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首辅家的长孙媳 > 第104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04节

    “改了啊,名儿还是草民替他改的呢,姓是随了他娘,卖身契上的姓名是郭得力。”
    “那你随我们去宋国公府认认人吧。”兰庭又道。
    眉半截这才有些焦虑,愁眉苦脸问道:“大人们寻草民问起樊二,是不是和樊大一家四口的命案有关?”
    “根由你就不要过问了。”施推官还知道案情需要暂时保秘这一要点,难得他竟然留意到虽说已经察实樊大四口人都不是死于大火,但兰庭对邻里公布的仍然是纵火行凶,而没有将实情公之于众。
    “草民不是想打听案情,只是……”眉半截唉声叹气道:“要樊二真和命案有关,为此还牵连上宋国公
    府,让国公爷及世子爷知道是草民这么个东西多嘴……连先头的恭顺侯都因得罪了高五爷而死于非命呢,草民可没多长着一个脑袋。”
    兰庭失笑:“冯公命案尚无定论,你就肯定是高五爷行凶杀人了?”
    差点没把眉半截吓一跟头,立时就要分辩,兰庭却已经收起了笑脸:“施大人主办樊家灭门一案,你作为人证,理应配合官衙办案,施大人这可不是在跟你商量。”
    眉半截愣在那儿,连连跌足心中懊恼不已,没忍住抬手把自己扇了一耳光:“就知道祸从口出,可总管不住我这张破嘴。”
    施推官实在看不下去了,安抚道:“宋国公府就算要为难,为难的也是本官,总不至于和你这平民百姓斤斤计较。”
    兰庭却一直观察眉半截那如丧考妣的神色,好半晌才微微一挑自己的眉头。
    这私牙虽说颇有几分奸滑,但对宋国公府心存畏惧的模样倒不像是伪装,那么他的证辞便不大可能是受人指使了,还算可信。
    樊二看来,的确是宋国公府的仆役了。
    ------------
    第241章 高府难入
    宋国公府这门权贵其实完全不是因为功勋卓著,而乃高琼当年向先帝引荐了一介术士,这术士自称能让先帝修得长生不老,一度大受先帝宠信,术士得势,也不忘高琼的引荐之功,反过来对高琼不少提携,把先帝的喜恶脾性更是不少透露,十分方便高琼再接再励的阿谀奉承,他们高家的爵位本是五代传袭,到高琼这一辈儿已经是最后一代了,不过先帝被讨好得心花怒放,大笔一挥就批了高家一个世袭罔替。
    倒也难怪沈皇后当年替嫡长子择妃,一意孤行联姻这么一门权臣。
    后来今上继位,高家人自恃功劳显著,且又有太子妃不断的教唆太孙亲近外家疏远后族,在母子二人齐心协力的提携下,宋国公父子日趋大权在握,于是广为结交党徒,这些党徒中倒也不乏能力出众的人,所以高党还是替今上办过不少实事的,今上仁厚,不肯亏待功臣,只要臣公尽职尽责,在今上眼中就是有功,所以当宋国公还不算胡作非为的时候,今上对待高氏一门也十分信重。
    真正忧心忡忡的人一直是皇后,其实太子妃及宋国公父子都坚信太孙的储位稳若泰山,太子妃之所以时常把艰难险恶的话挂在嘴上,无非是提醒太孙必须不遗余力的增强宋国公府的权势罢了。
    又直到皇帝已经下令彻察冯莨琦遇刺案时,高琼起初并没有把这事放在心上,虽然说如今的司礼秉笔太监高得宜根本不买宋国公这同姓的帐,但十二监乃至四司、八局如今可不是铁板一块,不是所有人都对高得宜心服口服的,高琼还不难收买笼络内廷宦臣,心知弘复帝根本没有废储的念头,太孙只要稳坐储位,还怕高家会被清算?
