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首辅家的长孙媳 > 第79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79节

    第183章 倔强女婢
    娇枝为自己选了一条终生为奴但衣食无忧的归宿,虽心有不甘,但还算踏实安稳的离开了,独留下娇杏一个,春归半天没言语,仿佛倒像忘了跟前还有这么个人。
    终于是当青萍禀完事务告退后,眼看着大奶奶又拿起一本琴谱来默记,娇杏“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奴婢有错,请大奶奶责罚。”
    春归懒懒抬起眼睑来,看着这个数月之前才在她跟前表了一番忠心的婢女,眼睛里平平静静,甚至连身体都还歪倚着,可无端便有了不怒而威的架势,震慑得娇杏大冷天里几乎要滴下汗珠来。
    “你有什么错?”
    好半晌方才听问,桥杏硬着头皮答道:“的确是奴婢暗劝娇枝,引导她心生讨好奉承大奶奶才可能达成企图的念头,也的确是奴婢有意泄露,把和柔忌口的事告诉娇枝,大爷前日搬回内宅,大奶奶逼于无奈安排和柔当值,也是奴婢提醒娇枝,猜测和柔也许会行诡计引诱大爷,昨晚奴婢明知娇枝已经准备行动,并没有阻止娇枝。”
    春归这才搁下了手里的琴谱,缓缓坐正身子。
    当娇枝展开行动娇杏却没有及时制止时,春归便猜到了这后头少不得娇杏的推波助澜,甚至可以说是娇杏一手策划,待今日一问娇枝忌口的事果然是从娇杏那里得知,春归更加笃定,她把娇杏一直晾着不行询问,就是看这婢女是否还有知错能改的心思,若还一昧的狡辩罪责,这样的奴婢春归可不敢再留了。
    但她这时仍不急着说话,依然冷冷注视而已。
    娇杏只觉脊梁上越来越沉重,那股无形的压力让她不由得匍匐在地,她把额头贴在冰冷的地面,又把牙关咬紧:“奴婢是察觉到娇枝野心不死,仍然心心念念企图着争宠,大奶奶心善,留着她必成祸患,于是有意无意透露引导,就是计划着让娇枝和柔相斗,最好争个两败俱伤,大奶奶一举除了她们两个祸患,只是奴婢万万没有料到和柔手里竟有迷药,险些让她把大奶奶牵连进来,是奴婢计划不周,请大奶奶责罚。”
    “原来你根本不知错在哪里。”春归忽然失了兴致,懒懒又靠了回去:“你可还记得我让你不要自作主张的话?结果呢,从一开始就当作耳边风了是不是?我身边可容不下不听话的奴婢,尤其是像你这样,心肠狠辣主意还大的人。”
    她已经在考虑怎么处治娇杏了,却见匍匐在地的婢女猛的直了起身,反而把春归吓了一跳,这是恼羞成怒之余打算犯上作乱了么?!
    “大奶奶责备奴婢自作主张,奴婢不敢狡辩,但心肠狠辣四字,恕奴婢不能受此罪责,奴婢之所以自作主张,全是因为对大奶奶的耿耿忠心。”
    “我以为奴婢之忠,基准就是无违主人令言,我明明警告了你停止你的计划,交待你盯紧了娇枝,莫让她兴风作浪为非作歹,结果呢,你完全是按你的想法行事,根本不把我的交待放在心上,你这也叫忠心耿耿?”春归看着跟前伫在地上这根“铁骨铮铮”,颇觉惋惜,其实她原本并不厌
    恶娇杏,还觉得她颇为果敢也许堪用:“我说你心肠歹毒,是因你为了自己的利益,全然不计娇枝的安危,甚至生死。”
    昨日兰庭说他极厌恶的就是碾轧轻视他人性命者,春归也十分认同,她也不喜欢那类冷血无情的人,比如彭夫人,表面上知书达礼贤良淑德,实则将他人性命视为草芥,随时都能毫无负担的一脚践踏,而很遗憾,在她看来,娇杏似乎也是这样一类人。
    “你不管娇枝怀着什么样的心思,我且问她和你之间可有深仇大恨?你们两都是来自顾氏宗家,说起来也算同根同源,天然就比其余人更加亲近,就说娇枝,相比青萍、梅妒等等,更不说太师府里的下人,她是不是对你最最信任呢?”
