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科幻小说 > 入地眼 > 第397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397节

    “那怎么办,线索就在九州鼎的图案上,周穆王熔掉九鼎,岂不是说青铜宫和大禹所铸的九鼎就再也找不到了。”田鸡一脸茫然。
    “不,周穆王熔毁九鼎应该八九不离十,但这并不代表线索就断了。”傅瑾风摇头说。
    “这还没断啊,周穆王指鹿为马,用新铸的大鼎来偷梁换柱,当时的诸侯王都没发现,都惦记着九鼎,谁会去在乎上面的图案啊。”田鸡垂头丧气。
    “不对!”我站在原地想了想说。“周穆王陵墓的石门是以黄河主干流和支流的分布为机关,修建陵墓的时间远在穆天子铸鼎之后,穆天子是根据九鼎上的山川全貌图来设置机关,可见在当时虽然没有九鼎,当九鼎上的图案并没有被毁掉。”
    “竹书纪年中曾有关于这方面的记载,周穆王曾命人,抄绘九鼎上的纹路和图案,并且整理成册存放于书库之中,后来一位守藏史在堆积如山的文卷中找到这本抄绘,并且以抄绘的图案和文本为依据,重新研究后写下一本后世经典。”
    “写了什么?”
    “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傅瑾风气定神闲回答。“这句话就是这本经典的开篇。”
    “禹贡!”叶知秋脱口而出。
    傅瑾风点点头,禹贡以先秦自然地理实体为标志,将华夏划分为九州,并对每州的疆域、山脉、河流、植被、土壤、物产、贡赋、少数民族、交通等自然和人文地理现象,作了简要的描述。
    “但很可惜,关于禹贡是出自何人手笔,一直没有定论。”傅瑾风说。
    我们相互对视一眼,如果没猜错的话,写禹贡的应该就是老子,他一直试图从周朝的守藏室中找寻先祖永生的秘密,很有可能,老子在翻阅从九州鼎上抄绘下来的图案时,发现了玉猪龙的图案,所以才会潜心去研究并最终写出禹贡。
    “七叔去潘家园买的古籍就是禹贡。”叶九卿恍然大悟。
    “我告诉七哥,如果最后一部分线索在九鼎的图案上,那禹贡是以抄绘为的图案来著书,这就意味着,九州鼎上的图案全都在禹贡上。”傅瑾风说。
    “那还等什么,我们赶紧去买本禹贡。”田鸡心急如焚。
    “慌什么,真有那么容易,七爷也不会到死都没有解开秘密。”薛心柔一把将田鸡拉到椅子上。
    “我搞文史研究的,身边又怎么可能没有禹贡。”傅瑾风转身从书架上拿出一本书递到我们面前。“这就是禹贡的拓本,全书一共有一千多字,我反复研读过,文字之间并没有特别的地方,我想关键应该还是禹贡九州图。”
    “禹贡九州图是什么?”
    “大禹铸造九鼎,每鼎代表一州,并且把每州的山川地理、花鸟鱼虫全都铭刻在鼎器上,而禹贡九州图就是九鼎上面的图案,一共有十幅图案,其中九幅代表不同的九州,第十幅是九州的全貌。”傅瑾风很认真对我们说。“这些图案并非是后人所绘,而是临摹的九鼎图案抄绘,和九鼎上的图案可以说一模一样。”
    “七叔后来一直在琢磨的原来是禹贡九州图。”叶九卿接过书,一边翻阅一边说。“从七叔最后的表情看,他一定是从中发现了什么线索和秘密,可惜当时他已经没有气力说出来。”
    “禹贡成书距今上千年,如果禹贡九州图中藏匿着秘密,为什么这么久居然没有人发现呢?”宫爵喃喃自语。
    “周穆王在棺椁中留下的记载,他在九州鼎上发现用花鸟鱼虫来隐藏的文字,一般人注意的都是图案中的山川地理,根本不会细看其中巧妙隐蔽的秘密,而且这部分线索藏匿在九鼎其中之一,除非得到另外两块贝壳,否则根本从中看不出其中的奥秘。”我说。
