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首辅家的长孙媳 > 第128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28节

    近来果然颁发圣旨,封五皇子淄亲王六皇子周亲王,可淄亲王却未被赐婚,如今又被允许游历……要不是刚刚才封王爵,倒会让人误解是被变相逐放了。
    “这其中的内情我也不甚了了,不过出京游历是五殿下的宿愿,这回总算是心愿得偿,想来已经迫不及待了,倒是有了由头,待喝完万顷兄的喜酒,大可起哄让五殿下作东,咱们也贺他一贺。”
    不贺封王,也不贺六殿下得赐良缘,倒是五殿下的出京游历在兰庭看来才值得一贺,他们几个是入世中人,交道来往却像出世之人的超脱,还真是视富贵功名有如浮云。
    而叶万顷的婚礼喜宴,更像是介于“入世”“出世”之间,如此新鲜的体会让春归不由满怀期待。
    三日弹指即过,兰庭和春归一大早便赶去了叶万顷的寄居之处,只见屋宅是位于一片田原之间,背靠着山坡,屋子西侧流淌一条山溪,院子才是两进,房屋不足十间,好在院子还算宽敞,又搭有竹亭种植花木,收拾布置得雅洁,更妙的是后院植着一片森森的竹林,行走其间,只见青叶茂密遮天蔽日,好个盛夏季节避暑纳凉的清幽去处。
    叶万顷无父母家人,一个人难以操持喜宴,他也没有烦求知交好友,只是出钱临时雇佣了几个左近的农妇,便布置好了婚房准备妥当酒菜,但当然没法做到高门大族的婚礼那样讲究,只是春归看来,万顷兄已然是倾其所有,足够体现对于这场婚礼的用心了。
    来得早的就是几个傧相,包括穆竹西在内均未娶妻,所以除了兰庭,另外三位都没有家眷随行,不过六皇子仍然带来了上回的宫人,交待她帮着新郎接待安顿。
    吃过午饭,新郎带着他的傧相团前往迎亲,春归是不能去的,也留在这里帮着安排茶水点心等等琐碎。
    徐尧章和施不群虽然不去迎亲,来得却早,当渐渐有客人登门,他们便负责接待男客。
    这两位虽说均已成亲,不过徐尧章的妻子刚诊出身孕,不便出行,今日没跟着来。施不群的妻子梁氏和春归、宫人一同招待女客。
    叶万顷虽好交游,却不多交好官宦世族,除兰庭等六人之外,官宦子弟寥寥无几,所以女客多是普通平民出身,但也有几个应是乡绅门第,她们看出春归、梁氏和其余女眷着装穿戴的区别,只和两人说话交流。
    其中有个蒋氏,对春归、梁氏大献殷勤,看别人却把黑眼珠直往上翻,言语里透露出她的父亲职任上林苑右监副,按她的归类,除春归、梁氏之外其余人都如草芥,纵使是乡绅门第出身的一群,也无非比狗尾巴草较好一些的藤萝,白眼看过去都算施恩了。
    梁氏不像施不群一样板肃,虽年长春归好些岁,两人倒能说说笑笑相处和睦,春归也看得出她虽不喜蒋氏的市侩,但并不把心中的厌烦见于形面,无论蒋氏怎么奉迎讨好,不过维持莞尔而已。
    直到蒋氏问出“晋国公府董姑娘今日怎么没来”的话,梁氏的笑容终于才有些僵硬了。
    ------------
    第291章 新妇旧识
    晋国公府和叶万顷非亲非故,董姑娘当然是不会来这场婚礼道贺的,六皇子今日虽然是傧相,可并没正式迎娶董姑娘过门,当然不会“携眷赴宴”,蒋氏这一问问得奇怪,让梁氏不知应当如何回应才好了。
    春归笑道:“娘子难道邀约了董姑娘同行不成?”
