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首辅家的长孙媳 > 第169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69节

    晋国公从前的确无意党争,不过因为圣德太后寿诞事件,董家与太孙已然交恶,且阴差阳错之间,竟然与周王联姻,更不提皇上因此还对晋国公到底是有了防范,分剥了晋国公的实权,这样的情形下,董家哪里还能够独善其身?于是正好趁着顾氏曾经竭力为周王妃辩护的由头,干脆让易氏认了这个义女,一方面不至于让明白前因后果的皇上更加生疑,一方面又有确实的收益。
    皇上对赵太师的恩宠并没因为赵太师的辞世而削减,倘若晋国公府能替周王笼络轩翥堂一系,周王妃的地位更加不能动摇,晋国公必定寄望嫡亲孙女有朝一日能够母仪天下的!
    温守初却没想到,兰庭其实早已在暗暗关注福州申门了。
    是因虽说陪伴春归新婚回门那日,他的大舅兄顾华彬因为当年只不过岳丈大人的族侄,所以对于嗣父正是因为申相邀才于福州不幸遇难的事不甚了了,但到底岳丈的遗体是为申亲自送返,且申还相助着治丧一事,顾氏族老心知肚明申的出身,华彬稍一打听,便得知了当年详情,早在兰庭携同春归回京之前,其实就确定了相邀岳丈前往福建之人,原来是吏部左侍郎申适的嫡子,不过申弘复六年中举之后,竟然没有继续参加会试,仿佛无意仕途,而是留在福州宗族打理各类家事族务,但申的两个儿子,申文隽经六部观政选入行人司,申文秀却是直接选为庶吉士,前程更胜兄长。
    至于申文秀乃岳丈的备选女婿之一,这件事兰庭当然也已经察探清楚,更甚至于申文秀至今仍对春归念念不忘一事,赵修撰其实也是心知肚明。
    又哪里还不明白温守初那点子花花肚肠呢?
    追根究底,此人与郑珲澹无异同类货色,不过温守初相比起来更加阴险罢了。
    这当然不是赵
    修撰心甘情愿在温守初身上耗费光阴的原因,他之所以留饭,着实是打算消遣报复此人罢了。
    于是又蹙拢了眉头,赵修撰表示极其不悦:“这样说来,令正请内子一聚,竟致使内子趁兴而去败兴而归,憋着一肚子的火气没地发散了?”
    温守初:……
    “温君见谅,赵某心胸不够宽广,内子既然受辱,着实无法一再忍让,虽说听温君说来,此事与令正及温君都说不上直接相关,可内子毕竟是令正请去的,温君与令正理当为内子主持公道,申门徐氏为何诋辱内子,还请温君伉俪出面,替内子讨个说法。”
    温守初:……
    这情形有些不对啊?怎么突然就不符合他按常情设定的进展了?赵迳勿竟然为了顾氏,甘愿开罪申、徐两家?谁来告诉他这么吊诡的局面是如何形成的?
    不及细想,温守初连忙说道:“内子不擅应酬之道,又笨嘴拙舌的,当时惊慌无措之余,不知应当如何平息争执,好在是令正并非懦弱的性情,立即还以厉害,倒逼得申家弟妇让步……温某以为,申家弟妇既已自认错失,仿佛不宜再不依不饶。”
    兰庭:很好,我就相信我家娘子那样足智多谋,哪里至于被两个心怀嫉恨的妇人欺辱,还以厉害方才符合情理,且你们两个今日既然送上门来……就让我家娘子继续还以厉害吧。
    “既是如此,那也罢了,温君大可不必再忧心忡忡,赵某虽说狭隘,也并不是睚眦必报的人,莫若今日中午,赵某置上一桌酒菜,咱们痛饮一场,把这件不愉之事就此揭过,我和温君还如从前一样。”
    一样的保持距离。
    温守初没有察觉这番言外之意,因为他正在窝火。
    谁忧心忡忡了?谁怕你睚眦必报不成?轩翥堂虽然是炙手可热,可我靖海侯府难道是豆腐捏的不成?有本事你就报一报啊,谁不报谁就不是男子汉大丈夫!
