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首辅家的长孙媳 > 第14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4节

    唱礼声声,彩袱挑起,春归这时却反而觉得不再那样紧张,微仰了面颊看面前立着的这位,心说果然不像沈夫人猛夸的英俊非凡,当然也不是淑贞姐姐期待那般獐头鼠目,和自己的阿爹相比,也堪堪能算文质彬彬吧,让人满意的是那双眉眼,有若山明水净的清澈,正如看了一路桃红柳绿的艳景,转角便到了幽微灵秀的渊谷,让人乐于在此恬静中,沉浸留连。
    春归不由微微抿了唇角,心想一个至少看上去不会心生反感的夫君,也便具备了好好相处的根基。
    赵兰庭也在打量未曾蒙面,无比陌生却已经成为妻子的人,两双目光便就这样遇上,他的眉梢微微一动:新妇这第一眼,如释重负的神色是个什么意思?难道传言当中,自己是个容貌可怖的形象?
    他却不知,新妇的亡母竟然也在旁目睹,盯着女婿如此一表人才,且听从赞礼引导,一项项有条不紊认认真真的奉行各种礼仪,既未因为女儿的美貌显露出任何轻佻的情态,看上去也不像不满女儿出身低微双亲早亡的态度,行止端方不失洒脱,当真与女儿称得上天作之合郎才女貌。
    李氏激动得直流眼泪,连连念佛。
    事后春归对阿娘盛赞新郎的品貌表示了有所分歧,她认为新郎官虽说风度不俗,但风貌比起自家阿爹来也只能算作普通,哪里至于貌比潘安、采胜卫玠,沈夫人也就罢了,有这看法是不认识阿爹的缘故,阿娘怎么也如此“短见”!
    后话暂且不表,只说洞房里的项项礼仪告成,新郎官还要暂辞新妇,出席酒宴谢客,跟着便是男方的亲友女眷,拥进来“弄新妇”,只赵知州并不是本籍人士,人缘儿还不那么好,属官的女眷都有意和新妇保持距离,故而进来的人,也就只有尹寄余的妻子和妹妹,两人都是善良人,也就打趣了新妇两句,并没有如何捉弄。
    春归有意和两位亲近,压根顾不上身为新妇的娇羞,她倒是趣话连连,逗得尹娘子弯了嘴角,尹小妹捧腹不止,干脆把自己的闺名儿主动告诉了春归:“新奶奶以后,便称我一声晓低吧。”
    “可是取于‘日光穿树晓烟低’一诗?”
    “正是!”尹小妹喜道:“我这名儿是兄长所取,他甚是自得,称少有人能知出处,没想到大爷和新奶奶都能一语中的,我可有了机会,再去臊一臊阿兄。”
    春归却想,怎么妹妹的闺名,竟是兄长来取?但这话却不好问,又许是她的讶异被尹小妹看了出来,竟主动解释道:“我不知父母是谁,出生不久,便被扔在了道旁,多得阿兄把我收养,阿兄的父母也已不在人世,所以是阿兄给我取的名,说遇见我的时候,是个雾气弥漫的早上,才从那句诗里化了晓低两个字。”
    见尹小妹说起凄孤的身世,脸上却仍是笑吟吟的模样,并不见哀伤,春归就很喜欢她这样的性情,笑道:“尹先生虽有些自大,不过这名儿,他取得甚好。”
    尹小妹也就罢了,连尹娘子也不在意夫君得了个“自大”的评价,也笑着说道:“就这话,新奶奶和大爷曾经说的,竟也一字不差,可见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儿。”
    就眼睁睁地盼着会看见一张大红脸,谁知新妇脸上抹的胭脂竟一点没有变得更加浓艳,只是有些好奇:“听夫人说起过,大爷才学不俗,今日第一眼,却并不觉得大爷矝傲,仿佛极易相处的模样。”
    尹小妹连连啧舌道:“新奶奶可别被大爷的外表哄骗了去,一点不好相处的,可得仔细今后吃亏。”
    “胡说什么呢。”尹娘子忙打了小姑一下,解释道:“奶奶可别听这丫头的,她这是前不久,才在大爷那里吃了亏,心里不服气呢,并怨不得大爷,都是丫头自己淘气。”
    虽说尹娘子并没说尹小妹吃了什么亏,但春归度量两位的神态,对自家那位相公像并不存有畏惧,暗忖:虽说尹先生在赵家的地位不比得普通僚客,但连尹姑娘都敢在背后拿大爷打趣,似乎,大爷还算是平易近人?
