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穿进年代文 > 分卷(11)

底色 字色 字号

分卷(11)

    后世人嫌弃肥肉腻,这会儿人肚子里油水少,可没有嫌弃肉肥。甚至农村分肉的时候,大家都抢着要肥肉,还得看分肉的和你关系怎么样,不好的话一刀下去就带一点点肥肉,好的话才会多给你切一点。还会被好多双眼睛盯着。
    一斤五花肉一元四角钱,五十斤就是七十元钱,足够一张手表票或者自行车票的钱了。关键是这么多肉,可没地能一起买到。当然不用愁吃不了放坏那说,不存在的。大家油水都少,七大姑八大姨一分,到自己肚子里的就没多少了。
    邵远心动的不行,钱向东心中暗自笑了,再次加大筹码,当然你若是要,我还可以加上一斤大白兔奶糖和半斤苹果。
    水果更是好东西,比肉还难求。
    这下邵远眼珠子都发亮了,两斤苹果。
    虽然半斤苹果和两斤苹果在钱向东这没区别,但钱向东还是道:不行,半斤已经是极限了。
    这种稀罕的东西贵就贵在它稀有上,既然如此,他当然也不能表现好像很容易弄到的样子。
    行吧,就按照你说的价格,咱们也明天换?邵远还是一口答应下来,实在是一下子五十斤肉半斤水果让他眼睛都红了。
    对,明天一手交钱一手交肉。
    邵远激动的和钱向东握手,一言为定,咱们明天见。
    出了黑市,钱向东没立刻回大队,他手里有介绍信,可以在镇上住一宿。
    等一会儿天大亮,他打算去书店看看,买几本关于拖拉机修理相关方面的书籍。
    现在公社只有七台拖拉机,下面却有十四个大队,明显不够用,早晚还得购置拖拉机。钱向东估算至少得配齐十四台拖拉机,如此一来公社里的一个技术员就不够用了,怎么都还得再招一个技术员。
    而他正打算应聘另一个技术员,这样一来也能给以后铺路。若是日后他继续走科研的路,可以归结于当技术员这段日子产生的兴趣和学习,就不会太突兀了。
    天色尚早,书店肯定没开门,钱向东打算先解决温饱问题。他找了个没人注意的角落再次返回超市。
    超市里有馒头和新灌的火腿肠,这种火腿肠是自己拿肉,工作人员给现做,比那种现成的好吃多了,里面还有肥肉块。
    钱向东现在就需要这种肥肉来解馋。他进入柜台里面,正好有个空座位,从旁边摊位拿了两个肉包子,就着香肠一大口一大口吃起来。
    他这身体是真馋肉,这么多年了,就没吃过这么香的香肠。其实他自己也知道不是这香肠真有这么好吃,而是他肚子里缺油水。
    钱向东一口气吃了五个包子,三根香肠还喝了一瓶饮料才觉得肚子饱了。香肠是很好吃,不过他更想吃肉。国营饭店的红烧肉,酱色的肉块,软糯粘牙晶莹剔透,肥肉相间一定很好吃。
    待会儿买完了书倒是可以去国营饭店吃。
    钱向东整理下自己的假发,把身上打补丁的衣裳换下来,换上超市里最普通的那种墨蓝色中山装,这种款式在后世都是卖给上了年纪的老大爷穿的。不过在七十年代却有很多年轻人都这么穿,而且还不是一般人能穿上的,脚上也蹬了双最简单的皮鞋。
    再次从超市里出来,钱向东就变成了城里一个有钱人家的公子哥。
    他手中拎着两个布袋子吊儿郎当的往县医院走去。
    这会儿的医院没后世那么规范,更没有导诊台保安之类的人员,钱向东随便拽过一个过路人问过路后,就上了三楼妇产科。
    县医院的环境跟后世没法比较,不够宽敞明亮,反而阴冷潮湿,墙角的墙皮有几处剥落,还有一块正洇湿着。不过卫生倒还算过得去,至于这环境,那是没办法的事情,时代就是这样。
    钱向东大步流星的走着,同时暗暗在心里记下周围环境和地形。
    他直接来到护士站,这里没人,他又找到护士值班室'砰砰砰'敲了三下门。
    隔着一层薄薄的门板,钱向东能听到里面几位护士小姐的笑谈声。
    一位护士问道:谁呀?
    钱向东答道:家属。
    那位护士应了声,接着传来一阵脚步声,病房门被打开。
    钱向东笑道:你好,护士同志,请问李美娟在几号病房?
    李美娟,没叫这个名字的产妇啊,你是不是找错科室里,我们这里是妇产科。这个月生孩子的产妇很少,因此护士记得很清楚。
    这名字本来就是钱向东胡诌的,他哪里认识什么产妇,不过是想借机搭上话罢了。
    闻言,钱向东露出懊恼之色,那有叫李娟或者李什么娟的吗?