    蒋氏方才醒悟过来自己那一问毫无道理,干咳两声不言语了。
    女客中另一位乡绅门第的少妇,早便不愤蒋氏的目中无人,这时眼瞅着蒋氏闹了笑话,忍不住讥讽道:“董姑娘堂堂公侯嫡女,哪里会和庶出交识,蒋娘子怕是对董姑娘仰慕已久,只奈何不得机缘结交,今日听说周王殿下为叶郎傧相,以为总算有了机会,却疏忽了周王殿下还没有大婚呢,董姑娘又怎会与殿下同行。”
    春归眼看着蒋氏就要勃然大怒,心中直叫“糟糕”,生怕她两个争执起来,毁了叶万顷好好一场婚礼喜宴,但她今日一来也是宾客,再者也与这两个是初次蒙面,不知这两个的性情,话说得太婉转,恐怕于事无补,说得太重,又恐怕火上浇油,分寸实在难以把握。
    正迟疑,可好六皇子的宫人又领进来一位宾客,向诸位引荐道:“这位是木末姑娘。”
    叶万顷交识的人,年纪和他不会相去太远,纵使是娶妻生子,子女还不够婚配的年纪,所以今日赴宴的女客,大无必要带着女儿出席交际,于是女客们均为“娘子”,没一个“姑娘”,突然进来一位“姑娘”,且还是单身赴宴,这情形就很有几分离奇了。
    眼看就要争执起来那两位,注意力都转移到来客身上,一场纠纷就此弥消。
    春归却对“木末姑娘”的大名已经是如雷贯耳了,眼睛早就看了过去。
    来人约是双十年华,身段窈窕高挑,着水红绫袄月华裙,佩系青绦芙蓉白玉,梳桃心髻,簪倒垂珊瑚珠花。眉目尤其清冷,眼光到处,似回风卷雪,凝睇之时,如深穴冰晶。
    她看人不以白眼相向,然孤高不容近亵之态,更胜洛神仙姬俯视众生。
    春归曰:好个美人。
    梁氏显然不知木末姑娘的来头,就更不说蒋氏等等,心里狐疑更增,偏那宫人也不作更多的解释,只是把人带到,就转身出去了。
    倒是有个平民出身的女客,也不知是不是听丈夫说过木末姑娘的来头,她问道:“可是东风馆的木末姑娘?”
    木末冲她稍稍一卷唇角,意为默认。
    那一群女客顿时窃窃私语。
    蒋氏身边儿的婢女凑上前耳语几句,这位娘子立时柳眉倒竖,转身对春归及梁氏愤然道:“青楼楚馆的贱妓,有何资格与我等共坐同席?咱们也不需得这类货色斟茶倒酒,献唱淫词艳曲!”
    春归:……
    这场面似乎越发没法收拾了。
    就连梁氏都轻轻蹙起眉头,不再关注木末,显然心中也是介怀的。
    却听木末冷笑道:“既然不愤,大可拂袖而去,只怕娘子不敢这样任性胡为。”
    一句话却把蒋氏噎在了原地。
    她虽出身官宦之家,但父亲可称不上位高权重,且她还只是个庶女,嫁给世族子弟,丈夫虽无心科举
    ,至今仍是白身,可门楣却也远远不是她的娘家能比,丈夫既视叶万顷为知交,就不容得她失礼人前,更何况……今日淄王、周王可都是叶万顷的傧相!
    木末既是主家邀请的宾客,说明和叶万顷交情不浅,倘若自己在这儿闹事离席,叶万顷必定会迁怒丈夫,要说来叶万顷一介白身贫寒反目也就反目了,可他偏偏就是淄王、周王还有赵修撰的知交,得罪叶万顷,就相当于把两位亲王和太师府一同得罪,这不是蒋氏能够承受得起的后果。
    外强中干的蒋氏讪讪不再言语,梁氏却很看不惯木末的张狂,她站了起身:“咱们换个地方说话吧,省得扰了木末姑娘的清静。”
    蒋氏连忙跟上,终于找回一些底气来,把木末横了一眼。
    春归也起身,打算随大流。
    她对青楼艺伎并无成见,比如江心姑娘,她还极其乐于交往,但木末的性情太孤高,她可无心亲近,她从来可都觉得热脸倒贴冷屁股自讨没趣的行为十分愚蠢。
    却听木末道:“顾娘子还请留步。”
    这下子留步的人就不仅仅是顾娘子了。
    春归轻轻蹙眉,看向木末:“姑娘认得我?”