    忽而又听新房外头,似乎有人高声吵嚷了两句,春归正觉听不真切,便见大半个光脑袋上,扎着撮椎发的男孩冲进了牡丹花开鸳鸯戏水的屏风里,圆鼓鼓的腮帮子,圆鼓鼓的黑眼珠,仰着小脸挺着胸膛,似乎有些气恼地盯着她。
    春归:……
    “他们说今晚,大哥哥要和你睡觉,因为你是大哥哥新娶的媳妇,是也不是?”
    春归:……
    尹娘子总算在新妇脸上看出几分窘迫的神态,尤其满意地弯起了嘴角,却对那孩子道:“六爷怎么跑来了新房?仔细老爷夫人晓得,责备六爷不守规矩。”又对春归道:“六爷是大爷的幼弟。”
    春归在这样的提示下,才从孩子的眉眼间,看出几分沈夫人的风格。
    要论来,新郎的兄弟当然不能闯进新房“弄新妇”,不过这位六弟,年纪也还太小些,倒也没有避嫌的必要。
    但春归再怎么大方,也不好回应赵小弟“大哥哥要和你睡觉”的质问,只能不吭声。
    却不料那熊孩子竟发起脾气来:“我就要和大哥哥睡一个房间,才不听阿爹阿娘的话,我也不管大哥哥是不是娶了新媳妇。”
    说着就要往喜床上爬,急得尹娘子连忙拦阻:“六爷可别淘气,否则大爷可也会责备你,把你留在汾州,不带你回北平去了。”
    赵小弟这才被吓住了,仍鼓着腮帮子,冲春归嚷嚷:“不许你告诉大哥哥我来过了,我就吃这回亏,准你和大哥哥睡一晚上,但明天可就不行了!”
    说完就迈开小短腿,蹬蹬蹬的跑了,郭妈妈这才进来赔不是:“奶奶别上心,六爷一贯就爱粘着大爷,连老爷夫人的话都不听……六爷这年岁,也不懂得人事,奶奶可千万别和六爷计较。”
    “六弟是童言无忌,却也稚趣逗人欢喜。”春归说道,却又暗忖:六叔和大爷不是一母同胞,看这情形,又是贯受宠纵的,难得却对大爷甚是敬服,只是不知大爷的生母,是什么时候病故,难道大爷竟是沈夫人膝下养大?故而大爷虽非沈夫人亲出,才能这样母慈子孝?