    也没有。护士道,不禁露出怀疑来。
    钱向东挠挠头,糟糕,我记错名字了。
    他对几位护士解释道:是我有个小姑,他在我年纪很小的时候和家里闹翻了,非要嫁给一个农村人,不是我爷势利眼瞧不起农村人,实在是我姑父他家太穷了。
    他们家一共七个小子,没闺女,就挤在三间房里住。而我家,算了,不用我说,你们看我穿着就知道我家啥情况,不敢说大富大贵,但条件肯定还可以。
    那护士早就看清了钱向东的穿着,中山装、皮鞋、□□镜,这哪是还可以,分明是太好了。
    就听钱向东接着道:我爷养那么大闺女不图她之后怎样贴补娘家,就希望她自己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不受穷不挨累,自然不同意。
    谁知道我姑和我爷大吵一架,非骂我爷势利眼,我爷一气之下气出心脏病。
    我那个小姑倒好,不但不担心我爷,竟然还趁着这会儿偷偷和我那个小姑父结婚了。他们摆酒的时候,我爷可还在医院里躺着起不来床呢。
    经此一事我爷也是真伤心了,就和我小姑淡了,这多年再没联系过。
    这不,前天我爷一个老战友家儿媳妇来医院看病人,看见我那位小姑了。说她现在日子很不好过,毕竟是自己亲生的,老爷子心软了,自己又抹不开面子叫我过来探望下。
    挖门子盗洞托了好些关系换了几罐子奶粉送来,就怕我那个小姑年纪大生了孩子没奶水。
    我小姑离家那会儿我才几岁,都这么多年没见过,哪还记得清她叫什么名字。我印象里她好像叫李美娟,看来是我记错了。
    钱向东说到这里深深叹口气,如此一来就算把奶粉的出处交代清楚。也为自己一会儿要卖掉奶粉找个合理的借口。
    护士听到这里就全明白了,几十年没联系的人叫不出正确名字也没什么。
    她就是挺替眼前这位小伙子那个小姑惋惜的,也不知道她怎么想的,这么有钱且疼她的娘家人她不要,非得跟着穷小子吃苦。
    还是在父亲病重的时候偷着和男人结婚,这事情做得也是绝了。结果就这样,老父亲这时候还想着她,知道她过的不好,特意找人换奶粉,那奶粉是那么好弄到的吗!
    护士心底有些暗暗羡慕,城里重男轻女没农村那么严重,但家里孩子多,孩子也就没那么珍贵了。出了嫁的女儿有几个娘家还能惦记着闺女奶水足不足,用不用给换几罐奶粉。
    主要是也惦记不过来,有那家里三四个闺女的,一罐奶粉就十七□□块,又哪能换起。
    护士叹道:那估计是你记错名字了,我们科室这月确实有姓李的产妇,但没叫李美娟的。
    钱向东就是故意说个大姓,这个李姓哪里它都能掺和一脚,要不不知道自己小姑名字还能胡诌过去,总不能姓都不知道吧。
    钱向东吧唧吧唧嘴,痞里痞气的劲上来了,要我说这就是老天爷故意的,像我小姑那种自己老子都要死了,还能做出跟男人结婚这种绝事的人,老天爷都看不过去。这不就不让我找到她。
    既然如此我也不找了,要我说那种狼心狗肺的东西还惦记她干嘛,要是我这辈子都不认她。就是我爷他人老了,心也软了
    钱向东看那护士表情果然有了微微变化,他继续道:这东西我就不送了,拿回家自己吃去。红糖什么还行,我也能喝,就是这奶粉浪费了。这么难得的东西,若是哪位母亲没奶水说不定还能救孩子一命,给我喝,这不糟蹋东西呢吗!
    第14章
    护士果然听进心里去了,她心下微微一动。
    她在妇产科工作,接触最多的就是产妇了。
    这时候家家户户条件都那样,人根本没营养,若说此时什么病最常见,大概就是营养不良了。特别是产妇,刚生完孩子亏气亏血,本身又营养不良,奶水不足甚至没有太常见了。
    至于像后世电影小说里那种随随便便就杀鸡给产妇天天补的,也就是电影小说罢了。
    她真想起前几日一个孕妇,家庭条件不算差,夫妻两个都是工人,这是第三胎。孩子一出生产妇就没奶水,孩子瘦瘦小小的,小猫一样气若游丝的哭,看着很可怜。若是没奶水好好喂养,兴许就真养不活了。
    她想到这里心念动的更厉害了,那个产妇知道她接触人多,人脉广,特意给她留了地址,就是希望她若有门路能帮她弄到些奶粉。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护士这么想着,就没半点犹豫了,而是直接拉住钱向东,把他拽到一个角落,将情况和他说了。
    钱向东立刻义正言辞道:行,没问题。这可是救孩子一命的大好事,我宁愿把奶粉给她,也不愿意给那个白眼狼。
    护士一听就放下心,她笑道:你放心,我不会让你白给。你肯帮这个忙,就是她的福气了,怎么还能让你吃亏。
    钱向东哈哈一笑,没有多说。
    护士是个利落人,当时和护士长打声招呼,换下制服就带着钱向东去了那个产妇家里。
    张玲此刻正抱着孩子坐在家里泪眼婆娑,按理说她还在坐月子期间是不应该哭的,这会坐下月子病。可是她真心忍不住,看着怀里瘦瘦小小没有几斤肉的孩子,李玲心都揪成一团了。
    她没奶水,没什么东西喂给孩子,孩子本就体弱,饿了哭起来猫一样细声细气。前些日子他爱人心疼孩子,买了一双猪脚炖黄豆,给她下奶水。
    她当时喝了,立刻就有奶水喂给孩子,可不喝,奶水立时又没了。
    这对于她而言不亚于晴天霹雳,什么样的人家能天天给坐月子妇人吃猪脚。更何况就是家庭条件允许,也没地方天天买。她婆婆还说她这就是馋的,是馋病。
    眼看着没了奶水,只能喂米汤的孩子一天瘦过一天,哭起来越来越没劲,张玲这心就跟被剜了出来似的。
    就在这时候家门被敲响,张玲,你在家吗?