    “有道是兔死狐悲、物伤其类,兽犹如此何况于人?娇枝只存企图,原本并无歹意,你却一步步引导怂恿,还言道这是向我尽忠,让我坐享渔翁之利,你对娇枝而言何尝不是歹毒心肠,她现在还不知道她经历的一场惊险原来是你苦心设计,如若她知道,恐怕得不寒而粟了。”
    眼看着娇杏脸色苍白,把一副铁骨似乎终于塌陷了些,春归又想她到底也只是个涉世不深的女孩,且相较梅妒、青萍她们而言,又确然是更加艰难的境遇,或者一时情急之下,行事才这么不管不顾的,冷漠无情确然,歹毒心肠倒也未必,总之,也不是罪大恶极的人。
    便叹口气道:“我安排一下,过些日子待柴生去接柴婶,便送你回汾阳吧,你的父母并非奴籍,你的身契我也交还给你,你和父母团聚,终生大事有他们替你操持,今后也能过着安生日子,不过我多嘴再劝你一句,今后遇事,别再这么一味的急功近利,而不计他人的感受安危。”
    说完便摆摆手,示意娇杏可以退下了,怎知那婢女非但不走还“砰通”一声磕下头去。
    “奴婢今日听大奶奶赐教,如雷轰顶,才知道奴婢心地竟然这般阴恶,奴婢情知只是口上道错,不能再得大奶奶的信任,还望大奶奶能再给奴婢一个机会,奴婢宁愿被罚作苦役,天长日久的总能向大奶奶证明改错的决心。”
    春归见她还要继续“砰通”磕响头,连忙把人拽起来,差点使尽了吃奶的力气,累得直喘气,面对这个倔强的婢女,春归当真有些无计可施:“可是你不用向我证明决心呀,我又没把你如何,你求的不就是有朝一日能和父母家人团圆么,我这时送你回去,了了你的心愿,怎么还犯起倔来,这地上可是砖石,你这样磕,是想在我面前把脑袋给磕碎么!”
    她在太师府的名声可不算好,受不住再添个逼杀无辜的恶名。
    “大奶奶待奴婢恩重如山,但奴婢若受而不报,自觉惭愧无地。奴婢从前在顾氏宗家,学的都是听令行事,也看惯了那些察颜观色,不待主妇交待便行刀匕之事的整体,奴婢不懂得是非,也从没见过……如大奶奶这般坦坦当当的主母,奴婢三生有幸才有侍奉大奶奶的缘份,更望再得大奶奶赐教,跟着大奶奶学习人情事故。”
    娇杏受春归提醒
    ,也不再以头抢地了,只掷地金声便说道:“奴婢犯此大错,该当重罚,奴婢这就主动去二夫人处领罚,无论笞杖也好,还是苦役也罢,只要还有机会能争取大奶奶的谅解,奴婢不敢一句怨言。”
    说完便要付之行动,春归连忙拉住了她:“罢罢罢,你还真是个倔脾气,自己就能把自己给处治了……二夫人那里不用去了,但我也不能完全不施惩罚,刚好的柴生哥在外头已经赁下宅居,接下来得张罗置业的事,家里没个人手扫洒收拾,你干脆就先去侍候着,日后的事……咱们日后再说吧,不过你可得想清楚了,外头可不比太师府里活计轻省,饮食日用也远没有太师府里的精细。”
    娇杏忙不迭地就要起誓,春归实在怕她往地上一跪又要磕头,好声好气劝住了,结果娇杏转身便回屋子,先是给娇枝赔了礼,把她暗中算计的事合盘托出,惊得娇枝半天没回过神来,回过神来的时候,娇杏竟然已经手脚麻利地收拾好行装,等着宋妈妈报给管家拿了准出牌,她就好“劳改赎罪”去。
    于是眼看着新岁将近时,腊月二十五晚上斥园里闹的这场不大不小的风波,调出个和柔,“外放”了钏儿、娇杏,原本眼睛长上额头顶行路必摇水蛇腰的娇枝变得颤颤兢兢,仿佛谁都不敢轻易信任了。除此之外倒也没有其余的人事变动,不过这件事的后续当然还有不少眼睛关注着,其中最最明亮的就来自于彭夫人。
    是因和柔被调去外院书房,原本还觉心花怒放,只以为今后少不得替大爷红袖添香的时机,怎知她望穿秋水般的过了正月十五,府里上上下下又都从年节的喜闹气氛恢复了寻常,大爷却仍然没有再搬回书房来,偶尔有客拜访,请来书房,大爷人还没来,她却被汤回喊过去端茶递水。
    这下和柔就感觉到不对劲了:“我是大爷屋里的人,怎么能服侍外客呢?”