    但高琼父子不曾忧心忡忡,不代表着他们就是怡然自得。
    当主办此案之一的陶啸深拒绝高琼的数次宴请邀见,当燕赵楼中张凤仪自刎之前指名带姓的一场骂辱,当太子妃怂恿太孙提倡圣令追责冯门家眷及妙音班众人大不敬之罪,非但未获圣准反而遭受天子斥责,等等等等不顺心的事都让高琼父子裂眦嚼齿。
    “皇上就是太仁厚了!”高世子手里端着酒碗,脸面冲着父亲高琼:“姓冯的附逆大罪,原本就该满门获诛,更不说屡次冲撞我高府,这样的人死就死了,理会得那些御史言官没事找事的弹劾?这要是先帝,连那些御史言官都难逃罪责!更不说张凤仪区区一介贱民,竟然胆敢辱骂太子妃,难道不是姓冯的的同党?可皇上只顾着仁厚之名,不肯追剿妙音班的逆贼,岂不是放纵罪逆?!”
    高琼冷沉着一张脸,斜靠着罗汉床,他因为消渴症寻常不敢大鱼大肉,唯有嗜酒的毛病怎么也戒除不了,可眼看着面前的黄瓜、芹菜压根没有食欲,更不说心情烦躁也让酒兴大减。
    抬手便把酒盏往地上一摔:“皇上那些年在东宫,几乎被彭、申二党压制得抬不起头,好比池鱼幕燕如临深渊薄冰,身体早被焦虑拖垮,如今既然已经下令太孙视政,正应放手让太孙监国才是,如此太孙殿下既能得到磨练,皇上也能安心修养龙体。总归说复兴盛世,虽是皇上的宏图,到底还是要靠太孙殿下才能实现。”
    高世子眼中一亮:“父亲这是下定了决心,打算上谏让太孙殿下监国的事?”
    “这种事情当然不能由咱们直接上谏。”高琼扫了一眼长子:“还得择个合适妥当的人,恃机以关怀圣安的名义委婉提议。”
    “是!”高世子十分的心悦诚服:“皇上未必会因此提议而生误解,只不过朝堂上那些臣公,诸如许兼怀、袁仲山之流,尤其万、郑诸党,必定会污篾我高家居心不良,这样一争执起来,此事怕就难成了!还是先说服了皇上允肯,那些臣子难道还敢违逆圣令?”
    正想就这事仔细谋划,未想便被打断,被下人禀报顺天府推官施元和以及翰林院修撰赵兰庭求见,是询问宋国公府里有无一个姓郭名得力的下人。
    “他们怎么会寻郭得力?”高世子惊而起身,酒盏险些没也直接摔在地上。
    “据说……是因樊家命案。”那前来禀事的仆人也是一脸恐慌。
    高琼就见不得儿子自乱阵脚的模样,重重拍着罗汉床:“慌什么慌什么?!一个区区推官一个区区修撰,就把堂堂宋国公世子吓得面无人色了!问案?姓施的是推官可以问案,赵兰庭一个翰林院的修撰凭什么掺和?”
    高琼与太师府并无仇恨,不过因为今科殿试任往复未能高中状元的事,导致国公夫人把高琼好一场闹腾,还用高琼的两个宠妾泄愤,高琼又大觉失了颜面,所以一听“赵兰庭”三字就是怒火万丈。
    “因着冯莨琦和石德芳两人,我一时还顾不上姓赵的小子,他倒送上门来自取其辱了?!连中三元就不知几斤几两天高低厚,我今天就代替他的父祖教训教训晚辈后生。”
    话虽如此,但堂堂宋国公当然不能纡尊降贵亲自出面去喝斥在他看来还是乳臭未干的小儿,甚至于都觉得区区一个从六品的修撰都不值当公爵子弟出面教训,目中无人的宋国公决定指派一个管家给这下马威就已经足够了。
    这管家也姓高呢,虽则是个下人,但被赐以公爵同姓一点来说脸就比别人要大。
    兰庭原本可以不来宋国公府,因为他料定虽则是带着眉半截这么个人证,高世子也不可能承认樊二就是他家奴仆,施世叔此行必定一无所获,但兰庭一来不放心只让看上去不怎么通人情世故的施世叔和高世子过招,再者他也有心把事情闹大——凭着宋国公的嚣张气焰,必定仍为任往复名落二甲打抱不平,更别提因为这事宋国公还承担着舞蔽未遂的诽议,可不等着机会想要折辱他,今日他送上门来,宋国公哪肯错过?