    “禹贡上面的文字可以忽略,关键就在这十幅地图之中,七哥如果在里面有所发现的话,秘密应该就在其中一幅画里。”
    “这不难啊,其余的两块贝壳我们已经得到,拼合在一起和地图比对,看看什么地方能重合。”田鸡说。
    “七叔为了这个秘密耗了一辈子时间,如果真有那么简单,他在临死前就能完成这个心愿。”叶九卿摇摇头,揉了揉额头自言自语。“七叔最后很明显是有话想告诉我和悔元,但没有气力说出来,我和悔元不知道怎么办,七叔比我们还要着急,后来一直偏头看着窗外,任凭我和悔元说什么,他都不理会,我一直没想明白,他这个举动到底有没有其他的含义。”
    第699章 瘦马
    我把禹贡接过来翻阅几下,周穆王在九鼎中发现隐藏的线索,可是我看禹贡九州图,都是记载的山川地理。
    “线索是用花鸟鱼虫来隐藏,就是说地图上的动植物都有可能是藏匿线索的地方,可禹贡九州图上的花鸟鱼虫不计其数,一般人根本不会注意,线索铭刻在九鼎其中之一,说明也在这九幅地图之中,当务之急先要确定到底是哪一个州。”我深思熟虑说。
    “禹贡中的九州,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当时的黄河上游和今大致相同,确切来说,禹贡九州图在大致上和现在的地图出入不大。”叶知秋说。
    “我们的方向就有问题,不应该想着怎么找出线索所在的地图,而是找有地图上有偏差和错误的那幅。”叶九卿说。
    “叶叔,为什么要找九州图中错误的地方?”薛心柔问。
    “你们想,要把线索隐藏在地图中,难免会导致地图出现偏差,知秋说禹贡九州图和现在地图出入不大,如果对比一下现在地图,看看九州图上可有错误的地方。”
    傅瑾风推了一下鼻梁上的眼镜,表情很严谨说,禹贡是古代文献中最古老和最有系统性地理观念的著作,之所以被称为禹贡,就是因为这本地理巨作,是根据大禹治水的过程所积累的地理,同时穿插说明了与治水有关的各地山川、地形、土壤、物产等情况,因此归功于大禹的贡献,故名禹贡。
    “禹贡的体裁属于地志,是先秦最全面和详尽的地理记载,自禹治水,至今四千余年,地理之书无数百家,莫有越禹贡之范围者。”傅瑾风指着我手中的书说。“研究这本书的人多不胜数,但之所以能被誉为经典,就是因为当时的古人能撰写出如此正确和丰富的地志,我研究史学对禹贡也有了解,虽说不上精通,但至少可以肯定并没有重大的差错,如果非要说偏差,仅仅是一些地理位置的不同,但在当时的条件下,能绘出这些地图已经不可思议了。”
    我好久没听见宫爵的声音,转头看见她正一言不发埋头沉思。
    “你在想什么?”我问。
    “几千年的时间,都没有人破译禹贡九州图里隐藏的秘密,我们把注意力专注在地图上,一时半会是不可能看出线索的。”宫爵抬起头一脸冷峻说。“七爷在临死前应该是想传递什么消息,说明七爷从禹贡九州图中发现了秘密。”
    “可是七叔直到最后也死不瞑目,他没有气力说出一个字。”叶九卿叹息一声说。“我和悔元也猜测到七叔有所收获,七叔出殡之后,我们在屋里仔细找过,并没有发现七叔留下的只言片语和任何线索。”
    “关键是七爷临死前,他如果想要把秘密说出来,为什么不理你们,而是看向窗外呢?”宫爵思索片刻后说。“七爷当时说不出话,他是想让你们明白什么,关键就在窗外到底有什么?”
    “我和悔元也想过这事,七叔的房子在白鹿原上,从窗外望出去就是一望无际的麦田,我前前后后去过很多次,甚至躺在七叔当时的位置上,除了麦田什么都没有。”叶九卿说。
    “七哥走到的时候看着窗外”傅瑾风若有所思问。“窗外除了能看见麦田之外还能看见什么?”