    汤回微笑回应:“姐姐都已经调来了外院,又哪还算大爷的屋里人呢,这外院书房原本也没有多少事务,扫洒搬抬有小厮,整理收拾那是我的职责,要若不是大爷待客时请姐姐添个茶水在旁候令什么的,可就真没其余事了,总不能……姐姐什么都不干,一直这么清闲下去吧。”
    和柔:……
    汤回还有话说:“大爷原本是好心,想着曹妈妈乃姐姐的干娘,既然已经出去安养,干脆一同赦了姐姐的奴籍,曹妈妈自能替姐姐寻个好归宿,可是姐姐自己宁死不出太师府,说是要奉从大夫人的遗令终生侍奉大爷,大爷总不能真看着姐姐羞愧寻死吧,无奈何只好让姐姐留下,不过姐姐这会儿子若是后悔了,告诉我一声就是,大爷说了,不用让他允准,随时都能送姐姐去和曹妈妈母女团聚。”
    和柔正色说道:“我怎是后悔,我曾经答应了大夫人服侍大爷,就决不会言而无信,否则将来九泉之下,也没有颜面再见大夫人和姐姐,只不过……”她现在连大爷的面都几乎见不到了,还要怎么服侍呢?
    汤回看着这个死心眼的姐姐,终于忍不住翻了个悄悄的白眼。
    ------------
    第184章 夫纲何在
    去了外院的和柔如同已入牢笼,这倒不是说兰庭交待了要监视软禁她,实在是外院不比内庭,更多的是男仆小厮穿梭来往,倒不怎么见婢女、仆妇,要换了其余高门公府,或许还会存在歌伎优伶一类人物,不过太师府家风严正,一概不许蓄养倡优伶人,别说和柔没法子收拢这类人物传递消息,就算太师府里存在这类人,和柔也坚决是要敬而远之的。
    她可是朱夫人调教的婢女,虽说不是大家闺秀,也学了一肚子的内训女范,能把女论语倒背如流,素来洁身自爱,哪肯和那些不干不净的人结交,即便是男仆小厮,和柔也是万万不敢过于交近,要被人发现她和男子私相授受,便是三尺白绫吊死了也难赎其罪,还得连累朱夫人和姐姐的声名受累。
    不过和柔的内训女范其实学得不合格,真要领会其中精神,当她收到曹妈妈那落药引诱的指令时,就该大义灭亲上交迷药以证清白了。
    在多少人的眼里,看重的也就是男女授受不亲的形式,反而不以阴险恶毒为耻。
    说回眼前的话,和柔等同入了牢笼孤独无援,但却有人主动冲她伸出援手
    是日已是正月廿五,天上飘着绵绵细雨,无端的比鹅毛大雪天还更冷些,仿佛有针尖般锐利的湿冷直往毛孔里扎,这让大早上就得去踌躇园省安的春归如丧考妣,心情本就阴郁得很,靠强打精神才能陪着老太太照常说笑,偏偏这日彭夫人就来挑刺。
    “儿媳昨日听见一个笑话,都说我们家的庭哥儿,在弟弟妹妹们面前何等严厉,想不到独独敬畏着大奶奶,满家的下人都说,俗话道一物降一物果然是不错的。”彭夫人从前和春归过招,气势汹汹的都没占着便宜,她总算也学了乖,把坏话改成这种半是调侃半是打趣的口吻来说。
    果然便引得了老太太的兴趣:“那些下人又拿庭哥媳妇嚼什么牙?”