    春归已知沈夫人是继室,又见赵兰庭的行止,且还风闻不少赞词,自是不像因为没了生母就受打压的模样,故而推断出兰庭的生母应当是病故了——时下可没听说过妇人有主动提出和离的先例,婚姻的终结,只有亡故抑或休弃两条,可若是休弃,那必定是妇人被夫家不容,多少会影响到子女。
    但兰庭显然不像受到生母连累的模样,嫡长子的地位看来十分稳固,兴许他的生母出身,还并不低于沈夫人。
    尹家两个女眷,估摸着新郎倌不久便会回房,并不久坐,又说了两句话,也就起身告辞。
    那娇兰便抢先一步入内服侍,春归看她喜上眉梢脸泛红光的模样,就知道这位亲眼目睹了新郎倌的风貌后,越发摁捺不住,纵管梅妒、菊羞像一对金刚怒目,不转眼的盯着娇兰,她也没有半丝自觉,只顾围着自己打转。
    春归却不恼不躁,像没看出娇兰那热切的心思,也懒得再用“不敢劳动”的幌子劝退她,由得娇兰一边大献殷勤,一边翘首以盼,活生生地演绎着什么叫做春心荡漾、搔首弄姿。
    新妇既不吱声儿,郭妈妈也没有多管闲事,冷眼旁观着,忖度道:这些时候,跟在大奶奶左右,也看出这位不是吃亏的主,眼下由着这奴婢卖弄,怕是正好想用她,试一试大爷,可笑这奴婢,也不知顾老太太从哪群蠢货里挑了个最蠢的,任是如何荒唐,新郎倌也没有洞房花烛夜就宠顾新妇陪嫁丫鬟的道理,更何况这奴婢虽说还算有几分姿色,和大奶奶一比,就是一陀庸脂俗粉,究竟是哪里来的自信。
    只是沈夫人的意愿,可是寄望着大奶奶真能和大爷情投意合,这样一来,大奶奶说的话,大爷才能听得入耳,帮着皇后娘娘,疏远惠妃母子,还是得提醒大奶奶一声为好,免得大爷因这奴婢烦心,埋怨大奶奶不知管束。
    便寻了个由头,先把娇兰支开了一步,压低声嗓道:“大爷身边儿,惯常侍候的都是小厮,不大习惯婢女近身。”
    春归笑应一声,又暗忖道:不似尹娘子姑嫂,沈夫人身边的郭妈妈,倒是对大爷甚是敬畏的模样,看来大爷的平易近人,也是讲究对象的。
    可奇怪的是,要若沈夫人和大爷当真母慈子孝,对待郭妈妈,大爷理当礼敬几分才是,怎么郭妈妈却成了平易近人的例外呢?
    直到赵兰庭回房,春归还没把这疑问梳理出头绪来,但因着娇兰难得的勤快,新嫁妇那套繁复的发饰妆容,已经麻利拆卸妥当,龙凤红烛跳跃的光影里,是一袭朱红中衣轻笼着柔美的身姿,是自然轻垂的长发不弱丝衣的亮泽,是似乎深思的侧面洗去铅华后,天生的莹白与嫣红,是忽尔一顾时那双清润乌黑的眼睛,焕发出明媚的光华。
    新郎的步伐,就伴着鸳鸯戏水的画屏顿住。
    大是感慨这回尹仁兄,到底不曾言过其实,如此姿容,还真是让他几乎忍不住……
    立即就想绘于画笔了。
    ------------
    第26章 新婚一夜
    赵大公子正遗憾着不能把面前的佳人,走墨游笔勾勒出绝代风貌,却忽觉一阵香风袭来,听见一个娇滴滴、粘乎乎的声音。
    “奴婢娇兰,替大爷更衣。”
    “不用服侍,先退下吧。”赵兰庭随口便道,看也没看娇兰,神态自然随意,也瞧不出喜恶情绪。
    春归疑惑:看来正如郭妈妈所言,大爷身边,不像有婢女贴身侍候的样子。
    风貌尚可,不近女色,言行雅正,看不出人品存在什么瑕疵……春归不由得想,难道还真是三生有幸,被她这么个“历尽沧桑”的人,遇见一桩近乎完美的姻缘?
    这么一怀疑,眸子里就露出几分奇异来,是真不明显,却被赵兰庭捕捉到了。
    新妇突而诧异,又是个什么意思?他好像……并没有多么奇怪的举止吧。
    就往近一移脚步,不想那婢女又跟了上来,说道:“大爷还是让奴婢替大爷宽衣吧。”
    赵兰庭这才看向婢女,微微蹙了眉头,却没有再喝退,十分不耐烦的,任由娇兰替他宽衣解带,这才坐到了喜床上,对春归道:“这婢女,是宗家老太太的安排?”