    “我在东风馆,便常听人说起顾娘子貌美出众,今日见诸位,也确只有顾娘子符合市井通俗的赞叹,虽是初次蒙面,便知道你必然就是迳勿的妻子,我今日之所以答应赴宴助兴,其实就是为了来见顾娘子一面与顾娘子一叙。”木末云淡风清的说道。
    这话当然让春归觉得十分刺耳。
    什么叫“符合市井通俗的赞叹”?言下之意就是指庸脂俗粉!
    无怨无仇的出口就是暗箭伤人,春归深觉恼火,于是反唇相讥:“姑娘既是来助兴的,那就该去外院,我与姑娘素不相识,姑娘即便是想与我结交,也该先递帖子,今日是叶郎新婚大喜的酒宴,我为宾客,不好喧宾夺主的,等我收到姑娘的帖子,再考虑什么时间合适与姑娘一叙吧。”
    你让我留步我就留步?你让我和你一叙我就和你一叙,赵大爷都没那么大的脸,你有?春归嗤之以鼻。
    蒋氏挨了木末一噎,终于是到春归把对方抢白一番后才缓过心口憋着的怨气,转身离开时,也忍不住讥笑道:“我道叶君怎么会在大喜之日请个妓子作客呢,原来是请来陪酒助兴的,这也就难怪了,叶君虽然不是世族子弟勋贵之后,但今日喜宴,可是邀请到了皇子亲王以及诸多贵客,少不得这些陪酒助兴的人。可笑的是那妓子还真把自己当根葱,竟敢挑衅顾娘子,直呼赵修撰的表字,显得她和赵修撰有多熟识的模样……”
    春归直视前方暗中哀叹:蒋娘子可真会给人添堵啊。
    她总算是后知后觉的醒悟,今日兰庭和木末可必定会见面了,原本就是青梅竹马,如今还久别重逢,眼看着要同席共饮……
    好个叶万顷,他把木末叫来陪酒助兴是几个意思?!
    春归在这儿满腹牢骚,却没想到叶万顷迎回新娘、共拜天地、送入洞房,进行完一系列的过场去外院宴客时,冷不丁瞅见木末竟然在席,也是吃惊得几乎没有失手砸了酒杯。
    一把拉了兰庭,避开闲杂,连声的解释:“我可没叫木末来,我连喜帖都没送
    给她,她今日怎么在这儿?”
    解释时,眼睛已经睨向六皇子周王殿下。
    把这位都唬得跺脚摆手的:“万顷看我干嘛?我多久没去东风馆了?木末今日来,可不关我的事!迳勿,你是知道的,那回我可就把你问明白了,知道过去都是我的误解,你如今已经是移情别恋……呸!我一着急就嘴瓢了,什么移情别恋,你对木末根本就没有别的心思,我既然知道过去是我多想了,如今你和嫂夫人才是两情相悦,还哪里敢叫木末来添乱?真和我没有一丝一毫的关系!”
    “迳勿你对木末一直没有别的心思?”叶万顷反而惊奇了。
    六皇子连忙指着他:“迳勿,看看吧,误解的人可非我一个。”
    “迳勿,你别管我以前怎么想的,总之经过上回息生馆的宴集,我也明白你是移情……呸!都怪无涯客,害我也嘴瓢……总之是,我能看出你一心一意是想和弟妹安生渡日的,哪里能够给你添乱呢?我是真不知木末今日会不请自来。”
    兰庭看着他两,十分冷静:“来就来了吧,犯得着惊慌失措?”
    丢下面面相觑的两个损友就去屡行他傧相的职责了。
    又说春归,终于等到“瞻仰”新娘容颜的时刻,但一眼看去的时候就怔住了。
    竟然是个熟人!!!
    婚床上坐着的那个大红喜服的新娘,也对春归露出了一个熟人的笑脸,落落大方地打招呼:“又和顾娘子见面了。”
    蒋氏便问:“怎么?顾娘子和新娘是旧相识?”