    彭夫人的目光溜了一眼春归那张仍然挂笑仿佛懵懂无
    知的脸,暗道这么个出身卑贱的丫头也不知怎么就长了颗七窍玲珑心,又天生一张厚脸皮,什么话她都能笑纳不翻脸,吞咽不生愁,反倒是自己受了顾氏的绵里藏针得犯心绞痛,窝囊气堵在胸口像生吞了一海碗的猪油般腻得直犯恶心。
    “下人们可都羡慕得很呢,说是庭哥媳妇难得的好福气,上有老太太疼爱,下有庭哥体贴,尤其庭哥对她真是千依百顺,纵管和柔侍候了这么多年,庭哥看着她与春儿的陪嫁丫鬟说不到一处,怕奴婢们又再置气闹得春儿不清静,特特的让和柔去外院书房里暂住着,怎知春儿因着和柔在那儿,新岁过去了这么久,仍霸着庭哥儿不让再去外院留宿,庭哥儿也没二话,横竖是他媳妇怎么说他就怎么做,媳妇指东他看都不敢往西看。”
    这话中有话言外有言,一下子就更改了兰庭把和柔调去外院的真实意义。
    若换作从前,春归鉴于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火烧眉毛再着急的懒人作风 ,多半也就不搭腔了,且看彭二婶这独角戏怎么唱下去,直到她自己撕毁笑画皮,露出一张獠牙脸。但她今天心情十分阴郁,且又早已对彭二婶放弃诊疗,没打算看她是个长辈就虚以委蛇处处礼让,于是二话不说便往地下跪。
    倒是把彭夫人给唬了一跳,心说:哎呦喂,一贯脸皮厚得锥子都扎不穿的人今日竟然有了羞耻心?
    怎知就听跪在地上“痛改前非”的人说道:“二婶责怪孙媳妒悍,这可是七出的罪名,祖母恕孙媳不敢领受。”
    彭夫人眉毛就立了起来:“这话怎么说的?我不过是听了几句笑话,说来逗老太太开心,庭哥媳妇不也惯爱用这方式以示孝敬的?我不过调侃了你两句,就闹得跪在地上喊冤,庭哥媳妇难道是质责我谤毁侄媳多言离亲?!”
    得,都是七出的罪名,这婶娘侄媳这回可算是正面交锋了。
    “祖母,调和柔去外院书房是大爷的主意,确然也有防着她和娇枝再起冲突的意思,另大
    爷也说了,斥园里如今人手充足,我身边也不用和柔服侍,倒是外书房,大爷偶尔有同窗学友来访,少不得在那里接待,小厮们粗手笨脚的不仔细,倒是缺一个细心周道的婢女。”
    春归先把“外院暂住”的说法给纠正回来,又道:“大爷把和柔只且当作婢侍,孙媳倘若仍然疑神疑鬼的,如二婶所说,霸着大爷连外书房都不让去,岂不就是妒悍?再者说,二婶言语里,字字均为妻悍夫辱,无非假借‘众人羡慕’的话来掩饰真意。祖母,孙媳还记得内训,更何况又有费嬷嬷时常提醒,‘将夫比天,其义匪轻’的话是万不敢忘,更不敢记而不守的,二婶分明就是指责孙媳悍妒,若今日孙媳不行申辩,岂不便是认了罪犯七出?!”