    温守初已经很久没有像此刻一样,忍不住挽起袖子拳脚相向的冲动。
    但他到底还是忍住了。
    欣然答应“叨扰”,席间也不曾提起申家,主题围绕着周王殿下创作的诗词歌赋,滔滔不绝表达着他对这位王爷的景仰之情,而后……稀里糊涂就被赵大爷给灌醉了。
    兰庭表示十分遗憾……
    温静这东西,似乎的确不是常人可比啊,醉得踢都不踢醒的程度,倒也不曾胡言乱语,没法套出他究竟因何想要结识周王,但此事不急,大可缓缓图之。
    兰庭招手叫来汤回:“你去和菊羞言语一声,说温郎君酩酊大醉,一时半会儿恐怕难醒了,让她告知姚氏,还得等上一等,待温郎君醒了酒,才好一同打道归府。”
    汤回搔着后脑勺:“大爷特意交待小人上了大爷酿成那壶三杯的量,足够放倒一头耕牛的烈酒,专给了温郎君享用,说来温郎君的酒量算不错了,比得过三头耕牛,只这一醉……不睡够十二时辰怕是醒不了吧?”
    “宵禁之前还不醒,用冷水泼醒也就是了。”
    “大爷这是什么待客之道?”汤回越发愕然了。
    “不用我拿水泼,温郎君的娘子必定先忍不住。”赵大爷心情总算转好,颇有耐心的点拨自己的书僮。
    而后……当然便是赶回斥园,着急和春归“一叙别情”了。
    ------------
    第381章 彭氏受拒
    春归正靠在炕床上看书,突地想起一事,于是才把渠出从魏国公府的半途重新召唤回来,这会儿子也是刚谈完话。
    说起这件事来,着实也不算急重就是在春归赴请姚氏邀约的那个阴雨天,正好遇着盛装打扮的彭夫人也正准备出行,且特意洋洋自得的显摆,说是和魏国公夫人有约,春归原本以为彭夫人洋洋自得的状态至少得维持到次日的晨省,不知又该怎么跟老太太描述魏国公夫人如何如何的热情款待,发生了多少趣事儿,显示一番自己的交际才能,哪里知道彭夫人却干脆告了“病假”,次日都没见着她出现在踌躇园。
    虽说彭夫人并没有“卧床不起”一直告病,但紧跟着的这几日,春归听也没听她提起过“魏国公”三字儿,且意气消沉,连为难侄媳的日常兴趣竟都一时消减了,又兼着老太太对彭夫人的态度也极其冷淡,不知为何但格外明显是有埋怨,于是春归便猜测着彭夫人莫不是得罪了魏国公夫人不成?
    刚才听渠出一说,这个疑惑算是得到了解答。
    所以兰庭刚一脚踏进屋子里,春归先提的就是这事儿:“前段时间,二夫人和魏国公府的女眷来往得颇是频繁,且听她的口吻,仿佛将要促成什么大事儿一样,我想着大妹妹正在议亲,莫非是二夫人动了念头想和魏国公府联姻,于是便暗下关注着,怎知道却打听见原来二夫人忙着献殷勤,为的却是安陆侯府的宝姑娘打算,竟是想把宝姑娘配给魏国公新近才上族谱的庶子,这话刚提,就被魏国公夫人当面给拒绝了,话应当说得不好听,我只打听得郑家的意思,一口一声称赞咱们家大妹妹的品性,俨然想的是与咱们家联姻,大约是嫌弃了宝姑娘和他们家的儿子不般配,看二夫人这几日无精打彩心灰意冷的,多半在老太太和二老爷跟前还落下埋怨,怪罪她不会说话扫了安陆侯府的颜面吧。”
    “辉辉竟能够打问清楚二叔母院子里的事儿了?”兰庭表示惊叹。
    春归斜睨着他那浮夸的神色,深深的觉得赵大爷真是越来越不正经了,不知他的那些拥趸们晓得“赵三元”还有如此谄媚的一面,信仰会不会彻底崩塌,横竖她是有些不愿直视的,便转开眼儿,去瞅窗外甚是明媚的秋阳下,篱架上已经萧黄的萝叶,上头停着只红尾蜓,鼓着眼像是与她对视一般。
    “有赖迳勿数回助威,如今我在太师府里也算是号人物了,要连这点事儿都打问不明白,那也太无用了些。”说着说着不由得就心虚了一下,她还真没顾得上培养人手耳目,这都是因为身边儿有了个渠出,就理所当然的偷懒了,要若赵大爷较真儿,追问起她“打问明白”的细节来,让她一时之间从哪里凭空变出个人手耳目?