    施世叔做为前来问案的推官却被宋国公府的仆从拒之门外,只丢下一句“等着吧”就是好半天没有动静,他倒也并没有怒发冲冠,只微微蹙着眉头不断地在国公府的街门前来回踱步,兰庭还一边听他在喃喃自语:“就算樊二是宋国公府的下人,又哪里来的三百两白银呢?难道是盗窃了主家的钱银?可就算真是这样,且被宋国公察觉,也没道理去杀樊大一家吧?”
    兰庭扭头去看眉半截,这私牙虽被迫跟来认人,不过可没胆子直往高府的街门跟前凑,耸肩驼背的站在十多步开外,骨碌碌的眼珠子还直瞅着吏役,一副趁人不备就打算开溜的模样,实在是不像长着受人指使才冤枉宋国公的熊心豹子胆。
    他刚刚把头扭回来,就听见开门的声音,又见一脚跨出的是个身着宝相花暗纹松柏绿地直裰的中年男子,面生,兰庭确定他从未见过。
    “哪位是赵修撰?”高管家站稳了脚,先不搭理公务在身的施推官,很有技巧的先冲兰庭发难。
    “我是,敢问你是何人?”兰庭既是有意激怒,自然少了谦辞客套,且对方俨然一派挑衅无礼的架势,他也犯不着谦辞客套。
    “我是高府管家,奉主人之令,前来训诫赵修撰几句。”高管家昂首挺胸,鼻孔撩天:“赵修撰虽是新近授职,且不过从六品的职阶,所以不熟悉朝政职务,但总归是赵太师的子孙,耳濡目染也该听说过翰林院修撰的权务吧,修撰又不是刑事官员,竟跑来国公府问案,岂不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难不成赵修撰自恃三元及第,竟敢不把太孙、太子妃放在眼里,把宋国公府看成了任由消遣的地界儿,胡诌一个幌子就能蹬鼻子上脸的欺辱了!”
    兰庭纵然已有了准备,却依然没想到宋国公竟然放出这么一只疯狗,他可不想和疯狗讲道理,只转身对已经听呆了的施世叔道:“看来宋国公确然已经听禀了大人是来问案,只不过不情愿配合,问案的事虽非兰庭职务,不过做为见证人之一,倘若施大人打算上谏请令,兰庭愿意附呈证辞。”
    这话其实也算回应了高管家,我不是来问案的,只是作为见证之一前来配合问案,有什么规定翰林院的修撰就不能配合问案了?
    云淡风清的便给宋国公扣上顶拒绝问案的帽子,其实王公勋贵,固然有一定特权可以拒绝盘察,但办案官员同样有权上谏申诉,就看朝廷及皇帝怎么判决了,已经一脑门官司的宋国公都不怕再惹物议,赵修撰就更不怕附证呈辞了。
    高管家一听这话,顿时火冒三丈:“姓赵的,就凭你也敢诋毁宋国公?!”
    兰庭照样只冲终于回过神来眉心紧蹙的施世叔道:“庭乃天子门生,不敢有辱斯文与仆从下人争辩,不过也请施大人替庭做个见证,宋国公无端驱使恶奴骂辱朝廷命官,庭若忍辱不诉,岂非使圣上及朝堂蒙羞,故而只能递诉状上告大理寺,追究宋国公无端折辱之责。”
    施世叔又没来得及回应,便听那高管家叫嚣道:“姓施的,你要是胆敢连同姓赵的一齐诋毁国公爷,就休怪我不念你确是执行公务,你们等着和姓冯的一个下场!”
