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首辅家的长孙媳 > 第249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49节

    她之所以有此一问,倒
    不是她也有这样的想法,只不过出于对兰庭的理解而已。
    周王却大为诧异:“这怎么可能?据小道长之言,连费姑娘的亡魂不是也说刘家姨娘绝无可能害她性命?且费姑娘可是刘姨娘的亲甥女,刘姑娘已经定了要嫁给费聪,刘姨娘根本就不打算让女儿去为娄氏绸庄的雇工,要知道娄氏绸庄虽然对待雇工甚为优厚,但对于织绸工的择选也并非没有限制,乐意做此不求利益的滥好人。农家女大多并不识谙织绸技巧,受雇后还得经受至少两年训教,所以最合适的就是豆蔻之龄的女孩儿,刘姑娘已经及笄,受训两年,就够婚龄,嫁了人后不大可能再为雇工,对于娄氏绸庄而言可没有丝毫利益,费聪和娄家四管事交熟,当然知道这一限制,刘姨娘心里想必也清楚女儿不可能把费姑娘取而代之,再退一步,就算刘姨娘有这样的想法,可费聪仍有能力让妹妹和未婚妻同时被娄家雇佣,刘姨娘根本不存杀人动机。”
    “动因虽然重要,但这并非绝对,而今据咱们掌握的情况而言,假定费惠是中毒而死,毒药应当是落在刘家的鸡汤抑或费家的饭菜里,从这一点来说,就不能完全排除刘姨娘甚至刘姑娘的嫌疑。”兰庭道。
    春归也顺势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刘家厨房刚好那日走水也确实蹊跷,彭氏应当没有机会纵火,这件事要么是意外,那么彭氏杀女就是临时起意,而胡大夫便是助她逃脱罪责的关键人物,他们没有时间先行串谋,必然早有来往勾联,想要证实这点不难,打草惊蛇,蛇出则有痕迹。”
    “也还存在另一种可能。”兰庭道:“那便是彭氏知道胡大夫乃庸医,从前使误诊过急腹症,所以她大有把握胡大夫这回也有可能误诊,但如果是这一种可能,彭氏必然便具极深心机,不过就首番接触来看,我并不认为彭氏具备这样的心机。”
    周王轻哼一声:“迳勿可是说过彭氏不愧有‘人精’的诨号。”
    “让所有人都知道她精明市侩,心机城府又会深到哪里去?彭氏要真是如此的老谋深算,恐怕而今的桃源村里,就不再有其苛虐元配子女的说法了。”兰庭道。
    “她虽是费厚续弦,但亦为费聪兄妹的继母,何需在意这些虐折子女的诽议?”
    “人言可
    畏,并不限于高门大族,甚至对于普通农妇而言具备更加严重的杀伤力,彭氏俨然不似传言中一般跋扈,至少在费厚面前并不强势,她将苛虐元配子女之事做得这般明显,难道就不担忧费厚对她心生怨恨?我倒有一种想法……彭氏也许是看出了费厚对亡妻早已心生不满,甚至于迁怒亡妻所生的一双子女,故而才会如此张狂,这也可以解释为何费厚目睹女儿死状可疑,却一声不吭。”
    这话莫说让周王大不认可,就连春归也颇觉武断:“就算费厚与亡妻不似方母说的那般恩爱和谐,但费聪、费惠毕竟是他的亲骨肉……”
    “费厚可没经历过十月怀胎之苦。”兰庭道:“这个世上确实有一种人,会将对妻子的怨怼迁怒子女,他们总沉浸于婚姻的不如意中,但他们那时不知反抗,后来妻子亡故,生活原本应当从新开始,可每当看见亡妻遗留子女,就总会提醒他们从前经历那一段痛苦时光,偏偏他们不能怨恨,却怎么也无法与自己的亲骨肉亲近。”
    春归忽而想起了赵知州和兰庭这对父子的相处模式,胸肋竟像遭至一记闷锤,痛郁相当迟钝,但相比那些切肤之痛来得更加沉重。
    “还有一件事,我们可以先行推断费惠究竟身中何毒。”兰庭很快转移了话题。
    “砒/霜、鸩酒,皆能造成中毒者浑身发紫、七窍流血而亡。”周王笃断:“且这两种也是最常见的剧毒。”
    春归冲周王翻了个白眼:“那是高门大族的常见剧毒,平民百姓便是知道这两种剧毒,也没有门路获取。我认为多半是鼠药。”
    “我也认同辉辉的看法。”兰庭道:“费惠一案,嫌疑人有两起四位,刘氏母女抑或费厚夫妇,他们也许是共谋杀人也许是单独行凶,但无论是哪种情况,凶犯皆为普通百姓,没有途径也没有财力购得砒/霜、鸩酒等类剧毒,唯有鼠药,一为乡间自来便闹鼠患,购买便利更不会引人生疑,再者民间投毒案,多是鼠药造成,也的确能够造成患者全身绀紫、七窍流血之状。”
    春归突然福至心灵:“咱们应当察明,桃源村从前是否发生了鼠药中毒的旧案。”
    兰庭颔首。
    周王又哀怨了:小王怎么一点不觉这有何关键之处?
