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首辅家的长孙媳 > 第55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55节

    “死的反而是申姨娘!”渠出大彻大悟了:“李家二老就算痛恶丁娘子,但考虑到和丁家的联姻,也绝不会张扬家丑与丁家反目,一定会决断为申姨娘陷害主母,婢女自作主张,就是将申姨娘送上绝路。”
    春归颔首,意兴消沉:“申姨娘未必无心一争,但她聪明,看出争则必败,丁娘子之所以不和申姨娘相争,也是智慧,早就看穿人心比名位还要争不得,她们之间又哪来的姐妹之情呢?说到底,是秋毫无犯罢了。正如申姨娘,她若真待丁娘子如表面所称那般敬爱,她的婢女打算不利丁娘子,且已经有所行为,怎能仅是喝斥而已?”
    渠出沉默半晌,咬牙说道:“申姨娘这回意识到自己很有可能为那婢女所害,转身就和身边妈妈商量,要给那婢女寻个人家,让她嫁在汾阳。”
    她已经承认了申姨娘对待丁娘子的未必真诚,可冲春归的怨气看上去仍未消减:“就算申姨娘为她自己打算,就值得你这样鄙恶了?”
    “我什么时候说过鄙恶的人是她了?”春归又捏了两指头的鱼食,惹得一潭的鱼都往这头争涌。
    “难不成你鄙恶的不是她们,反而是李同知不成?”
    “这可奇了,我为何就不能鄙恶李同知?”
    “一来他对申姨娘深情厚意,也算不负前盟,再者又能包容丁娘子的过错,这已经算是世间男子少有的重情重义了,你现在别看着庭大爷对你千依百顺的,日后未必有李同知待申姨娘般的矢志不移,到时你可就指着他的包容渡日了。”
    春归对于渠出的诅咒丝毫不以为忤,极富耐性地和她理论:“我就是鄙恶李同知这类人,他的所谓重情比无情还可怕。他早便心有所属,为何还会答应迎娶大丁氏,可别说他无从选择,婚姻虽然靠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却也并非完全的盲婚哑嫁,实则确然有不少的男子,想尽办法争取高堂同意求娶意中人,如李同知这样的情况,他豁出去了未必做不到,但他先就没想着豁出去,从一开始,他给予申氏就是妾室的定位。”
    春归的嗓音不大,但内容却让渠出格外关注,不由得靠近了更多,一截身子就被美人靠的座椅给从中分成两截。
    春归叹一口气,把目光看向游鱼。
    见鬼见多了,居然这时候才觉得不寒而栗,也真够后知后觉。
    ------------
    第123章 携手而归
    春归就算不寒而粟,也不能冲个亡魂低头,赞成她对李同知的错误评价。
    “他为申姨娘豁不出去,是因为选择了名利,孝敬之名以及兴旺之利,那既然如此就该懂得舍弃,抱着名利目的娶了大丁氏,还指望着大丁氏接纳他的意中人,正妻为他的功名利禄操心,上事公婆下育子女,一边看着他和意中人卿卿我我如胶似膝……因为李同知是男儿身,难道就该拥有这样的两全其美?他还怪大丁氏不通情理了!”
