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重生之长姐持家 > 第46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46节

    湛文斌听说有人找,出来一看就惊讶了“大河,孙先生,你们快进来坐!”
    莫大河有些心急,道“文斌,咱们先不坐了,你有空吗?要是有的话,咱们出去外面谈谈,有点事儿找你!”
    “啥事儿!”湛文斌脸色有些变了,看莫大河这么郑重其事的。
    莫大河没发现,孙浩发现湛文斌误会了,忙道“湛先生,好事,好事!”
    湛文斌这才没好气的瞪了莫大河一眼,道“那你们等一下,我去跟上峰告个假!”
    “什么事这么火急火燎的?”湛文斌道。
    “是这样的……”莫大河没管湛文斌的嫌弃,巴拉巴拉的把事情跟湛文斌说了一遍,刚开始湛文斌还听得漫不经心的,后面湛文斌就坐直了身子。
    莫大河最后不好意思的道“就是不知道你看不看得上这个生意!”
    “看得上,咋看不上了?”湛文斌也比莫大河有见识,邪睨了莫大河一眼“还是你不想带我?”
    “哪儿啊,要是不带你,也不能跟你说不是?”莫大河赔笑着“对了,这是我家小飞做的蜂蜜宜母子,要是没胃口,夹一片泡凉白开喝,酸酸甜甜的挺开胃的。你看我这不是有好东西就想着你了吗?”
    “算你有良心!”湛文斌缓了脸色,然后才开始讨论起正经事来。
    孙浩生意上的主意多,而湛文斌有人脉,所以这个生意直接就定义在府城级别了,莫大河都听呆了。
    湛文斌对于莫大河拿过来的商标字很感兴趣,见识不凡的他虽然不懂这其中的深意,却下意识的就觉得这是个好主意!
    一整天讨论下来,湛文斌都精神振奋,基本的计划都定了下来,连书,连样板都定下来了,湛文斌的字也很不错,只是湛文斌没功夫去乡下写字,索性莫大河的字也不差。
    要是湛老爷子在这里,肯定会捶胸顿足的觉得错失一个扬名立万的好机会,不过湛文斌即使是知道也不在意,本来这也是莫大河的主意么,用他的字挺好的!
    第二天,湛文斌就请假了,跟孙浩俩人一起去了府城,因为生意方面孙浩比较懂,孙浩可以去考察一下生意,看怎么操作更好,而莫大河则主要负责写字,然后雕刻出来,把这些东西保存好。
    好在现在莫家的地方大,大门一关,躲在客房里,也没人知道在做什么。
    苏源盛被给了一个高价,条件自然是不能把这事儿说出去,而是要保密,而且要苏源盛把雕刻字的方方面面都想好了,包括怎么保存,怎么放置等等,方方面面了,而印刷也需要他们反复的实验,已达到最好的效果。
    很快几天时间过去了,莫大河这边的三字经等等的稿子已经交上了,这些都是先刻印好的,因为莫大河这边也答应了人家,价格就按照原来的定价了,至于新的定价还没出来。
    而因为赶时间又保密,所以苏永强苏老爷子也叫过来帮忙了,苏老爷子有一股大力,苏源盛就是遗传苏老爷子的,苏老爷子的手上功夫也不错,所以帮着打下手还是可以的,或者帮着印刷;还有就是苏绪冬,苏绪冬在苏家人中个子属于矮的,但是在外人眼里个子也不矮,苏绪冬是苏永强的第三子,是个典型的庄稼汉,养鸡养鸭很在行。
    莫家二房的鸡鸭养殖就是经过他的指导,苏绪冬也会一些木工活,不过手艺一般;不过用来帮忙是正好的。
    苏三妹力气不大,对这些却是帮不上忙的,唯一能做的就是做些好吃的犒劳辛苦的家人。
    莫大河家里总有人进进出出的,村里人怎么会不好奇呢,刘氏最为嘀咕了,感觉苏家不是来占便宜吧?
    好在刘氏的嘀咕给莫大树给镇住了,现在莫大树对以前的事越发的后悔,所以对刘氏不再那么容忍,一看刘氏想捣乱,直接镇压!