    ------------
    第550章 众所周知
    桃源村里前些年的确发生过一件命案,且闹腾得众所周知。
    而众所周知的原因便是当年担任临安县的县太爷明察秋毫、断狱公正。
    案件的案情也确实扑朔迷离,种种原因的累加,才造成了当年轰动一时、众所周知。
    话说桃源村里本有户姓蒋的人家,丈夫蒋杏,农闲之时常去县城做苦力活帮衬家计,一回返家,竟把妻子捉奸在床,无奈奸夫翻窗跑了,没被蒋杏逮住,他大是懊恼,自然把妻子打了一顿,逼着问奸夫的名姓,但蒋妻并没供出奸夫身份,蒋杏怒极离家,那晚上是和好友痛饮一场,酩酊大醉。
    次日蒋杏归家,便见妻子已然殒命,正是全身绀紫、七窍流血,连一双眼珠都掉脱出了眼眶,大惊,便告了官。经仵作验看,在死者的嘴里发现了残留鼠药,且又因全身绀紫、七窍流血两点显征,断定死者是中毒而亡,当时的刑房又问了蒋杏的好友,确定蒋杏对死者心存怨愤,于是主张凶犯便即蒋杏,他因妻子红杏出墙且拒不交待奸夫何人,恼怒下将鼠药强行灌于死者口中,而后为了脱罪,才故意去友人家中饮酒,以期友人能够为他作证助他逃脱。
    但当时的县太爷审阅卷宗,却有不同的主张。
    这个县太爷也颇懂得些尸首勘验的知识,认为鼠药虽能造成中毒者全身绀紫、七窍流血,但并不至于造成死者眼珠脱落,认为死者是受重击头部而亡,再才被人在口中放入鼠药,造成死者乃是被人毒杀。
    不过死者的头颅上又不见创伤,县太爷断定应当是有人先在死者头上扣了有如铁盔一类事物,再以锤击,导致死者头颅受震伤而亡,随后再灌下鼠药造成死者乃中毒而亡的假象。而死者家中并无铁盔一类物什,显然不合刑房断定乃蒋杏激愤之时杀人的判断,也就是说凶犯是有预谋。
    再一摸察,就察明了邻村的一个铁匠,这铁匠力大无穷,且还会诱捕野鹌鹑的方法。
    这方法便是在野地上支起一口铜锅,里面撒上稻谷一类的诱饵,待鹌鹑进入其中被铜锅扣住,用锤子反复敲击锅面,一会功夫便能把那些鸟震得浑身发紫眼球脱落昏死过去。
    于是县太爷逮捕了铁匠审问,终于察明了案情。
    原来这铁匠便即死者的奸夫,因被蒋杏发现,深恐死者将他供出,他原来也是蒋杏的好友之一,并向蒋杏借贷了一笔钱,铁匠却非但好色而且嗜赌,所以根本没有能力还贷,于是生怕死者将他供出招致蒋杏逼债,那晚再次潜入蒋家,原本是欲取蒋杏性命,奈何蒋杏根本不在家里,铁匠情知蒋杏上回从县城里买回几包鼠药,没用完,蒋妻就放在柜子里。于是乎心生毒计,先是花言巧语骗得蒋妻答应和他一齐私奔,待诓骗了蒋妻去他的铁匠铺,再将蒋妻捂住口鼻使其昏厥,奈何铁匠并没有备下鼠药,在蒋家当蒋妻面也
    无法索取,好在是他的铁匠铺原本就建在僻静乡郊,这样才不至于赶工时骚扰乡邻,所以他只能用诱捕鹌鹑的方法,在蒋妻头上先罩一铜盔,用重锤敲击,杀害蒋妻之后再趁夜色将她搬回桃源村,找出柜子里的鼠药灌进蒋妻口中。
    正是因为这起命案,桃源村多数人都晓得了鼠药能够致使中毒者全身绀紫七窍流血,和受不明重击而亡的区别,就在于眼珠是否脱离眼眶。
    周王的亲卫甚至还察探分明,这起案件发生的时候费厚已然因为伤重得了肺病归返桃源村,彭氏与村邻们大骂那铁匠不得好死时,费厚也确然连连颔首。
    “费厚明知鼠药能够造成中毒者周身绀紫、七窍流血两个显征,为何并不质疑长女死因有疑?”兰庭提出疑问。
    “费厚太过懦弱了。”周王刚说了一句,又想起兰庭和春归的判断,他们两个并不认为费厚正如传言般的夫纲不振,所以又转了口风:“或者说是费厚与彭氏根本就是同谋?”