    施世叔终于也被激怒了:“诋毁?本官因为柴胡铺灭门要案,前来宋国公府问案,宋国公非但不配合,还放豪奴进行威胁辱骂,宋国公视国法朝纲为何物?迳勿,我原本还不信宋国公何至于对平民百姓痛下杀手,如今亲眼目睹,宋国公若非做贼心虚,缘何公然威胁?!走,我先陪你去大理寺衙门,请大理寺卿主持公道究办这个豪奴,再然后咱们两一齐上谏请令,樊大虽为白身平民,可一家四口惨遭灭门,宋国公有重大嫌疑,就不信皇上及诸位阁老能容宋国公这等恶行!”
    说着话就拉兰庭一转身,哪曾想又听高管家一声重喝:“拦住这两个狗东西!”
    ------------
    第242章 振臂一丢
    呼啦啦的一群人瞬间便从门内涌出,把施推官和兰庭团团围住,而相随推官大人前来的吏役早已被吓呆了,这时毫无反应,就连私牙眉半截这时都忘了开溜,睁大眼睛呆怔着看热闹,心中却在啧啧称奇:都说宋国公骄横跋扈,没想到连国公府的一介下人都是这样张狂,辱骂不说,难不成还敢把施推官和状元郎害杀在国公府的大门口?!
    宋国公可真是……名不虚传啊!
    眉半截忍不住踮起脚跟伸长脖子,而后便见那管家不知从谁手里夺过一根长鞭,劈头盖脑就向状元郎抽去,眉半截连忙吓得放下脚跟缩回脖子……
    兰庭眼疾手快抓住鞭梢,又顺势一拉,直把高管家扯到近前,他反手把长鞭往高管家的脖子上套几套,稍稍勒紧,一连番的动作有如行云流水。
    虽说鲜少有人知道,不过赵大爷可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文质彬彬归文质彬彬,但骑射强身也从没马虎,不敢说武艺超群,收拾个把豪门家丁尚且不在话下。
    “如果不让这些爪牙放行,那我可就要实行自卫反击了,你虽是宋国公府的豪奴,但终归也只是个豪奴,意图谋害朝廷命官反被朝廷命官击杀当场,你猜我会不会因你一介豪奴而被律法追责?”
    高管家这时再也张狂不起来,被马鞭勒得直翻白眼,发号施令是不能够了,只好连连挥手示意爪牙们放行。
    兰庭直盯着那帮护院退回门内,他原本还没放开高管家,只听隔着街的一声高呼。
    “状元郎好身手啊,这一出痛打豪门恶奴,看得让人痛快!”
    几乎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横街对面的人吸引了。
    只见一匹青骢马,马上坐着个身着短打头带斗笠的壮汉,手提一把长剑肩跨一个布袱,话音刚落时已经跃身下马,冲兰庭遥遥的一个抱揖。
    兰庭这才放开高管家,冲那剑客还一抱揖:“过奖过奖。”
    突然又听剑客一声惊呼:“当心!”