    彭夫人于是也急了,“哗啦”一下撕下笑脸皮,獠牙和毒舌齐飞:“你要不是妒悍,为何还不劝谏庭哥儿去外书房,庭哥儿早前为了备考,可一直就在外院,无非是看着新岁佳节,才从外院搬回,想的是好生陪着老太太过这年节尽他当孙辈的孝心,但如今隔正月十五过去多久了?费嬷嬷都提醒了不少次吧,你却置若罔闻!”
    “祖母,这下您总知道了孙媳所言不虚吧,二婶哪里只是调侃打趣的话,就是拐着弯的要治孙媳的罪呢!”
    彭夫人险些厥倒:又上当了!
    就听春归连气都不喘一口,水泼不进往下说:“正月十六那日孙媳便劝了大爷,但大爷说如今天气冷,倒是在是斥园里的暖阁里读书更舒适,且原本已经把日用搬进内庭,想的也是日后看望祖母更方便些,大爷还说此时到底不比从前了,既然已经娶妻成婚,常常宿在外院也不符合情理,又说无论是老爷,还是几位叔父,成了亲都是居宿在内庭,大爷也不能破例。”
    这话说完春归其实已经口干了,但她难得勤快,干脆再接再励:“祖母!孙媳深知‘是非休习,长短休争’之条,并不是要和二婶争胜论负,只妒悍之罪实不敢当,还望祖母主持公允。”
    ------------
    第185章 孟氏新娘
    老太太起初还有点看戏的悠闲,直到春归把判决权扔来她才有些心慌,怎么说着说着就又是金鼓齐鸣的架势了?她有点不忍心再苛责彭夫人,毕竟是手帕交的闺女,且又一直这么温顺恭敬的,但看看春归,老太太只能把手帕交揉做一团真当成手帕随处往哪里一塞……
    昧着良心横眉竖目道:“老二媳妇,你这个当长辈的,怎么就爱和晚辈拿尖好强?庭哥媳妇性情虽说有些跳脱,但在你这长辈面前也一直恭顺有礼,我看她哪里都好一点错处没有,你怎么明里暗里的就是和她这侄媳妇过不去?这严苛的毛病可得改改了,否则日后台哥儿阁哥儿都娶了媳妇,你这婆母威风更得摆起来,闹得家宅不宁抱怨横生了!”
    又忙把春归从地上拉起来,安慰她:“你是个好孩子,祖母心里是一直知道的,论是遇见什么事儿都会替你做主,今后可别动不动的就着急上火,这么冷的天儿,就敢往地下跪,你这时年轻还不懂得这寒凉侵骨的害处,看着没什么影响,都积累着等你上了年纪才发作呢!”
    彭夫人:……
    虽说心里布满了失宠的怨气,脸上却一丝都不敢显出来,尴尴尬尬立在地上消化这份难堪,又时不时地悄悄用眼睛剜一眼春归,怎知这日也该是彭夫人的流年不利,还没等她把这份难堪给嚼碎了吞咽落腹恢复自然,下一个打击便接踵而至,这一火上浇油,险些烧出七窍黑烟,彭夫人因着脑子被这番烟熏火燎,自己竟然破天荒的妒悍了一把。
    浇油的完全和春归无关,正是彭夫人的丈夫赵洲城。
    说起来除了在上茶礼时,春归也有过几次和这位叔父大人碰面,但也仅仅只是碰面,除了礼见的话再无更多寒喧,她自己是没觉出赵二叔衣冠禽兽的真实嘴脸,不过自从听说了紫莺的遭遇,怎么看这位怎么有衣冠禽兽的味道了,所以当听苏嬷嬷禀报“二老爷到”的消息,春归便下意识往后避了一避,警防被股扑面而来的禽兽气息熏得当众犯呕,引起让人无穷遐想且大惊小怪的误会。
    便没第一眼瞧见跟着赵二叔身后进来的还有一个女子。
    春归先只是盯着自家脚尖行了一礼,又听赵二叔走着“恭问母亲玉体安康”的过场,然后便是彭夫人不无惊诧的询问“老爷怎么这时过来”的疑惑,但“来”字甚至没有说出口,彭夫人便像不知被什么怪力扼住了脖子般,瞠目结舌的僵立现场,春归实在疑惑:赵二叔就算不常来晨省问安,也不至于来一次就如此让人震惊吧,慑得二婶子囫囵话都说不完整一句了?