    “我是听丁娘子的叙述,以为大丁氏心术不正。”渠出小声嗫嚅道。
    “大丁氏对妹妹的确不友睦,大约也算不上个仁善人,不过她拒绝申氏入门并没有什么错,李同知既要和大丁氏商量,那就应当接受正妻拒绝的主张,否则商量个什么,真有那大决心,何不直接纳妾就是,摆明了还是要看岳家的脸色呢,他应当是高娶,大丁氏是低嫁。”
    春归越说越是意兴阑珊:“大丁氏病故,李同知又有了机会迎娶申氏,可他仍旧豁不出去,窝窝囊囊娶了姨妹做继室,哪料到惊喜从天而降,姨妹居然答应了申氏入门,所以接下来,他就和申氏过起了一生一世一双人的日子,自然不理会丁娘子要如何,丁娘子是个明白人,没像嫡姐一样自讨苦吃,成全了人家,也清静了自己。”
    “可是李同知呢?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贪婪,听你的说法,他直到现在还怨恨大丁氏呢,倒是对丁娘子心存惋惜,他还有脸惋惜了?”春归翻着白眼:“他要是拒绝了亲事,也害不着丁娘子,他把过错全然推给了大丁氏和丁家主母,说他们无情无义,他可想过他既然娶了正妻,该有的担当付出?丁娘子不是恶人,容得他为申氏置田置产,甚至还撒手把理家的事都给了申氏,可李同知还信不过丁娘子呢,否则为了前程,也不会多此一举让申氏跟来探路了。”
    渠出彻底撇了嘴角。
    春归两眼虚虚地盯着水里:“说得好听,看出偃青不老实才调离了他,怕丁娘子难过?丁娘子困居内宅,为了些微慰藉,冒着的可是生杀之险!别忘了李、丁两家联姻也许不会解除,一但事发,丁娘子大有可能被先舍弃,一个暴病身亡就能保存双方颜面。”
    “丁娘子有生命危险?”渠出急了。
    “现在没有。”春归叹出一声:“我虽鄙恶李同知,但也几乎能够判断他不是歹毒人,不像有的伪君子那样穷凶极恶,他对丁娘子的包容应当不假,不过我以为这包容原本就是应当罢了,丁娘子不也包容了他么?说到底丁娘子根本不是他的妻,倒像是被聘来的主母,为他交际应酬充门面,正比如你在外头请个师爷,他尽到了职责,你管他婚恋之事?李同知的宽容应当,但丁娘子的风险却不应当。”
    “可李同知,到底还是为了丁娘子着想的。”渠也已经满面郁闷,还剩点子口硬而已。
    “着想?”春归呵呵笑道:“丁娘子要慰籍,但因为身份的限制,不能正大光明,那些甘于偷偷摸摸的男人有几个实诚真心值得托付的?丁娘子恐怕想的也不是实诚可托,他操什么心,也操不来。”
    渠出到底叹了一声:“说到底可怜的就只有丁娘子罢了,这世道,男女也太失公允。”
    可又不死心,竟第一回 冲春归阿谀奉承:“大奶奶年纪虽轻,却看事通透,必然知道应当怎么解救丁娘子吧?”
    “我哪里解救得了她?”春归趴在美人靠上,神色像突然沉晦的天光:“我起初想我若是她,必定想尽办法和离,但突又省悟,她不像我,至少父母是可以依靠的人。她若和离,丁家便是最先反对的,和离不了,死也成了李家鬼……不和离就只能这样过,习惯自己给自己慰籍,而绝望自己以外的所有人。”
    “自己给自己慰籍?”
    “是啊,只有自己是最可靠的。”
    这话音刚落,天边就劈下一道雷。
    “辉辉怎么在这儿?”
    雷声之后就听见兰庭的嗓音,春归还趴着,只把眼睛里透出几分神采:“准备看雨呀……”
    “别看了,先回屋吧。”春归还没怎么回神,手就被拉在了另一只手里。
    正奇异这么热的天气难得的是他的手心还是干爽的,春归忽然又醒悟过来有点小洁癖的赵大爷确然不应太油腻。
    总之她就这么自然而然的被拖着走了。
    “不知廉耻!”——直到飘在天上的渠出高声指责,春归才突然发觉这样的情境似乎有些亲密?不过她也很快反应过来,睨了眼兰庭确实没有注意的时候,往天上飞快翻了个白眼。
    我们是合法夫妻,牵牵小手怎么了?而且我家夫君过来牵手的时候还不知道旁边有你这个外人,哦不,外魂!
    路上的时候已经有雨点子向下砸,西风也一忽间展开凶狠的扫荡,一院子的枝叶都高低起伏,像整个世界都骤然变得热闹起来,沉闷的暑气被卷荡得无影无踪,若人心积着烦郁,此时亦当松快不少了。
    总之青萍等等丫鬟都因这眼看就要落下的暴雨欢呼雀跃,尤其当见男主人拉着女主人在下雨之前跑了回来,婢女们虽说一时间哑了声儿,那眉眼和眉眼相看,臂肘和臂肘相挨,无声里都在喜笑颜开,菊羞更是动手就解姐姐梅妒刚刚穿上的油帔:“我就说吧,大奶奶这般机灵,还能看不出这场雨就快落下来?纵使是没赶在雨前回屋,也定不会挨浇,你偏要去找,瞧瞧这可不就接着了大爷一齐回来了?”