    这话大大出乎了春归的意料,很有些傻气地应了一声儿。
    赵兰庭的眼睛里便带有了几分笑意:“她是你的陪嫁丫鬟,我若直接斥责,未免让你也难堪。”
    春归便明白过来,自己的有意试探,是被赵大爷给看穿了。
    不过他似乎并没有觉得不满,脾性看上去还算温和的样子,只尹姑娘一看就是个心直口快的人,大约不会诽谤他人,那“不好相与”的评价,到底是出于哪一方面?
    这个疑惑未解,春归却见娇兰又折了回来,捧着一盆清水,显然要服侍大爷洗漱,她早前已经得了“告诫”,当然要见好就收,不能再由着娇兰继续在这恶心人了,淡淡道:“大爷不需婢女服侍,你们都退下吧,在外头听候就是。”
    娇兰不服,只一抬眼,正迎上春归冷淡的目光,她突然醒悟过来别说此时已经不在宗家,就算仍在宗家,连顾老太太都去了庵堂吃斋念佛,她若不服管,可没了靠山撑腰。
    也只好暂时隐忍,不无委屈地应诺一声,柔柔弱弱地退下。
    赵兰庭这时却回过味来,感情在新妇眼中,他要么容貌丑陋,要么品行有亏,如今眼见着两方面都还妥当,故而才觉讶异?
    不知为何,突然更想表现出体贴入微、完美无瑕,看看这小女子会从哪方面去寻找他的瑕疵,无果后还会不会莫名困扰。
    只他还没来得及表现,竟见新妇忽闪着扇子一样的睫毛:“大爷真不用婢女侍候洗漱?”
    似乎自作主张之后,几分心虚的模样。
    “举手之劳,何需旁人?”这话脱口而出,赵兰庭却又说道:“再者,服侍夫君,不是娘子应当的责任,假手婢女又是什么道理?”
    “我……”这个字也是脱口而出,春归语气一顿,几分别扭的改口:“妾身的确应当服侍夫君,不过今日,可不能脚沾地面,也只能假手旁人了,大爷若看不惯娇兰,妾身左右,倒还有两个本份的丫鬟,不如唤入她们服侍。”
    “这倒不用了。”赵兰庭莞尔,当真起身,自己动手洗漱,又拆散发髻,一番举止极为流利,当真做惯了的架势,他把自己收拾清爽后,又才坐下:“既不习惯,在我面前不用以妾身自谓,若觉夫君也不顺口,大可称我表字迳勿。”
    这话音才落,却听见一阵奇怪的响动,仿佛腹鸣。
    赵兰庭看向春归,却见她很是光明磊落的样子:“一大早起身,忙忙碌碌,偏还不让尽情饮食,待黄昏妆成,除了那口半生的水饺,再没进食,迳勿休怪,我早就已经腹中空空,实在忍不住肠中雷鸣了。”
    “那么,这肠中雷鸣需要哪样美食才能慰籍?”
    春归见赵大爷如此好说话,欢喜道:“一碗热乎乎的芙蓉面就足以慰籍了。”
    赵兰庭便当真踱去了门外,交待郭妈妈去拿一碗“热乎乎的芙蓉面”,待吃食送来,让摆在屏挡外的炕桌上,眼看着他又渴又饿以至于忘乎所以的新娘,就要脚沾地面,好心提醒道:“新妇在花烛夜,沾了地面可不吉利。”
    春归惊觉自己才用这俗礼推拒了侍候夫君的职责,大感沮丧,抿了唇角:“那便劳烦大爷,把芙蓉面送过来?”
    “汤汤水水,弄污了喜床,岂不更不吉利?”赵兰庭看春归那委屈沮丧的神色,大觉这才是真正的活色生香,竟又有种忍不住要研墨作画的技痒,他忽然觉得这桩父母之命的姻缘,比想象当中要有趣多了,原来不是所有女子,都像以为那般乏味无聊。
    春归正腹诽:赵大爷果真不好相与了,答应要满足口腹之欲,却偏让人看得见吃不着是个什么意思?捉弄新妇就这么好玩!
    便见那位大爷施施然走了过来,低低笑道:“更简单的法子,娘子怎么就偏想不到呢?”
