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宦海(科举) > 第131章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31章

    代拟诏书,不仅能经常面圣,还能借着拟诏书的机会,在皇帝面前一展才华和见识。
    成为天子近臣,前途自然是不一样的。
    这也是那么多翰林院翰林得以入内阁、成宰相的原因。
    眼下陈凯元的意思是让他自己选择,但顾云浩心里清楚。
    在这种时候,大多数的上官虽然都会问及下属的意愿,但实际上其实这些上官们心里大多都是早就有了打算的。
    与其说是听取属下的意愿,不过是走个过场,做做姿态罢了,若真的是推心置腹去说自己心里的想法,只怕不仅不能如愿,反而会招致上司的反感。
    顾云浩自问并不是一个看透名利的高洁君子,而且他不仅想着要找机会重开陵江书院,更是想要做出一番事业。
    于各方来看,他自然是想要能在御前行走的。
    只是这个时候却也不能多言其他的,只得恭敬地道:“下官虽然略有所闻,但所知不多,一切皆遵从大人吩咐,下官绝无怨言。”
    此言一出,果然就见陈凯元眼中划过一丝满意的神色,随即面上的笑意也深了两分,道:“既如此,我听闻你博览群书,现下馆内陆学士那里正是需要人手,你且过去协助两日。”
    方才跟赵启一路上进来,顾云浩也听闻了一些翰林院的人员安排情况。
    听闻陈凯元如此说,却是神色未变,只点头应道:“是。”
    见着顾云浩这般识趣,陈凯元自然是满意非常,当下心情更是不错,又温言嘱咐了几句。
    第133章 第133章:圣心
    在陈凯元这个‘一把手’之下, 翰林院各有从五品的侍读学士和侍讲学士各两名。
    而这四名学士又各有分工。
    其中两人是要随侍御前的,剩下的两人则是一人负责修书撰史,一人则负责为皇室子弟侍读之事。
    陈凯元口中的陆学士, 便是官居翰林院侍讲学士的陆明, 他所负责的便是前者。
    因着顺德帝退位,翰林院便要尽快修撰顺德一朝的史书。
    顺德帝退位之后迁居别宫,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 说是精神状态不错,故此, 翰林院更要在此事上用心几分才行。
    顾云浩一路上听着赵启说过翰林院里的许是事情, 对此也是有些了解的。
    虽然说往年科考的三鼎甲基本都是在御前侍奉的,但现在时机不一样,而且上司已经心里有了打算, 他自然也不会多言其他。
    只是这样一来,他若是想面见元化帝, 只怕是没什么机会了。
    如此的话, 新政之事……
    想到这里, 顾云浩不由暗暗一叹。
    如今只盼元化帝还记着那篇文章吧,不然的话, 也不知道又要等多久才有机会……
    自陈凯元的公务室出来, 顾云浩虽然面上不显,但心中还是带着几分失落的。
    “云浩, 你竟然来的这般早?”
    此时, 却是听闻一个声音响起。
    顾云浩循声看去, 却见正是季航迎面走来。
    “怎么,见过学士大人了?”见着顾云浩走来的方向,季航往他身后看了一眼,说道:“学士大人如何说?”
    “恩,方才见过了。”
    听闻季航问及,顾云浩也不隐瞒,直接点了点头说道:“我要先跟着陆学士撰史,你这也是准备过去?”
    “怎么会这样?”
    听到顾云浩这话,季航面上皆是诧异,说道:“不是历来各科的三鼎甲都是要到御前侍奉的么?怎会让你去跟着陆学士?学士大人这样安排到底是何意思……”
    也难怪季航诧异。
    要知道顾云浩可是状元,状元一般可都是颇受皇帝关注的人,而且元化帝召见之时,这位年轻的帝王还颇为欣赏顾云浩的样子。
    怎么现在翰林院分派差事,顾云浩这位今科状元,却是被分去了最没前途的地方。
    陈凯元虽然是翰林院的大学士,但也只是个没有背景的五品官员罢了,怎么有胆量如此打压顾云浩?
    况且,顾云浩这个状元可是不一般的,不仅是本朝第一个‘三元及第’,更重要的是,他可是元化帝即位以来的第一个状元。
    怎么看也是颇得圣心的人物啊,陈凯元居然如此安排……
    难道是元化帝心意有变?
    想到这里,季航心里一突,随即看向顾云浩道:“云浩,难道是咱们回乡之后,京中发生了什么事?”