    兰庭一回头,只见才刚脱困的高管家又再扬起马鞭,但这回却并不是冲他,而是挑软杮子施世叔欺负,兰庭正要推开施世叔,电光火石之间突又想到施世叔挨他这一推摔倒怕不比挨一鞭子要轻松,于是只好错身上前硬生生替施世叔挡了一鞭子。
    肩膀上火辣辣的一阵疼,兰庭侧身一看,好的,这身官服也算报销了。
    高管家一击得手,很精乖的连连退后,与此同时已经撤离的爪牙又再一拥而上。
    那剑客大笑道:“状元郎,对付恶犬可不能心慈手软,就该学在下一样。”
    他一扬手,便把肩上的布袱丢了过来,直接砸在了高管家的面前。
    兰庭:这准头,一看就是侠士水准啊。
    只听剑客又道:“狗奴才,还有闲情在这儿为难旁人呢,打开那布袱看看,里头可是你家高五爷的新鲜狗头!转告你家狗主一声儿,本壮士坐不更姓立不改名儿,江湖名号屠狗客是也,路经京城,听闻张凤仪和冯莨琦之事,只恨来迟一步未能结识这等义气中人,本壮士就为他们打抱不平了,取了高稷这颗狗头,想必冯、张二位也不稀罕用这狗头祭告亡灵,我特地把狗儿子的狗头交还高琼老狗,你们也不妨转告高氏这个狗妃,她若有朝一日成了太后,屠狗客必定率先举起反旗,誓取她这狗妃的狗命!”
    说完上马绝尘而去……
    “抓、抓、抓……还不快些抓住这狗贼!”高管家果然顾不得施推官和兰庭,跳着脚发号施令,但一时着急连发号施令的对象都弄错了,扭曲的脸和愤怒的手指都是冲向赵修撰。
    兰庭对施世叔道:“小侄只是翰林院修撰,无权干预刑案。”
    施世叔眨了眨眼,唉的一声:“我也实在无能,连马都不会骑,不过还是试着追一追这大胆狂徒吧。”
    慢吞吞地乘车离开。
    兰庭更没兴趣留在这儿察看那颗人头是不是高稷的了,他望了一望青天:天气真是晴空万里啊!
    不过自己的肩膀也真疼,明日看来需要告假了。
    “途经”眉半截时,赵修撰还不忘提醒:“还要继续看热闹?”
    眉半截这才“妈呀”一声儿,连忙开溜——不看了不看了,再看下去指不定就被恼羞成怒的宋国公污陷成逆贼同党了,连状元郎都吃了鞭子,这热闹哪还敢看?不过那布袱里真是高五爷的狗头,不!人头?妈呀,这可了不得了,这是走的什么运,竟然目睹了宣称反叛的现场,那个什么屠狗客,还真是个英雄豪杰,连太子妃都敢骂的!
    关键是骂完还能绝尘而去!
    强人太多,世事离奇!
    眉半截失魂落魄的回到柴胡铺,但怎么也忍不住发痒的嘴巴和舌头,所以这个下昼……
    至少是柴胡铺,不少人都知道了宋国公和樊家命案有关,公然驱使恶奴威胁谋害施推官及状元郎,怎知正僵持不下,却被一剑客游侠直接砸过来高五爷的一颗人头的一波三折惊险离奇
    得像是话本传奇的事故。
    兰庭没有直接打道回府,说到做到先去了大理寺。
    大理寺卿亲自迎出,一见赵修撰周身狼狈肩头渗血的惨状,只觉得两边额头暴跳着抽痛。
    他并未牵涉进任何党争,处在这个位置只求明哲保身,而敏锐的政治触觉让他已经感知了风波巨浪迫在眉睫,正想着动用关系快快卸下大理寺这一重担,哪怕是赋闲几年也胜过被卷进漩涡,怎知道天不如人愿,调动的事还没眉目,宋国公府就又出了事!
    案情虽然不重,让宋国公交出家奴即可,至于宋国公该不该受惩,可不是他这大理寺卿能够决断得了的。
    但宋国公可不是普通勋贵。
    鸡毛蒜皮的事就能得罪死了,冯莨琦就是前车之鉴!
    可要不搭理吧,太师府也不是好惹的,赵兰庭虽只是个从六品的修撰,但赵太师不少的门生故旧如今可都身居要职,更不说人家还是三元及第,和几个皇子都是同窗,时不时就受皇上亲自诏见的红人儿。
    大理寺卿真恨不能自己才是那个挨了鞭子的人,敷个药也就算了,追究个什么劲。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