    又紧跟着,她便听赵二叔说道:“儿子昨儿个是赴魏国公府的酒宴,难却郑公盛情,故而在魏国公府上留宿一晚,今日原该直接往衙门的,不过因着郑公的好意,应允成人之美,将府上贤淑佳丽孟氏相赠为我新娘,儿子想着今日并无朝会,原本也当下昼正值,才趁上昼的时间先送孟娘回府安置,让她先行也来拜会母亲。”
    好嘛,赵二叔就是赵二叔,好容易来一回晨
    省,竟然是带着小妾先来给老母亲磕头的!!!
    也难怪彭夫人会震惊当场了。
    春归对于二房这夫妻两的私闱事可谓深恶痛绝,她虽然和彭夫人冲突多多,不少唇枪舌箭的时候,但也没想着在这个时候落井下石,只是对被赵二叔迫不及待带来让老太太过目的孟氏多少心生好奇,所以暗暗打量这位。
    只见她大约才是二八年华,并非削尖的巴掌脸,时下男人们偏爱的羸弱风姿,面容是有若中秋之月,笑靥更灿如仲春之花,一双眼睛尤其的清湛有神,和弱柳扶风相比远增饱满瑰丽,引雍容华贵来喻又别具蕴藉风流。
    春归对这位孟新娘第一眼感观甚好,要论原因的话……好像和赵二叔也没什么区别,无非“美色”二字。
    咦!难道我与赵二叔竟然是同一货色?!
    春归被自己的这个想法给惊悚住了。
    当然和彭夫人的惊悚又是判若天渊的。
    说来太师府的这位二夫人彭氏,当年因为上有一个誉满京城的长嫂朱氏作为标尺,不得不在丈夫入仕授职之时,就仿照朱氏的作风主动为二老爷也纳了一个良妾,表面看上去和长嫂一样的贤良淑德,但要认真比较……
    长房的佟姨娘是秀才之女,二房的萧姨娘是商贾出身;长房的佟姨娘容色秀妩,二房的萧姨娘性情板正;最重要的是长房的佟姨娘生下庶子兰楼还能身康体健,二房的萧姨娘只生了个庶女樨时便就体弱多病。
    结论二房水更深。
    彭夫人原本不是个贤良淑德宽宏大量的人,又还注重这把彰显妇德的旗帜,注定只能往表面一套背地一套的道路越走越深,然而长年能够保持斗志昂扬状态的比较是少数中的极少数,彭夫人就算比春归更勤奋些,这时也正好随了老太太刚才那句至理名言“积累得等你上了年纪才发作呢”!
    彭夫人虽然还不能算是上了年纪,但也不幸有了对比,正应另一句名言“不患寡而患不均”。
    道德楷模朱夫人已经成为太师府祠堂中一块永垂不朽的灵牌,事实证明她的精神还不足以真正覆盖赵门这片土地,第一个打破规则的人是沈夫人,这个在彭夫人眼中的暴发户,不过是个续弦,居然胆敢要胁丈夫不许纳妾,虽然并不能算完全的成功,至少还是极大限度的制止了大伯“三妻四妾”,最起码,长房除了佟姨娘外再无良妾诞生。
    而后就是四夫人和春归,两个都仗着夫妻和睦、琴瑟和谐的名义,背后站着男人撑腰,公然拒绝纳妾!
    相比起来,赵二叔和彭二婶的夫妻关系就显得特别不协条了。
    姨娘就有三、四个,这还不算死了的,至于侍妾……谁知道潜在已经有了多少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