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姝色无双 > 第17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7节

    就是白静妘有些肖父比别的姐妹好看些,但也是端庄文雅的模样,并不会美得夺人眼球。
    老夫人这话一出,众人心中如何想不知道,但笑容都仍是极为亲热,就有平日里很得宠的三房的姑娘白静妍靠在白老夫人身上,不依的撒娇道:“祖母这话说的,是不是五堂妹一回来,就都不疼我们姐妹了。”
    白老夫人虽然性子古板较为苛刻,可到底年纪大了,加上向来偏疼三房小儿子,白静妍又嘴甜极会哄老人家,相较其他几个孙女,白老夫人就极偏宠白静妍,在她面前,连皱纹都浅了几分,面目慈爱了许多。
    老夫人听言就揉揉她的脑袋,慈爱道:“你这爱娇的,你妹妹回来不过一日,祖母夸她一句,还不依上了。”
    白静妍就咯咯笑了起来,道:“那倒不是,妹妹长得好,怎么夸都不过分,我们眼红不来的,可是祖母您疼爱我们的心可一分也不能少,这个才是顶顶重要的呢!”
    白三夫人就在一旁笑着道:“老祖宗,您看您把这孩子给娇宠的,姝姐儿刚回京,就让她看笑话了。”
    又接着道,“不过妍儿你可别不服,这蜀中自古就出美女,你二伯母当年在蜀中更是远近闻名的美貌,你五堂妹的相貌随了你二伯母,可不是就犹为出众,这真真是羡慕不来的。”
    老夫人听了这话却不知为何冲淡了些先时的笑容,可能是想到当年白二老爷为了静姝的母亲拒绝了几门她帮他说的亲事,执意娶了陈氏吧。
    她转了话题就语气有些淡了的问静姝道:“你母亲近来身体如何了?如何这一次就没有跟你一块儿上京?”
    她垂了眼睛,手略过茶杯盖,慢慢道,“我记得旧年年尾我还让你父亲去了信,让她跟你们一块上京的,你们这次行程这般慢,我还以为是因为特别迁就你母亲身体的缘故。”
    这却是上年的事了,白老夫人因着二儿子回京所“孝敬”的财物不满意,又对儿子递上来的“账簿”引发出怒气,然后迁怒到二儿媳陈氏身上,并觉得商家女多狡诈,怀疑陈氏肚子的真假,便要求二儿子写信让陈氏过完年胎稳之后就回京,要她在京中待产。
    可白二老爷和陈氏多年感情甚笃,其他事情他会顺着母亲,这事关陈氏和腹中胎儿的安危,他却心中有些不肯。
    尤其是他从蜀中出发前,小女儿泪水涟涟的求她在祖母面前周旋,务必不要让祖母误会母亲,更不能让祖母起了心思定要母亲孕中赴京,否则必然母亲和胎儿都会有危险,若是母亲出了什么事,她也必不会独活云云。
    当时白二老爷还觉着女儿简直是魔怔了,怎么如此作想自己的祖母?半是哄慰半是训斥了一番,但到底应诺了她必不会发生此事。
    所以当白老夫人提出让妻子带孕赴京的时候,他委实是吓了一跳,不敢相信母亲竟真的提出如此荒谬的要求。
    他从蜀中过来,这一路山山水水,自是知道这其中的艰辛,妻子身孕得来不易,如何能冒此危险?
    但白二老爷多年来也是顺从惯了母亲,并不敢反驳,只去了封信去蜀中,把原委诉说了一番,又让岳母亲自回了一封信,道是神医说了,妻子的身体不宜远行,一来二去,事情便也拖下了。
    且说静姝听了白老夫人的话心中吃了一惊,她却是不知道上年祖母竟然让父亲去信给母亲,让母亲带孕上京!
    静姝放在膝上的小手不禁掐了掐,祖母,果然是丝毫不怜惜母亲的,甚至都未必在乎母亲肚子中的孩子!
    静姝抿了抿唇,硬是挤出了些孱弱的笑容怯生生答道:“母亲,母亲她因着之前生孙女的时候损了身子,一直未能好全,如今好不容易有了身孕,实在凶险,反应也着实有点大,很是辛苦,原神医千叮咛万嘱咐道是母亲不可舟车劳顿,否则胎儿必不能保,所以上京来是万万不行的。”
    说着似忍不住滴下了泪来,拭了拭泪,吸了吸鼻子,这才继续道,“孙女启程赴京的时候,母亲已经受了原夫人的邀请,住进了蜀王府的别院,由原夫人帮忙调理着身体,希望生产时能顺利些。”
    白老夫人对前面的话心中不屑,后面听到蜀王府三个字却是一愣,不由问道:“蜀王府的别院?这和蜀王府有什么关系?”