    因着这一心虚,就把眼睛从红尾蜓那头又移了回来,话说得就很有些赶了:“我这是担心,二老爷眼看无法促成郑、江联姻,顺着魏国公的意思定下来大
    妹妹的婚事,大爷来不及阻止,要想反悔又得费事了,大爷竟还计较这些细枝末节,把这事也太不上心了。”
    兰庭见屋子里没有旁人儿,也脱了鞋子斜靠在炕床上,纵然是放松了身心,却还是捕捉到春归把脸转来转去之间的微妙紧张,这让他有些疑惑,不知道春归的紧张因何而起,不过他并不打算细究,眼睛里晃着笑意:“安陆侯的盘算我大抵梳理得清楚,更不疑惑魏国公缘何拒绝他,也早早便防着安陆侯利用大妹妹的婚事为他谋益,所以托了二叔祖母操持大妹妹的终生大事,如今已经有了眉目,我刚回来,便听安世兄说了这事儿。”
    孙宁如今正式帮着兰庭处理轩翥堂的族务,族老及许多子弟都知道他的意志有时便是家主的意志,兰庭在翰林院当值时,不少事务都会集中报予孙宁,由他先分出个轻重缓急来,酌情处办,所以兰庭多数回家时,也都会抽出空来和孙宁碰面,他这会儿子和孙宁是越发熟识了,惯常均以安世兄相称。
    “二叔祖母说的是哪家子弟?”春归忙问。
    这一年以来,春归和樨之间的来往更比亲小姑兰心要多,樨时谦逊有礼人缘儿注定得好,春归和她相处得十分愉快,对于大妹妹的婚事,她这堂嫂还是相当关心的。
    “是詹事府大学士梅公的长子梅寒泊,虽非大族子弟,不过温文有礼且才华横溢,二叔祖母当年原本有意招梅公为婿的,奈何梅公双亲已经替他定了婚约,梅公经科举入仕后仍然不弃糟糠,品行很得二叔祖母的赞许,所以极其鼓励赵门子侄与梅公来往,因为这缘故,我与寒泊倒也不算生疏,只是梅家世母早些年就答应了她本家的亲戚,想着亲上作亲,所以二叔祖母起初并没提起这事儿,早几日才听说女方忽而悔婚了,想和一个富贾结亲,梅家世母向二叔祖母抱怨亲戚言而无信,又自责是她连累了寒泊竟然被人嫌弃,二叔祖母赶忙才张口。”
    “既是二叔祖母把的关,想来那梅郎君必定是可靠之人。”春归替大妹妹欢喜。
    “二叔祖母是个开明的长辈,主张虽然婚姻得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也需得小儿女们自己乐意日后才能真正和美,所以意思是先让大妹妹和寒泊相看,日子就定在重阳节后,我今日便打算先和祖母言语一声儿,任是魏国公有什么盘算,我轩翥堂赵门的女孩儿必定都是不会嫁去郑家的。”兰庭拿出家主的霸气宣称。
    春归像个小拥趸般连连点头,就差没有冲着赵修撰直竖大拇指了。
    “为防二叔母搅局,大妹妹和寒泊相看一事得让辉辉操心了。”兰庭自然想得到彭夫人必定不肯让樨时嫁得毫无价值,且就算彭夫人没有异议,他的那位二叔也会在安陆侯的怂恿下逼着让彭夫人搅局,多亏而今家里还有春归盯着,不知免除了多少后顾之忧。
    赵大爷这样一想,就忍不住打算“奖励”他家这位贤内助了,可还没等他的身
    子往那边挨近,春归又说起了另一件事:“明日我奉太后娘娘之令,要陪娘娘往万岁山登高,迳勿觉着时机是否合适,提请那位不知哪里冒出来的丹阳子替荼靡看诊呢?”