    言及至此,季航蹙了蹙眉,心中思绪万千。
    他们季家在朝中经营多年,虽然他才从淮安回来,但若是真的发生了什么事,也还是应该能知晓一些才对。
    “你且先过去吧,可别让学士大人等久了。”
    顾云浩并不准备在这里跟季航多谈此事,当下便道:“此事咱们散职之后找地方再说。”
    闻言,季航看了看四周,也一脸肃然地点头应下。
    他们才初到翰林院,对这里的一切都不熟悉,确实应当多注意些,不该在这里多做谈论。
    “顾大人。”
    这时,却见赵启也找了过来。
    “走吧,咱们去寻陆学士。”见着他过来,两人都止住了话题,顾云浩更是示意他带路道。
    “是,在下这便引大人过去。”赵启丝毫不在意地笑道。
    翰林院的办公区域一共分为四大块。
    这都是按职能划分的,从事相同职能的官员们都是聚在一处办公的。
    像陆明带领修书的官员的办公区域,则主要是在翰林院右侧的地方。
    陆明手下再有正六品的侍读两名,另外还有修撰、编修、庶吉士数名。
    “下官顾云浩,见过陆学士。”
    听到顾云浩这一声,陆明不由回了回神。
    他实在是没有想到,身为今科状元的顾云浩,居然会被分派到他这里来。
    虽然不明白到底是什么缘由,但自然陈凯元发话了,陆明自然不会在这时候多问,当下便含笑道:“顾修撰博闻强识,本官早有耳闻,如今学士大人体谅我这里事忙,遣了顾修撰前来相助,想必定能在年前修好顺德一朝史书,送至太上皇陛下御前。”
    即便他们的职能在翰林院是属于没前途的一类,但陆明却还是心存希望。
    特别是这两年修顺德朝史,元化帝跟太上皇顺德帝都颇为重视,这对于他们来说可算是一个好机会。
    因此,陆明也打起了精神亲自主持修书事宜,争取尽快完成,从而博得元化帝跟太上皇的看重。
    “大人谬赞,下官愧不敢受。”
    顾云浩忙一脸谦虚地笑道:“下官初来,还望大人不吝赐教,在下感念在心。”
    “顾修撰少年英才,实在不必如此谦虚。”
    陆明含笑说了一句,便开始给顾云浩分派事情:“今日你初来,且熟悉熟悉再说,待明日便去修纂《南巡起居实录》吧。”
    这其实算是个比较稳妥的差事了,毕竟起居实录并不涉及什么大事,只是记录了皇帝的日常生活,这些都是由专门的官员记录好的,修纂起来并不需要费很多事,而且顺德帝南巡不过只两次,时间也不长,所以这差事其实还算是轻松的。
    不论是这位陆明陆学士是照顾新人,还是对他能力的不信任,方才派了这么个差事,但对于顾云浩来说,也没有什么可挑剔的。
    毕竟他初任职,这样的差事,既不招人眼,也是比较安全的。
    “是,一切听从大人安排。”
    顾云浩含笑应下。
    作为从六品的修撰,又单独负责《南巡起居实录》的修纂,顾云浩自然是分到了一个单独的公务室。
    赵启作为跟随顾云浩的院侍,自然也跟着一起。
    两人收拾了书案,将顺德朝南巡的资料整理好之后,便已经是午时了。
    午间,对于这些不方便回家吃饭的官员们,翰林院有专门供给的饭食。
    顾云浩匆匆用过午饭,正预备休息一会,却见季航又找了过来。
    “怎么这个时候过来?”
    听到顾云浩问及,季航却是先四下看了看,见屋子里没人,方才说道:“我这心里一直七上八下的放心不下,你可知这里面到底是怎么回事?今科状元,怎会不到御前听差?”
    看着他一脸的关切,顾云浩心中一暖。
    他自然知晓好友是在为自己担忧,因而也不扭捏,想了想,便问:“你被分到什么差事了?应当没有如我一般吧?”
    闻言,季航点了点头。
    见状,顾云浩不由一叹。
    看来果真是如他先前料想的一样。
    “你可听说了咱们离京之后,朝中发生的事情?”
    听见顾云浩相问,季航回忆了一瞬,摇了摇头说道:“爷爷近来好似忙碌非常,也没与我多说什么,右相大人那边如何说?”
    “师祖只叮嘱了让我小心谨慎,言及我殿试的文章,惹得一些人颇为不悦。”顾云浩说道。
    闻言,季航瞬间便反应了过来,神色也变得凝重起来。
    顾云浩殿试的文章,他自然也是看过的,当时虽然也看的热血沸腾赞叹不已,但后面细细一想,也很是为他担心。
    要知道新政可不是一件小事。
    不过后面见着元化帝如此看重好友,季航也是替他松了口气。
    “陛下看重你,有些人即便对你那文章不满,应当也不至于敢挑起什么事端才是。”季航说出了自己的担忧,“难道陛下圣心有变?”
    说到这里,季航更是觉得有些坐不住了,又道:“待我有机会面圣之时,先探一探陛下的心思,若真是如此的话,咱们必须得要想好退路才行。”
    虽然他有一位当阁老的爷爷,但顾云浩却是寒门弟子出身,即便有老师江程云在,江程云也不过是个正四品的知府,在朝中的力量有限。
    而右相孙惟德,虽然是顾云浩的师祖,但总归是隔了一层,加之自元化帝即位以来,右相行事愈发小心避让,似有退下来的意思。
    因此,季航私心想着,若真是好友顾云浩出了事,右相不一定会倾力相帮。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