    兰庭也不是没有想过这个可能,但深思熟虑后还是缓缓摇头:“费聪并不曾与生父反目,实则被费厚送去临安县城,在没机缘拜得‘刷子陈’为师之前,他还是顾念父子情份的,感激费厚不曾听信彭氏挑唆,把他干脆卖了奴籍,所以这些年来费聪并没有完全不顾生父,虽然记恨彭氏,但对自家也常有照济,彭氏也持家有道,生活并没有到捉襟见肘的地步。且费厚又从不偏心元配子女,彭氏之女虽非费厚所出,但在费家也从来没有受过亏待,彭氏固然眼红继女费惠能为娄氏绸庄雇佣,但我以为并不存谋人性命的动因,要知道谋害人命的事一旦败露,他们面临的可是灭顶之灾。”
    这就是说获得的收益与承担的风险其实不成正比。
    好在关键时刻,渠出果然大有收获,于是这日莫问立时通报了消息,当然“渠出说”尽数变为“费惠道”。
    因为眼看着彭氏之女立时就要动身前往县城娄氏绸庄受训,时间已然相当紧迫,兰庭最终还是定下了兵分两路的策略,在他先去阻止费聪的同时,春归与周王再次前往桃源村负责打草惊蛇。
    周王原本还心存“忌恨”,认为足以证实兰庭是故意让他唱黑脸儿,什么已然开罪了刘姑娘所以不宜再唱白脸的借口简直荒唐可笑,但考虑到兰庭的一番安排竟然能让他有了机缘与春归私/处,周王抱怨的话就怎么也说不出口了。
    罢了吧,小王虽然努力摁捺了企图,不再想着去撬赵迳勿的墙角,到底是心有决算然则暗意难平,既然还巴望着至少能被顾宜人待为知己,也不应计较其余细枝末节了。
    “你等会儿拦着点啊!”当进桃源村时,周王佯作心有余悸:“千万别让刘姑娘的捣衣杵敲我头上,眼珠子受了重击可是会脱落的!”
    同行的莫问赶紧往前走了两步:突然有种不详的预
    感,咋就以为周王殿下对待顾大奶奶……仿佛已经怀有奸情?!
    再说刘氏,自从听说了女儿的一番坦诚,这几日简直就有如热锅上的蚂蚁不得安宁,刘姑娘已然是被她家母亲锁在家里了,但这日一见莫问小道又再登门,刘氏仍然有如见到了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就差没直接拿出香烛供奉了,视线里完全忽视了衣着相比莫问小道尊贵十倍的另外两人。
    春归却趁着这番不受关注,四处打量刘家的境况。
    瓦房落了锁,所以这次只能在瓦房后的那处院子落座,也围着竹栅,但明显不如费家的围栅密集牢固,厨房的窗栅被熏得漆黑也不更换,走水的痕迹还显然留着,院子里也自然不会搭着能供乘凉的籐架,好在这时院子里还有大半不被阳光直射,找得到阴凉的地方坐下——靠近猪圈了。
    虽是如此,春归倒没觉得异臭扑鼻,她再仔细一端详,竟觉猪圈被打扫得干干净净,两口大肥猪都像才被洗刷过一番,白呼呼的竟有些可爱。
    再一端量刘氏的穿着,旧衣,连鞋子上都打着补丁,但极其干净,和这虽然简陋却整齐的后院相得益彰,刘氏的丈夫同样是一身虽然破旧却干净的穿着,连手指甲里都是一尘不染。
    “道长定要好生相劝小女,劝服了小女,小女才能够劝服聪儿,他们两个实则都是好孩子,只是因为小惠也着实可怜……”刘氏哀泣道:“我们家只有两个女孩儿,我居长,小惠她娘是我唯一的妹妹,爹娘自小就跟我说,因家里没有儿子,必须给其中一个女儿招赘,我是长女,自然应当承担养家的责任,我那时知道爹娘给我找的丈夫是乞儿出身,不瞒道长,我也不情愿,不过相处下来,倒越发觉得我家相公勤快厚道,虽说妹夫当年看着也是个勤快厚道的人……”
    刘氏摇头一声长叹:“正应了那句知人知面不知心的俗话,我家妹子没过世前,费厚就已经和彭氏不清不楚了,我家妹子常回来哭诉,我能怎么办?只好劝她先忍一时,没想她竟然这样想不开,为了报复妹夫,自己也去找了个……小妹后来怀的那孩子,根本就不是妹夫的骨肉,所以小妹一直心虚,忐忑不安疑神疑鬼,最终分娩时才没能顺产,结果一尸两命。可这等事情,又哪里能完全瞒过妹夫?到底是因为小妹已经过世,费厚才不愿闹腾,免得惹人笑话。我们家也正因为小妹的错处没法子阻止费厚另娶,后来也始终虚着点底气,让聪儿兄妹吃了这么多年的苦。”
    她这话刚说完,春归便听见一声凄厉的高呼。
    “阿娘你胡说什么?你不能再中伤小姨娘!”