    第一一六章 赶工
    不过莫大树自己倒是来关心一下莫大河家里在做什么,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
    然后莫大树也被抓了苦力,其实现在能在莫家二房当苦力的,那都不是一般人,都是能被信任的人,人品也是过得去的。
    因着要大批量的印刷,所以纸张直接从县城买,价格直接便宜了一半,而现在莫家的客房就全部都给用上了,一个房间专门摆放工具,一个房间专门放这些纸张,一个房间放印好的书。
    莫小杰背书之余,也要帮忙磨墨条,这些事儿莫小辰跟莫诗莹也会,两个小家伙也挺乖的,不但没捣乱,也会来帮忙磨磨条。
    现在来说字反倒是最好雕刻的,莫大河写完以后,苏永强只要沿着那墨迹小心翼翼的铲除掉,剩下的边上的就比较好弄了,至于比较精细的商标则由苏源盛来雕。
    这个商标也不是一般人一时半会儿能学会的,而且雕这个确实是比较麻烦,所以商量的最后就是直接弄一个框,之后所有雕刻出来的字都要在这个框里。
    这期间莫云飞还提出了一个要求,就是裁刀,现代的裁刀莫云飞是见过的,所以给苏源盛一说,莫大河去定了一把可以装螺丝的刀,由苏源盛安装好。
    这裁刀确实是好用,裁完的纸张大小一样,而且没有毛边,整本书显得光滑无比,质量都感觉提升了一个档次。
    这边忙得热火朝天,孙浩那边也没有闲着,湛文斌领着孙浩介绍给他爷爷,又把这一单生意介绍了一下,他爷爷当即就答应给孙浩引荐人。
    然后孙浩跟湛文斌,在湛爷爷的建议下,最终给本子定了价,三字经这些启蒙的,一本十文钱,量大的不低于八文钱;论语这些比较厚的,一本二十五文,量大的百本以上的不低于二十三文;再厚一些的就是三十文,不低于二十八文。
    他们也不贪心,只印刷了启蒙学,以及四书五经这些常用的书,至于其他的他们没印,当然了,印那些也比较费工夫,买的人不多,自然挣不了什么钱了。
    除了府城这边的,底下的州郡,孙浩是一个个的去跑的,湛家对这个事情也很重视,挣钱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都给孙浩一个引荐的人。
    忙了四五天,孙浩终于把府城跟州郡的生意给定下来了,回头就给莫大河下了四千的大订单,所谓四千可不是指的一本,而是四书五经每样一本,其实想一想这个数并不大,每年多少进学的学生,又多少参加考试的,湛爷爷自己就是在府城的琉光书院教书的,琉光书院是整个府城最好的学校了。
    每年在那里求学的有多少?然后各个私塾,书肆求学的又有多少?
    孙浩能把这些生意谈下来也是费了大力气了,私塾跟书肆基本靠的是湛爷爷的人脉,在府城里的;州郡一半靠湛家的人脉,一半也靠孙浩的功力给拿下了。
    而启蒙的书要的量就更大了,要了整整八千本,这还没算各个州郡下面的县呢,这些县孙浩还没跑呢!
    为了忙这事儿,孙浩硬是买了一辆马车,就为了能节约时间,好在战果是斐然的。
    从这项生意正式启动开始到第十天,四书五经全部雕刻完毕;为了加快速度,苏源盛要再雕刻出一份同样的。
    而按照孙浩的想法,启蒙书、四书五经的市场还很大,所以还可以再谈。
    只是现在这些量已经让莫家二房很吃紧了,他也歇一歇。
    莫家二房最后又把苏绪冬的儿子苏源昌给过来帮忙,苏源昌原来是在码头扛货的,吃的是力气活。
    现在这边需要帮忙就喊过来了,反正有工钱。
    然后又把小鱼娘的丈夫,跟莫家属于族亲的莫夏风给喊来帮忙。
    原来莫家上大梁的时候,小鱼娘跟桂花婶这婆媳二人都有来帮忙的,莫夏风就是桂花婶的儿子,小鱼娘的丈夫,典型的庄稼汉!
    每天刊印书本忙得不亦乐乎。
    莫云飞见要的量大,又建议大家改为流水线作业,就是大家负责什么就专门负责什么,比如说苏永强现在闲着了,就改为专门负责给书扎眼。
    由识字的人把书捡好,装在匣子里,盖上盖子,苏永强就负责扎眼,他力气大么?苏三妹也有了用武之地,帮着装订。
    忙了十来天,后面嫌房间小,都伸展不开了,就跑到外面来做,桂陶县就是这点不好,经常会刮风下雨,一下雨,又只能把这些东西挪到屋里去做。
    这会儿就连莫大河都嫌自己的房子建得小了,施展不开啊,一个房间只能一两道工序,你要去另外一道工序,还要出门再进门。
    不过这是刚开始创业,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莫云飞跟莫小迟放假的时候都要帮忙,至于说晚上干活是没有的,现在点的是油灯、蜡烛不是电灯,一不小心弄倒了,那火烧起来,不全毁了吗?