    “太后娘娘邀了你同游万岁山?”兰庭一怔。
    “请了义母和明妹妹,必定还少不了舒世母,娘娘应是顺便捎带上的我。”
    “辉辉也太谦逊了。”兰庭摇头,笑意便在眼睛里晃了几晃:“明日圣上也会请王公重臣登高览胜以畅秋志,我这小小修撰并没有获邀的资格,倒是辉辉先一步得以伴驾了。”不过短短的三日假期,又得生生耗费一日,赵修撰后知后觉的蹙起了眉头。
    春归还以为他正考虑试探丹阳子的事儿,忽闪着眼睫等待回音,怎知等了好半晌,却等到一句:“这也是没法的事儿,谁让我家娘子这般的讨喜可人呢,只好等到明日晚上,咱们去蔚然亭上一游,全当辉辉也陪着我一同登高了。”
    春归:……
    往引枕上一个仰倒,举了手背挡着眼睛:“我要是对外宣扬,说堂堂轩翥堂的家主,三元及第的新科状元,被上峰委以重任的赵修撰原来一心只图玩乐,不知几个会信?”
    兰庭笑着去拉她的手,拉着就没松开:“娘子真要宣扬,我一定配合,总归不能让娘子担当无中生有、胡说八道的名声儿。”
    这位是彻底忘了正题儿,还是在春归又一次提醒下,才恍然大悟:“进宫一次不易,暗下同太后娘娘提一句就是了,不过阿庄是怎么也不相信单靠丸药就能治愈心疾的,说真有如此灵药,怕是追求长生也确有道法了,咱们先看丹阳子能否治愈荼靡的心疾再下定论吧,对了,你有无打听荼靡最近如何了?”
    “已经是和父母家人团聚,她的疾症经阿庄诊治调养,暂时不存凶险,不过阿庄也说了心疾无法根治,且荼靡不能冒生育之险,所以她的婚事,到底是没成。”春归叹息一声:“我反而指望着若丹阳子真能根治心疾,如此荼靡日后还有望成婚生子。”
    兰庭敏感的从春归这声低叹中捕捉到几分同病相怜的意味,他想到春归最近一直在服饮汤药调养,应是已经请了女医看诊,在子嗣方面的确存在不顺,不过上回春归就表示过了先且不用乔庄诊治,兰庭也不方便紧着追问情形,也只能是安抚开导:“辉辉难不成忘了岳丈从前的教嘱,万事都没有自身的康健重要,子嗣之事不用急在一时。”
    言语安慰还不够,赵修撰正打算表现在行动上,手刚一抬,却听外头一个讨人厌的声音:“大奶奶,奴婢方便入内否?”
    青天白日的,能做什么不方便打扰的事?!春归立马正襟危坐,见赵大爷“巍然不动”,恨恨伸出小手去往他腰上捏了一转儿,挑眉瞪眼的威胁。
    当菊羞挑开帘子鬼鬼祟祟探个头进来的时候,只见两个主人相对正襟危坐,欲盖弥章得格外明显。
    ------------
    第382章 悲喜殊异
    春归眼见着菊羞迟迟不肯把身体进入,很有不想再认这一等丫鬟的冲动,拿着书本当惊堂木一拍,外加两声干咳:“鬼鬼祟祟的干什么,我看真该让费嬷嬷教你规矩了!”