    春归终于是回过神来,笑应:“在汾阳时就有过一面之缘。”
    至夜间,春归与兰庭回到息生馆,当说起这件事时仍然啧啧称奇:“真没想到万顷君的新妇竟然是冯姑娘,当初她的姐姐王三奶奶带她来汾州府衙时,口口声声说我和冯姑娘有缘,我也没往心里去,谁知日后还真有见面来往的缘份。”
    “听万顷兄说新娘原籍也是汾阳,我也不曾在意,就没和辉辉提起,怎么你们倒是早已见过面?”兰庭亦觉巧合。
    春归眼睛里全是笑意:“我没和迳勿说起过么?王久贵的三儿媳,那位王三奶奶见了迳勿之后,好感就像济南的趵突泉水上涌不绝,后来知道了迳勿竟然是知州长子,忙不迭便带妹妹来相看。”
    其实仔细想想,她那时好像的确没有对兰庭提起过这一茬事儿,一来沈夫人已经推拒了王三奶奶的提议,再者……她那时和赵大爷可不算熟识,心想要是沈夫人看中了冯姑娘,自会对大爷讲,事情既然没成,她专门还说来听,岂不没事找事?
    兰庭也从春归这话里听出几分醋坛子打翻的酸意,觉着乐趣直想发笑,偏拐了话题:“辉辉还知道济南府的趵突泉啊?”
    “看过一本游记,也读过赵子昂的诗作,其中‘平地涌出白玉壶’一句,可谓把这奇景描写生动了。”
    “可惜我今日虽说陪着新郎去迎亲,新娘出来时却顶着红盖头,没能看见新娘的模样。”话题忽地又拐回来。
    刚刚扶起的醋坛子就又倒了,春归眉梢一挑:“哟,听大爷这意思,可是遗憾懊恼那时在汾阳错过了会面,如今佳人另结良缘,因此失之交臂实在扼腕叹息?”
    ------------
    第292章 醋坛打翻
    兰庭斜卧在帐子里,弯着胳膊撑着头欣赏美人含妒的情态,觉得有了这一幅补充,他平生第一辑人物画册可谓齐全了。
    春归本是仰躺着,只偏过头去瞪着“扼腕叹息”的赵大爷,见他不言不语,仿佛意味深长,真有几分像是被说中了心事的模样,“咣当”一声响,醋坛彻底碎,干脆也学赵大爷的姿态半撑斜躺:“冯姑娘已经是错过了,遗憾归遗憾,可想来赵大爷总不至于智令色昏不顾廉耻,不惜与好友反目强占人妻,只赵大爷既然动了心思,少不得我替您留意着,再相看了才貌双全秀外慧中的佳人,禀了亲长允许礼聘入门,横竖赵大爷此时已经是从六品的官身而非一介白衣,不娶几个美妾,怎能显示官身的荣耀。”
    从“迳勿”而“大爷”再到“赵大爷”,倘若继续逗弄的话,兰庭可得担心春归妒火熊熊而起,把整个清远台都要焚为灰烬了。
    “突然想到,这时若有盘饺子就好了。”兰庭微笑。
    春归:……
    赵大爷已经饥渴到了口中才说美人腹里立即空空的程度?
    兰庭实在忍俊不住,指头重重点了点春归的鼻尖:“现成打翻了一坛子酸醋,就少盘饺子蘸醋吃了。”
    春归冷哼道:“我哪有拈酸吃醋,都主动提出要遂赵大爷的心愿了,难道还不够贤良淑德?”
    “罢了罢了,为夫认错,不该逗弄娘子,娘子快些息怒吧。”兰庭忍不住笑出声来。
    春归翻了个白眼,醋意仍然未消:“赵大爷今日心情倒雀跃,想必是身边有美人儿奉茶递酒相伴饮乐,大觉尽兴吧,我却从不曾听赵大爷提起过东风馆木末姑娘,哪里晓得赵大爷和她之间的交情,早前木末姑娘说是特意会我与我一叙,光顾着愕然了,都没顾上受宠若惊。”
    兰庭收了笑容:“你见过木末了?”
    “可不见过了。”
    兰庭没再撑着头,翻身坐起:“她原本是陶先生的婢女,不过陶先生因为赞赏她的才气心性,一直当她为养女对待,息生馆建成后,我与竹西几位常常在此饮谈聚会,木末也会参与,和我们都算熟识。那时我本无意于名利场仕途道,认为居于山水幽境,淡泊渡日方为人生乐事,木末很是认同,不过后来我经祖父指正,决意入仕,木末力劝我不能违背初衷,她说了不少偏激的话,也不知怎么传到了祖父耳中,祖父担心她对我造成影响,所以向陶先生提议,称木末既已及笄,理当为她议亲,择一合适人家婚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