    直冲着后院的一方高窗,只能看见女子瘦长的手指拽紧栅栏。
    不知为何春归忽然有了这所普通的农家小院竟然是处囚牢的感觉。
    她这念头还没及一掠而过,便听一声暴怒的粗嗓门——
    ------------
    第551章 她先提议
    刘父站起身来仰着脖子就冲窗口大吼:“狗东西,再不听你阿娘教导,仔细老子几马鞭抽得你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瘦长的手指就立时松开了栅栏。
    突然间戾气暴涨的刘父瞬间又有如一个下台的戏子,粉墨离场后就恢复了窝囊的本色,坐下不再吭声,连眼睛都死盯着地面。
    “你这脾气,怎么都改不软和,跟自家闺女说话哪至于这样暴躁。”刘氏又是一声长叹,无奈道:“小妹已然过世,我确然不该再提旧事,不过就怕聪儿不知道这些实情,一心去钻牛角尖儿……彭氏这人纵然有千般不好,要不是小妹当年先犯过错,她也没有这大胆量苛虐小妹的子女,正是因为她明知妹夫心存怨气,才敢这样为所欲为。不过我也得说句公道话,彭氏对待费厚倒是一片真心实意,苛虐聪儿兄妹她敢,是知道费厚对我家小妹的怨气,但杀害人命的事她却不敢的,真要害命,多的是机会,又何苦等到此时再下手。”
    春归忍不住说话:“难道刘婶子就不怀疑彭氏乃是眼红费姑娘得攀高枝,意图让自家女儿取而代之才下的杀手?”
    刘氏一惊,这才狐疑的把春归一番打量。
    莫问终于有了时间引荐,指着周王:“这位就是小道在途中邂逅的好友,至于这位……”
    周王礼见道:“乃舍妹。”
    刘氏便不再惊疑了,心道:妹什么妹,这些纨绔子弟,虽然品行让人不屑,却也不可能荒唐到了把自家小妹带出来招摇,指不定是哪家青楼妓子,至多也就是个家养的妓妾。
    鄙夷之色只不过从脸上一掠而过,对待春归却相当客气:“彭氏和咱们这等人家自来就不一样,别看她从前嫁的男人只不过一介矿工,彭氏却有本事把日子过得养尊处优的,她从来不着补丁衣,像殷实门户般还养成了饮茶的习惯,家里常备有待客的清酒,就算难得有客人上门,闲睱时夫妻二人竟也时常品茶喝酒,改嫁费厚,越发有了底气铺张,想着方儿的把一日三餐倒饬得精致不提,入夏就喝酸梅汤,过冬备有大麦茶,她常说的一句话,人活在世,积蓄钱财有何作用,享乐才对得住自个儿。所以啊,把她的女儿养得跟个小家碧玉一样,桃源村里就只有她的女儿十指不沾阳春水。她这样享乐,爱惜自己,怎会做出杀人害命的事体?费厚可不是官老爷,护不住她无法无天。”
    春归正色道:“可是据莫问道长作法与费姑娘亡灵沟通,确断费姑娘乃是全身绀紫、七窍流血而死,这俨然是受鼠药毒害死于非命。”
    刘氏脸色立即大变,而这时高窗的木栅上又再出现了女子的瘦长的手指,手指用力捍动木栅,随之传来姑娘凄厉的呼嚎:“放我出去,阿娘,放我出去,我能证明彭氏确然就是真凶!”