    一弯腰,就把春归横抱了起来。
    这突然的亲密接触,终于是让春归有了几分羞涩,她还从未这样亲近地感应父亲以外的男子,身上清爽让人觉得莫名惬意的气息,以至于面对美食时,都享用得不那么淡定如常了,和陌生男子相处,果然不是件容易的事呀。
    好在是,阿娘早在新郎回房之前,就飘了出去,否则让阿娘目睹这样的情境,就更该脸红窘迫了。
    春归就这么不淡定的把一碗汤面吃得干干净净。
    好在设在外间的这张大炕,比喜床要宽敞得多,并不用下地,也能来来回回地慢走消食,春归一边在炕上慢走,一边解释着自己看上去有些怪异的举动:“阿爹从前教我养身之法,进食后不能躺卧闷坐,也不能剧动,缓缓散步,既利消食又能防止肠损。”
    兰庭坐在一张椅子里,瞅着他的新婚妻子在炕上走得稳稳当当,想起那时她被仆妇掺扶着从轿子里出来,一路行走拜堂时,似乎也很是稳当,就猜测着春归并没有缠足,这又是一件合意的事,便笑道:“岳丈教导得很是,没有什么比身康体健更加重要。”
    又问:“娘子佳讳,可是源于‘何须一顾倾城国,未若凝眸是春归’?”
    “正是,阿爹说我出生时,被乳母抱出产房,就已经睁开黑幽幽一双眼睛,阿爹只觉寒冬腊月都不存在了,看着我的眼睛,就像是见三月春阳,把多少拟好的名儿都舍了,只用春归二字,也是望我眼中从无凄凉,一生温暖如春。”春归说起自己名字的由来,一点都不掩饰欢喜和自得。
    赵兰庭看着实在有趣,想着自己的妹妹,每每提起过世的生母都恨不能泫然长泣,明明娇生惯养未受半分委屈,却偏要露出哀伤的模样,仿佛不这样,就不孝顺了。可是春归,分明对过世的父亲十分依念,却能够如此开朗的提起,不露哀切,足见乐观豁达是这女子的性情,和这样的人相处,生活兴许会更添几分意趣。
    “你可有字?”他忽然问。
    “并无,及笄时母亲已经身患重病,也没有其余长辈赐字。”春归回头,看向兰庭:“莫若……迳勿替我拟字?”
    赵兰庭正有此意,只微微思索,便道:“古诗有云‘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你这性情,又是如此明朗,不负岳丈寄望,确是辉辉二字分外契合。”
    春归莞尔:“那就辉辉二字,迳勿若觉娘子的称谓不顺口,以后便唤我为辉辉了。”
    夫妻两就此对彼此的称谓达成共识,虽还没有达到相见恨晚的程度,却也相谈甚欢,然后紧跟着……春归就觉得困意来袭,一个还算相处得来的丈夫,无疑让她暂时放下了对未知将来的最大忐忑,所谓忧去则心安,心安则思眠。
    她停止养身的益举,靠坐在炕上:“迳勿可觉得困倦吗?”
    兰庭再次被他家娘子主动提议“早些安置”,且颇有些眼巴巴一点不觉羞涩的架势,真觉原本以为有些尴尬的新婚夜出乎意料的自然,竟然突然对从未蒙面且也没有机会再蒙面的岳丈大人也心生好奇,猜测岳丈必然也不是俗人,否则怎么会教养出如此爽朗毫不扭捏的女儿来,在时下这些大家闺秀、小家碧玉中,简直异类一样的存在。
    他便挨近了身,任劳任怨再把新妇抱回了喜床,眼看着小女子十分爽利的打开薄被,道声“晚安”便转过身去准备入睡,赵大爷摸摸鼻梁,站了一阵儿,这才有些窘迫:“辉辉不往里挪挪?”
    春归这才觉得脊梁一僵,坐起了身:“这……虽说今晚乃新婚之喜,可是……毕竟是亡母丧期。”
    兴伯祖母可是交待过,依照规矩,可不能行那周公之礼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