    静姝便柔声细语答道:“祖母您有所不知,原神医和原夫人便是蜀王妃从北地请来的客人,一直就住在王府别院中。母亲此次能寻得神医诊治,还都是托了蜀王妃的福,由王妃娘娘牵线,原神医才肯出手帮母亲诊治的。”
    白老夫人听完拧眉,儿媳妇陈氏不过是一商户女,如何就和蜀王府的王妃娘娘搭上了关系?
    她仔细观察静姝的表情,眼圈红红,柔软乖巧,丝毫看不出什么端倪。
    这个孙女不过刚刚虚龄十五,这么些年听蓝嬷嬷来信也说这孩子老实乖巧柔顺,并不是会耍什么滑头的。
    她心中疑惑,暗自决定此事回头必要查问清楚,只是此时对着孙女,以及一众的白府众人,便不好再继续深问。
    她想到蓝嬷嬷,便先就把这有关蜀王妃的疑虑给摁了下去了,转而问静姝道:“说起蓝嬷嬷,那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听你父亲那边说,阿蓝竟然偷你房中的东西,还疏于照顾你,令你生病?”
    “阿蓝是自幼就服侍我的,跟在我身边多年,也曾照顾过你大哥大姐,从来也没听说过偷东西或者疏于照顾主子的,怎么就突然爆出这事,还给杖毙了?”
    静姝早熟知白老夫人的性子,知她对自己并无多少祖孙之情,只是她记得前世时白老夫人还只是对她冷淡严肃些,偶尔也会挂着慈爱的面具做做样子,不想今世竟然她甫一回京,几年未见竟就是这般一件事一件事试探责问于她。
    想来大约是被今年她们这一房“孝敬”不足以及“账簿”一事给气狠了,对她们这一房意见颇大。
    静姝垂了眼,低低略带了些仓惶的语气就道:“这事大抵也是怪不上蓝嬷嬷的,都是嬷嬷的小儿子混账,在外面赌钱放了高利贷,逼得嬷嬷铤而走险,犯了大错。至于疏忽一事,其实也是因为嬷嬷因着小儿子不争气成日里分心,这才有所疏漏。如若,如若不是那些事,嬷嬷向来尽心,如何会犯大错?”
    “既然事情已经过去了,父亲都已经责了嬷嬷一家,祖母您老人家就不要再为此事生气了,没得气坏了身子,岂不是又是嬷嬷之过,嬷嬷她,她必也是不想的。”
    静姝说着又煞有介事的红了眼圈,简直让人觉得这小姑娘真是被娇养坏了,也太容易糊弄了,身边这样的嬷嬷做了那些个事,她竟然还觉得嬷嬷本身没有错,都是别人连累了她……
    可白老夫人看着她这个样子却没法生出半分怜爱之心,她活了大半辈子,掌控白家内宅大半辈子,自己的话就被面前这个“软弱怂包”样的孙女硬是给软软的堵了回来,想拿捏一下都不行,管她是有心还是无意,都着实让她心里愈发的憋了火气。
    白老夫人看着面前这个低眉顺眼的孙女,想着她这一系列的应答,一时之间却是判断不出个真假来,心中也因此愈发不喜静姝。
    她是个掌控欲很强的人,向来不喜不顺着自己不逢迎着自己的人,这个孙女,不管是真愚钝没颜色还是满腹心机,都有些惹了她的眼,生了她的厌。
    果然不是自己身边养的,不亲。
    第29章 相冲相克
    且, 话不投机半句多。
    白老夫人原本对静姝就没多少祖孙情, 说了几句话, 句句不合她的心意, 让她心中生堵,因此看静姝就愈发的不顺眼,尤其是静姝的长相,半点也没有她们白家人的样子,虽然生得好看, 却很是有点刺了白老夫人的眼。
    白老夫人原本努力端出来的一颗慈爱之心凉了,也不想再摆什么祖母孙女久别重逢的亲热戏了, 那温和慈爱的笑容冷了, 平日里常见的严肃厉害神色便重新回到了脸上。
    不知是不是静姝堵了她的心, 她有些倦怠, 懒得再和静姝费什么唇舌, 便只坐直了身, 问身边嬷嬷给静姝安排的院子可都准备好了。
    因着白家人多, 宅子又不大, 静姝需得和三房的嫡女四堂姐白静妍及庶女六堂妹白静柔一起共住一个院子。
    那院子本就不大, 分给静姝的不过是靠西边的两间房而已, 一间内卧,一间小厅, 其他的什么绣房, 书房什么的都需得和姐妹们共用, 丫鬟嬷嬷们也需得和院子里其他丫鬟嬷嬷共用下人间。
    虽然静姝今日到府中预先并没有确却通知, 府里是上午才收到消息。但府中却是一早就预着她年初到京的,那边房间也是一早就已经打扫了的,不过是一些大件的空置家私,并没什么好收拾的。只待静姝自己带了行礼过去,让丫鬟嬷嬷们布置即可。
    那管事嬷嬷正待回答,不想一侧的静姝听了白老夫人问那嬷嬷的话,犹豫了一下,却有些怯生生的开口道:“祖母,孙女,孙女可能不可以住在白家……”
    厅中众人闻言先都是一愣,接着便就是惊了,而本就不喜自己院中无端端又搬个人进来的白静妍面上先是诧异,随即心底却是乐开了花,只等着看这场好戏如何收场。她祖母可不是个可以随便忤逆的。
    白静妍着实不喜这个说话带了蜀地口音,生得刺人眼睛,记忆中还有那么多好首饰好衣裳却毫不在意的堂妹,觉得她的大方都是炫耀,明明生母就是个商户女,是个在偏僻地方长大的乡巴佬,凭什么好像样样比她强?