    不知怎么地一歪头瞧见角落处那间厢房的窗户里,有张脸和众人的神色大不一样,隐在阴处显得越发森然,菊羞不由往地上啐了一口:“阿姐你看那娇兰,瞅见大爷和大奶奶这般亲近,眼睛里都抛出刀子来,这可是明晃晃的妒恨,但凭她也配?她算个什么东西,顾家老太太特地给大奶奶添堵的阿物,真把自己看成了准姨娘?照我说大奶奶也太心善,就该把那两个发卖了干净。”
    “你就别在背后说这狠话了,明明是颗豆腐心,就是这张嘴厉害。”梅妒白了妹妹一眼:“娇兰也没那么蠢,否则大奶奶一警告,她怎么就想明白了再不敢往大爷身边儿蹭了呢?纵管是心里还积着些不甘,终归没露在言行上头,她这样子和娇杏畏缩在屋子里面都不露,大奶奶若还把她们两个发卖了,也会惹出闲话议论大奶奶丁点亲长的情面都不顾,虽说大爷不会如何,没准日后就会成为别人的话柄。青萍提醒我们那话是对的,今后太师府里,指不定有多少人等着寻大奶奶的不是呢,万事还要小心些才是,尤其是你这副急性子……”
    见梅妒一唠叨开就没完,菊羞惨叫一声儿蒙了耳朵倒在姐姐身上耍赖,正在这时瓢泼大雨终于是从天而降,一片惨白的雨雾随着夜色弥漫开来。
    ------------
    第124章 鉴人有术
    大敞的窗户里不断有清凉涌入,雨却被卷棚挡得严实,所以躺坐在挨着窗户的炕床上乘凉,就成了这个傍晚最为惬意的事。兰庭上昼时站了两个时辰“监督”公审,临到午时还顶着日头饿着肚子跑了一趟焦三伯的坡地,一身热汗的回了州衙,又忙着善后诸多事宜,总归是直到此时才有些微清闲,虽说一阵暴雨缓了闷躁,多少让精神清爽几分,不过一双腿脚今日当真是疲劳的,他也全然不和春归见外,懒得正襟危坐,半靠在引枕上背窗侧了身儿,带些慵懒的和春归说话。
    见他已经累成这样,还像要说公审的过程,春归连忙阻止:“情形阿低早就冲我们说了一遍,都知道进程还算顺利,虽说吴二贵没有认罪,胡端也还得待朝廷审决,可咱们尽都相信作恶者必受罪惩,如今满汾阳的人都笃信吴二真凶胡端枉法,就算有袁阁老、施良行替胡端开脱,也是无济于事,更不说施良行还自身难保。”
    说完望了一眼窗外渗着夜色的雨雾,很关心兰庭的饮食:“你今日忙了一整天,午饭是定没用好的,晚饭也是在外衙用的?那必定是随意填饱了肚子,这会儿子雨下得这样大,倒是不方便去厨房张罗,不过我看着这雨来得急猛,多半不会持久,至多半个时辰也就止了,要不你先睡一会儿,等醒来,我刚好能备好宵夜。”
    春归说着就要起身,没想却被兰庭拉了一把,只是轻轻的一下,表达了阻止的意图,便收回手拍拍另一个引枕:“午饭没顾着用,路上的时候汤回塞给我一些干粮,总归没让空着肚子,我虽说有些挑食,但今日实着是又饿又累,晚饭的时候跟那些衙役们一样来了个风卷残云,填饱了肚子才有力气回来,再吃宵夜就怕积食了,辉辉也省得一番忙碌,就也陪我歪着说阵话,省得我这么早就瞌睡,等消些食,才好沐浴安置呢。”
    屋子里并没有丫鬟那样没眼色跟着进来,这会子都挤在廊庑底看雨吹风呢,春归虽觉得一男一女这么歪在同张炕上也太暧昧,性质全然有别于拉拉小手了,但她偷眼看兰庭这时的神色,似乎也有些羞涩,垂着眼睛不看她只唇角舒展,又因他微卷着身体,比起寻常实在透出几分罕见的孩子气,不知为何就触动得她心中一角稍稍的柔软了,竟觉如果拒绝了他,他一定会觉得难堪,就不定很长的一段时间都会和她保持距离。
    春归感觉自己其实并不希望和兰庭疏远,更受不了两个人极长一段时间互觉尴尬难堪,且他们是的的确确拜了堂结了发的明媒正娶,大无必要“男女授受不亲”……
    所以就爽利利地答了声“好”,当真除了鞋子,也歪在引枕上。
    两双眼碰到一起,渐渐都露出笑意,那笑意又弥漫开来上了各自的眉梢唇角。
    这个时候室内其实已经晦沉下来,因着风大,也没有婢女进来掌灯,除了两双眼透着清亮,仿佛一切都在昏暗蒙昧里,透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屋瓦上却是一片喧吵的,雨声里夹杂着婢女们说笑的声音,兰庭想这幅场景或许能够入画,但他这时想得更多的是不宜入画的场景。
    春归显然更纯洁一些,她以为循序渐进的亲近更让她习惯,把种种都当作心灵契合的助剂,还没有大跨幅地想到诸多不宜入画的场面,所以她很坦荡的歪躺下来并莞尔一笑之后,就当真开始履行“陪着说话”的职责,且她首先提起的,竟然还是个“外女”。
    “我听阿低说,今日有个人公审毕后直接找上了迳勿说话?阿低说看上去那人仿佛不怎么正道。”
    兰庭反应了一下才把“阿低”和尹小妹的人脸重叠,又再反应了一下,才想起那被尹小妹不幸判定为奸诈小人的人可能是谁,他不答,佯作烦闷:“阿低可真成了辉辉的耳报神。”
    “搁大爷这般的行事,要若还能被阿低见闻,想必也不会是多么机密的事,还怕她这耳报神?”