    “刘大婶还是放令媛出来吧,要若真能证明彭氏便为真凶,不也省得了费聪干糊涂事?我既然已经探知了此事,就不会坐视无辜枉被害杀,大无必要让费聪及令媛与杀人凶犯两败俱伤。”周王收了收笑容,只是略端起几分威肃的架势,但已经足够
    震慑刘氏了。
    她忽然莫名就觉得眼前的少年郎不是在说大话,似乎这才发觉那身锦衣华服的穿着足以证明来历不凡,刘氏的眼睛看看周王又忍不住看看莫问,又只是恍恍然像是顺势经过了春归,她嘴上小声嘀咕:“小惠那可怜的孩子,纵便是被毒害,但连尸身都已经被焚毁,还能怎么证实是被毒杀?”但她却不由自主的到底挪动着那双旧布鞋,去把瓦屋冲着后院的一扇小门打开。
    一道人影飞快卷出,刘姑娘却在看清周王的容貌时显然一怔,她俨然还记得这个“登徒子”,笃定这位必然就是传言当中那类惯爱拈花惹草坏事做尽的纨绔子弟,这样的人真能替小惠报仇血恨?真能解救聪哥哥和她因为这起事故变得岌岌可危的人生?她忽然不那么冲动了,好不容易获得自由,只伫在自家后院里大口大口的喘气却沉默不语。
    春归起身,上前一步:“刘姑娘与我去稍远处说话?”
    她极其明显分明属于女子清柔的声嗓立时安抚了刘姑娘疑忌更焦灼的情绪,看着春归朝她伸来的手,怔怔也伸过手去,两手相握,春归立时感觉到了少女手心的一团冰凉,却分明正渗出潮湿的汗意,她想这女子此时显然异常的不安,或许她其实并没有做好赴死的准备,或许她答应费聪的话只是因为一时冲动,她心里应当也在期待着得到真正的救赎,既不是眼睁睁看着表妹枉死而什么都不作为,又还能够与青梅竹马的表兄有来日可期。
    刘氏看着女儿像中了邪般由着陌生人的牵引,很焦急:“你要带我家囡囡去哪里?”
    春归转头看向她,微笑:“不会走远,就在那边竹栅外,有些话我想单独询问令媛。”
    刘氏翕动着嘴唇分明不情愿,但不知为何没有阻止。
    事实上春归故意暴露自己女子的身份,为的就是能名正言顺与刘姑娘单独交谈,不让刘氏夫妇二人用男女有别的借口阻挠。
    “你并不愿看着费聪毁了自己的人生是不是?他决心与彭氏母女两个两败俱伤时,你应当劝阻的。”春归并没有急着追问案情。
    “聪哥哥绝对不会让惠妹妹枉死,聪哥哥说过自从小姨娘过世后,他就只有惠妹妹一个真正的家人了,他也想把彭氏绳之于法,但他没有办法,他告官反而被县里的老爷们杖责,他们说聪哥哥状告彭氏是犯不孝……”
    “可是你呢?你与费聪有婚约,费聪竟为了替妹妹报仇根本不管你的死活……”
    “聪哥哥不想连累我,是我自己愿意的。”刘姑娘长吸一口气:“我不能眼看着聪哥哥痛不欲生,如果纵容彭氏逍遥法外,聪哥哥的人生也彻底毁了,他会一辈子受这件事折磨,为他自己的窝囊懦弱懊悔,我不忍心,所以是我先提议,既然官府不管彭氏那恶妇,那就由我们替小惠报仇血恨,聪哥哥根本不愿让我涉险,但我告诉他,如果他活不下去我也活不下去了,所以不管聪哥哥让不让我插手,只要他被处刑,我也会跟着。他生则我生,他死则我死。”
    “但现在有另一条路,你们两个都能活着,只让真正的凶
    犯罪有应得。”
    刘姑娘垂下眼睫,春归看那稀疏的睫毛很快就被眼泪浸湿,她甚至看见刘姑娘的身体正在微微发颤。
    “彭氏就是凶手,一定就是彭氏。”
    “你有什么证据?”
    “我知道是她!不可能还有别人,小道长不是问过了小惠的亡魂?全身绀紫、七窍流血,小惠那是中了鼠毒!但彭氏一口咬定小惠是得了急腹症,她说了谎,不是她还能是谁?!”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