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怜娇 > 第61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61节

    世人说他什么都可,毕竟现在希望不在陛下身上,而是在这位身上。
    “殿下这是去做什么?”见林烟迈着步子出了殿门,李明辉迎了上去,关切道。
    林烟走近,眼神瞧着外头的石子路,渐渐趋于狠戾,与早前的模样说不上哪里不同,只像是什么东西暗地里收了起来。如今的人,有了些锋芒,更似当年那位了。
    “正好,本宫正要请李总领作陪。”
    “不知殿下要行何事。”
    林烟眼前微有模糊,左手在宽袖下大力攥着,定道:“还有一条命,本宫得给凊儿讨回来。事出之因在本宫身上,讨回来,才算是对得住她。”
    李明辉未语。待林烟下了“带路”的令,内卫与婢子一行,径直往怡妃宫中而去。
    ……
    *
    詹瑎转醒的日子,是在出事的三日之后。
    午时过后,婢子进来送饭,却见詹瑎的大眼睛瞪得老圆,直直的望着刺史府屋顶。
    “将军,将军!来人啊,将军醒了!”
    婢子喜出望外,摔了饭菜也顾不得,先行紧着去唤人来此。随即也去喊来了府上的大夫。
    刺史府最好的房间便是詹瑎此刻养伤的这一间。岑州之地,不比靠内的州城那样富庶,刺史府内最好的房间不过如此,没有多出的无用陈设,只配着些有用的物件儿。
    昏睡了这几日,詹瑎的脑子不甚清明,混沌的紧。第一眼瞧见房间里头的模样,就知晓了,荆学林与右军内卫他们不负大任,已然进了岑州。
    许是他自己在后怕,脑中回想去之前与百里琢厮杀的场景,心脏便隆隆的跳着。
    那时自己是作何心想?
    大抵是倒下地上的时候,才有空出时间去想:历经诸多事情,从阳城到山源道,他与小瞎子自山源道起的缘分,到现在为止,还不过一年。
    他还是对不住小瞎子,做了多少防备之事,在阳城给她暗地里铺了后路,都是无用的。此番,死在这里,算是对的起将军府子孙的名声,也对的住百姓黎民。
    可如若是死了,他这辈子都对不住那个女子……
    “莫等了……”
    昏睡之前,他想言语的话,便是叫林烟莫要再等。
    泪湿头下枕。他念她了,念得他心口都疼……
    作者有话要说:  马上要大结局啦,努力更新中!大家看看预收吧~
    感谢在2020-04-25 20:30:06~2020-04-26 16:19:3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夭夭夭哟 1个;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75章
    荆学林后至房中,瞧着詹瑎苍白着脸色,半考躺在床榻上。见自己进门,还是勾着唇同自己作笑来着。
    “你!”哽在喉中的诸多话语,也都没了意思。二人之间,历经生死,原就不必有太多解释言语。
    詹瑎嗓子哑的很,于是只得轻声道:“这是去忙什么了,这会子才来。”他可觉察的出来,躺着的这几日里,身子恢复的极好,身后的伤口虽疼,可也不过皮肉之伤。背部的伤处可有这样子的幸运,同林烟包袱中夹带的护甲有关。
    荆学林搬来椅凳坐了,之怀中掏出扁盒子来。
    “取了陛下的军令,这才来晚了。”
    取军令的事情,本也是詹瑎应当亲力亲为的。伤重之下,由荆学林擅自代劳了。
    詹瑎笑道:“好。”
    有他代劳行事,比起交给旁的人要放心不少。他了解荆学林为人做派,更是知晓他行事谨慎的性子,如此之人代行军令,错不了。
    荆学林也笑。喜他詹瑎大难不死,后福气必至,“詹二,随着来的还有你的家书。军令与家书我都未阅读,你亲自拆罢。”
    六百里加急送来的军令,须得有主将查看之后,接下。驿使才可离去。
    是以,拆过木盒并不是什么过错。军令与家书以原封不动地送到了詹瑎的手中。
    ……
    这封家书他盼了好些时候,想了好些时候。没想到竟是在他大难不死苏醒之时,来到的岑州。
    先军令而后家书。
    詹瑎耐住了着急的性子,首先启封查看的便是军令。
    军令上头寥寥几字:阳城危,卿应行便宜之事!
    这……
    詹瑎脑中轰然断了一根弦。陛下这是将便宜行事之权交到了他的手中。阳城又是怎样的境况?可让陛下将便宜行事之权交给了一个手握重兵的外姓之人。
    再急着去拆开林烟夹送而来的家书,詹瑎一双手抖得厉害。
    字迹娟秀,且清楚。说起来,他是第一回见到自己妻子的手书。
    “夫君启此信,想来是在事忙之中。妻于阳城数月,居于宫中,安之。宫中诸事皆有专人管束,多是母亲旧人。可居于宫中,得见母亲手札等旧物,算作离生母近甚,我心慰之,感念至极。因母垂泪之外,便是想念夫君,思甚。”
    “近日方知一事,事关府中众人。因我身份之不便,陛下使内卫行事,极端骇人,衡量之下遂将众人困于府中,由李总领派人看顾,幸无大事。阳城近日一如夫君信中所言,暗流涌动诡谲阴暗。夫君因战事重至西北,须得好生照料自己。即便不言,夫君也知晓,我惧外事,更惧怕如今惧怕往后。事事皆惧也便不好行事,唯有强装不惧之态。。”
    “夫在外,战事连波而动,战场之上,刀剑无眼,寸寸都险。务必谨记一事,夫将为父,万望保重。妻待之,盼之,愿早归,亦愿缓缓而归,万事稳重。妻,林烟手书。”
    詹瑎读至信尾处,不禁涕零泪下,一时间难以强行忍住。不查之下,扯到伤处,痛得他直直咬牙。
    近处的人看到,也觉得难为情,自顾着退下将门窗都给带上了。瞧着主将这副模样,倒像是窥见了什么秘事,兴奋之外带着些心虚,紧着下去了。
    ……
    房间里一时的寂静。荆学林放任他这般哭了一会子,良久才问,“将军这是怎么了…可是家中那位出了什么事?”