    兰庭又很满意春归没有丁点辩解的着急,这才说道:“确然不是个正道人,那人姓温,在家排行第二,名静字守初,他家门第乃勋贵武将,不过他走的是文科,至今还没有参加乡试,但在汾阳生员中素有才名。”
    春归才听了第一句就大感兴趣,忍着没发,待兰庭说完后才道:“迳勿怎么说他不是个正道人了?难道和他早有过来往?总不至于见过一面说过几句话就有这样的判断吧?”
    一连声的询问倒让兰庭有些犯怔,他干脆用手撑了额头,缓缓思量一阵:“虽说今日并非和温守初第一次见,但我初见他的时候确然就有不好的观感,是这样,他生着一管鹰钩鼻……”
    鼻字才刚出口,兰庭便见春归的眼睛顿时瞪大,惊讶得整个人几乎没有弹跳起来,身体往他这边更倾了一倾,一股幽香扑面,他自己都能感觉到心头重重几跳完全失了节奏,以及喉节不受意识控制的吞咽滚动。
    他看着她黑幽幽的眼睛,觉得她那样惊讶的神色别外的活色生香,他真的很想顺从心里的意愿,吻上那双他见过的,天底下最美的眼睛,最近这唐突冒昧的举动和情感几乎充斥着他的梦境,有时明明忙得焦头烂额,可总难免分心别顾,她好像是他公事之外唯一的关注了。
    很新奇的体验,却也让日子变得更加充实。
    但兰庭这时还是忍住了一切的冒昧,他似乎也在享受着这样的循序渐进,他看她忍俊不住的神色实在让人心痒,念叨着“鹰钩鼻”三字,眉梢舒展,瞳眸发亮。
    “有甚惊奇处?”兰庭不觉间也莞尔,虽说他实在不解春归的讶异之处。
    “阿低也是这样说,因那人生着管鹰钩鼻故而觉着不妥,我还暗地里笑她实在是以貌取人了些,没想到原来迳勿也是这套说法。”
    原来如此……
    “我和尹仁兄的鉴人之术都是受教于闵公,他有一句话称‘鹰隼动便食人’,便指鼻如鹰吻者多阴鸷,想是阿低是从尹仁兄处听来,才有如此巧合。”兰庭解释道。
    “迳勿还真学究过鉴人之术?”春归更加诧异了,虽说她也曾经听父亲说起过相术也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并不是神棍之流的专长,比如逍遥道长就是深谙此一门道,相人甚准,但大约春归从未听逍遥道长讲述过这门学问的奥妙,反而常听莫问小道胡吹神侃用来蒙骗旁人,真心里还是把此当作歪门邪道。
    “祖父那时常与闵公探讨鉴人,不过就此一门学问实用尚有不及,闵公倒是称赞过我青出于蓝。”兰庭把这话说出来后,才意识到自己颇有自吹自擂的嫌疑,他不由摸了摸鼻梁:仿佛越来越不由自主的,想要搏得春归更多仰慕,这要祖父和闵公还在,必定笑话自己竟也犯了虚荣心。
    却还偏忍不住:“其实辉辉也莫把此门学问想得太过玄奇,正比如你与人交往,是不是也会留意对方的言行举止、神色仪态?又或是当对一件事体缺乏判断时,必定会根据涉事人的种种来辅助评判,这就是鉴人之术,说到底我也大约能断某人的品行情性而已,要若真说通过一个人的相貌来判断这个人的运数,日后是吉是凶,就断然不能了。”
    春归似懂非懂:“那么迳勿相信鹰钩鼻的说法?”