    “奴婢是来复命的。”菊羞努力不让自己流露出嬉皮笑脸的神态,终于站得笔直,但就算不把眼睛往大爷和大奶奶的身上看,还是忍不住就要笑场的模样。
    “复什么命?”春归憋着一股子奶奶劲儿,奈何连自己都不觉得有半点威严的架子。
    “汤回不是代大爷传令,让奴婢通知一声儿姚娘子么?奴婢往怫园去的时候,正巧遇见青萍姐姐陪着姚娘子往这头走,青萍姐姐说,姚娘子的口味着实挑剔,一桌子菜硬是没一样能入姚娘子的眼,酒也不肯喝,连茶水都不肯沾了,干在闭疏榭里坐了整一个时辰,青萍姐姐估摸着外头大爷和温郎君的饮谈没那么快结束,见姚娘子实在坐不住了,提议陪着姚娘子逛一逛怫园,姚娘子说不用青萍姐姐作陪,可这怎么能够呢?指不定二爷、三爷、四爷几位今日也会在怫园里逛玩,姚娘子又不识路,被几位爷冲撞了可不好……”说到这里菊羞实在忍不住才停了一停。
    春归想想也觉得可笑。
    姚氏不是口味挑剔,是不愿接受太师府只遣了个奴婢“款待”的憋屈,但又不敢为了尊严拂袖而去,所以只能端着“不食嗟来之食”的骨气,用忍饥挨饿的方式挽回被人践踏的脸面,但这种方式可不好受,然而青萍装作一无所知,竟还提出让姚氏去怫园里逛玩……
    春归直到这时才有些明了,原来赵大爷之所如此“热情”的留下温守初用饭,为的就是让她出一口恶气。
    “奴婢遇着姚娘子之时,看着姚娘子逛玩得十分尽兴,这早不是酷热天儿,连秋老虎也挨过了,姚娘子逛个园子还能逛得大汗淋漓,奴婢就说,怫园可大着呢,奴婢入京足有一年,都没能够把怫园逛个完整,温郎君既然一时半会儿醒不了酒,姚娘子正好趁这时机尽情的逛玩,青萍姐姐也接过话头,说姚娘子逛玩着若有了食欲,不用担心麻烦,交待一声儿,随时都能有茶果热菜。奴婢也陪着姚娘子一齐逛玩,很是关心姚娘子,过上一柱香的时间,就得询问一声姚娘子饿是不饿,为了让姚娘子快些有食欲,无论大厨房还是小厨房,那些美味可口的茶果菜肴奴婢还都细述了一番,可惜姚娘子许是腹中胀脘,论是如何逛玩,竟都难以消释。
    后来想是姚娘子终于觉得尽兴了罢?才问道难不成温郎君过了这许多时候还没醒酒,奴婢便道,听汤回说的,大爷为了招待温郎君,可是把窖藏的老酒都拿了出来,这酒虽说香醇,烈性却大,一旦饮得上了头,至少也得七、八个时辰才醒,温郎君就算是好酒量,耗费四、五个时辰缓神是要的,奴婢还劝慰姚娘子,让贵客不用担心宵禁,大不了在太师府留宿一晚,横竖大爷和大奶奶都有交待,让奴婢好生招待姚娘子。”
    菊羞憋笑憋得实
    在辛苦,她难道不知自家大爷好容易回来一趟,与大奶奶说话时“闲人不宜”,可今日她创下如此辉煌的战绩,不来邀功实在遗憾,况怕是晚上连觉都睡不好了,这可不行,阮中士说了失眠是养颜最大的禁忌!
    可她现在说不下去尽想捧腹大笑了该要怎么办?!
    忽听两声“哈哈”,菊羞不由得瞪大了眼儿。
    怎么大爷竟然先就笑了?
    “这就是强将手下无弱兵。”赵大爷不仅笑了,还追加了一句夸奖,虽说菊羞也听得出来这句夸奖的主角仍是她家大奶奶,但这不是关键,关键是大爷也当面夸奖了她,大爷可不是那等爱和丫鬟谈笑风生的纨绔公子哥儿,能得此当面夸奖她怕不是太师府所有丫鬟当中的头一份?