    而其他人看静姝的眼神却多有怪异。
    众人多是想,这,这是个什么意思?听说她舅家也跟着入京了,莫非是嫌弃白府,不想住在白府,要跟着舅家去住?
    也是,小姑娘眼皮子浅,贪慕虚荣,喜好享受,必定是住惯了大宅大院,不愿住到白府那么小的院子还是和姐妹们一起挤着。
    白老夫人的面色先也是愣了一下,似乎一下子没反应过来,待明白了静姝话中何意,脸色便刷一下黑了下来,射向静姝的目光满是审视和打探。
    静姝心中丝毫不在意,面上却仍是柔怯的对白老夫人道:“祖母,孙女从蜀中来之前,蜀中最负盛名的慧源大师曾经给孙女排过命,道是孙女和马年大寒日子出生的人相冲,道是孙女若是和这样命盘的人住得太近,必会,必会相克相冲。且,且孙女命硬,只怕是,只怕是对那人身体福寿有大碍。”
    众人面色大变,盯着她就跟盯个傻子还是疯子似的。
    所谓马年大寒日出生的,白府唯有一人,便是白老夫人。
    白府几乎可以说是白老夫人全权掌着的,这小丫头也不知是傻还是真实诚,甫一回京就捅出这样的事,必会惹得白老夫人忌讳,以后能有什么好?且这样的名声传出去,怕再难说到什么好亲事。
    静姝自然不理会众人心中作何想法。她抬起头,贝齿紧咬着下唇,似挣扎了好一阵,才又下定了决心道:“此前孙女大病,众大夫皆道孙女已不可救,是慧源大师救回了孙女,所以他的话不可不信。孙女,孙女实在不敢让祖母担这样的风险,若是因着孙女影响了祖母的身体,岂不是孙女的大罪过?”
    白老夫人的眼神如利剑般直勾勾的盯着静姝,脸上一阵青红变幻。
    大周虔信佛,尤其是老人家,还没人敢拿这种事情开玩笑,担风险。必定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
    静姝察觉到祖母目光不善,哆嗦了一下,然后还怕白老夫人不信似的,从随身的一个香囊里小心抽出了一张小手指长的签纸,上面正是写了“马年大寒忌”五个大字,下面还刻了慈山寺慧源大师的印鉴。
    看得白老夫人一阵面青。
    若是别的原因静姝不肯住在白府,众人自然能找出千万种理由留下她,对众人来说,静姝留在白府,对她们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可现下这个原因,没人敢开口说什么,劝什么,生怕讨了白老夫人的嫌。
    良久,白老夫人才出声道:“那你可有打算住在哪里?”
    声音像是从地底挤出来的,寒渗渗的,让人听了莫名的压力和寒气。
    不待静姝开口,白老夫人又接着道:“我在京城的北郊青庭山那边还有一个庄子,如果你不便住在府中的话,那就住到那个庄子上去吧。”
    白老夫人此话一出,静姝还没什么反应,一直在旁未有出声却早已担心不已的白静妘面上先就现出了惶恐之色。
    因为白静妘很清楚,祖母所说的那个庄子说是京郊,实际颇为偏远,且地处荒凉,旁侧青庭山还常有野兽出没,那地儿的人又杂,庄子也破旧,并无怎么整修,如何能让妹妹去住?
    白静妘心中着急妹妹如何这般实诚,这什么命相相冲的话怎可乱讲,再如何也该先和父亲商议一番,看该如何先想个对策才好,这般一回来就先捅出来,旁人想掩都掩不住,以后必定惹得祖母对她十分忌讳厌恶,怕是住进了那庄子,便就再也回不来了!
    且这当着大房三房这许多人的面说出来,这后面还不知传出什么难听的话来呢!
