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穿进年代文 > 分卷(4)

底色 字色 字号

分卷(4)

    来了,来了,这就来啊,娘。董彩凤一边应着,一边狠狠捏了女儿最后把,才慌张地跑出去。
    金桂枝趴在炕上用大被子捂住自己的头,这才敢肆无忌惮的哭。
    不管怎样,董彩凤看在金桂枝的保证上,总算同意让她吃早饭了,虽然吃不饱,但这年头没人能吃饱。别人不是钱向东,不会自己饿肚子,也要把口粮省下来带给她吃。
    钱家倒是没人敢克扣钱向东的口粮,但也不会多给他。一年到头,生产队就分那么点粮食,谁家也吃不饱。
    吃过饭后,钱向东去了大队书记家,开门的是他家小儿子张军。张军一看是钱向东,吓了一跳,又不敢就此关门,半躲在门口,若隐若现地探着个脑袋惶恐道:你,你要干什么?
    钱向东有点想笑,仔细想想了不管前任还是他似乎都没对这小子怎么样过,这小子怎么每次见了他,就跟鹌鹑似得。
    钱向东不知道,张军是亲眼看着他提着刀满村子追着钱家人砍的见证者。那时候张军才四岁,连着做了几宿噩梦后,从此就有了心理阴影,看见钱向东就从心底恐惧,总感觉他随时会提着刀砍他。
    你不用害怕,我是过来借自行车的,明天我想去镇上一趟,麻烦你爸给我开个介绍信。钱向东尽量和颜悦色道。
    哦。张军胆颤地道:这事我做不了主,我得问问我爸。
    行,你去吧。
    然后张军兔子似得窜进去了。
    钱家四小子要去镇上?张满仓问道:要我开介绍信和借咱家自行车?
    张军小鸡啄米似得点头。
    可问他去镇上干什么?
    张军缩了下脖子,猛地摇头。他哪敢管钱向东的事呀,活够了?
    张满仓实在看不下去小儿子那个怂样,骂道:我咋生了你这么个完蛋玩意,瞅给你吓得,那钱家四小子还能吃了你啊?
    张军耸哒哒地摇头,不能,但能拿菜刀砍我。
    你张满仓气得骂道:完犊子,行了,把咱家自行车借给他吧,我去大队上给他开介绍信。张满仓下地穿鞋。
    张军傻乎乎地瞪大眼睛,委屈巴巴道:啥,真借啊?那自行车平时你都不让我们兄弟几个碰一下,怎么这会儿倒舍得借人了?
    张满仓恨铁不成钢,你要是有钱家四小子一半硬气,自行车我也让你骑。钱家四小子这种人,不深交也不能得罪,知道吗?
    哦。张军想了想,又问:那还问他为啥去镇上吗?
    钱家四小子的事也是你能管的?
    他压根就没想管,刚刚不是他让问的吗,怎么这会又不让问了,他爸咋比女人还善变呢!
    张满仓和张军一前一后出来,张满仓对钱向东道:你先跟我去大队开介绍信,回来再来我家推自行车,要不让人看见了都来我家借,我借你了不好不借别人。
    钱向东道:谢谢张叔,我知道了。
    张满仓很痛快,到了大队开了介绍信后盖个章就给了钱向东,都没例行盘问他去镇上干什么。
    钱向东也没想到事情这么顺利,想好的理由都没用上。看来这个前任的身份还挺好用,不管出于什么心理,走到哪多少都能给点面。
    但面子这东西也经不起消磨,钱向东暗暗记下,准备以后有机会,还是会对张满仓有所表示的。
    把自行车推回钱家,钱家都愣住了,还以为张军真搞了辆自行车回来给金桂枝当彩礼。后来钱向东不得不大声表示这是自己借回来的,张满仓家的东西,小孩子别来玩,不然谁玩坏了谁赔。
    屋里几个女人听见都嘱咐自己的孩子不许碰钱向东的东西,包括钱向东的亲妈。孩子们都怕这个四叔,还真不敢动他的东西。
    睡到半夜,钱向东生生被饿醒了,晚上就那么一碗半干不稀的地瓜粥,别说正值壮力的钱向东吃不饱,胃口稍微大点的女人都吃不饱。
    看了看身边挨挨挤挤睡着的孩子,钱向东到底没敢从空间里拿出食物来吃,这帮常年挨饿的狼崽子,有一点香味就能闻香而起,化身成狼。
    倒不是小气这点东西,舍不得分给孩子们吃,而是这会儿缺衣少食,不好解释食物来源问题。
    躲出去吃也不安全,提心吊胆的,不如忍忍,明天去了镇上赚到钱,到国营大饭店好好吃顿肉。
    这么想着,钱向东就拼命催眠自己,睡着就不饿了。别说还真有点用,半个小时后,钱向东睡了过去。
    早上二点多,钱家院子外有个人贼溜溜的探头探脑地往院子里张望,正是金桂枝。
    五月份的天二点多能看到什么,黢黑一片,金桂枝小声喊了两声向东哥也没人回应她。
    金桂枝着急了,试着打算从低矮的墙头上翻进去。无论如何,她今天都必须见到钱向东,必须让他给她干活。