    “当然不仅仅是通过这点皮毛就能轻易断人。”兰庭失笑:“闵公曾有一部著述,理论鉴人应首推神骨,其次刚柔,再其次结合容貌、情态、声音、气色等等,我首回见那温守初,虽说无法从几句言谈断其正邪,只观他的骨色,正符‘少年公卿半青面’,又根据他的言谈,看似疏朗实则机深,倒是符合‘青面者,深思而无情,心忍而志坚’。”
    “这,究竟是好是歹?”春归更不懂了。
    “此人适合谋政,但不适合交谊。”兰庭道:“上回他来拜访,叙交应酬而已,对我也多有试探,而今日是第二回 见他,是他观公审之后,自称对一件事有如醍醐灌顶。”
    “什么事?”春归好奇道,完全没有反省她好像又犯了“莫窥外务”的戒律。
    “还是吴老娘大闹学宫的那日,这温守初有个小厮,刚好从头目睹,发觉围观者中胡端的家仆混在人群里,而且后来扶了吴老娘为她助势的一个市井之徒张九,和胡端的家仆多有来往,所以温守初今日特意告知我这一件事,提醒我若审那张九,更有利于坐实胡端的罪证。”
    春归好奇心顿减,但绞着眉头思索了一阵,猜测道:“我想那温二郎不大可能是今日才醍醐灌顶,应当是趁机来卖人情。”
    “确然,他甚至还提了一提当初亦为华学友打抱不平的事,又称不久将往北平游学,日后应有机遇和我多多探讨学业的事。”
    春归又笑道:“阿低还提醒我,务必让你远离这温二郎,不过迳勿已然断定此人不益交谊,今后应当明白如何应对了。”
    既然她家夫君深谙鉴人之术,想必这类交际远近的事不需旁人指点提醒的,不过话题既然已经进行到此,春归也就顺便把丁氏妻妾二人的到访说了一遍,自然着重点明的是李同知的意愿,关于丁娘子那全然无关公务的私人请求,春归只是略略带过,就更不说渠出窥探得知的那件密事了。
    ------------
    第125章 弊祸之政
    “李济这人还真是得陇望蜀。”
    虽说兰庭并非没有意识到李济已经授意正妻丁氏向春归示好后,还巴巴地又遣了个妾室来试探这等不合时宜的行为,但他对于别家的内庭私晦一贯就没有猎奇的心思,听完春归的讲述未对申氏任何评价,只蹙着眉头表达了对李济的抵触。
    “自从胡端没能顺利升任汾阳知州一职,李济应当就意识到朝中或生变故,不过父亲赴任后,一度毫无作为又让他怀抱饶幸,直至荣国公受挫且我还揪着施良行受贿之事不放,他便有若惊弓之鸟,要若是他并没有行为中饱私囊的劣行,怎至于一有风吹草动便急于倒戈?”
    “迳勿言下之意是,李济也和施良行同流合污?”
    “一州长官贪赃敛财,其下属官做到独善其身实在艰难,如今已不是太祖时候严惩贪腐诛连党从的风纪,是以往往只究首恶以及罪重者,如胡端为了奉迎上官枉害无辜的罪行必定不会轻纵,但如李济一样只是受赃则往往小惩大戒,但李济的念头,摆明就是连小惩都不接受,还想靠着见风使舵搏得更大利益。”
    知错非但不悔改,还铁了心的要一错再错,有这样的官员在百姓怎能安幸,可让人无奈的是虽然太祖之治时就严惩贪赃枉法的官员,甚至下令对贪官处以剥皮填草的酷刑,但莫说后代的国君,即使在太宗帝本朝,贪腐现象竟然也是屡禁不绝。
    “那迳勿打算如何对待李同知?”
    兰庭又再考虑了一下:“虽说不能立时肃清官制,可我若助长此类风气,便是有违祖父临终教嘱。如施良行以摊派粮长之名逼取王久贵等富户的贿赂,且还有各类巧立名目征收杂役的罪行,李济这样的属官必定也是从中分取利益,他若不愿自悔反举,又有什么资格仅仅只得小惩大戒?我不会答应他任何利益,倘若他为此隐罪不供,那就且等着一齐与施良行、胡端之流被弹劾究罪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