    叶九卿想都没想就回答:“真的什么都没有,当时正是麦收的时候,望出去就看见沉甸甸在风中起伏的麦浪,我和悔元琢磨了很久,实在想不出七叔要告诉我们什么。”
    “麦田,七爷既然在禹贡九州图上发现的线索,会不会是想说一个地名,但当时他没气力说话,所以看向窗外的麦田。”薛心柔眼睛一亮说。“你们说,七爷是不是想说一个地名,而这个地名和麦有关。”
    “不会。”傅瑾风在旁边斩钉切铁。
    “傅老,为什么您如此肯定?”叶知秋问。
    “禹贡全书一千多字,七哥告诉我九州鼎真相后,我也一直在研究这本书,这一千多字里没有麦字,而在那十幅地图中,所有的地名里也没有和麦有关的地方。”
    “没有和麦有关的地方,那,那有没有和田有关的地方,麦田嘛,指不定七爷想说的是田呢?”田鸡说。
    傅瑾风还是很肯定摇头,禹贡里同样也没有和田有关的地名。
    “心柔这个想法也不是没有道理,七爷当时一直在看禹贡,不管线索藏匿在何处,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说出线索所在的地名。”叶知秋转头看向叶九卿。“爸,您再好好回忆一下,窗外除了麦田之外,你送七爷走到时候,还看见了什么?”
    “哎,这么重要的事我还能有遗忘不成,真的只有塬上的麦田”叶九卿停顿一下,挠挠头顶稀疏的头发。“哦,窗外还有一匹用来托麦子的老马。”
    “也许七爷看的是那匹马呢?”叶知秋说。
    我们不约而同看向傅瑾风,他低头回想还是摇头,禹贡九州图中并没有和马有关的地名。
    “不是麦田也不是老马,其他的什么都没有,七爷到底想说什么?”田鸡一筹莫展。
    “窗外的马是什么颜色的?”我随意问了一句。
    “棕色,当时去的时候正好是塬上麦收,每家每户都有用来托麦子的马,只不过七叔那匹,应该是他知道时日无多,一直潜心研究禹贡,并没有按时喂养马匹,我记得那老马饿的瘦骨嶙峋。”
    “棕色的老马”我揉揉额头试图能找到些关联。
    “别想了,这么马真那么重要,七爷也不至于把马饿的皮包骨吧,一匹瘦马也不能说明什么啊,我虽然没有看过禹贡,但相信应该没有和瘦马有关的地名。”叶知秋说。
    “等等!”傅瑾风突然大吃一惊,连忙转身看向叶九卿。“你确定七哥临走前,看着的窗外是一片马?”
    “是啊。”叶九卿点头。
    “那马是什么样子的?”
    “马还能有什么样子,不都一个样,就是瘦骨嶙峋的老马。”
    傅瑾风一言不发的呆滞,过了好半天突然从我手中把禹贡拿过去,翻到其中一幅地图。
    “七哥先要传递的的确是地名,而且很有可能是想让你们知道,线索和这幅地图有关。”
    我们连忙围过去,禹贡的插画中是那十幅地图之一,旁边的字标明了地图的所在。
    扬州山川鉴录。
    “扬州?怎么会是扬州?”不关薛心柔,我们也一样一头雾水。
    “瘦马!”叶九卿重重拍在脑门上,叹息一声。“我和悔元绞尽脑汁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个,七叔是想告诉我们瘦马。”
    “瘦马也是地名?”田鸡一脸疑惑。
    “是扬州瘦马,七叔是想让我们看瘦马而联想到扬州。”叶九卿回答。
    “什,什么是扬州瘦马?”我还是没搞明白,叶九卿知道的事我也应该知道才对,可我从来没听过什么扬州瘦马。
    “扬州在古代是两淮盐商的聚居地,盐商当年可谓是富甲一方,生活奢侈程度可与皇家媲美,他们的富足由此也养活了一大批傍其生存的行业,养瘦马就是其中之一。”叶九卿解释。
    “养瘦马?这算什么行业,谁会买瘦骨嶙峋的马?”田鸡声音茫然。
    “瘦马不是指真正的马,而是女人。”叶九卿说。
    “女人?这个和养瘦马有什么关系?”田鸡一愣追问下去。