    昨个她就得了五公分,她娘差点没掐死她,今天要是再不能拿满公分,她妈指定不会给她饭吃。
    可凭她自己根本干不完,这都三年了,属于她的地一直是钱向东在给她干,一时间让金桂枝自己种,她哪里能干动。
    金桂枝特意早起了两个小时过来,就是为了有充分的时间说服钱向东,不仅是给她下地干活,还有要同意她娘要的彩礼。
    她知道她娘要的彩礼高,那些东西不仅贵,也不好买,但完全可以如她娘所说先欠着,等着他两个弟弟议亲的时候再给。
    大约是心里有事,钱向东睡得也不踏实,墙外稍有点动静就醒来了。一开始还以为招贼了,钱向东凝神细听,喊的是他,向东哥,向东哥的叫着,还是一个女声,除了金桂枝不做第二人选。
    钱向东没理她,看了眼外面的天,还早,就躺在炕上醒会神,然后才轻手轻脚爬起来。摘下挂在墙上的那个大布袋背在身上,钱向东悄声来到院子里。
    他一出来金桂枝就看见了,嗖地下缩回头。
    金桂枝猫着腰蹲在墙下,死死捂住嘴巴,不禁面露得意。
    她就知道钱向东舍不得她,这不也就一天,看她妈那样对她,他就心疼了,这不就早起来要给她干活去。
    金桂枝就是做梦也想不到,钱向东起这么个大早会去镇上。村里人除却过年,许多人家一年到头也去不了一次镇上,去了也没钱买东西,还要走那么远的路,去干什么。所以金桂枝看钱向东起这么个大早,下意识就以为钱向东这是要去地里给她干活。
    至于这么黑究竟能不能看清种地,金桂枝竟然一点没寻思,一门心思做着美梦就溜溜达达的回家了。
    还想着回去好好睡一觉,吃得饱饱的,到了地里就能同之前一样一下子就被种出大半,她只需要慢腾腾地再干点就能得个满公分。
    钱向东推着车子出了大门,瞥见墙外一闪而过的身影,冷笑声。
    第5章
    二八杠的大自行车钱向东骑得倒挺溜,猛着劲蹬,也能飞得太低。
    脚不停歇地蹬到镇上,已经四点多了,钱向东绕了圈,轻易找到黑市在哪了。
    小镇本就不大,这个点人群都往那钻的地就是黑市。
    钱向东本想把自行车停在道边,都落了锁,刚要转身走,就发现有一道炽热地目光正盯着他的自行车。那人和他的眼神对上,马上就躲闪开了。
    钱向东这才猛然意识到,七十年代,自行车可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一百多元钱还得外加十几张工业票,并且并不是好买的东西,要是给人扛走了,估计张满仓张军父子都能哭给他看。
    赶紧打开锁,寻了处背人的地方,趁着天黑看不清,钱向东将自行车推进空间超市里。
    上次在空间超市里溜达时,钱向东大致记住了米面油专区,这次去直奔那个位置。走进了就能看清粗粮细粮被区分着盛在米柜里展售。
    钱向东不看粗粮,直接挑了超市里最贵的精大米装了半袋子,又装了半袋子的雪花白面。超市里常规的米面袋子一百斤的,一半大约五十斤左右。
    大米白面摞着放进他从家里带来的大布袋子背在身上,路过糖区,随手抓了把大白兔奶糖。钱向东还特意拿个了墨镜,和一条最不起眼的黑色围脖,想了想,又拿了一顶到下颌的男士假发套,把自己彻底改头换面,就算钱母站这,都认不出这是自己儿子。
    不过这副打扮倒也不算奇装异服,这时候在电视上出来的港台明星都这个样子,反倒挺潮。
    刚踏出超市的门口,眼前就斗转星移,回到了七十年代。钱向东背着东西直接向黑市走去。
    有一道黑影紧紧盯着钱向东,见他一离开,马上就跑过去。
    那人来到钱向东藏车子的小房后面一看,根本没什么自行车。可他明明看着人将自行车推进来然后才离开的,这自行车一定就藏在这里。
    那人不信邪的房前房后地找,就差地缝钻不进去,要不他都要钻里去看看了,就这愣是没找到。
    忽然那人一拍脑门,骂人句脏话。他想起刚离开的那个人身上背了一个布袋,那布袋里装的鼓鼓囊囊的,一看就是要去黑市交易东西投机倒把分子。而刚刚骑自行车的那个人,虽然天黑他看不大真切脸,但他那人身上没有东西,是个轻手利脚的,这一点他绝对看的清清楚楚。家里能买起自行车,肯定是个不差钱要去黑市买东西的,这分明就是两个人。一定是骑自行车那个人发现了他,特意耍他呢。
    那人骂骂咧咧了几句也只能走了。
    一路到了黑市,钱向东才发现黑市比他想象中的要繁华的多,买卖的人可不少。