    詹瑎表情奇怪,又似哭又似笑的。随手扯了他的宽袍,喜道:“荆大哥…烟儿她,她有孕了。我,我马上就要当父亲了……”
    他不知该如何形容心里的这般感受。四周万物都是如此残酷冰冷,之前即便是身居将军府,也觉得生如浮萍毫无安稳之感。
    遇见她之后,浮浮沉沉之间,在这世上却有了他的容身之处。
    林烟便是世上最好的女子。配了他这个无用的,是吃了这辈子最大的亏。
    荆学林也喜,随后疑问:“这是好事,你哭什么?”
    詹瑎再不理他了,口中喃喃道:“我实不是一个好丈夫……不是一个好夫君。”
    出征之前,夜半床榻上。欺负她,捉弄她的人是自己。如今她是孕中,自己没能在她身边,还要让她自个儿承受诸多的难处……
    信中,她说她畏惧。那般的畏惧。
    林烟哪里是一个会轻言心中感受之人?她会说出口,便是真的惧怕极了。
    阳城的形势早已超出了他的预料,而他的妻子,怀着他的骨肉,还在那个地方!
    荆学林与詹瑎二人的默契不必多说。詹瑎只皱眉瞧了一眼别处,荆学林以便将近日的事情,包括审问百里琢得知的消息,尽数告知詹瑎。
    他身体本来就会未恢复。知晓前头的事,情急之下气血逆行,喉头一腥一口血从口中涌了出来!
    ……
    “百里琢没有说谎,这一点我知晓。”缓过劲儿之后,詹瑎第一句话便是这个。
    荆学林点头称是,“我已将这处的内卫在得知消息之后尽数派回去了,只是……不知是否来得及。”
    詹瑎思虑一阵儿,后道:“来不及,根本来不及。”
    即便是快马加鞭,日夜不眠的赶回去,也来不及了。阳城那头,据他估计,最多两日,必定事发。而林烟、贺帝、将军府众人该如何脱险?
    将军府还有安身的法子,他的母亲柳氏出生将门,许有法子。可林烟呢……身在宫闱,根本不可能安然无恙的逃出来。
    “不行,我得回去!我得回去!”
    荆学林拦下了人,“你如今这副样子,怎么回去?回去能做什么?用些脑子想想清楚些!”
    “我若不回去,我将她放在何地了?她是我的妻子,妻子啊!我詹瑎这辈子为得什么,不过是为了与她有个安身立命之所,她若出了事,我活着做甚?我不止要回去,我还得陪着她,即便什么都不做,什么都做不了,我也得陪着她……你懂吗?”
    人活一世就是为了好好活,他活一世是为了与林烟相伴的。
    “你既已知晓百里琢所言不虚,既已知晓了内卫赶不及回去救驾,就该在此处稳住军士,待来日讨伐逆贼,光复我们黎国的江山。这一点,你该比我清楚。”
    ……
    “清楚,十分清楚。可清楚的人有多少?你清楚的很,荆大人也应该清楚的很。稳定军心,讨伐逆贼,光复江山的事情,你也可以做。任何一个有识之士都可以做……但有资格回阳城陪她,护着她的人,唯我而已。”
    言尽于此,荆学林不再同他争辩。单扯破了事情的真相,正正告诉他,“这就是去送死,你当真要这样子选?”
    “你许是不懂,她嫁予我,乃是下嫁……她的生母,是靖娆长公主,是比那位旖阳公主还有尊贵的人物。随了我,是吃了天大的亏。”
    “她性子虽然温和,却不是没有脾气的,她比谁都要坚忍……”彼时,她双目还视不得物,却可独自一人,在山源道生活这样久,。
    照林烟的性子,腹中还有他们的孩子,便不会轻易放弃生机。
    他了解林烟,是太过了解了。
    “你当真相信弟妹可待到你回去吗?”
    詹瑎道:“信。”
    “若是满盘皆输,搭上了性命呢?”
    “我不负百姓了,对得住所有了。岑州之势稳住,往后就不是难事,你也了解的。可我对不住她,我死,也应该同她们母子死在一处。”詹瑎攥着那信件,低低说道。
    ……
    “兵符予我罢。你是骑马还是马车?”
    ……闻言,詹瑎瞬时抬眸望人。荆学林此人,还是那样嘴硬的刻薄模样,实际也由着自己了不是?
    “同上次一样,要马。”
    *
    好友之别,兴许缠绵;战友之别,不尽如此。
    詹瑎伤后,面色还是极差,伤药在包袱中带足了,以便路上之用。此行回去阳城倒不是他一人回去,至少身侧还有卫俟照应。
    兵符交予荆学林,军中好在也无甚异议。荆家父子,历经了前事,多少人心中钦佩,怕是数不过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