    在家。张玲擦了把脸上的眼泪,把孩子放在床中间,动作慢吞吞的下床开门。她婆婆刚出去,这会儿家里就只有她自己。
    一打开门,护士就笑道:你在家就太好了,我就怕你不在家。
    即便今日护士没穿制服,张玲还是一眼就认出她来。面上的愁苦立刻一扫而光,欣喜道:赵护士,快快请进。
    她把家庭住址留给赵护士其实并不报任何希望,只是死马当活马医罢了。毕竟这时候奶粉都难弄,黑市都买不到。谁家托人好不容易得了一罐不是送礼,就是留给媳妇闺女。那好东西可是可遇不可求。
    明明知道希望不大,可是张玲的眼神还是落在赵护士身后的钱向东身上,这男人手里拎着两个布袋子,明显里面装着东西。而且赵护士知道她需要奶粉,她还特意拜托过她有奶粉一定要先给她留着。
    张玲的心脏砰砰乱跳,感情觉得这是可能的事情,可理智又告诉她这绝无可能,毕竟奶粉太珍贵难得了。
    不过一个眨眼间,张玲就把钱向东布袋子里的东西设想了个遍,可能是米面油,更甚至还可能是猪肉猪蹄之类的,毕竟赵护士知道她没有奶水,需要营养,很可能给她带来一个卖肉的。她还觉得就算是罐头也不会是奶粉,又觉得兴许是麦乳精,麦乳精怎么样也比奶粉好得一些,不过就算是麦乳精她都很知足了。
    尽管张玲眼神直勾勾盯着钱向东的布袋子,恨不能用眼神立刻剥开布袋看看里面究竟是啥。可到底没忘记礼数,转身给二人倒水。
    赵护士是个热心的痛快人,她看出张玲的着急也不吊着人,直接道:张大姐你别忙乎了,你这还没出月子,还是好好休养的好。我这次过来也没别的事,主要就是你拜托我若是能弄到奶粉或者麦乳精先给你送来,这不知道你急需,我就先把人带到你这里来了
    赵护士把钱向东和她讲的故事又和张玲复述了一遍。钱向东也把布袋打开,给她看布袋里面的三罐奶粉。那三罐奶粉塑料的包装都被钱向东撕下去了,上面不符合的日期也被钱向东刮花了几个关键数字。
    钱向东道:当初我爷要的急,一时半会也不好弄,这是托人弄到的瑕疵品。其实也没啥大毛病,就是商标没了,罐子上有几处刮花了,你要是嫌弃
    这时候可没有假奶粉这一说,也根本没有假奶粉。
    不嫌弃,不嫌弃。不待钱向东说完,张玲就迫不及待打断着,然后眼泪就像断了线的珠子般噼里啪啦落下来。
    我,我真不知道该如何感谢你才好,赵护士。张玲抽噎道:你不知道我这几日过的都是什么日子,我只有吃点好的才有奶水,可是家里也供不起我这么吃下去啊,我婆婆也不愿意,骂我就是馋的。我的孩子生下来本来就小,当初走的时候你们就嘱咐我要好好伺候,不然怕是不好活。结果我竟然不争气,就是迟迟没有奶。我以为,以为我和这孩子的母子缘分就到这里了,没想到你,你竟然上门了。
    你要是不来,我这孩子怕是就要养不活了。张玲擦着眼泪,两只眼睛哭得红红的。
    赵护士知她的难处,抱着她安慰道:不要胡说,孩子肯定能养活。说来说去,都是你自己的福报和孩子命好,你看这不就有人上赶着来送奶粉了吗。这孩子长大一定能出息人,说不定是文曲星下凡。不然这会儿谁家孩子有他这福气,需要奶粉就巴巴有人给送上门。别人家的孩子想吃都买不到,求爷爷告奶奶的,要不咋说咱家孩子不一般呢
    赵护士到底是做过护士的人,接触的人多,一张嘴真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几句话就正戳在张玲心头,做家长的哪个不盼着自己的孩子不一般,状元文曲星在世,当下就破涕为笑,心里头那团乌云都散开了。
    张玲这时候才注意到自己失态了,对钱向东不好意思的笑笑,真抱歉,是我失态了,还有谢谢你的奶粉,救了我的孩子。
    没事。钱向东能理解张玲,孩子都弱成这样了,自己又没奶水,哪个做母亲的能不着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