    不过这些人都有一个特点,不管买的还是卖的,都捂得严严实实的,只露出眼睛一条缝。
    钱向东这身装扮太新潮,一出来就引起不少人注意。在这个缺衣少食的年代还能戴起墨镜的,那都是有钱人,不仅有钱,还得有门道,最起码是个干部级别的。大多数人还只在电视年历上看过明星戴。
    本来还有人以为他是条肥鱼,这么有钱肯定应该是过来买东西的,结果就看他把身上那个瞅着挺沉的袋子往地上一扔,左右看了看,见人家都是捏些一点卖的东西在手里,他就也学着人家的样子,随手捏了一些米面在手里。
    钱向东不知道从他一进黑市就被人给盯上了,其实哪里都有势力团体,黑市也不例外。
    盯着他的这两个人算是最早一拨在黑市投机倒把的,后来进入黑市的人里面有许多是他们带进来的,又因这两人背后有点门路,隐隐地有点以他们为老大的架势。
    平时也就是仗着这点势力在黑市里能选个好地方,易招客人,又能在第一时间发现投机倒把办公室的成员,方便逃跑,别的特权倒也没有了。不过这点特权也就够了,许多人想进黑市,都是这两人带进来的多。
    这些钱向东并不知道,不过他却也想过这种可能,可没人带他入黑市,他自己也找不到门路,不如先去闯一闯。他本打算要是真分地盘的话,他大不了就交点保护费,反正他有东西,也能交得起,而这年代的人,最需要的就是物资。
    卧槽,这小子怎么回事,这么有钱还来投机倒把?李兴和震惊地看着钱向东,远哥,这小子什么来头?
    邵远抽着烟,远远看着无论装扮还是气质都与黑市格格不入的家伙,烟头一闪一闪,邵远道:不知道。
    竟是个没跟你打过招呼的,这小子啥意思,太狂傲了吧!
    邵远将烟扔在地上碾灭,要么就是太狂了,要么就是人家背后势力大,瞧不起咱们,不屑跟咱们打招呼。
    就因为那么一副墨镜,两人一时也没想到钱向东压根是一个摸不着门路的。
    李兴和想了想,远哥,要不我去会会这小子,看他是个什么门路?
    邵远点头,可以。别难为人,免得真是个硬茬子,闹起来,咱们都折进去。
    李兴和点头,远哥你放心,我有分寸。
    钱向东刚站了没一会儿,就有人奔他过来。
    那人同样捂得严实,看不清长相,刻意压低声音问:卖的什么?
    钱向东将两个手往前送了送,送到男人眼皮子底下,同样压着声音小声回道:精米,精白面。
    那男人低头向钱向东手里看去,撵了些米,又看了看面,而后又问:怎么卖?
    钱向东有前任的记忆,知道米面的价格,黑市的也略有耳闻,便道:精白面和精大米都是二角八分,一斤粮食要一斤的票。工业票肥皂票什么都行,具体怎么换再商量。要是没票,一斤就三角二。
    那男人道:贵了。
    我这可是特等的面粉和精米。普通市价特等的面粉和精米怎么也要二角二分,这里是黑市,加六分可不算狠。
    那人捏着米面的手有点舍不得了,讨价道:便宜点,我买十斤。
    十斤绝对是笔大买卖了,可钱向东不为所动,七十年代后期,精大米精白面有价无市,有多少人手里捏着钱买不到。一些职工家庭,家里钱有,可粮食白面却是按人头分的,稍微人口多些就不够吃。精白面精米更是买不到,所以钱向东压根就不怕卖不出去,他有恃无恐。
    一口价不二价。钱向东捏着自己的米面道:不是我吹牛皮,你满黑市转转,看看还能不能找出第二家我这精细的大米白面,要是能找出来比我这好的,我这些都白送给你。
    这倒不是吹,这都是超市里的精品,七十年代那时候真种不出来这样品质的东西。不过七十年代的粮食是看着不若后世的精细,但化肥也少。
    钱向东最后道:兄弟,一分钱一分货,我弄这东西可废了不少门路,你总不能让我白忙吧。
    那人也是真少见质量这么好的,一咬牙道:行,一样给我来十斤。这么好的大米白面当真可遇可不求。
    那人又问:你明天还来吗?
    七十年代的这种行为叫做投机倒把,挖社会主义墙角,被抓住了可是要游街□□,没收全部财产的。
    钱向东肯定不能让人摸到他的规律,戒备道:不好说,好东西难弄,我也不敢保证下次能不能搞到,还能否有这个质量了。
    钱向东要给人称东西的时候才发现称没有,他超市里倒是有称,但都是电子的,可没这么古老的玩意,顿时傻了。
    那人催促道:你干什么呢,怎么还不给我称?
    钱向东尴尬地看着他,那个,我忘记带称了。
    那人低声骂了句,而后道:你等着。说完匆匆走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