言,官员的升迁是有吏部考量的,而且也从没有说挑别人毛病能升官的。
    但顾云浩心知,在此事上,这才是对付地方上最有效的做法。
    即便那些世家的权势再大,但对于好不容易科考为官的官员来说,最高的追求,自然还是升官。
    钱卓然显然也是被顾云浩这个说法给惊到了。
    不得不说,这个法子确实是个最有效的法子。
    但如此一来,会不会有人指摘他们户部手伸的太长?
    要知道,官员的考核任用,那可都是吏部的事啊。
    本来因着新政税改之事,他们户部已经是烈火烹油,就连他们户部这些官员,压都是被人高看几眼。
    毕竟明眼人都知道,只要税改一结束,他们户部绝对居首功,部里一众官员只怕都会因此得到不少好处。
    不仅身为尚书的季铭肯定能内阁拜相,就是为侍郎的自己,说不定都能再升一升。
    因此,在这段日子以来,多得是人眼红看不惯。
    第153章 第153章:考量
    若是现在还实行顾云浩的对策, 那便是将税改的摊子铺得更大了,只怕有的人会更酸。
    毕竟这样一来, 他们户部手中的权柄便更大了。
    那就并不单单是为元化帝所关注看重这么简单, 而是能借此影响到全国各个地方官员。
    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这个顾云浩还真是敢想敢说啊……
    钱卓然悠悠然地吃了口茶, 心里却暗暗叹息。
    果真是年轻人, 看来还是右相太过护短了, 以至于此人如今为官了,竟然还如此天真。
    就算是他们户部不怕拉仇恨,但是吏部愿意不愿意呢?
    这可是等于将权力转移给了户部,如此一来, 人家吏部对地方官员的掌控力便大大降低了。
    “景源, 你这提议虽然听着不错。”
    钱卓然斟酌了一番, 随即还是面带遗憾地道:“只是咱们户部如今已是树大招风,吏部那边如何会允准此事。”
    “再则来说,果真如此行事的话, 咱们户部只怕更是要被旁人的唾沫星子淹死了。”
    看在右相孙惟德的面子上, 钱卓然还是说话比较温和, 并未直接驳斥顾云浩的提议,而是轻笑道:“尚书大人想来也并不会允准的。”
    季铭现在身兼数职,主政户部跟工部,自新政之后开始, 即便在内阁之中, 季铭的地位也是提高了不少, 甚至一跃成为孙惟德、杜允文、陶明哲这三位宰辅之后的第四人。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元化帝是有意提拔季铭的。
    再过不了多久,这季铭必然会拜相的。
    只是现在内阁三位宰相好似都没有要辞官归乡的意思,却是不知道,到时候是哪一位宰相将给季铭季阁老腾位置。
    在眼下这个关键时候,季铭既然也是野心勃勃。
    一方面想全力推行税改,借此得名望,迎合圣意;一方面亦是稳健过渡。
    毕竟眼下季铭本就为人所嫉恨,六部尚书中,有的是资历比他强的,然却被他后来居上,别人如何能甘心?
    税改本就得罪人,在这个时候,季铭自然是不想再节外生枝,惹得吏部不满。
    而户部所有的官员,自然也都不想跟吏部交恶。
    毕竟在税改之后,大家都有望更进一步,寻常官员的升迁调任,都是由吏部初拟名册的。
    身为官场老滑头的钱卓然,自然更是明白其中的关键。
    因而,在听闻顾云浩的建议之后,钱卓然即便心中认可对税改之事有利,却也不能真的那般行事。
    顾云浩见着钱卓然如此,转念一思,亦是晓得他心中的忧虑,便复又道:“此事确实乃是下官思虑不周,是下官想的太过简单了。”
    虽然心中早已有了主意,但顾云浩此时还是面带懊悔地检讨了两句。
    毕竟他还是个年轻官员,在钱卓然这种大佬面前,即便再有主意,再有想法,也得要低调些才是。
    人家可是正三品的大佬,说不定季铭拜相之后,这钱卓然便会升任户部尚书,从而进入内阁。
    要知道这个钱卓然的嫡长孙是何人?那可是季铭季阁老最疼爱的季家三姑娘的夫婿!
    季家跟钱家是强强结合的姻亲,钱卓然在政治上也是紧跟季铭。
    季铭若真是拜相之后,尚书之职必然是要卸任的。
    而内阁宰相在朝中都各成一派,季铭先前因着夺嫡之故蛰伏多年,拜相之后,必然会大力提拔季家一派的官员。
    在季铭的全力支持下,到时候钱卓然接管户部,那是必然的了。
    要知道六部尚书都是要入内阁的,入了内阁,成为阁老,那便是副国级的大佬了!
    这不仅是惹不起,还得要好生巴结才对。
    预见到税改之后朝中的格局,顾云浩自然更是注意在钱卓然的行事言辞。
    眼下钱卓然这个大佬很明显是觉得他年轻,想事情简单。顾云浩自然是要顺着钱卓然的心意来说话。
    难不成要告诉这位顶头上司‘大佬你搞错了,我考虑好了,只是你没想到而已,你快夸我聪明’?
    固然领导们喜欢用有能力的聪明人,但更喜欢识趣的,对于那种在领导面前卖弄能耐,卖弄聪明的人,是哪一个领导都厌恶的。
    更别论如钱卓然这种久居高位之人了。
    “还是大人高瞻远瞩,下官受教了。”
    深知此刻不能在钱卓然面前多言,顾云浩索性拍起了马屁。
    “你那法子倒是有些可取之处,只是如今却是有些不合时宜罢了。”
    钱卓然自是很满意顾云浩的态度,当下也愿意与顾云浩再多说几句,道:“就是为部里一众官员考量,咱们也不可与吏部交恶。”
    听了这话,只见顾云浩神色一愣,随即双目微张,却是一丝惊喜之色闪过。
    好一副兴奋又内敛的姿态。
    顾云浩只觉自己的演技越来越好了。
    “下官明白了。”
    见着钱卓然看起来好似心情不错,想了想,顾云浩又道:“大人,咱们与吏部若都为税改行事的话?是否吏部那边就不会多想了?”
    闻言,钱卓然眉头一蹙。
    对啊!
    眼下各部门都是眼红他们户部,这无非就是因为税改仅牵扯到户部而已。
    但若是借此将吏部牵入其中,那等于是将税改的功劳分了一部分到吏部,如此不仅不会惹得吏部不满,甚至还有助于减少税改的阻力。
    要知道现在他们户部虽然看着风光,但也算是孤立无援了。
    毕竟对于世家大族等守旧派来说,绝对是从心底抗拒税改,而且连带也不待见户部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