    二十天后,清晨一大早:孙浩叫来了人帮忙,把一千五百本的四书五经,三千多本的册子装车,这些书是要运到府城去的。
    满满当当二十辆牛车驴车才把这些书给装好了,一行人赶着清晨往府城驾车而去。
    为了让这些书有地方放,莫家老院都给用上了,才够空间装这些书;而这一次孙浩去了府城,还要再进一批纸回来。
    要说其他的还有人抢劫,书这玩意儿是真没人抢,这个时代对读书人又很尊重,不然孙浩就雇保镖了,不过碰到拦路虎,孙浩也会做人的给点意思意思,让人不白辛苦,没办法,这个时代就是这个样子。
    到了府城,天都黑下来了,好在有湛家的人帮着接应,把这批书先运到琉光书院去放着,明日再去各个地方跑。
    第二天早上,孙浩就忙开了:“您请点点,论语五百本,大学五百文……都在这里了。”
    “这个肯定是放心的,只是这质量不知道如何?”来人问道。
    第一一七章 算钱
    “您请随意查验!”孙浩拱手道。
    来人随手抽了三四本,他眼尖:“这字怎么都一样,这长得也太长齐了吧?”两本书放在一起对比,实在是太显眼了,要知道即使是同一个人写的书,那字迹都会有些微的区别,可这个是完全一模一样。
    “这是怎么做到的?”对方很好奇。
    孙浩陪着笑:“抱歉了,这是我们吃饭的家伙!”
    “行吧!这总共是一百零八两五百文是吧?”来人也不为难孙浩,把银票跟碎银递给孙浩。
    孙浩赔笑着:“诶,谢谢您!这三两多,您别嫌少,请您喝个茶!”
    点货的人推了:“不用,不用,你们挣这钱也不容易,挺辛苦的!”
    “您就收了吧,这也没功夫请您喝茶,就是请您喝茶的!”孙浩笑着,还挺真诚。
    最后对方还是没收,也是,湛老爷子的面子在呢,这也许就是一次的买卖,回头要是被湛老爷子知道了,自己就是个点货的,还不吃不了兜着走?
    然后就是孙浩去各个私塾,书肆交货,价格相差不多,因着湛家的关系,还真没人收好处的,不过孙浩也不是憨的,后面就改个方式给好处了,送套四书五经,买的量多的就多送两套,反正这玩意儿对他来说还便宜实惠。
    “爹,我来帮忙,你歇会儿吧!”莫云飞给莫大河递了个毛巾,让他擦汗,她则坐下帮着切纸。
    “小飞,你下学了?怎么这么早?”莫大河擦了擦汗。
    “还好,这天都快黑了!爹,咱们还剩下多少货没交?”莫云飞问。
    “快了,再忙个几天就差不多了!现在不用你二表哥雕刻了,咱们有两套工具,又有小鱼娘跟桂花婶帮忙,速度又快了不少!”莫大河喝了口水,说道。
    “爹,咱们家的地方也太小了,早知道会有这个生意,咱们应该建一个大仓库,这都挤不开!”莫云飞随口道,其实她也就是说一说,真要建个大仓库,劳师动众的,到时候大家不知道的还以为在做什么呢!
    就在自己院子里折腾,村里都议论纷纷了,所以她也就是说说。
    好在老院当初建的粮仓粮食还没放进去,就先放的这个,不然是完全伸展不开。
    莫大河也赞同:“今年就先这样吧,要是回头有需要再建,就像你说的,回头这手艺传出去就不值钱了,还不知道这活能干多久呢!”
    “夫君,孙大哥来了!”外面苏三妹温婉的提高音量道。
    “好,我这就来!”莫大河走出去。
    “孙大哥,你怎么来了?我不是跟你说,最后这批最少还要三天吗?”莫大河道。
    “我不是催你赶货的,我是跟你说,我这阵子把咱们周遭几个县城的生意都谈下来了,一千本,你可别忘了!”孙浩这几天也没闲着。
    “还有?”莫大河这会儿真有些苦笑了:“孙大哥,按说生意好我高兴,可这也太累人了,感觉很久都没歇息过了!”
    “大河,要不你们这一千本忙完再休息一下?我后面再跑的单子再推迟些日子,不行的话,你再请些人来帮忙!”孙浩倒是能理解,虽然挣钱他也高兴,可这会儿他也有些累到了。
    “那还是算了,家里的地方实在是腾不开!”莫大河道。
    “咱们再坚持坚持,咱们这么府城的县郡都跑一遍,咱们再歇歇,你看怎么样?”孙浩道。
    “孙伯伯,您去谈生意的时候,别忘了谈谈春联的生意啊,今年咱们春联也可以这么印刷,咱们就走薄利多销,您看怎么样?”莫云飞忙出来提醒道,既然要受累,可别遭两回罪!
    孙浩一拍脑袋:“哟,这事儿还真忘了,不过这事儿不打紧,回头孙叔叔再去谈!”不行的话,孙浩都想到办法了,就是近的直接找人去摆摊子,远的就让人盯着点。
    这会儿也还夏天,离入秋都差半个月呢,所以还有时间!
    十天后,孙浩、莫大河、湛文斌齐聚莫家二房:“来吧,咱们算算账!这个呢,是账本,开销花费都在上面了,这个呢是咱们挣的钱,我算了一下是对数的!”
    “四书五经总共卖了六千五百套;三字经这些启蒙书定出去有一万三千套;我送人的有四书五经一百套;启蒙书一千套!”孙浩激动的道:“所以扣除一下各项花销、支出、包括送出去的,咱们总共挣了一千一百三十二两!”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