    稳了稳了,菊羞几乎看见了从一等丫鬟到管事妈妈再到总管婆子这条平步青云的康庄大道,飞起嘴角来连声儿往下说:“姚娘子听说恐怕还要在太师府留宿,脸都白了,冷汗直往下淌,说着不能再多叨扰的话,坚持要去看一看温郎君是何情形,奴婢随着姚娘子去了外院书房,把姚娘子一味客气的话说给汤回听,汤回就道温郎君大醉未醒,眼看是得留宿了,唯一的法子便是先用冷水泼醒,再服侍着温郎君喝上两盏解酒汤,被人掺扶着大抵还能乘车,不过这样一折腾,接下来的两、三日温郎君怕都会觉得头晕目眩、反胃作呕……姚娘子一听,忙要冷水,二话不说就是一盆子往温郎君身上泼,奴婢在旁可是亲眼目睹的。”
    邀功完毕,菊羞便不在屋子里久留,仍是夫妻两个挨着窗户沐着斜阳私话。
    “没想到温守初竟然存着那等龌龊心思,要早知辉辉赴请会受这场闲气,我那时应该阻止才对。”兰庭先陪不是。
    “我原本也想着快刀斩乱麻,这回果算是如愿了,哪里怪罪得上迳勿?”春归这会儿子才笑得歪倒:“说起来我并没受多少气,横竖迳勿有话在先,我就能放开胆子以牙还牙,哪里比得姚氏,硬着头皮忍饥挨饿的吃苦,这场气没个十天半月的必定难消,且日后她还得对我客客气气的,因为她家相公仍要同太师府交好。”
    春归笑了半天,只觉全身的奇经八脉似乎都通畅了,又才端端儿地坐着她早就从渠出口中知闻了温守初的父亲靖海侯听令于齐王一事,但苦于无法告诉兰庭,且她对齐王党的忌防还真是不及魏国公,故而就把这事暂且放下,可如今眼瞅着温守初楚心积虑攀交周王,春归认为怎么也该提醒一声儿兰庭关注此人了。
    “姓温的若真心是向周王殿下投诚,必定会隐忍下那等龌龊心思,哪里能够巴不得你我夫妻反目呢?我听说靖海侯奉御令镇守福州,他可是手握兵权的将帅,且看温静自汾阳到京城的多少行为,温家人必定是想涉入党争的,指不定暗里已经择定了阵营。”
    兰庭表示认同:“辉辉如今是易夫人的义女,周王妃的义姐,以温静从功利角度出发的认为,辉辉和晋国公府及周王府
    便属天然阵营,他想挑拨咱们夫妻反目,不说他暗地里的龌龊心思,更直观之目的实则是想将轩翥堂赵门从周王阵营剔除,他暗中与齐王疑有来往,应当便是出自靖海侯温骁的授意,温骁在福建网罗申、徐等等权贵,温静则是靖海侯安插在京城的一枚棋子。”
    赵大爷竟然已经知道了温守初和齐王暗中来往的事?春归忙问:“怎么说与齐王疑有来往的话?”
    “自从温静在汾阳刻意与我结识,且其入京之后又频频示好,我便暗中使人留意他的行动,他和郑珲澹交好的事众所周知,所以出入魏国公府并不算得蹊跷,他也完全没有掩藏的意图,只是温骁乃福州都司指挥使,若温静与京中其余的王公权贵来往频繁就十分惹眼了,他自然不会公然前往齐王府,我那耳目发现他乔装易服,两回秘密前往齐王府,这样的行为当然不符情理。而我之所以称个疑字,是心中仍存困惑,温静行事虽则不如魏国公警慎,却也不是粗疏之人,齐王府里必有厂卫暗探,他不可能不知,除非机要重大事件,否则温静不会冒险与齐王面见,然则温静两回入齐王府,前后均没发生任何重大变故。”
    兰庭这个疑字,其实是并不确定靖海侯府已经站定了齐王的阵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