    叶九卿不慌不忙告诉我们,先出资把贫苦家庭中面貌姣好的女孩买回后调习,教她们歌舞、琴棋书画,长成后卖与富人作妾或入秦楼楚馆,以此从中牟利。因贫女多瘦弱,瘦马之名由此而来。
    初买童女时不过十几贯钱,待其出嫁时,可赚达千五百两,一般百姓见有利可图,竞相效法,蔚为风气,明代扬州盐商垄断全国的盐运业,腰缠万贯、富甲天下,故在当时全国,扬州养瘦马之风最盛,因此提到瘦马便会联想到扬州。
    “扬州是古九州之一,相当于现在淮河以南、长江流域地区,而现在的扬州在禹贡成书之前就存在,先秦前叫邗国,是周朝开国君王周武王小儿子的封国。”傅瑾风指着扬州山川图对我们说。“禹贡中的扬州地图便是以邗国为中心来绘制,但这其中有一点耐人寻味。”
    “傅老,什么地方耐人寻味。”叶知秋问。
    “禹贡九州图并不是撰书之人所绘,而是抄录九州鼎上的九州地貌,因此这些地图被绘制的年代要追溯到夏朝,而那个时候,邗国还没有出现,就是现在的扬州城根本不存在,但你们看看扬州山川图,此州的中心正好就在邗国。”傅瑾风深思熟虑说。“我推测,这个地方在大禹铸造九州鼎的时候,就一定很重要,所以才会出古扬州的中心位置。”
    第700章 中极之地
    我连忙把书放在桌上,所有人全都仔细查看地图上每一处地方,好在扬州山川图并不大,只描绘了古州的大概山川和河流分布,我把重点放在地图上的动植物上,房间里所有人全都专心致志,看了大半天,抬头时发现每一个人脸上都是茫然。
    在地图的中心,就是现在的扬州,在大禹铸九鼎的时候,此地还是荒原,但其间动植物繁多,叶知秋从包里拿出放大镜,细细辨认周围的图案。
    “你看看现在扬州城的四周,这些动植物上的线条似乎不连贯。”叶知秋把放大镜递给我。
    我连忙重新埋身下去,果真如同叶知秋所言,地图中心部分的动植物所描绘的线条断断续续,而且很多地方看似粗糙,比如有些植物的树枝明明该朝上,但却离奇的向下,或者向左右弯曲,动物身上的毛发也是,不但稀疏而且不规整。
    “禹贡成书的时间在几千年前,这些书籍都是后来印制,会不会是在印刷的过程中出现的偏差。”我若有所思说。
    “用现在的眼光看,禹贡更像是一本地图册,里面的地图都是历代拓印而成,我毕竟过其他版本的禹贡,里面的这十幅地图都是完全相同的,也就是说,不管后世如何翻印,里面的地图依旧是大禹铭刻在九州鼎上的原图。”傅瑾风极其肯定回答。
    我再用放大镜看其他地方的动植物以及山川脉络,很奇怪的是,除了扬州的中心外,其他地图并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
    叶九卿让我把书递给他,看了半天转头问傅瑾风:“这书可金贵?”
    “禹贡又不是孤本,随处都能买到,只是版本不同而已,但里面内容并无偏差,何来金贵一说。”傅瑾风摇摇手回答。
    叶九卿听完顺势把扬州地图撕下来,走到窗边举国头顶,阳光照射在地图上,那些断断续续的纹路更加清晰。
    “我一辈子探墓摸宝,见过藏宝贝线索的方法多不胜数,其中有一种叫叠影法,顾名思义就是需要两层重叠在一起才能看见原貌。”叶九卿望着举高的地图说。“我瞧着这些断断续续的纹路不像是瑕疵,应该是故意这样留下,应该还有另外一部分与之重叠。”
    线索既然留在地图上,另一部分应该也和地图有关,我连忙让其他人把剩下的地图全都撕下了,对着阳光找同样纹路出现断连的地方。
    “是这一张!”没过多久,我听见田鸡兴奋不已的声音。
    我们走过去,他手中拿着的是九州全貌图,同样也在扬州附近出现断断续续不规则纹路,叶九卿把两张地图以扬州中心为基点重合起来,那些断链的纹路竟然神奇的组合在一起。
    在阳光的投射下,傅瑾风颤巍巍抬起手,指着其中一处地方:“这些交错的纹路像是文字,好像是,是甲骨文!”
    “是的,是甲骨文!”薛心柔激动不已。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