    因着幼时相处过几年,白静妘印象中的静姝一直都是十分乖巧听话柔顺的孩子,哪里会想到这可能是静姝故意为之?
    白静妘忙出声转圜道:“祖母,青庭山那边实在太过偏远,房子又多年未有整修,一时之间如何好住人,妹妹刚长途跋涉回来,依孙女看,不若待稍晚些,父亲回来,让父亲好安排妹妹住处好了。”
    白老夫人听了白静妘的话扫了她一眼,心中冷哼一声,再把目光投向静姝,冷冷的似在等她说话。
    而静姝同时也感觉到了姐姐白静妘看向自己有些紧张的目光。
    静姝知道,姐姐大概是怕自己直接说出住到舅舅家去的话,得罪了祖母,现在就被祖母直接拒绝,后面更不好安排了。
    静姝抬眼对着白静妘柔柔的笑了笑,然后就转向白老夫人道:“祖母,慧源大师说孙女佛缘深重,之前性命堪忧,多亏佛祖保佑才勉强活下,因此在蜀中时,孙女每年都要去庙中或附近住上一段日子,以便日日去抄经礼佛。所以原本孙女想着是去庙中先住上一段时间,给祖母祈福。不过姐姐说的对,孙女刚刚回京,一切安排还是要和父亲商量一番才好决定。”
    去庙中祈福,还不如庄子上呢,各房众人看静姝的眼神犹如看个怪物,这位,不是被二房给养傻了吧?
    或者她觉得京中的寺庙就跟蜀中那边一样,怕是你陈家捐了不知多少钱,待你如上宾?
    京中达官贵人多,像白家这种家世一般给不起太多香油钱的,住在寺庙那可真是清修,哪家小姐或女眷要是被送去,那大多都是犯了大错的!
    白老夫人听了她这话,心气倒是平了不少,不过因着静姝前面“命相相冲”的一番话,她委实有点不想再见她,管她真伪也好,她是着实厌了她。
    甚至也不知是心理作用还是真的相冲,她此刻当真觉得脑袋有点隐隐作痛,一阵阵恶心难耐的感觉。
    于是白老夫人便转头就对白静妘道:“那你便带你妹妹下去歇着吧,想来这一路奔波也是累了,待你父亲回来,就让她安排了你妹妹的去住。”
    说着就自顾按了按太阳穴,道是自己累了,直接就让大家散了,然后便起身让丫鬟扶着去后面房间歇着去了。
    竟是连静姝的午膳安排都没问上一问,说上一说。静姝回来的时候已经过了午膳时间,想必应还是没用午膳的。
    这,大家都有些莫名其妙,不过她们投向静姝的目光却满是微妙复杂,此事也只能静观其变罢了。
    她们都知道,今日这事一出,无论怎么商议,这白府静姝是肯定住不下来了,白老夫人年纪大了,惜命,不可能容得下她的。
    白大夫人杨氏是在白家最困难,奔波流离逃难之前就嫁进白家的,她娘家原也是江南望族,改朝换代早已没落,这些年在白老夫人手下操持家务,教养子女,原本的模样早被磨得一干二净,面相着实有些苦相。
    她对着静姝叹了口气,上前拍了拍她的手,只叮嘱了白静妘和静姝的大嫂李氏好好安顿静姝,大厨房那边已经备了饭菜,想什么时候用,就什么时候取便好了,又安慰了两句,就领着同样有些木讷,看向静姝虽带了些同情却不敢说什么的女儿白静媱离开了。
    第30章 终如所愿
    白三夫人韦氏眼珠子转了转, 待大嫂离开, 便上了前去,拉了静姝的手, 眼圈有些发红, 语带同情和关切的对静姝道:“可怜的孩子,怎么这般的不幸。不过你不用怕, 今日你先好好歇息,这些事情家里定会都替你安排好。青庭山远了些, 三婶娘的陪嫁还有个小庄子, 就在近郊, 不用担心没地方去,到时就先去那里住上一阵就可。”
    韦氏的手圆润滑腻, 温热中带了一股浓浓的脂粉香,静姝没来由的不舒服, 她抽回了手, 垂了眼低声道:“有劳三婶娘费心了, 此事还是等父亲回来后好好商议,想必父亲定会有所安排的。”
    韦氏叹了口气, 道:“你明白三婶娘的心意就好,我那庄子虽小了点, 但也可住人, 比那……青庭山肯定强了不少。届时我也让你四堂姐妍姐儿和六堂妹柔姐儿也过去陪你住, 也好过你一个人凄凄凉凉的发闷。你放心, 这事回头我就跟你父亲提上一提。”
    静姝不置可否, 又是垂眼低声谢了一谢。
    如此韦氏又好心“抚慰”了静姝一番,这才领了自己女儿白静妍和庶女白静柔离开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